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共12页。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关注面前的所有信息,面对同一刺激物,也不可能关注这个刺激物本身的所有特征,只能有选择地加以关注。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面对对象与背景,个体只能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部分刺激进行反应。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目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进行的主动选择,对同一个事物做出了不同的判断,这就叫选择性知觉。例如美术家、植物学家、木匠,看到了黄山迎客松,他们心里所想是不一样的。植物学家想的可能是这个迎客松属于哪一科、哪一属,适合什么土壤,有没有招病虫害。美术家想的可能是美。木匠想的可能是把哪些树枝砍掉能做成什么家具,要把这棵树都砍倒了,能做几个箱子等。
心理学家提出了“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观点。选择性注意指人们总是注意那些与自己的观点、信念相一致或自己需要的、关心的信息。过去经验等也影响了人们的注意力。选择性理解指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与个人的知识经验有关,受个人原有态度的制约。选择性记忆指人们容易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遗忘不感兴趣的东西,记住激情和热忱,记住令他们惊奇的事情,记住那些重复了多遍的事情,记住对自己有益的内容。
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客观刺激的反应不同,往往会对有些事物持积极态度,对另一些事物持消极态度,听而不闻,或听后未加重视。这种对客观刺激不同的知觉倾向就称为“知觉行为的选择性”。这种“各取所需”的现象,是各人的背景、兴趣和经验的不同造成的。
此外,对未来的预期、身体状况、自身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由主观因素造成的个体知觉差异性,使人的知觉世界各有千秋。虽然知觉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属性,但在具体的反映形式和结果上,却体现着个人风格,形成了知觉的选择性。另外,客观刺激物和情境也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人们会有选择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之上,忽略背景的影响。
选择性知觉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同样的东西,大家给出的结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比如,现在网络中关于某些观点的争论,对同一个人、同一个观点、同一个事,大家给出的结论常常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而且,常常是先有观点,再找证据。一旦产生了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常常也是为了支持(或反对)而支持(或反对)。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这是最不理性的一种方式。这样的争论做不到“理越辩越明”的结果,只可能是越辩越气愤,最后变成了对人不对事,乃至人身攻击。
因为影响知觉的因素包括价值观、人格、立场、动机、目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等,繁纷复杂,所以,人一旦产生了某种立场,就常常不能客观、公正、理性地看待问题。曲解、断章取义是常见的手法。
在争论过程中,人们常常不是就这个议题本身的内涵和逻辑来展开,往往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进行争论。这容易理解,讨论议题的内涵、战术等专业问题有相当的技术和专业门槛,而讨论是不是网红、是不是资本的代言人等道德问题,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是最没有门槛的,也最能激发群情。
争论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偏激的情况。对争论对象的态度越极端,对各自判断的自信心就越强。争论产生的不满乃至开始愤怒,不是争论对象本身的是非曲直,而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争论的动力是要证明、捍卫自己的正确性。换言之,人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参与争论?常常是被永恒的不满足、被渴望关注和认同驱使,被相信自己正确大于希望自己正确的动机驱使,需要更多的关注、认同感,更多的中心感和优越感。
(摘编自郝旭光《网络争论中,为何最终结果往往是使双方更坚定自己的观点?》)
材料二:
“注意”让“心流”产生
很多人以为“注意”是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恰恰相反,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一种警觉而安静的状态——呼吸变慢、心率下降、不受情绪的干扰,此时产生情绪的边缘系统被大脑皮层抑制,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流”状态。此刻人的内心平静而专注,几乎忘记了时间,这种状态的维持需要脑干的蓝斑核、右侧额叶和顶叶的共同参与。
