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德州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
    • 原卷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德州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德州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11
    主考学校:平原一中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9月22日,某摄影师拍摄到港珠澳大桥(113°E,22°N)上的悬日景观,晚霞映照在港珠澳大桥之上,宛如蛟龙入海,气势磅礴(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
    A. 17:32B. 17:40C. 18:20D. 19:28
    2. 照片中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
    A. 向北B. 向南C. 向西D. 向东
    3. 此日,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 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最长B. 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最大
    C. 北疆棉花陆续进入采收期D. 东北地区即将进入雨季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日为9月22日,为秋分日前后,太阳大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图中景观为晚霞映照,此时正在当地日落,地方时为18点左右,当地为113°E,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经度差7°,时间相差28分,因此北京时间=18时+28分=18:28,C答案最接近,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秋分日前后,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均正东日出正西日落,且此时该地正在经历日落,因此太阳接近正西方位,即图中方位大概为上西下东左南右北,故飞机的飞行方向是向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此日为秋分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赤道地区的物体正午影子最短,AB错误;秋季北疆的棉花成熟了,可以开始采收,C正确;东北地区的雨季是在夏季,D错误,故选C。
    【点睛】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且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均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由胶凝材料、填料、添加物组成。其中胶凝材料通常由碳酸盐岩烧制而成。糖水灰浆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传统复合灰浆,其胶凝材料由蚝壳烧制而成,其他材料包括河砂、糯米、红糖等。当地居民发现,该地河砂含盐量较高,需用淡水清洗后使用,否则因天气变化,建筑物易受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糖水灰浆的胶凝材料采用蚝壳烧制,是因为当地较缺乏( )
    A. 砂页岩B. 花岗岩C. 玄武岩D. 石灰岩
    5. 过去,当地直接使用河砂作为填料修建的建筑物容易受损。建筑物受损多发生在( )
    A. 2月B. 6月C. 10月D. 12月
    【答案】4. D 5. B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胶凝材料通常由碳酸盐岩烧制而成”,而糖水灰浆的胶凝材料采用蚝壳烧制而成,说明当地缺少碳酸盐岩,从而改用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来替代该物质。选项中,只有石灰岩属于碳酸盐岩,D正确,排除ABC,故选D。
    【5题详解】
    当地河砂含盐量较高,直接使用会腐蚀建筑材料,进而导致建筑物受损。6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河砂中的盐分会加速腐蚀过程,导致建筑物受损,而2月、10月和12月降水相对较少,对建筑物的破坏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砂页岩属于沉积岩,主要成分包括石英、云母、黏土和长石。花岗岩属于侵入岩,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硅(SiO₂)、长石、石英、云母等。玄武岩属于喷出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和氧化镁,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最高。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坡,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一条内流河。河流在塑造地表形态的过程中,对气候、构造等内外营力因素变化响应敏感,导致河流在侵蚀与堆积中不断转变,发育了六级河流阶地(T1-T6)。下图为玛纳斯河阶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阶地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
    A. T1B. T3C. T4D. T6
    7. T6阶地上的黄土层形成时期( )
    A. 早于泥岩B. 地壳抬升C. 气候干燥D. 河流广布
    8. 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A. 间歇性下降、流水作用B. 间歇性抬升、风力作用
    C. 间歇性下降、冰川作用D. 间歇性抬升、流水作用
    【答案】6. D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指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因此河流的下切是沿谷坡从上到下依次进行的,故靠近河床的阶地形成的时间最晚,图中最后形成的是T1,最早形成的是T6,故选D。
    【7题详解】
