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百师联盟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百师联盟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乐是中华文化一对古老的范畴,源于先人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方式,后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实践探索,成为古代中国公共生活秩序与社会生活的根基,继而逐步发展为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并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儒家礼乐文化主张通过礼仪规范形成社会秩序,并以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疏导民情、教化民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礼乐文化在不同时代发展中彰显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理念,由此诠释了儒家礼乐文化的恒常价值。
儒家的“礼”强调修身,修身需规范,规范则需承受相应的不适和痛苦。如何让修身的过程充满自觉和持久,这需要“仁、乐”的感染和激发,如孟子所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由此可见,以“仁义”为核心的音乐可以起到深刻且持久的教化作用。观及儒家的“礼乐文化”,归根于在“仁”的加持下,将“礼乐”上升为一种道德意趣,更好地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在儒家看来,人不仅要秉持对“仁义”品性的追求,以“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品格涵养自我性情,更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以“杀身成仁”般的责任意识、“仁以为己任”的坚定意识,践行礼仪规范和道德操守,保障社会发展秩序、引领社会道德发展。因此,与其依据礼乐文化践行与时偕行的社会责任,毋宁借助其内部蕴藏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加强对主体深层次责任感的培育,从而凝聚道德共识,激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儒家礼乐文化关注人的现实存在方式,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之下,需要以礼乐文化独有的人文精神和超越理想构建主体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传承古人的家国情怀,以坚定的理想之志,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领社会健康风尚,勇担社会之责,推动社会文明的持续建设;另一方面,要挖掘利用礼乐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自觉传承和发扬华夏民族特有的价值追求、行为伦理等优秀文化基因。让礼乐文化的现代建构不仅立于礼、融于仁、归于德、成于乐,更要增加“礼乐文化”的话语空间,将其合理嵌入文明社会创建、社会治理创新等生活各方面,发掘两者交融下新的时代力量。
(摘编自郭庆《儒家礼乐文化的现代转型》)
材料二:
礼乐文化兴于三代。“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从《周礼》《仪礼》《礼记》的相互印证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周时期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衣、食、住、行、婚丧、朝聘、祭祀、征伐等方方面面都纳入了礼乐制度,无论是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还是普通百姓,均需依礼行事,以求上下相安、万民和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周公对礼乐文化的整合使礼乐获得了统一的形制,这对于礼乐文化的流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真正把夏尊“天命”、商信“鬼神”的文化传统带入了“明德慎罚”的“礼乐文明”。
夏商周三代已成的礼乐,在春秋时期地位尽失。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在当时的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焦虑。在这种文化焦虑的背景下,在礼乐废弛的现实面前,孔子没有从礼文化外在的行为规范层面进行损益,而是着力于“人心”,试图从精神文化的革故鼎新中赋予礼乐文化赓续发展的新的生命力,开启了对中华文化富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创造性文化实践。
孔子释仁入礼,提出了内仁外礼的伦理模式。“仁”是儒学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既不是先验的,也不是外在于生命、生活的绝对道德律令,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主体性人的生命意向活动本身。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因为有“仁”这个儒家的最高价值成为礼乐文化的价值支撑,使得以仪式礼仪为重的礼乐风貌向世俗伦理发生了转型。一方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整理三代之礼的基础上,删诗书、修礼乐,重新解释和挖掘礼乐文化的精神意蕴,最终升华了礼乐在天人关系、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理想人格等方方面面蕴含的普遍原则,把礼乐思想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为政以德的价值追求、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规范昭明于世。另一方面,为人们“循礼”寻找内在动因,从而奠定了一整套基于个体生命可感知的而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命体验的价值依据。
