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447242/0-17326991123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447242/1-17326991128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参考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447242/1-17326991128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pdf、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减小,与B、C、D点相比,A位于赤道,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A正确、BCD 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故A、C、D、E、F各点自转角速度均与B点相同,故选D。
[3题详解]
B点连续两次看到北极上空某恒星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1恒星日,C正确;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时,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时,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所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③④之间。
5.答案:A
解析:亚运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南移,且主要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杭州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海口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正午旗杆日影变长。接近1月份近日点,公转速度变快。
【小题6】
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当地纬度为33°N,所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7°。在图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所以H为57°,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太阳能集热板要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也就是说图中的a与H互余,因此a为33°,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题7】
为了最大限度接受太阳光照,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始终保持垂直的关系。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时间为夏至日,活动支架最矮,B正确;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候,时间为冬至日,活动支架最高,D错误;春分、秋分日活动支架高度一般,AC错误;故选B。
[点睛]要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太阳能集热板要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正午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所求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解析8】
由材料可知,我国迎来大暑节气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7月22日15:44。伦敦时间时间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区时,两地相差8小时。根据区时计算原则可得:伦敦时间时间7月22日15:44-8为7月22日7:44,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解析9】
我国于北京时间7月22日15:44迎来大暑节气,此时180°经线的时间为19:44,即东十二区为7月22日的19:44,新的一天占时区数约19.5个,旧的一天占时区数约4.5个,新旧日期范围之比约为5:1,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两条日界线一条为地方时0时经线,另一条大致为180°经线,新一天的范围是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解析10】
读图可知,图中M处的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亚欧板块之下,板块之间挤压碰撞,在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在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D符合题意;巨大裂谷往往形成于板块张裂边界,排除 A;岛链一高大山脉往往不同时出现,排除B;山脉一海沟往往出现在太平洋东岸,排除C。故选D。
【解析11】
图中N处位于大洋中脊,板块张裂使得岩浆大量喷发形成海岭,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为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所以N处喷发的岩浆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C符合题意,排除A;海底岩层和板块(岩石圈的单元)内部均不具有形成岩浆的温度条件,排除B.D。故选C。
D
安龙金字塔主体岩石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应为沉积岩:右图中丁为沉积岩,甲为岩浆岩.乙为岩浆,丙为变质岩,所以安龙金字塔主体岩石对应于图2中的丁。
A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壳运动的上升和流水下切侵蚀,导致安龙县喀斯特地区原有的大片地表岩石被切割成独立的单元,由于岩石软硬强度的差异性,山体顶部的岩层被大量侵蚀,而底部岩层侵蚀程度相对较轻,因此形成顶部尖锐底部宽大的锥形形态的安龙金字塔。
14.C
铁路要选择较平直且起伏较小的线路,才能安全运行,因此在修建铁路时遇山要开挖隧道,遇河流要修建桥梁。拉萨至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势起伏大,因此铁路沿线桥梁隧道众多,C正确;桥隧的修建与高寒缺氧、风力强劲和地层不稳定关系不大,A. B、D错误。
A
在山区修建公路时要大致沿等高线延伸方向修建,从而降低路面坡度,以保证行车安全,因此道路常呈S形,A正确;公路形态与减轻洪水威胁关系不大;从图中看不出断裂带,与避开断裂带关系不大;在山坡修建S形公路也无法避开泥石流,B、C、D错误。
16.A
读图可知,该日甲地昼长为18小时,乙地昼长长于12小时,二地均为昼长夜短,位于相同半球上,而丙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上,丁昼短夜长和甲乙位于不同半球。排除BD。甲和丁的昼长和为24小时,则两地位于相反半球但纬度相同,A正确、C错误。故选A。
(每空2分,共14分)
顺时针 (2) 6月22日 (3)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4)晨 (5)4 (6)60°E向东到180°
18.【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高山,河流侵蚀形成深谷,最终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貌。
(2)甲处为背斜,谷地。(2分)乙处为向斜,山岭。(2分)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2分)而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2分)
(3)地貌特征:河流凸岸地势平坦,凹岸地势陡峭。外力作用:凸岸河流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凹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
(4)聚落集中分布在河流凸岸。有利条件:临近河流,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河流凸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能提供农副产品;利于聚落建设、发展。
【解析】(1)依据材料,横断山脉是因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褶皱山脉;又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侵蚀作用强,最终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貌特征。
(2)依据图示,甲处为背斜,山谷;乙处为向斜,山岭。甲处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容易被外力侵蚀,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谷地;乙处位于向斜,槽部受两侧重力形成的挤压力影响,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其他地区被侵蚀的物质被搬运至此地堆积起来形成山岭。
(3)地貌特征:甲处地势平坦,乙处地势陡峭;外力作用:甲处位于河流凸岸,由于水流较缓,沉积作用较强;乙处位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
(4)依据图示:聚落分布集中,且均位于凸岸;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开阔,便于聚落建设;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交通便利,方便与外界进行联系和沟通;临近水源,生产生活用水。
19.(1)作用力:内力。(2分)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6分)
(2)岩石类型:变质岩(或板岩)。(2分)形成过程:页岩被岩浆入侵,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或板岩)。(合理即可,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C
A
B
B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C
A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高二期中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家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A卷)地理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安徽省阜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阜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阜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