    沉积岩层理构造显著,一般上面岩层的较新,下面的岩层较老,因此黄土层晚于泥岩,A错误;T6阶地上覆盖黄土,该阶地地势平坦,且阶地形成时地壳较为稳定,B错误; 黄土为风力堆积物,指示着风速较大。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冷干时,西北风更强,黄土的堆积更加显著,C正确; 气候冷干时期,河流流量较小,河流广布现象的 能性不大,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这种因构造运动形成的阶地,称为构造阶地。而图中河流阶地为堆积阶地阶段,因此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有间歇性地壳抬升和流水沉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外力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平缓,与内力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地区早更新世的古地貌示意图。通过野外观察沉积特征和构造地貌,地质学家发现早更新世(2.54~0.78Ma)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和北部邻近的苏干湖盆地曾发育广泛的湖泊。完成下面小题。
    9. 地质学家断定柴达木盆地和苏干湖盆地早更新世发育了广泛的湖泊,其依据是早更新世沉积地层中发现了( )
    ①粗砾岩②细砾岩③砂岩
    ④粉砂岩⑤泥岩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③④⑤
    10. 图中径流方向为地质学家推测的古河流流向,其方向及判断依据可能是( )
    A. 自北向南流观察点B处有来自C处的沉积物
    B. 自南向北流观察点A处有来自B处的沉积物
    C. 自东向西流观察点B处有来自C处沉积物
    D. 自西向东流观察点A处有来自B处的沉积物
    11. 目前,柴达木盆地原有的古湖泊几乎完全干涸,推测原因主要是更新世以来( )
    ①强烈的干旱化事件②党河南山构造隆升③赛什腾山构造隆升④气温持续升高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9. D 10. A 11. B
    【解析】
    【9题详解】
    粗砾岩和细砾岩粒径较粗,属于河相沉积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粒径较细,属于湖相沉积岩。综上所述,③④⑤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地质学家发现早更新世(2.54~0.78Ma)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和北部邻近的苏干湖盆地曾发育广泛的湖泊,党河南山海拔较高,柴达木盆地海拔较低,古河流从党河南山发育,因此,观察点B处有来自C处的沉积物,说明古河流自北向南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目前,柴达木盆地原有的古湖泊几乎完全干涸,推测原因主要是更新世以来强烈的干旱化事件,蒸发量增大,湖泊逐步干涸,①正确;党河南山构造隆升,对柴达木盆地原有的古湖泊影响较小,②错误;赛什腾山构造隆升,阻挡了来自党河南山的径流,柴达木盆地湖泊的补给量减少,③正确;气温持续升高,降水不一定减少,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早期柴达木盆地与苏干湖盆地相连,因此两盆地的水系应处于同一水系;而小赛什腾山的抬升使得水系分离,苏干湖盆地内的河流无法流出,由四周山地注入苏干湖盆地中部形成湖泊,使苏干湖盆地内水系成为向心状;原来注入柴达木盆地的河流由于无法流出,其长度变短;小赛什腾山抬升后,可能发育河流,河流数量有可能增多。
    2024年9月,台风“山陀儿”生成于菲律宾东北部海域,登陆台湾后,10月3日风力急转直下,令许多气象学家大跌眼镜。下图为中央气象台9月28日发布的气象灾害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台风“山陀儿”在甲海域形成超强台风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势力强B. 广阔的暖洋面C. 狭管效应增强风速D. 北太平暖流势力强
    13. 推测“山陀儿”不同于寻常台风,于10月3日急速消失的原因是( )
    A. 完全失去了海洋水汽供应B. 陆地上摩擦力大
    C. 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削弱D. 超强冷空气南下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台风多生成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主要原因是海域面积广阔,海面水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生成低气压,形成气旋,B正确;9月夏季风势力开始减弱,A错误;该处海域面积广阔,没有明显的狭管效应,C错误;该处主要受日本暖流影响,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四面环海,不可能完全失去了海洋水汽供应,A错误;陆地上摩擦力比海洋大, 会使台风势力逐渐下降,但不会使得风力急转直下,B错误;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台风路径的最主要因素,但是不会导致台风消失,C错误;9月中下旬,超强冷空气不断南下,在冷空气的打压下,副热带高压继续向东、向南撤退,台风也就自动消退了,D正确。故选D。
    【点睛】台风其实质就是热带低气压。在热带地区,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台风的强度越大。因此分析台风的形成、强度应该从气温的角度进行分析。
    花粉日历可以反映一年内不同时期空气传播的花粉数量,常用于指导花粉过敏症的预防。某游客8月在西班牙南部滨海城市加的斯(36°32'N,6°18'W)度假时,出现了对油橄榄花粉过敏症状。治愈后在该地区内陆山地又出现对该花粉的过敏症状。下图为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日历。完成下面小题。
    14. 加的斯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
    15. 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天气状况为( )
    A. 高温少雨B. 低温少雨C. 低温多雨D. 高温多雨
    16. 该游客再次出现花粉过敏症状,可能是因为内陆山地油橄榄科植物( )
    A. 花粉更易传播B. 植株更加高大C. 附生植物更多D. 开花日期更晚