“注意”这盏“聚光灯”既可以持续照明,也可以转移到别处。当你凝视窗外的风景时,视线里出现了一只小猫,你的视线会被小猫吸引,转动眼球之前,大脑中的注意神经元就已经对小猫的出现产生了兴奋。当你在与朋友交谈时,如果身后有人提到你的名字,用不着回头,你就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身后人的谈话内容里了。
“选择性注意”更重要
“注意”可以被人的主观意愿调控(自上而下的主动注意),或者被外界环境的刺激吸引(自下而上的被动注意)。魔术师非常了解“注意”的高度选择性和转移的规律。当他需要转移观众视线的时候,就会利用道具、眼神或者语言吸引观众的注意,这时观众就会对他的暗中操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被带到“见证奇迹的时刻”。
大脑的前扣带回区也是与“注意”关系密切的脑区,在一些必须集中注意才能完成的视觉任务中,如“红”字用绿色印刷,要求受试者说出该字的颜色,这种干扰使受试者必须格外注意颜色信息,脑成像实验显示受试者的前扣带回区被显著激活。
“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另一个人却看到了星星。”我们并不是不应该注意负面信息,而是在注意负面信息的时候应该保持更清醒的意识,不夸大或沉溺于当时的状态,理智地做出决策。正如笔者在近期出版的《生长的宇宙》一书中,多次出现“注意”的片段,“愿我们的注意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穿越星辰大海,与更美好的世界相见”。
(摘编自王欣《“选择性注意”带来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看到黄山迎客松,植物学家、美术家和木匠想到的内容不一样,是因为他们主动选择的依据不一样。
B.网络中先有观点,再找证据的争论方式,因其人身攻击的特质而被认为是一种最不理性的争论方式。
C.你全神贯注时知觉范围内出现了外物,在你做出反应动作之前大脑中的注意神经元就已经产生了兴奋。
D.魔术师善于利用“选择性注意”和转移规律来转移观众视线,从而成功地将观众带到“见证奇迹的时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在的刺激出现时,人们的注意就会被转移。
B.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背景、兴趣和经验等方面并不相同,所以出现了人们对事物“各取所需”的现象。
C.当你埋头做事时,如果听到周围人谈话时提到你的名字,用不着抬头,你就可能会有意听他们的谈话内容。
D.人们在关注负面信息时应有清醒的意识,理智应对,不被眼前乱象迷惑,保持远见和定力。
3.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所提到的“选择性注意”的一项是( )(3分)
A.雷达观察站的观测员长时间地注视雷达荧光屏上可能出现的光信号。
B.孩子在睡梦中被叫醒,迷迷糊糊睁开眼,答应一声后,翻个身又睡着了。
C.一个人一直在心里提醒自己该做某件事了,可是去做的时候却忘了要干什么。
D.斗牛场面与棒球场面交替出现,大部分西班牙人只看到了斗牛场面。
4.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每空填3个字。(4分)
5.请运用材料一中的观点来分析下面的事件。(6分)
“8个瑞士卷怎么分?”全网的老公们最近都在被问这个问题。近日,一位宝妈买了8个瑞士卷,女儿吃了2个,儿子吃了2个,老公吃了2个。孩子们都睡了以后,她认为剩下2个瑞士卷该自己吃,没想到遭到了老公的批评。老公的理由是:作为妈妈,应该以身作则,不应多吃零食,以免给孩子造成错误的食品观念,也应该把剩下的瑞士卷让给孩子吃。这个家庭内部的摩擦,迅速蔓延到了社交平台,引发了一场关于男女对立、家庭责任的网络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双方在网络上都各有支持者,并且这场争论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趋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亲与茶
梁晓声
父亲是从不饮茶的。
1963年我已经14岁了,还没见过茶。但从读过的小说里知道,茶是南方有身份人家待客的饮料。
1971年,也是春节前,我从兵团回哈尔滨探家。那个冬季多雪而寒冷,父亲原本是准备与我同时探家的,却没成行——他在家信中写的原因是:“建设任务紧张,请不下假来。”
母亲告诉我,父亲从四川寄回了一斤茶叶,信上说是花8元钱买的头季芽茶,要我在春节前按地址送给某人。那一年我已22岁,还没饮过一口茶水呢!父亲每月最多才能往家里寄40元,自己舍不得花几分钱买食堂的菜吃,一块腐乳下三天的饭,却用8元钱买一斤茶,千里迢迢地寄回来送人,我想父亲一定是欠了对方极大的人情。
那时,哥哥疯着,母亲关节炎很重,三弟也下乡了,那一斤珍贵的茶只有我去送了。在当年的哈尔滨,整整一斤四川的好茶,确乎算得上珍贵了。
“动力之乡”在郊区,我家离那儿有30多里,且交通不便。我先乘公共汽车到了郊区,又步行跋涉了20来里,却迷失在那一大片样式一律的平房和楼群里。父亲写的地址是不确切的,我忽东忽西奔走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打听出个结果,最后只有气喘吁吁地站立在冰天雪地之中,沮丧极了。
到家时,天已黑了。而我将一斤好茶丢在公共汽车上了。
母亲听我说非但没将茶送到,还将茶丢了,眼神呆呆地望着我,整个人像被定身法定住了。许久,母亲才缓过神来,惴惴不安地说:“这可咋办?这可咋办?我猜你爸肯定是遭遇到了特别为难的事,急着求人帮忙化解,不然会舍得花8元钱买一斤茶送人?你知道的,你爸他可是万事不求人的性格啊!这可咋办?”