礼乐文化不是宗教文化,而是世俗文化、生活文化,其重点始终不离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生活图景,朝聘、乡射、冠、笄、婚、丧乃至揖让进退、洒扫庭院都有礼可循,正如朱熹所言“耳闻目见,无非是礼”。正是这种把文化活动融于日常生活中、把个体生存旨趣融入整体性的价值诉求中的文化实践形态,成就了礼乐文化亦即礼乐生活的规整有序的生活画卷,并且从日用不觉的生活实践的空间维度延展到赓续不辍的时间维度,成就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礼乐风景。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标识性的文化形态。对先秦礼乐的现代性反思,不仅是为了凝注礼乐文化的古典余韵,守住一份文化乡愁,更应寄希望于礼乐文化能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文化使命中开出新篇。
(摘编自李焱《融入世俗生活的先秦礼乐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礼乐文化逐渐成为古代中国国家意志的体现,在不同时代发展中彰显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当今社会也应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B.以礼乐文化独有的人文精神和超越理想构建主体的社会责任,将礼乐文化与文明社会创建相结合,有助于实现儒家礼乐文化的现代转型。
C.周公对礼乐文化的整合使礼乐获得了统一的形制,但三代礼乐在春秋时期地位尽失,孔子进而提出了内仁外礼的伦理模式。
D.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沿袭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首次制定了礼乐在天人关系、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理想人格等方方面面蕴含的普遍原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仁”的加持下,“礼乐”可以更好地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以“仁义”为核心的音乐也可以起到深刻且持久的教化作用。
B.借助礼乐文化内部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加强对主体深层次责任感的培育,有利于激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C.西周时期拥有上下相安、万民和谐的社会景象,原因是当时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
D.朝聘、乡射、冠、笄、婚、丧乃至揖让进退、洒扫庭院都有礼可循,是礼乐文化生活化、世俗化的体现。
3.下列选项能体现“礼乐文化的现代转型”的一项是()
A.古代的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具有服从、统一、强制等特点,有很多繁文缛节,如见面、告别时要“三请三辞”。
B.《广雅》记载:“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据传,它选择上等桐木作为材料,而且有尺寸规制要求。
C.1978年从随州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D.一些社区工作者组织举办关于礼乐文化的讲座和礼仪教育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邻里关系,打造和谐社区。
4.材料二画横线处分别引用了孔子及朱熹的话,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将礼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们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见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他们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们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他们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哦!”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在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对谁都没说自己近视,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天晚上,阿斯托弗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不舒服。“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
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通过排比和一系列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寒冷来势汹汹、无孔不入,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
B.小米开尔从童话书中获得灵感,做出去森林里砍柴的决定,这一细节十分符合其儿童的身份,也使情节展开合理化。
C.小孩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等,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体现了城市绿化对儿童的关切。
D.“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画面看似滑稽,但实则蕴含着作者对马可瓦多的同情。
7.关于警察阿斯托弗“近视”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身为巡警,故意对人隐瞒自己“近视”的真相,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B.他近视却不佩戴眼镜,为下文他无法看清蜷缩的马可瓦多的情节做了铺垫。
C.他在巡逻过程中,自言自语,语言幽默风趣,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
D.作者通过这一情节设置和人物形象刻画,讽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8.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从“真实”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9.小说的结尾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节选自《淮南子·汜论训》)
