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扬大附中东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扬大附中东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文件包含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docx、高二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7.
西汉时期,我国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北方,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相对而言,南方城市较少,密度较小;在边疆地区,随着疆域的开拓,河西四郡的设置带动边疆地区城市出现;此外,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使西南和东南沿海城市得以兴起。(4分)
到唐朝,城市的总体数量较汉代有明显提升。南方进一步开发使唐朝南方城市的数量和密度都出现增长。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解决了关中对江淮物资需求的流通需要,也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带动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苏州、扬州等城市在商品经济带动下也得以发展。对外贸易的繁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唐政府与外国海路交流的活跃推动了东南海港城市繁荣,广州、泉州、明州是唐代著名的海港城市,在北方,也出现了以登州为代表的海港城市。在边疆地区,随着羁縻州、都护府的设置,当地城市发展。(5分)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的中心场所,其发展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工商业和社会生活进步也起到推动作用。(3分)
18.(12分)
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单一的内容,而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董仲舒提出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等等。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突破自我、不断创新的文化。
19.
(1)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5分)
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5分)
(2)不同之处
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2分)
共同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3分)
20.
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1分)
原因:殖民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自决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觉醒;殖民地力量得到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4分)
(2)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2分)
影响: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联合国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不结盟运动兴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扬大附中东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文件包含2021-2022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试题pdf、2021-2022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第一学期历史选修高二期中考试1docx、2023-2024第一学期历史选修高二期中考试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卷,文件包含高二历史必期中试卷docx、高二历史必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