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乙中温度计的读数是 ℃。
2.(2分)科技改变生活。如图是超市里的自助结账机,我们可以通过扫描商品条形码进行自助结账,商品条形码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若用于刷脸支付的摄像镜头的焦距为8mm,则人脸与摄像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mm。
3.(2分)如图所示,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主持人宣布运动员入场后,运动员们有序入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鼓声是由鼓面 产生的。
4.(2分)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1)清晨,在白雾笼罩下的茶林犹如人间仙境,如图所示。水先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后液化形成了雾;气体液化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阳光照进茶林,人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见茶树上的嫩芽,这是因为阳光在嫩芽表面发生了 现象。
(3)小丽购买了一盒普洱茶,将其从千里之外的云南带回到河南。此过程中,这盒普洱茶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分)小明参加了学校秋季运动会,在百米赛跑中,第1s内跑了5.1m,用时16s到达终点,小明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6.(2分)同学们想知道一张质量是14.8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7.4g,体积是1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 g/cm3,课桌材料的体积为 m3。
二、选择题(16分,7-12题为单选题,13、14为双选题)
7.(2分)对物理量进行估测,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物理量的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0g
8.(2分)京剧是我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剧团在剧院表演时会用到京二胡、大锣、唢呐等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时,手指按压京二胡胡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B.吹唢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音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用不同的力敲击大锣,锣声的音色会发生改变
D.剧院墙壁上的多孔板是为了加强声音的反射
9.(2分)我国的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下列有关诗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阳光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船”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10.(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额温枪测量体温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出的紫外线
B.捕鱼时,用来探测鱼群位置的声呐发出的是次声波
C.夏天,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
D.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汽化吸热,使手不会被烫伤
11.(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脑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C.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外界物体在人视网膜上成的是与之等大的像
12.(2分)小强在探究光的折射实验中,让一束光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MN,如图是他画的光路草图( )
A.入射角为40°B.折射角为30°
C.反射角为60°D.介质甲是空气
(多选)13.(2分)小力在实验室探究液体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后画出了该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能是蜂蜡
B.该物质是晶体
C.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8℃
D.该物质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多选)14.(2分)小华和实验小组成员一起设计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B.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后方观察蜡烛A的成像情况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可判断像的虚实
D.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变小了
三、画图题(4分,每题2分)
15.(2分)如图,设想在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S',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16.(2分)如图是小聪通过墙上方的平面镜看到小猫吃鱼的情景,请你画出小聪看到小猫吃鱼场景(A点)的光线传播路径。
四、实验探究题(19分)
17.(6分)小杰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的情景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缺少的测量仪器是 。
(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我们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写出一条即可)
(3)了解到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600℃,小杰又利用图乙所示的器材做了纸杯烧水实验。水烧开的时候 (选填“会”或“不会”)燃烧,原因是 。
18.(7分)如图所示是小安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实验装置,此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
(1)实验前,小安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的像未在光屏中央,此时应该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图中,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出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相同。
(3)图中,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则向 (选填“左”或“右”)调整光屏才能再次成像清晰,此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了。
(4)图中,如果烛焰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正确放置一块带小孔的遮光板。若想承接与烛焰等大的像,光屏应该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此时成的像比原实验中成的像 (选填“较亮”或“较暗”)。
19.(8分)秋月梨,汁多甘甜,果核小,但由于梨太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
(1)小珊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后,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梨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g。
(3)用图丙所示的排水法测出小梨块的体积为 cm3。
(4)该秋月梨的密度为 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小珊测量出秋月梨的密度后,又用榨汁机将秋月梨打成果泥,设计了如下测量果泥密度的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为m1;
b.将部分果泥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果泥的总质量为m2;
c.用天平测量出量筒的质量为m3;
d.将烧杯中的果泥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
①在上述四个实验步骤中,步骤 是错误的,请你整理出最合理的步骤顺序: ;
②该果泥的密度ρ= (用字母表示);
③在测量果泥体积时,有少量果泥附着在量筒内壁上,这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五、综合计算题(17分)
20.(8分)如图是某品牌最新款的电动汽车,设计最高车速为100km/h。小丹妈妈买了一辆该款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她某天早晨的开车路线是家→学校→公司,7:30妈妈和小丹一起从家里出发,7:55妈妈到达公司。已知小丹家距离学校12km。
(1)求小丹妈妈驾车将小丹从家送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2)假设从家到学校和从学校到公司,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一样,求汽车从学校行驶到小丹妈妈公司的路程。
(3)若小丹妈妈开车出差,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为250km,则她最少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多长时间?