材料二: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梁王曰:“陶之朱叟,以布衣而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之。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壁,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皆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墙薄亟坏缯薄亟裂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也,臣窃以为厚之而可耳。
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入问曰:“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菹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是法废而威不立也;谴而行其诛,则庖宰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故吾恐蛭之见也,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臣闻天道无亲,唯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昔也,惠王心腹之积皆愈。
邹穆公食不众味,衣不杂采,自刻以广民,亲贤以定国,亲民犹子,臣下顺从,若手之投心也。故以邹之细,鲁卫不敢轻,齐楚不能胁。穆公死,邹之百姓,若失慈父,四境之邻于邹者,士民向方而道哭,琴瑟无音,期年而后始复。故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节选自《群书治要》)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墙薄亟A坏B缯C薄亟裂D夫薄而可E以旷日F持久者G殆H未有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家里,与《兼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中的“家”意思相同。
B.是以,因此,与《〈老子〉四章》“是以圣人无为”中的“是以”意思相同。
C.安,文中表示疑问,意为“怎么”,与《大学之道》中“静而后能安”的“安”意思不同。
D.愈,文中指病好、痊愈,与成语“每况愈下”的“愈”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令要与时俱进,夏和商都是在兴盛三代后逐渐衰落,最终因不变法而灭亡。
B.梁国曾有疑难案件,群臣意见不一。朱公以白璧为喻,婉劝梁王要变换角度看问题。
C.楚惠王生病不能进食,令尹知道原因后,称赞他的所为合乎天道,不会被病所伤。
D.邹国弱小,但鲁、卫两国也不敢轻视它。穆公死后,就连邻国人也哀悼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2)士民向方而道哭,琴瑟无音,期年而后始复。
14.材料一认为,治国以“利民为本”。这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周廉彦
张耒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①春浪绿浮堤。
【注】①天津:指天津桥,跨洛河之上,为洛阳风景名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与白居易诗“浅草才能没马蹄”相似,都在写景中隐含着诗人的心境。
B.颈联富含深意,友人不畏道路泥泞携酒登门,但诗人因没有车马相迎而愧疚。
C.尾联诗人向友人发出邀清,希望在修禊时节于洛水岸边同赏春景,共饮美酒。
D.“绿”字化静为动,“春浪绿浮堤”描摹出天津桥春潮涌动染绿堤岸的景象。
16.本诗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小刚看到“弘毅”两个字时想起了《论语·泰伯》中的“,”两句。
(2)中秋之夜,小明和家人一起走到江边。他抬头看到天空的一轮满月,不禁想起了《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
(3)小芳最近成绩不好,一直闷闷不乐,对学习没有了信心。你可以用《将进酒》中“,”两句来劝她要振作精神,充满自信。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榫卯作为中国传统木作的一种接合方式,可谓A,考古发现,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时期,就已出现了榫卯结构的木构件。而后几千年,榫卯结构不断完善,形成了多个应用、发展高峰。
在建筑领域,辽代的应县木塔是榫卵结构应用的典型案例。全塔主体由数万个木构件搭建而成,900多年来,历经多次地震却始终B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榫卯结构的设计。在家具领域,明代榫卯家具把中国传统家具推向发展顶峰。①在这一时期,②匠人们不断提高榫卯制作技艺和应用,③制作家具能够不用一钉一胶,④实现构件合理连接,⑤家具结构科学。
从应县木塔到美观实用的家具,几块普通的木头因榫卯变得如此牢靠,原因何在?专家认为,榫卯利用错位、限位、避让的设计理念,让构件柔性组合在一体,达到“牢而不固”的效果。错位,简单理解就是留间隙。很多人认为榫卯( 甲 ),实则不然。榫与卯之间都存在一定间隙,有一定的灵活性。榫卯间隙让建筑连接的节点如同弹簧一样,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尽管看似因摇晃产生了结构变形,但只要不折榫、不拔榫,就能“晃而不散,摇而不倒”。限位,可以理解为( 乙 )。榫卯通过榫与卯形状的恰当组合、销和销孔的运用,限制了构件位置水平方向的移动。避让是指榫卯构件彼此避让,不在一个交点相遇,不影响家具的美观和坚实。在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榫卯结构逐渐应用于不同材质,也形成了不同结构形式。但无论是何种材质与形式,本质上都是“错位、限位、避让”理念的体现。榫卯结构在一凹一凸之间,看似矛盾实则互补对方之缺,可以达到巧妙的平衡,这其实就是中国“和”的思想体现。
18.文中第三段中加点的“如同”,如果替换为“好像”,虽都能保持基本的比喻意义,但在表达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请简要比较。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牢而不固”,有人说自相矛盾,有人说表述恰当。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脑、手机等文字录入设备广泛运用,汉字的书写演变成为简单程序和口令。有人产生疑问:有了输入法,我们还有必要花气力去书写这些方方正正的汉字吗?
这段文字引出的话题意味深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D 2.C 3.D 4.①引用孔子的话体现了“仁”的重要性,以及“仁”成为礼乐文化的价值支撑,使得以仪式礼仪为重的礼乐风貌向世俗伦理发生了转型。
②引用朱熹的话强调礼乐文化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③引用孔子及朱熹的话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丰富了文章的内容。5.