    【答案】14. C 15. A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西班牙南部滨海城市加的斯(36°32'N,6°18'W),由经纬度定位,该城市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该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C正确;稳定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内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40°N-60°N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35°N-55°N大陆东岸,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约为4-8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4-8月受副高影响,降水少,出现高温少雨天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约为4-8月,该游客8月花粉过敏治愈后在内陆山地又出现对该花粉的过敏症状,说明当时该山地正值油橄榄的花期。原因可能是与滨海地区相比,内陆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油橄榄开花日期较晚,D正确;材料没有信息体现内陆山地油橄榄科植物的花粉更易传播、植株更加高大、附生植物更多,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
    南美西海岸是全球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图为南美局部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关于图中洋流描述正确是( )
    A. 流向为自北向南B. 缩小海域南北温差C. 利于沿岸增温增湿D. 增强海水透明度
    18. 厄尔尼诺现象对南美洲西海岸的影响是( )
    A. 北部的强降雨B. 利于鸟类生存C. 渔业产量增加D. 森林火灾频发
    【答案】17. B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该洋流为南太平洋东部海域的洋流,为秘鲁寒流,流向为自南向北,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AC错误;南北向洋流对于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可缩小海域南北温差,B正确;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可将海洋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降低海水透明度,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势力减弱,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上升补偿流势力减弱,沿岸受水温较高影响,降水增多,森林火灾减少,A正确,D错误;南美洲西岸由于上升补偿流势力减弱,鱼类饵料减少,水温环境发生变化,渔业减产,进而导致以鱼类为食的鸟类大量死亡,BC错误。故选A。
    【点睛】世界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副热带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流,大洋东侧为寒流,大洋西侧为暖流。赤道附近信风作用形成赤道洋流;中纬度海区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海—气间通过潜热(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调节不同纬度间的水热状况。下图为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完成下面小题。
    注:垂直方向为非等高比例
    19. 关于大气潜热释放的纬度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0°~10°潜热释放高度较高,气流辐散上升强烈
    B. 30°~40°潜热释放数量较少,信风干燥抑制蒸发
    C. 50°~60°潜热释放高度较低,锋面气旋抬升受限
    D. 80°~90°潜热释放数量最少,极地东风摆动较小
    20. 在海—气系统内部( )
    A. 大气降水,将能量直接传递给了海洋表面
    B. 大气辐射和运动,消耗从海洋获取的热量
    C. 海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加了大气潜热释放
    D. 海面水分蒸发凝结,促使海水产生了运动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0°-10°气流辐合上升强烈,而不是辐散,A错误;信风干燥有利于蒸发,B错误;50°-60°气温较低,锋面气旋抬升受限,因此潜热释放高度较低,C正确;极地东风风力强劲,极地东风摆动较小利于蒸发,有利于潜热释放,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大气通过风推动海水运动,将能量直接传递给了海洋表面,降水主要是水分交换,A错误;大气辐射和运动需要能量,会消耗从海洋获取的热量,B正确;海面反射太阳辐射,使海水增温幅度减少,不利于蒸发,减少了大气潜热释放,C错误;大气运动促使海水产生了运动,而不是水分蒸发,D错误。故选B。
    【点睛】通过水的物理相态变化,在蒸发和凝结之间,热量就完成了从海洋到大气的“旅程” (热量输送) ,也就是完成了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这个热量就是“潜热”。
    青藏高原高山寒漠带年平均气温-12~-4℃,低温引起生理干燥而形成植被贫乏的寒冻荒漠景观。下图为高山寒漠带的垂直带谱及组合形态。完成下面小题。
    21. 下列地貌分布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 V型谷-甲高山流石滩-乙角峰-丙B. 角峰-甲高山流石滩-乙冻胀丘-丙
    C. 冻胀丘-甲冰斗-乙V型谷-丙D. 刃脊-甲峡湾-乙高山流石滩-丙
    22. 导致高山寒漠带地貌景观差异根本因素是( )
    A. 气温B. 降水C. 植被D. 土壤水分
