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七-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多版本)
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浙教版,第1~3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浙教版,第1~3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浙教版docx、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3章浙教版docx、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13章浙教版docx、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浙教版docx、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浙教版docx、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浙教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第1~3章(浙教版2024)。
4.难度系数:0.7。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园艺剪B.铡刀
C.托盘天平D.赛艇桨
2.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A.KClB.K2CO3溶液C.稀盐酸D.NaNO3溶液
3.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B.
C.D.
4.绿萝因缺乏氮元素导致叶片发黄,改善叶片发黄可施用的化肥是( )
A.NH4ClB.Ca(H2PO4)2
C.KClD.K2SO4
5.我国有许多特色美食,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磨碎豆子B.酿制米酒C.压榨甘蔗D.采摘茶叶
6.做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a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b点对应的溶液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色
D.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7.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旧报纸B.玻璃瓶
C.塑料瓶D.铝制易拉罐
8.如图实验中铁钉锈蚀速率最快的是( )
A.B.
C.D.
9.右图中甲、乙、丙、丁、戊形成了“奥运五环”,且相连两个环对应的物质(或其溶液)在常温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甲、乙、丙、丁是CuSO4、Fe、H2SO4和CuO中的一种.若丙为单质,则戊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 )
A.HClB.NaOHC.NaClD.Cu
10.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A.放出H2的质量是B>A>C
B.三种金属反应完所需要的时间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是A>B>C
D.反应结束时,A金属消耗的稀盐酸溶液质量最多
11.小宁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
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一定不含Zn
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Cu(NO3)2
D.若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渣一定只含有Ag
12.如图所示装置,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滑轮和绳子重力以及滑轮轴处的摩擦均不计。当B物体重为10牛顿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则这个力的大小是( )
A.5牛顿B.10牛顿C.15牛顿D.20牛顿
13.两个滑轮如图所示的方式组合,用5N的拉力F拉动绳端,使物体在5s内水平向左匀速滑动1m,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9N。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滑轮A是定滑轮,B是动滑轮
B.额外功为10J
C.拉力F的功率为1.8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14.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食物燃烧时,是将储存在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乙图中的塞子弹出,水蒸气具有的机械能转移给了塞子
C.丙图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D.丁图氢弹爆炸时释放的核能是原子核聚变产生的
15.如图是用于安装马路牙石的“炮车”,车架AOB属于杠杆,现需把地面上的牙石搬起,则工人在A端施力的方向与杠杆AOB的类型分别是( )
A.向上,省力杠杆B.向下,省力杠杆
C.向上,费力杠杆D.向下,费力杠杆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40分)
1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 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_______。
A.Fe2O3B.CuSO4C.BaCl2D.KNO3
(3)写出符合④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组废液中各含有H+、K+、Ca2+、Cl﹣、OH﹣、六种离子中的三种,且所含离子各不相同。为确定废液中的离子,分别向废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经实验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废液中一定有 __________,由此推断,乙组废液中的三种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18.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以作为新型燃料来代替传统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上制取甲醇的原理如图所示。
(1)从能量转化来看第①步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__________。
(2)已知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则甲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
(3)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19.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CaCO3),并把这种灰称为“蜃”(主要成分为CaO),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上看,“蛎房”和“蜃”都含有钙 _________(选填“元素”或“原子”)。
(2)从类型上看,CaCO3和CaO都属于 __________(选填“氧化物”或“化合物”)。
(3)从产物上看,煤饼燃烧后将产生二氧化碳,检验该气体的常用方法是将其通入 _____________中。
20.A~G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G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A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
(2)B在反应②中的用途是 ___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分析,F的化学性质不同于E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为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吊车通过液压伸缩撑杆DE推动吊臂OB,使吊臂OB绕O点转动至图示位置,然后用钢绳通过滑轮将货物缓慢吊起。
(1)若液压伸缩擦杆DE推动吊臂OB的力为动力,则当吊臂转到图示位置,吊臂相当于 _________(选填“省力”、“等臂”、“费力”)杠杆。
(2)使用该吊车起吊过重的物体时,可能会导致吊车侧翻,为了避免发生吊车侧翻事故,可以适当 _________(选填“延长”、“缩短”)吊臂OB的长度。
(3)吊车的吊臂上安装了由滑轮A和滑轮B组成的滑轮组。与工人直接搬运货物到高处相比,使用该滑轮组将货物提升到同一高度,可以实现 _________。
A.省力B.省功C.提高功率D.增加有用功
22.建筑工地上,工人利用杠杆提起重物。如图所示,杠杆AOB在竖直拉力的作用下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AB:OB=4:1,物体的重力为1800N,若工人的重力为700N。备注:杠杆与绳的自重、转轴上的摩擦均不计,求:
(1)此杠杆为 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物体抬高2米克服重力做的功 ___________J。
(3)该工人此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__________N。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共40分)
23.(10分)某学校项目小组同学进行了从海水中制取精盐的实践研究,具体过程如下:
(1)海水晒盐。用如图甲所示烧杯收集50毫升(mL)的海水,并置于阳光下曝晒。已知曝晒过程中,海水中食盐的溶质质量分数A%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①当海水中食盐的溶质质量分数从a%升到b%(b%=2a%)时,请在图甲烧杯中画出此时刻大致的水位线位置。 __________。
②由图乙中可知,从 _______点开始析出粗盐。(填字母)
(2)溶解过滤。将粗盐溶解,并用漏斗和滤纸搭建的装置去除其中的泥沙。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灰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 _______。(填字母)
A.B.C.D.