①将礼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可以涵养自我性情,强化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保障社会发展秩序、引领社会道德发展。
②将礼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能够使人们坚定理想,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领社会健康风尚,勇担社会之责,推动社会文明的持续建设,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
③将礼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可以成就礼乐生活的规整有序的生活画卷,继续发挥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文化使命。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D.“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沿袭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首次制定了……”错误。材料二第三段提到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整理三代之礼的基础上,删诗书、修礼乐,重新解释和挖掘礼乐文化的精神意蕴,最终升华了礼乐在天人关系、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理想人格等方方面面蕴含的普遍原则”,说明这些普遍原则是先秦儒家在整理三代之礼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工作升华而来的,并非是沿袭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首次制定的,所以该项表述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西周时期拥有上下相安、万民和谐的社会景象,原因是……”错误。材料二第一段提到“均需依礼行事,以求上下相安、万民和谐”,是“以求”,而不是“拥有”;“原因是……”以偏概全。材料二第一段“当时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衣、食、住、行、婚丧、朝聘、祭祀、征伐等方方面面都纳入了礼乐制度”人人依礼行事,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因为礼仪制度完备这一个原因导致的,该处表述过于绝对,所以错误。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该项只是指出古代礼制存在的一些特点,如强调等级差别、有繁文缛节等,没有涉及到现代转型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B.该项只是介绍了神农氏琴的相关情况,如尺寸、材质等,属于对古代礼乐文化中乐器情况的描述,没有体现出与现代转型相关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C.只是对古代礼乐文化成就的一种说明,没有涉及到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型应用等情况,不符合题意。
D.将传统的礼乐文化与现代社区生活相结合,使其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礼乐文化的现代转型。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引用孔子的话“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为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阐述了孔子释仁入礼,提出的内仁外礼的伦理模式,体现了“仁”的重要性,论证了“仁”成为礼乐文化的价值支撑,使得以仪式礼仪为重的礼乐风貌向世俗伦理发生了转型的观点。
②引用朱熹的话“耳闻目见,无非是礼”,意思是无论是通过耳朵听到的,还是通过眼睛看到的,都是关于礼仪的内容。“礼”在生活中常听常见,表现了礼乐文化是世俗文化、生活文化,始终不离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生活图景,朝聘、乡射、冠、笄、婚、丧乃至揖让进退、洒扫庭院都有礼可循,强调礼乐文化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③引用名人观点用以支撑文章论述,可以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增加了文学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相关内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人不仅要秉持对‘仁义’品性的追求,以‘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品格涵养自我性情,更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以‘杀身成仁’般的责任意识、‘仁以为己任’的坚定意识,践行礼仪规范和道德操守,保障社会发展秩序、引领社会道德发展”“借助其内部蕴藏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加强对主体深层次责任感的培育,从而凝聚道德共识,激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可知,将礼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可以涵养自我性情,强化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加强对主体深层次责任感的培育,从而凝聚道德共识,引领社会道德发展,激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②根据材料一第三段“要传承古人的家国情怀,以坚定的理想之志,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领社会健康风尚,勇担社会之责,推动社会文明的持续建设”“要挖掘利用礼乐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自觉传承和发扬华夏民族特有的价值追求、行为伦理等优秀文化基因”可知,礼乐文化具有人文精神和超越理想构建主体的社会责任,将其融入现代生活能够使人们坚定理想,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领社会健康风尚,勇担社会之责,既能推动社会文明的持续建设,又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发掘并发挥两者交融下新的时代力量。