    【答案】21. B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甲位置在山顶,主要是冰川,不能形成V型谷,V型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错误;角峰位于山顶,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符合甲的位置。‌高山流石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强烈的寒冻风化和物理风化作用。‌乙位置冻融蠕流,重力作用带,易形成高山流石滩。‌冻胀丘主要分布在山坡坡脚部位‌。冻胀丘的形成依赖于地下水的参与,当地下水在冻结过程中体积膨胀,导致地表隆起形成丘状地形。丙位置主要是冻融分选、冻胀泥流作用带,易形成冻胀丘,B正确,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由题中材料可知,高山寒漠带景观是由低温引起的生理干燥而形成植被贫乏的景观,根本因素是气温,A选项正确;降水并不是根本因素,B错误;寒冻荒漠是因为气温低,并不是植被和土壤水分,CD错误。故选A。
    【点睛】典型的冰川地貌有U型谷、峡湾、刃脊、角峰、冰斗,冻胀丘。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海拔、热量、水分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6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拐盆地位于内蒙古阴山南侧,是出露良好的陆相侏罗纪地层。下图为距今200~145百万年前的石拐盆地构造古地貌演化示意图,重建了石拐盆地由湖泊向冲积平原的演化过程。
    (1)说出石拐盆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
    (2)说明裂陷晚期地壳深部物质冷却对石拐盆地的影响。
    (3)简述距今170~145Ma期间,石拐盆地地貌的演化过程。
    【答案】(1)变小;地壳运动(水平挤压)
    (2)深部物质冷却进一步引发坳陷沉降,盆地加深;南、北、东侧河流侵蚀加剧,使得盆地沉积层加厚。
    (3)受地壳水平挤压影响,盆地南侧挤压隆起,湖泊面积萎缩;北侧山地挤压隆升断裂发育,大量碎屑物被河流搬运至盆地,湖泊不断淤积,最终形成冲积扇平原。
    【解析】
    【分析】本题以走廊南山为图文材料,涉及地质作用、河流袭夺等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图中石拐盆地南北距离减少,说明石拐盆地在不断缩小;由图中地壳的运动方向及水平岩层至弯曲变形的变化,说明石拐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水平挤压。
    【小问2详解】
    读图,裂陷晚期,由图中文字说明,及对比石拐盆地剖面可知,深部物质冷却进一步引发坳陷沉降,盆地加深;读图,盆地外侧的丘陵地貌及断陷高地夷平,说明南、北、东侧河流侵蚀加剧,向盆地输送的沉积物增多,使得盆地沉积层加厚。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距今170~145Ma期间,地壳水平运动方向由向南转为向北,水平岩层弯曲,说明受到地壳水平挤压,盆地南侧挤压隆起,湖泊面积萎缩;北侧地层出现断裂带,山地挤压隆升断裂发育,山区岩体破碎,大量碎屑物被河流搬运至盆地,湖泊不断淤积,湖床抬高直至湖泊消失,最终形成冲积扇平原。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气流交汇形成辐合线,易触发强对流天气形成冰雹。2023年3月28日云南南部红河州生成对流云团,红河州石屏、建水一带先后降雹。此次天气过程与青藏高原南支西风波动和西南暖湿气流输送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3月28日云南南部850hPa层温度场和风场分布图。图2为冰雹形成示意图。
    (1)比较A、B两支气流的湿度大小,并在图中用“——”画出影响此次冰雹的辐合线。
    (2)据图1说明冰雹形成过程。
    (3)高大的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显著。试说明青藏高原对此次冰雹天气形成的影响。
    【答案】(1)B气流更湿润(B大于A)
    (2)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成小水滴,达到0℃时,凝结成冰晶;强上升气流,使冰晶不断吸附,形成冰粒,冰粒下降,遇到强上升气流再次被抬升,体积增大;冰粒在气流中通过循环运动过程实现增长,直到下落至地面形成冰雹。
    (3)西南季风受青藏高原阻挡,进而暖湿气流影响我国云南地区;西风遇到青藏高原绕行,南支气流相对干冷;两支气流辐合,形成冰雹。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云南红河州冰雹为材料,涉及冰雹形成过程以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B气流来自海洋,携带大量水汽,湿度较大;A气流来自内陆,湿度较小。所以B气流的湿度大于A气流。
    辐合线的画法:在图中,两支气流相遇的区域,即A气流和B气流的交界处,风向变化较大的地方,画出辐合线,如下图所示:
    【小问2详解】
    冰雹形成过程:强烈的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高空,水汽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小水滴;在高空低温环境下,温度达到0℃以下,水滴冻结成小冰晶;小冰粒在上升的过程中,使得冰晶不断吸附,形成冰粒,冰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遇到强上升气流再次被抬升,不断与过冷水滴碰撞并冻结,体积逐渐增大;冰粒在气流中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使得冰粒不断增大,当冰粒的重量超过上升气流的承托能力时,就会下落形成冰雹。
    【小问3详解】
    青藏高原对此次冰雹天气形成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大气环流发生改变,西南季风受到阻碍,暖湿气流影响我国云南地区;西风遇到青藏高原的阻碍,绕行形成相对干冷的南支西风波动;两支气流辐合形成强烈上升气流,形成冰雹。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图壁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其北部平原沙漠最低处仅360米。流域内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山区群山环绕、河水清澈;海拔1800—3600米的中山区广泛分布着云杉为主的针叶林及阔叶林,牧草茂盛,河流含沙量较小;海拔1800米以下区域河流含沙量较大。图1为清中后期呼图壁河中下游地区主要聚落分布图,图2为现代呼图壁河道分布。
    (1)说出该流域影响聚落分布的主导因素,并推测清中后期以来呼图壁河干流河渠分布的变化趋势。