父亲的性格我当然清楚,母亲的猜想也正是我的猜想。当然告诉父亲实情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因为那一斤茶的丢失,1971年的春节,我们全家谁都过得高兴不起来。8元钱一斤的四川好茶也只不过是茶,我们和母亲高兴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大的担忧——父亲他究竟遭遇了什么事,使他这个从不求人的人非求人不可?
回到连队,我才给父亲写信。我在信中实话实说,承认那包茶被我丢失了。接着,批评父亲粗心大意,自己应该将地址搞详细了嘛。最后,询问父亲究竟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是否达到了自己克服不了、非求人相助不可的程度。
1971年整整一年内,父亲没回信。
转眼到了1973年夏季,我又一次探家。而父亲,也终于与我同时探了一次家。我与父亲整整十年没相见了。
父亲已秃顶。我印象中那个身体强健的父亲,变成了形销骨立的老父亲,两眼却还是那么炯炯有神。也唯有此点,仍能显出他倔强又正直的老工人的性格。
父亲又带回了一斤好茶。
他要亲自将茶送给据他所说的“一个好人”。但他出示的地址,还是两年前使我白辛苦了一次的地址。
我说按照那个地址他肯定也会白辛苦一次,他却一意孤行,没法子,我只得相陪而往。
我和父亲用了更长的时间寻找,却没找到。那天很热,我们父子俩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埋怨了父亲几句,惹得父亲光火起来,站在路旁冲我吼:“我是你父亲!我做什么事自有我的道理!”
我也冒火了,大声顶撞:“我哥哥生病了,我已经是家里实际上的长子,你究竟遇到了什么事?不必也不应该瞒我!我有权知道!”父亲气得举起了巴掌,几乎就要扇我一耳光。
团圆的日子里,父亲一直生我的气。到他回四川的前一天,他的气才终于消了些。我往列车站送他时,他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到该告诉你知道的时候,当然就会告诉你。但也许,一辈子都不告诉你,也不告诉你妈,更不告诉你弟弟妹妹!”
父亲将他带回的一斤茶又带回了四川,怕留在家里,母亲收藏得不好,糟蹋了。
他的话,使我心怀不安地离开了家。
1977年春节前,我从北京回到了哈尔滨。当时,父亲已经退休了。
雪后的一天,父亲命我陪他将他再次从四川带回的那斤茶给他所言的“一个好人”送去。那斤茶,第一次带回哈尔滨时是绿的,再次被父亲带回时,已是褐色的了。父亲舍不得一次次花钱买,请四川茶厂里的茶工将那斤茶焙成了干茶,那样就容易保存了。我提醒父亲:“如果还是原先那地址,不去也罢。明明找不到却非去,何必呢?”
父亲表情深沉地说:“有新地址了。今天咱们一定会找到他。”
父亲引领我来到了近郊的一处公墓。在一块墓碑上,刻着“一个好人”的姓名。父亲说:“就是他,咱们山东的一个人。也是我17岁那年到东北以后,给过我许多爱护的人,当年是他介绍我到一家挺大的日本药店去做小伙计的,而我经常向他汇报日本人尤其日本军人到药店去开药的情况。当年我就猜到了他是抗联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当上了一个县的武装部部长,后来,有人说我是汉奸,是他,一直坚持为我作证保护我,要不是他,就没有我平平安安退休的日子,你也不能被推荐上大学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喝茶的习惯,但我总得表达一种心意吧!除了茶,我也再没什么更好的东西值得从四川带回来送给他啊!”