③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正是这种把文化活动融于日常生活中、把个体生存旨趣融入整体性的价值诉求中的文化实践形态,成就了礼乐文化亦即礼乐生活的规整有序的生活画卷”,第五段“对先秦礼乐的现代性反思……更应寄希望于礼乐文化能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文化使命中开出新篇”可知,将礼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涵养人的思想,可以成就现实生活的规整有序,让古老的民族文化“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文化使命中开出新篇”,继续发挥时代文化使命。
【答案】6.C 7.
C 8.①塑造的人物真实。马可瓦多和家人的处境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真实处境。
②情节发展符合逻辑。如马可瓦多为什么会出门找木柴、马可瓦多为什么会同意拆广告牌、正在拆广告牌的马可瓦多为什么没被发现等情节,都有前文的呼应与合理的解释。
③反映的社会状况真实。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马可瓦多和家人走投无路以至于要拆广告牌,反映了穷苦百姓为了生计不顾一切寻找出路的悲惨真相,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9.①结尾通过描写环境的安静和寒冷,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②首尾呼应,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体现了城市绿化对儿童的关切”错。根据“他们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见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可知孩子们没见过森林,而看到的“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是孩子们的想象,这体现的是孩子们的天真和想象力。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
C.“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错。根据“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可知,阿斯托弗在巡逻过程中,因为近视而产生了一系列误会,他没有仔细分辨情况,就轻易下结论,这体现的是他工作的敷衍和糊涂。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①塑造人物的真实性。“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这生动地描绘出马可瓦多一家在寒冷夜晚面临燃料短缺的艰难处境。这种因贫困导致的物质匮乏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许多底层家庭可能都有过类似为基本生活需求而发愁的经历。
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如介绍小米开尔“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使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在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对谁都没说自己近视,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叙述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警察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他对广告招牌上的图像产生的错误认知,使得正在拆广告牌的马可瓦多没有被发现,这一系列情节合情合理,符合逻辑,显示了艺术真实性。
③反映的社会状况真实。结合“他在夹克和衬杉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等分析,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马可瓦多和家人走投无路以至于要拆广告牌,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穷苦百姓在生活陷入绝境时,为了生计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的悲惨现实。在社会底层,人们往往面临着各种困境和压力,为了生存,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①结尾“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这句话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突出了安静和寒冷的特点,巧妙地衬托出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在这寂静的氛围中,马可瓦多独自在高速公路上进行着危险而无奈的行动。他为了给家人取暖,不得不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去切割广告招牌。这种安静凸显了内心的凄凉。
②小说结尾与开头形成了首尾呼应。开头描写了马可瓦多一家在寒冷中面临着没有柴火的困境,“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这种描写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和无奈。结尾处,马可瓦多依然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了获取柴火而努力,“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他的行为虽然看似荒诞,但却反映了底层人在窘迫的社会处境下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的现实。首尾呼应的描写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的困境始终没有得到改变。他们在社会的边缘挣扎,无法摆脱贫困和寒冷的困扰。
【答案】10.BDG 11.A 12.A 13.(1)法令制度应各自根据当时的需要,所以改变古法无可非议,因循旧俗不值得赞美。
(2)士人和百姓朝着邹国方向在路旁哭泣,琴瑟也停止了演奏,一年之后才开始恢复。14. ①梁王厚待百姓,疑罪从无,疑赏从有;②楚惠王心怀仁德,不忍庖宰监食者受罚而吞下水蛭;③邹穆公对己刻薄而对民宽厚,亲贤定国,爱民如子。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正如墙壁太薄了容易毁坏、丝绸太薄了容易破裂一样,凡是刻薄却能旷日持久的,大概是没有的。
“亟坏”与“亟裂”是两个动词短语,分别描述“墙”的状态和“缯”的状态,应分别断开为“墙薄亟坏,缯薄亟裂”,即在BD处断开;
“夫”是发语词,表引起下文,后文陈述“薄”在持久上的局限性,“……者,……也”表示判断,即在G处断开。