    (2)分析在不同海拔上呼图壁河含沙量差异的成因。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呼图壁河下游小海子水库以北河道经常断流。推测其原因。
    【答案】(1)河流(水源)向西北(西)方向发展;河渠数量增多
    (2)高山区河段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土层浅薄,河水清澈;中山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低山区植被覆盖率低,径流量相对较大,人类活动多,河流含沙量大。
    (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沙漠地区,下渗多;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兴建干渠、水库,用水量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呼图壁河为背景材料,涉及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含沙量及河流流量补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呼图壁河位于天山北麓,属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聚落分布的主导因素为水源;由两幅图对比可以看出,清中后期以来,呼图壁河干流向西北(西)方向发展;而且河渠数量增多。
    【小问2详解】
    上游高山区河段:上游高山区气温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地表土壤发育差,土层浅薄,河水清澈,含沙量小。中山区河段:广泛分布着云杉为主的针叶林及阔叶林,牧草茂盛,植被覆盖率高,流水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山区域:植被覆盖率低,径流量相对较大,而且海拔较低,人类生产活动频繁,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
    【小问3详解】
    呼图壁河下游小海子水库以北河道经常断流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沙漠地区,土质疏松,下渗多;人为原因:由材料可知,图中河流干流沿岸聚落分布较多,人口增加,兴建干渠、水库等拦截河水,用水量大,从而导致下游小海子水库以北河道经常断流。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研学小组对我国西藏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对鸟类区系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东洋界(东南亚)物种,古北界(欧亚大陆)物种和广布种。
    活动一:研学小组对珠穆朗玛峰保护区和勒布沟进行鸟类资源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获得相关资料,绘制了两个区域暖季的鸟类分布(图)。
    (1)简述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暖季鸟类资源特征。
    活动二:通常以物种数量来确定优势物种分界线。对比发现,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分界线在珠穆朗玛峰保护区和勒布沟的高度不同。
    (2)比较两个研究区的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分界线的高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活动三:该地区垂直分带明显,学生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大多数鸟类有明显的垂直迁徙现象。
    (3)分析鸟类冷季会由高海拔区域向低海拔区域迁徙的原因。
    【答案】(1)鸟类资源丰富,包括东洋界物种、古北界物种和广布种三大类;东洋界鸟类物种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古北界鸟类物种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
    (2)分界线在勒布沟海拔较高;
    勒布沟纬度低且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热条件好,适合东洋界鸟类生存的海拔更高。(表述珠峰保护区的也可以)
    (3)冷季时,海拔低的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更适合鸟类的生存;食物资源更丰富,且隐蔽条件更好。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西藏地区的鸟类资源为背景材料,涉及分布特征类、鸟类生存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片中显示鸟类资源丰富,包括东洋界物种、古北界物种和广布种三大类;在海拔分布上东洋界鸟类物种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古北界鸟类物种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分界线在勒布沟海拔高于4100米,在珠穆朗玛峰分界线低于4000米,因此分界线在勒布沟海拔较高;勒布沟的位置要比珠穆朗玛峰靠东靠南,纬度更低更容易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水热条件较好,适合东洋界鸟类生存的海拔更高。
    小问3详解】
    冷季时,高海拔地区气温更低,生境不适宜鸟类生存,食物量减少;而海拔低的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更适合鸟类的生存;食物资源更丰富,且隐蔽条件更好。

    相关试卷

    2025岳阳临湘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5岳阳临湘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苏州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5苏州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运城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5运城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哲勒克买尔沟的主要成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