21.(9分)现在有一种新的居家运动方式——无绳跳绳,其所用的跳绳手柄上用一根短绳与配重物相连,使用时能给人跳绳时摇绳的感觉。如图是小飞购买的无绳跳绳,体积为200cm3。
(1)传统跳绳在使用时,绳子与地面发出的碰撞声会影响到他人,为此小飞使用无绳跳绳在家锻炼 控制了噪声。
(2)负重小球的材质是EVA材料,则此EVA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小飞在锻炼时,觉得负重球太轻了,于是突发奇想:如果厂家把该EVA材料的负重球中心挖空,既能增加重量,又能节约原材料。若将该负重球中心挖空100cm3,同时将挖空的空间装满水,则该球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ρ水=1.0×103kg/m3)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14分,每空1分)
1.(2分)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3.75 cm;图乙中温度计的读数是 ﹣22 ℃。
【答案】3.75;﹣22
【解答】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故物体的读数是7.75cm﹣2.00cm=3.75cm;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20℃在30℃上面,故读数是﹣22℃。
故答案为:3.75;﹣22。
2.(2分)科技改变生活。如图是超市里的自助结账机,我们可以通过扫描商品条形码进行自助结账,商品条形码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若用于刷脸支付的摄像镜头的焦距为8mm,则人脸与摄像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16 mm。
【答案】不是;16
【解答】解:商品条形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若用于刷脸支付的摄像镜头的焦距为8mm,则人脸与摄像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故答案为:不是;16。
3.(2分)如图所示,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主持人宣布运动员入场后,运动员们有序入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鼓声是由鼓面 振动 产生的。
【答案】信息;振动。
【解答】解:鼓声响起,运动员入场;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信息;振动。
4.(2分)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1)清晨,在白雾笼罩下的茶林犹如人间仙境,如图所示。水先 汽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后液化形成了雾;气体液化时要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2)阳光照进茶林,人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见茶树上的嫩芽,这是因为阳光在嫩芽表面发生了 漫反射 现象。
(3)小丽购买了一盒普洱茶,将其从千里之外的云南带回到河南。此过程中,这盒普洱茶的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汽化;放热;(2)漫反射;(3)不变
【解答】解:(1)雾是由于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液化成为小水滴,液化放热;
(2)人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见茶树上的嫩芽,说明各个方向都有反射的光进入人眼;
(3)将普洱茶从千里之外的云南带回到河南,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汽化;放热;(3)不变。
5.(2分)小明参加了学校秋季运动会,在百米赛跑中,第1s内跑了5.1m,用时16s到达终点,小明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5.7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6.25 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前2s内通过的路程为:s'=5.6m+6.3m=11.5m,时间为t'=2s,
所以前2s的平均速度为:v'===5.2m/s;
百米赛跑时间为t''=16s,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6.25m/s。
故答案为:5.3;6.25。
6.(2分)同学们想知道一张质量是14.8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7.4g,体积是1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 0.74 g/cm3,课桌材料的体积为 0.02 m3。
【答案】0.74;0.02。
【解答】解:样本木料的质量是m0=7.6g,体积为V0=10cm3,
则样本的密度:
ρ===0.74g/cm3=0.74×103kg/m8;
课桌与样本材质相同,所以密度相同,
则课桌的体积:
V===0.02m3。
故答案为:3.74;0.02。
二、选择题(16分,7-12题为单选题,13、14为双选题)
7.(2分)对物理量进行估测,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物理量的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0g
【答案】B
【解答】解: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0.75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3m/s;
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
故选:B。
8.(2分)京剧是我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剧团在剧院表演时会用到京二胡、大锣、唢呐等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时,手指按压京二胡胡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B.吹唢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音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用不同的力敲击大锣,锣声的音色会发生改变
D.剧院墙壁上的多孔板是为了加强声音的反射
【答案】B
【解答】解:A、演奏时,是为了改变音调;
B、吹唢呐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用不同的力敲击大锣,故C错误;
D、剧院墙壁上的多孔板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B。
9.(2分)我国的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下列有关诗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阳光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船”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答案】A
【解答】解: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中的倒影声音平面镜成像,故A错误;
B、“姑苏城外寒山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
C、“大漠孤烟直,诗人看到的“落日”是阳光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变高的虚像;
D、两岸青山相对出,以“船”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故选:A。
10.(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额温枪测量体温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出的紫外线
B.捕鱼时,用来探测鱼群位置的声呐发出的是次声波