故选BD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意思不同。家,家里;/卿大夫的封地。句意:我的家中有两个白色的玉璧。/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封地。
B.正确。句意:因此价值千金。/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
C.正确。怎么;/性情安和。句意:君王怎么得这病的?/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
D.正确。病好、痊愈;/更加。句意:惠王的心、腹之病都好了。/情况越来越坏。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夏和商都是在兴盛三代后逐渐衰落”错误,材料一中“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意为:夏禹、商汤、周武王的兴起,他们不因袭旧法却称王。并不是在兴盛三代后逐渐衰落。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非”,非议;“循俗”,因循旧俗;“多”,赞美。
(2)“道”,在路旁;“无音”,停止了演奏;“期年”,一年。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依据“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可知梁王厚待百姓,疑罪从无,疑赏从有;
②依据“我食寒菹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是法废而威不立也;谴而行其诛,则庖宰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故吾恐蛭之见也,因遂吞之”可知楚惠王心怀仁德,不忍庖宰监食者受罚而吞下水蛭;
③依据“邹穆公食不众味,衣不杂采,自刻以广民,亲贤以定国,亲民犹子,臣下顺从,若手之投心也”可知邹穆公对己刻薄而对民宽厚,亲贤定国,爱民如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治理国家虽有常规,但必须以便利民众为根本;政令教化虽有常法,但必须以切实有效为最好。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法。夏朝、商朝到了末世,桀纣不改变陈法导致了灭亡;夏禹、商汤、周武王的兴起,不因袭旧法却称王。所以圣人的法度是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礼节随着习俗的不同而改变;衣服、器械各自方便其使用,法令制度应各自根据当时的需要,所以改变古法无可非议,因循旧俗不值得赞美。
材籵二:
梁国曾经有一件难以判明的案件,群臣中一半人认为有罪,另一半人认为无罪。梁王说:“陶朱公虽然是普通百姓,却富裕得和国家相差无几,此人必然有奇特的智慧。”于是派人请朱公来询问。朱公说:“我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懂得判断案件的事情。尽管如此,我的家中有两个白色的玉璧,色彩一样,尺寸一样,色泽也一样,但两者价格相差悬殊,一个价值千金,一个价值五百金。”梁王问:“两块玉壁尺寸和色泽都一样,为什么一个千金,一个五百金?”朱公回答:“从侧面来看,一个比另一个要厚一倍,因此价值千金。”梁王说:“说得好!”因此梁王判案,凡是罪证不足、有疑问的就免去处罚,凡是立功证据不足、行赏有疑的,则仍予以奖励。梁国百姓大为高兴。正如墙壁太薄了容易毁坏、丝绸太薄了容易破裂一样,凡是刻薄却能旷日持久的,大概是没有的。所以国家要养活百姓、实施政教,我认为只要宽厚就可以了。
楚惠王吃凉菜发现有水蛭,趁势就吞食了,结果腹部得病不能吃东西。令尹入宫问安道:“君王怎么得这病的?”惠王回答:“我吃凉菜发现有水蛭,考虑到如果只责备厨师而不治他们的罪吧,这会破坏法令而且使自己威严建立不起来;要责备并给予他们惩罚吧,那厨师和管膳食的人按法律都该判处死刑,心又不忍。因此我害怕水蛭被人看见,就直接吞食了。”令尹离开自己的座位两次叩拜并恭贺说:“我听说天道是没有亲疏的,只帮助有德行的人。君王您具有仁德,是上天帮助的对象,病不会造成伤害。”当晚,水蛭随着惠王大便泻出,惠王的心、腹之病都好了。
邹穆公饮食不讲求多样,穿衣不讲究色彩,对自己非常刻薄,但对百姓非常宽厚,亲近贤良以稳定国家,关心百姓就像对待子女一样,因此臣民顺从邹穆公就好比手臂服从心的指挥一样。所以邹国虽然弱小,鲁国、卫国不敢轻视,齐国、楚国不能威胁。邹穆公死后,邹国的老百姓就好像丧失了慈父一样;邻近邹国边界的人们,士人和百姓都朝着邹国方向在路旁哭泣,琴瑟也停止了演奏,一年之后才开始恢复。 所以付出爱心的人也会得到回报,施与福祉的人也会收获福祉。
【答案】15.B 16.①颔联主要运用衬托手法。新月、落霞、夕阳、飞鸟四美俱成,汇成美妙的晚景:归飞的孤鸟那边,新月流辉;下沉的夕阳西畔,落霞散绮。双层比较、互相映衬,景物视野开阔且有层次感。
②新月、飞鸟、落霞、夕阳等富有动感,仿佛在画上流动起来,诗句也显得更为明丽自然,令人赏心悦目。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友人不畏道路泥泞携酒登门,但诗人因没有车马相迎而愧疚”错误,颈联写花开时节,本应邀请友人到家做客,以美酒相待;但门前泥泞,出门怕溅踏泥污。表达作者对不能邀请友人到家做客的遗憾之情,从而引发下文邀请友人在修禊时节于洛水岸边共赏春光的心愿。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一弯新月已经横挂在空中,景象清新淡雅;而另一头的夕阳与晚霞仍未消失,景象绚烂至极。这里新月与飞鸟、云霞与夕阳双层比较,清新与艳丽互相映衬,以不同的空间层次描绘了天际的一种静谧美丽景象,给读者一种空旷辽远的视觉感受。
②新月在鸟儿翅膀上方升起,落霞悬挂在西边的夕阳旁。诗人在观察自然景物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新月、飞鸟、落霞、夕阳,构成了一幅流动变幻、气象万千、令人陶醉的画面,诗句也显得更为明丽自然。
17.【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纤”“皎皎”“材”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答案】18.①虽然“好像”也常用于表示比喻,但它相对“如同”来说,有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或猜测意味。
②因此,在本文语境下,“好像”会让读者对榫卯间隙与弹簧之间的相似性产生一丝疑虑,不如“如同”那样肯定和直接。19.A.源远流长
B.稳若泰山20.(1)语句②修改为:匠人们不断提高榫卯制作技艺和应用水平。
(2)语句⑤修改为:使(或“使得”)家具结构科学。21.甲:是严丝合缝的连接
乙:限制榫卯构件的位置移动22.观点一:表述恰当。“牢”体现了榫卯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不固”则强调了其灵活性,即通过间隙和柔性组合实现一定的形变能力。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榫卯结构的独特魅力。