父亲将那包从四川带回来又带回去、退休后再带回来的茶和一瓶白酒,恭恭敬敬地放在坟前。
不由自主地,我跪下了。
我将白酒浇在茶包上,用打火机将茶包点燃了。我和父亲一样,既是一个不喜欢喝酒的人,也是一个不喜欢饮茶的人。父亲已于十几年前去世了。
如今,茶已成了中国人之间普遍送来送去的见面礼,而且包装越来越考究,甚至到了不必要的极其奢华的程度。
而今天,我时常回忆起父亲与茶、我们全家与茶的那一段往事……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哥哥疯着,母亲关节炎很重,三弟也下乡了,那一斤珍贵的茶只有我去送了”中的“只”字,暗藏着“我”对父亲的不解与埋怨。
B.与父亲相比,文中母亲的形象显得温和,从“眼神呆呆地望着我”“才缓过神来,惴惴不安”等多处细节中可以看出。
C.由父亲告诉“我”有新地址时的深沉表情,可看出父亲已经知道了苦苦寻找的“一个好人”已经去世了的现实。
D.“不由自主地,我跪下了”,这一跪既饱含着“我”对恩人由衷的感激,也蕴藏着这些年来“我”不理解父亲一直寻找恩人的惭愧。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围绕着“茶叶”这一重要物象,通过三次送茶的行为结构全篇,使得行文脉络清晰,主题鲜明。
B.文章的标题为“父亲与茶”,开头却写父亲从不饮茶,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如今包装越来越考究的茶成为人情来往的常见礼物,与父亲所送的茶形成对比,突显父亲送的茶虽然包装简单,但情感真挚。
D.文中有两次送茶都在雪天,“那个冬季多雪而寒冷”“雪后的一天”的细节暗示了送茶将以失败告终。
8.文章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了两次送茶失败的经历,你认为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家梁晓声被称为“平民代言人”,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平民情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是如何体现“平民情怀”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②;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①卿子冠军:宋义。“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冠军,指地位在其他将领之上的上将。②楚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楚国灭亡后,熊心隐藏在民间。为争取民心,项羽的叔父项梁听从范增建议,立熊心为楚怀王。后项梁战死,项羽尊熊心为义帝。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义帝之存亡A岂独为楚B之盛衰C亦增之D所与E同祸福也F未有义帝亡而增独G能久存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具,饭食、酒肴,与《促织》中“成妻具资诣问”的“具”意思不同。
B.恨,遗憾,与《归去来兮辞》中“恨晨光之熹微”的“恨”意思相同。
C.而,表修饰,与《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用法相同。
D.就,就职、任职,与《谏逐客书》中“故能就其深”的“就”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招待完项王派出的使者后,范增的权力渐渐被剥夺。在这种情形下,范增主动请辞,未至彭城,背上发毒疮去世。
B.苏轼引用《周易》和《诗经》,主要目的是批评范增不能及时发现事物的预兆,不能审时度势,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行动。
C.苏轼认为,人一定是先有了疑心,然后才会听得进别人的谗言。杀掉义帝是项羽怀疑范增的根本,无须陈平的计谋,项羽和范增也一定会产生矛盾。
D.苏轼认为项羽与范增君臣不能善始善终,并贬低了范增,因为在他们同为义帝臣属时,范增没有杀掉或者离开项羽,而是想依靠项羽成就功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通过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史料能更准确地评判历史事件。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项羽排挤范增的原因。(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到滁州任刺史。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的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派人北上打探消息,探者还没有回滁州。李儋,字元锡,韦应物的诗交好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叙别开篇,将“花事”作为背景,既点明了离别的时节,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B.颔联写诗人因虑及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在春光中也感觉到百无聊赖,愁绪满怀。
C.“西楼望月”一句以景结情,作者登楼远眺,望月思人,因朋友失约而感到寂寞孤独。
D.全诗景美而情不欢,把家国情怀融入对朋友的情感之中,感情细腻真挚。
16.本诗颈联和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样,都呈现了诗人矛盾的心理,请对此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家长会上,王老师举了韩愈在《师说》中的例子,批评有些家长言行不一致,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爱自己的孩子,“______________”,但对于自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感慨生命短暂,仰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在读古诗词时,发现古人在写诗作词时常使用“千”或“万”这样的数字来描摹景物,以达到夸张的效果,从而增强艺术表现力,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买书、看书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虽然一日不读书没有(a)“面目可憎”之感,但总觉得浑身不得劲。“老故旧”情感如故不曾舍弃,(甲)______________,如此这般,几年下来,新旧书籍越积越多,被我随手堆放在职工宿舍里(b):柜子里、桌子上、地上……就连床上,也一半是书,这情形大概与陆游《书巢记》中“俯仰四顾,无非书者”的“书巢”相差不远。
后来,因有位老同志批评我,说我的宿舍“简直是仓库”,我便将其收拾了一番。说来也奇怪,平时闲置不怎么看的书,被收拾着放起来后,突然就有了阅读的欲望,而且心情迫切,仿佛是酒鬼许久没有沾酒,酒瘾发作一般。于是,塞床下的箱子又拉出来,书桌下的箱子也打开来了(c)⋯⋯①终于找到了心想的那本书,大喜过望,爱不释手,仿佛失而复得一般。如此反复,宿舍又恢复到“书巢”的模样。②看着满屋子书籍胡乱摆放的样子,心里反而窃喜起来。③古人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叹吗?④算了,不管了,仓库就仓库吧。