C.夏天,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
D.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汽化吸热,使手不会被烫伤
【答案】D
【解答】解:A、“额温枪”传感器接收人体所发射出来的红外线辐射的能量来测定体温;
B、捕鱼时,故B错误;
C、夏天,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
D、拿刚出笼的馒头前,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汽化吸热,故D正确。
故选:D。
11.(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脑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C.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外界物体在人视网膜上成的是与之等大的像
【答案】C
【解答】解:
A、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绿、蓝三种色光合成;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可能是放大的现象,也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C、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故C正确;
D、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故D错误。
故选:C。
12.(2分)小强在探究光的折射实验中,让一束光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MN,如图是他画的光路草图( )
A.入射角为40°B.折射角为30°
C.反射角为60°D.介质甲是空气
【答案】D
【解答】解:根据图中下方两个光线与水平线夹角相等,故与竖直线夹角相等,下方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则上方光线为折射光线;
右下方的光线是入射光线,入射角为90°﹣40°=50°;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
故选:D。
(多选)13.(2分)小力在实验室探究液体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后画出了该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能是蜂蜡
B.该物质是晶体
C.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8℃
D.该物质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答案】BC
【解答】解:AB、BC段凝固时温度不变,不可能是蜂蜡,B正确;
C、BC线段对应时间内,温度不变,故C正确;
D、BC线段对应时间内,但要放热。
故选:BC。
(多选)14.(2分)小华和实验小组成员一起设计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B.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后方观察蜡烛A的成像情况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可判断像的虚实
D.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变小了
【答案】AC
【解答】解:A、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故A正确;
B、平面镜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故B错误;
C、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可知为虚像;
D、像与物大小相等,它的像大小不变。
故选:AC。
三、画图题(4分,每题2分)
15.(2分)如图,设想在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S',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答案】
【解答】解:S射出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后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S的像点,O为入射点,连接OA即为折射光线
16.(2分)如图是小聪通过墙上方的平面镜看到小猫吃鱼的情景,请你画出小聪看到小猫吃鱼场景(A点)的光线传播路径。
【答案】
【解答】解:做鱼A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连接像点与小聪眼睛B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连接AO,则AO是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19分)
17.(6分)小杰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的情景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缺少的测量仪器是 停表 。
(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我们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减少水的质量 。(写出一条即可)
(3)了解到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600℃,小杰又利用图乙所示的器材做了纸杯烧水实验。水烧开的时候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燃烧,原因是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且不断从纸杯上吸收热量,使得纸杯的温度始终低于纸的着火点 。
【答案】(1)停表;(2)减少水的质量;(3)不会;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且不断从纸杯上吸收热量,使得纸杯的温度始终低于纸的着火点。
【解答】解:(1)本实验需要测量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值,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停表,停表测量时间;
(2)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可能是水过多、或酒精灯的火焰太小造成的;
(3)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水烧开的时候,原因是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使得纸杯的温度始终低于纸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1)停表;(2)减少水的质量;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使得纸杯的温度始终低于纸的着火点。
18.(7分)如图所示是小安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实验装置,此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
(1)实验前,小安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的像未在光屏中央,此时应该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
(2)图中,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出现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与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相同。
(3)图中,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则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整光屏才能再次成像清晰,此时像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了。