观点二:自相矛盾。“牢”意味着坚固、牢固,而“固”也有坚固之意,“牢而不固”在语义上相互冲突。通常我们理解的牢固是一种稳定不变的状态,既然已经很“牢”了,又说不“固”,让人难以理解其确切的含义,容易引起歧义。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
文中第三段中用“如同”来构建榫卯间隙起到的作用与弹簧形变能力之间的比喻关系,旨在强调两者在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好像”虽然也能表达比喻意义,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判断或不确定性,这种微妙的差异在精准的语言表达中显得尤为重要。
“如同”更为肯定和直接,它清晰地表明了榫卯间隙在功能上与弹簧的形变能力高度相似,从而增强了比喻的说服力和表达效果。因此,在这个语境下,“如同”是更为恰当的选择。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根据下文“考古发现,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时期,就已出现了榫卯结构的木构件”,这说明榫卯作为一种技术或文化现象,具有非常长的历史。因此,可以填入“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B处,描述的是辽代应县木塔历经多次地震却依然稳固的状态。因此,可以填入“稳若泰山”。稳若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处,搭配不当。“提高”与“应用”不搭配,应该在“应用”后面添加“水平”。
⑤处,偷换主语。根据前面的分句,整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匠人们”,故应在“家具”前添加“使”或者“使得”。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因为上文提到的“很多人认为榫卯”之后应是一个关于榫卯特性的错误观念,而下文指出“榫与卯之间都存在一定间隙,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甲处应是一个与“存在间隙”相反的概念,即“是严丝合缝的连接”。
乙处:根据下文“榫卯通过榫与卯形状的恰当组合、销和销孔的运用,限制了构件位置水平方向的移动”可知,此处的“限位”应指的是限制榫卵构件在特定方向上的位置移动,因此乙处应填“限制榫卯构件的位置移动”。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
选择观点一:首先,从原文可知榫卯通过错位、限位、避让的设计理念让构件柔性组合。“牢”体现在尽管榫与卯之间有间隙看似不牢固,但只要不折榫、不拔榫,就能“晃而不散,摇而不倒”,这保证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其次,“不固”是因为存在间隙具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使得建筑连接的节点如同弹簧一样能够发生一定形变。间隙带来的灵活性并不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反而使榫卵结构在面对外力时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共同构成了榫卯结构独特的魅力,即既牢固又不绝对固化,能够适应一定的变化和外力冲击。
选择观点二:从语义角度来看,“牢”和“固”在日常表达中意思相近,都指向坚固、稳定的状态。在人们的认知中,对于一个物体的描述如果同时用这两个词,通常是为了强调其坚固程度,而不是用“牢而不固”这样看似矛盾的表述。从逻辑一致性方面分析,既然强调“牢”,就应该是坚固不可动摇的,而“不固”则与之完全相悖,这就破坏了语言表达的逻辑连贯性。再者,从一般读者的理解角度出发,这样的表述容易让人产生困惑,不清楚到底是要表达牢固还是不牢固,容易引起歧义,让人难以准确把握榫卯结构的真正特点。
23.【答案】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关键句是“有了输入法,我们还有必要花气力去书写这些方方正正的汉字吗?”整体探讨的是汉字书写的方式及其利弊。其中用笔书写代表传统,输入法代表科技。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关系,思考在当今社会汉字书写是否有存在的意义。
对此,考生应认识到汉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其次,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对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书写能力是立足于社会的必备能力之一,即使在信息化时代,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普及,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仍然不能完全依靠电子设备来完成所有书写任务。良好的书写能力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此外,汉字书写对于培养个人品质也有积极作用。书写需要耐心和专注,通过练习书法,可以培养人的耐心和专注力。同时,汉字书写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笔画的练习,可以达到心手合一,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尽管输入法和电子设备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文字输入方式,但在传承文化、个人发展和品质培养方面,汉字的书写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因循守旧,拒绝以输入法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于传统书写与现代科技间寻求平衡不失为最佳之策。
写作时,可以就事论事,探讨传统书写的意义;也可以拓展开来,分析传统与科技的关系。如果选择前者,可以从汉字书写的文化意义(例如书法艺术),汉字书写对人思维能力的锻炼等角度进行思考;如果选择后者,可以思考科技给传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观点,选择合适的素材,条理清晰即可。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引用吴行“汉字书写牵起的是文明赓续的纽带”或尼赫鲁“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的言论,论证汉字书写的重要价值。也可以立足现实,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文字失语”“大学生不会写字”等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立意:
1.汉字书写,需要回归手写。
2.让传统书写技艺世代传承。
3.科技发展为传统文化的腾飞插上翅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有评论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