身在“书巢”,一颗躁动的心仿佛是安稳了,晚上睡觉也变得踏实了,就连一日三餐似乎也比之前两天有滋味。果然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书巢”大概是整理不成了。想起苏东坡《於潜僧绿筠轩》一诗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句子来,我把它改动了几个字,变作(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找了笔纸认认真真地抄写下来,送给自己,恭恭敬敬地放置于书桌上(d)——权当自己懒散或者说是一种不良嗜好的借口。
18.“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段中将宿舍说成是“书巢”,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文段中几处标点符号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a)处“面目可憎”出自黄庭坚名言“⋯⋯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引号表示引用。
B.(b)处冒号表示注解和说明,解释自己“随手堆放”书籍的具体情形。
C.(c)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可以引发读者想象作者到处找书的模样。
D.(d)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引出“懒散”和“不良嗜好”的自嘲说法。
22.下面是某学校校庆办草拟的校庆邀请函,其中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做修改。(4分)
邀请函
亲爱的校友: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七十载春秋桃李芬芳。今年,贵校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为“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敬往思来,再铸辉煌”,学校将于2024年12月举行70周年庆典活动,我们诚挚邀请您亲自莅临,共襄盛举!
谨此诚邀,敬祈惠顾!
×中学70周年校庆筹备办公室
2024年11月6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心理学家曾提出了“社会时钟”这个概念,指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似乎被一个时钟限制着,在规定的时间做着规定的事情。而当下也有很多人不安于“时钟”的确定性,追求“人生旷野”的自由。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答案
(1~3题,6~7题,11~12题,15题,18题,21题,每小题3分)
1.B2.A3.D
4.①一致性②相似性(相关性)③刺激性(新奇性)④重复性(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5.①双方的争论体现了选择性知觉。夫妻双方在面对同一件事(即瑞士卷的分配)时,由于各自的背景、经验和态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判断。②在争论过程中,人们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进行争论。“瑞士卷”事件从家庭摩擦演变成关于“男女对立、家庭责任”的网络争论时,已经脱离了事件本身,争论双方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对方。③这场争论也反映了人们在争论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激的情况。在争论的过程中,双方都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并且争论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趋势。(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6.A 7.D
8.①设置悬念。两次送茶失败的经历令人产生了疑问,引发读者的思考:父亲究竟为了何事一再给人送茶。②丰富内容,为后文第三次送茶揭开恩人事迹蓄势,揭开谜底后更令人感动,使文章更具可读性。③彰显人物形象。父亲开始不说明送茶缘由只是反复去送,表现父亲的执着,颂扬父亲知恩图报的美好品德。(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本文中的人物都是普通人物,人物平民化。人物家境很普通,家庭背景平民化;“我”和父亲都过着为生活而奔波的普通人的生活。②父亲感恩的方式很普通,内容平民化。父亲执着于送好人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体现了普通百姓的真诚与质朴,很符合平民气息。③情感真挚、朴素。父亲一直惦念、感恩着好人对他的帮助,这种执着的感恩精神,体现了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之处,表达了对平民化人物的赞扬与敬佩之情。④语言文字质朴。叙事语言平淡含蓄,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了生活中的平凡事。(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从“选材和平民视角”等其他角度作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10.A C F(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11.B 12.D
13.(1)历阳侯范增说:“汉军容易对付了,现在放掉他们不攻取,以后一定会后悔。”(关键词“与”“释”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在众人之中发掘识别宋义,提拔他做上将军,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关键词“稠”“擢”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14.①材料一指出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怀疑范增私通汉军,所以渐渐剥夺他的权力,排挤范增。(2分)②材料二中认为项羽早已对范增产生了怀疑。其原因在于义帝是范增力荐,宋义则是义帝提拔的主将,项羽杀宋义、弑义帝,必然与范增产生争执,隔阂由此产生,范增也必然会受到排挤。(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高祖三年,项王屡次侵夺汉军的甬道,汉王粮食缺乏,恐慌起来,请求讲和,划分荥阳以西归汉。项王想要答应他。历阳侯范增说:“汉军容易对付了,现在放掉他们不攻取,以后一定会后悔。”项王就和范增加紧围攻荥阳。汉王很担忧,就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王。项王的使者来了,给他准备了牛、羊、猪齐全的丰盛筵席,端进去打算进献。(端饭菜的人)一看使者,假装惊愕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竟是项王的使者。”把饭菜又端了下去,拿来粗劣的饭食给项王的使者吃。使者回来报告了项王,项王就怀疑范增私通汉军,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的事情大局已定,君王好自为之。请让我带这把老骨头回家去吧。”项王答应了他。(范增)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长毒疮死去了。