(4)图中,如果烛焰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正确放置一块带小孔的遮光板。若想承接与烛焰等大的像,光屏应该 右移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此时成的像比原实验中成的像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
【答案】(1)同一高度;(2)放大;投影仪;(3)右;变大;(4)右移;较暗。
【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该调整烛焰;
(2)图中,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物距小于像距、放大的实像;
(3)图中,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因此向右调整光屏才能再次成像清晰,像变大;
(4)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带小孔的遮光板,小孔成等大实像时物距等于像距,光屏应该右移;
凸透镜成像是把照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会聚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的光线形成的,传播到光屏上的光线少。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放大;(3)右;(4)右移。
19.(8分)秋月梨,汁多甘甜,果核小,但由于梨太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
(1)小珊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后,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右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梨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17.4 g。
(3)用图丙所示的排水法测出小梨块的体积为 16 cm3。
(4)该秋月梨的密度为 1.09 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小珊测量出秋月梨的密度后,又用榨汁机将秋月梨打成果泥,设计了如下测量果泥密度的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为m1;
b.将部分果泥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果泥的总质量为m2;
c.用天平测量出量筒的质量为m3;
d.将烧杯中的果泥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
①在上述四个实验步骤中,步骤 c 是错误的,请你整理出最合理的步骤顺序: bda ;
②该果泥的密度ρ= (用字母表示);
③在测量果泥体积时,有少量果泥附着在量筒内壁上,这会使测量结果 偏大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答案】(1)右;(2)17.4;(3)16;(4)1.09;(5)①c;bda;②;③偏大。
【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
(2)由乙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15g,所以小梨块的质量m=15g+2.4g=17.5g;
(3)由图丙可知,小梨块的体积为:V=36mL﹣20mL=16mL=16cm3;
(4)小梨块的密度为:ρ==≈1.09g/cm3;
(5)①③实验中不能用天平测量出量筒的质量,故c错误;
在将果泥倒入量筒中时,有少量果泥附着在量筒壁上,根据ρ=,所测果泥的密度偏大;
正确做法是先测烧杯果泥总质量,再将果泥倒入量筒,并测剩余烧杯果泥的总质量,故最合理的步骤顺序是bda;
②量筒中果泥的质量为m=m8﹣m1,故果泥的密度为:ρ=。
故答案为:(1)右;(2)17.4;(4)1.09;bda;②。
五、综合计算题(17分)
20.(8分)如图是某品牌最新款的电动汽车,设计最高车速为100km/h。小丹妈妈买了一辆该款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她某天早晨的开车路线是家→学校→公司,7:30妈妈和小丹一起从家里出发,7:55妈妈到达公司。已知小丹家距离学校12km。
(1)求小丹妈妈驾车将小丹从家送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2)假设从家到学校和从学校到公司,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一样,求汽车从学校行驶到小丹妈妈公司的路程。
(3)若小丹妈妈开车出差,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为250km,则她最少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多长时间?
【答案】(1)小丹妈妈驾车将小丹从家送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48km/h;
(2)汽车从学校行驶到小丹妈妈公司的路程为8km;
(3)她最少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2.5h。
【解答】(1)从家到学校的时间:t1=7:45﹣6:30=15min=0.25h,
小丹妈妈驾车将小丹从家送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v1==48km/h;
(2)车从学校到妈妈公司的平均速度为v4=v1=48km/h,
时间为:t2=7:55﹣7:45=10min=h,
故汽车从学校行驶到妈妈公司的路程为:s2=v2t2=48km/h×h=8km;
(3)由题可知,该款电动汽车的最高车速为:v3=100 km/h,
由速度公式可得,最少需用时间为:t3===2.7h。
答:(1)小丹妈妈驾车将小丹从家送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48km/h;
(2)汽车从学校行驶到小丹妈妈公司的路程为8km;
(3)她最少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2.6h。
21.(9分)现在有一种新的居家运动方式——无绳跳绳,其所用的跳绳手柄上用一根短绳与配重物相连,使用时能给人跳绳时摇绳的感觉。如图是小飞购买的无绳跳绳,体积为200cm3。
(1)传统跳绳在使用时,绳子与地面发出的碰撞声会影响到他人,为此小飞使用无绳跳绳在家锻炼 声源处 控制了噪声。
(2)负重小球的材质是EVA材料,则此EVA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小飞在锻炼时,觉得负重球太轻了,于是突发奇想:如果厂家把该EVA材料的负重球中心挖空,既能增加重量,又能节约原材料。若将该负重球中心挖空100cm3,同时将挖空的空间装满水,则该球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ρ水=1.0×103kg/m3)
【答案】(1)声源处;
(2)此EVA材料的密度为0.9g/cm3;
(3)此时该球的总质量是0.19kg。
【解答】解:(1)小飞使用无绳跳绳在家锻炼,这是在声源处控制了噪声。
(2)此EVA材料的密度为:ρ===0.2g/cm3;
(3)负重球被挖空后剩余的体积:V1=200cm6﹣100cm3=100cm3,
装满水的体积:V4=V1=100cm3,
则负重球被挖空后剩余的质量:m2=ρV1=0.4g/cm3×100cm3=90g,
装入水的质量:m7=ρ水V2=1g/cm4×100cm3=100g,
所以,此时该球的总质量是:m总=m1+m3=90g+100g=190g=0.19kg。
答:(1)声源处;
(2)此EVA材料的密度为0.6g/cm3;
(3)此时该球的总质量是0.19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中学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舟”五号﹣﹣我们的飞天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5,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27,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史庄镇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