(3)蒸发结晶。为防止蒸发过程中,液体局部温度过高出现爆沸,小组同学设计了一款温度显示计,电路如图丙。图中RA是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0 是定值电阻。现要将电表改装为温度显示屏,要求温度越高,电表示数越大。小明认为可用电压表改装,小红认为可用电流表改装,小科认为两个电表都可以,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某科学探究小组对一包固体粉末中的成分进行鉴别,粉末中可能含有BaCO3、NaCl、Na2CO3、CuSO4、NaOH、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如图,试回答:
(1)仅由步骤Ⅰ可知,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白色沉淀A为 ____________;
(3)无色溶液D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
A.Na2CO3B.NaOHC.NaCl
25.(6分)在入役10年后,“辽宁”舰正式返回大连造船厂进行维护。进入船坞的“辽宁”舰可是“饱经风霜”,舰身上挂满了锈迹。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探究“辽宁舰”锈蚀的主要原因。研究小组,实验一周后,发现试管A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试管B中铁钉稍有生锈,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
(1)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2)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而试管A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
(3)你能否设置一个试管D来尝试验证,“辽宁舰”在海上更容易生锈的原因?请标识在图中,并用简单文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试管B中铁钉稍有生锈,同学们深入研究,将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倒入烧杯中,迅速倒入植物油铺满水面。然后将溶解氧传感器插入水中,通风环境中持续三天采集得到数据图像如图2所示(室温下。自然状况的水中溶解氧约为8﹣9mg/L)。据此可知B试管中铁钉也稍有生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5分)某兴趣小组以“铁锈蚀”为主题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②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实验一】
取三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1)对比A、B、C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___________发生反应。
【实验二】
小组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先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
(2)据图3可知铁锈蚀的过程 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4)近年来,共享单车给大家出行带来很大方便,写出一种防止共享单车铁质车架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27.(5分)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ρ油的部分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0。
步骤二: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
(1)实验中,将硬棒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
(2)请根据小东的实验思路,将步骤三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
(3)ρ油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来表示)
28.(6分)小宁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1)用笔代替导线按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0,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可以改变电流表的示数,电路故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改变滑片P的位置,测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描绘的小灯泡L两端电压随电流I变化的U﹣I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____________W。小宁进一步绘制出P=U2和P=I2图像,则图中正确的是 _______。
A. B.
C.D.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35分)
29.(9分)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小金同学先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你能观察到怎样的现象?并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该现象。
30.(8分)A、B、C、D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不反应)。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A、B、C溶液中溶质的名称或化学式:A 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分)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双吸剂”,他们取五份样品,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稀硫酸(该过程中只考虑氧化铁和铁分别与稀硫酸的反应,其它物质不溶于也不溶于酸)。测得部分数据如表:
(1)食品包装袋内的“双吸剂”主要吸收 ___________。
(2)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m=__________。
(3)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2.(9分)如图1所示为某品牌煮茶器,具有手动、自动、关闭三个挡位,其铭牌参数如表所示:
(1)煮茶后在壶盖的内侧有大量水珠,这是水蒸气 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煮茶器正常工作时,电路通过的电流多大?(精确到0.01)
(3)煮茶器使用自动挡位工作时,该煮茶器一直间断性加热,某次煮茶过程,小组人员经过测量后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工作图,求这次煮茶共需要消耗多少电能。
试管
A
B
C
一周后现象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A
↓
B
↓
↓
C
—
↑
↓
D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30
30
稀硫酸质量/克
30
60
90
120
150
产生气体质量/克
0
0.1
0.3
m
0.6
产品名称
煮茶器
产品型号
ZCQ—A10X3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容量
1.0L
额定功率
600W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浙教版,第1~3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浙教版docx、八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3章浙教版docx、八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13章浙教版docx、八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浙教版docx、八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测试范围第13章浙教版docx、八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测试范围第13章浙教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华师大版,1~5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华师大版docx、八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华师大版1-5章docx、八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华师大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华师大版,1~5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华师大版docx、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华师大版15章docx、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华师大版docx、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3华师大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