材料二:
苏子说:“范增离开,是对的。若不离开,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些离开。”那么,范增应当因什么事情离开呢?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因此失掉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建议杀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说明他还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因此事离去呢?《易经》说:‘能够知道事物发生的细微变化而选择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下雪之前,水汽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开,应当在项羽杀宋义的时候。”
陈涉受到拥护,是因为打出了项燕和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起,是因为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反叛,是因为他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是否被杀,岂止是关系着楚国的盛衰,也关系到范增的祸福。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长久独存之理。项羽杀宋义,是杀害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去离间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出虫子;人必定先有了疑心,然后谗言才能听得进去。陈平虽说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他只派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众人之中发掘识别宋义,提拔他做上将军,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义帝之命杀死宋义,义帝必然不能容忍,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聪明人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想法。岂止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极力反对却不被接受。不听他的话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必定是从此时开始的。
在项羽杀宋义时,项羽和范增同为义帝之臣,还没有确定君臣名分。替范增考虑,有能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很果断的大丈夫吗?范增年纪已经七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不合就离开,不在此时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薄啊!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畏惧。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15.C
16.①韦应物身患疾病,想要辞官归隐,但看到百姓逃亡,自己职责未尽,于国于民有愧,体现了一种自我选择的“矛盾”心理。②杜甫面对国事和自身处境的艰难,本想借酒解愁,但又因病需要断酒,因而更添悲愁,体现了一种愁绪无处排遣的“矛盾”心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3)示例: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每空1分,第(3)题若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给分]
18.C
19.甲:“新伙伴”又不断加入(“新伙伴”“新朋友”等1分,句意1分)
乙:宁可遭人嫌,不可居无书(句式相同1分,句意1分,语意相近即可)
20.“书巢”意为用书籍作为巢穴,(1分)用比喻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作者宿舍中藏书之多,堆积之满,(1分)也写出作者在宿舍藏书环境中的安然与自适。(1分)(意思对即可)
21.D
22.(1)将“贵校”改为“我校”或“本校”;
(2)在“2024年12月”后补充举行庆典的具体时间;
(3)将“亲自莅临”改为“拨冗出席”或删去“亲自”;
(4)将“敬祈惠顾”改成“敬祈惠允”或“敬祈惠临”(其他适合此语境的词语也可)
(每改对一处给1分,若有其他修改方式,合理亦可给分)
23.写作提示材料提出了一组相对的概念“社会时钟”与“人生旷野”,引发如何面对人生“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思考。
客观而言,社会时钟有其积极的一面。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选择走按部就班的“大道”,是获取确定性与安全感的重要途径。遵从社会时钟,实际上就是不断寻求大多数人认同、寻求社会主流资源支持的过程。
然而每个人似乎都不会只甘愿过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幻想。比如,在最美的年华去闯荡世界,“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这,便是人生旷野。
可是事实上,全照“社会时钟”生活的人,会被巨大的压力所压倒;全凭意愿,全力追寻“人生旷野”的人,会与现实脱节,会过得辛苦。打破社会时钟,充满不确定性,结果未必尽如人意,满心欢喜地闯入一片新领域,会不会只是另一条拥挤的新轨道?心向往之的旷野,有时何尝不是另一座围城?如何面对人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如何平衡“社会时钟”和“人生旷野”?都值得深思。
参考立意:①奔跑在“时钟”的轨道,追寻“旷野”的自由;②“时钟”并非束缚,“旷野”也非自由;③人生因“旷野”而精彩;④顺应“社会时钟”,也能成就人生;⑤不拘“社会时钟”,寻觅“人生旷野”;等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湖南高三联考简答pdf、高三联考语文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范围,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江西省2025届高三11月语文阶段检测考pdf、25届11月高三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