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部分市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甲虫腹部的燃烧室中储备有氢醌和过氧化氢。当天敌靠近时,燃烧室中的两个小囊会立刻分泌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可催化过氧化氢将氢醌氧化成醌的过程),燃烧室中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然后灼热难闻的馜高速喷射而出以攻击和吓退天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过氧化物酶可为氢醌的氧化过程提供能量
    B. 酶具有专一性,一种底物只能与一种酶结合
    C. 燃烧室中的高温不影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D. 甲虫可高速喷射出大量的醌吓退天敌,这与酶的高效性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详解】A、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提供能量,A错误;
    B、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物酶可催化过氧化氢对氢醌的氧化作用,两种酶均可与过氧化氢结合,B错误;
    C、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C错误;
    D、醌的高速大量产生与酶的高效性有关,D正确。
    故选D。
    2. 雨生红球藻存在CO2浓缩机制,它利用碳酸酐酶将空气中的低浓度CO2浓缩到叶绿体周围,促进光合作用的过程中CO2的固定。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用红光和白光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的碳酸酐酶活性,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雨生红球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可知,红光处理能促进雨生红球藻的暗反应
    B. 红光信号可被光敏色素接收,进而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 雨生红球藻光反应产生的NADH可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D. 由白光处理突然改为红光处理的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可能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雨生红球藻存在CO2浓缩机制,它利用碳酸酐酶将空气中的低浓度CO2浓缩到叶绿体周围,促进光合作用的过程中CO2的固定,有利于其在低CO2浓度下的适宜与生长。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红光处理能提高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加叶绿体周围CO2的浓度,进而促进雨生红球藻的暗反应,A正确;
    B、光敏色素接收红光信号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变化的信息经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B正确;
    C、光反应产生的NADPH(还原型辅酶Ⅱ)可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NADH是细胞呼吸的产物,C错误;
    D、由白光处理突然改为红光处理的短时间内,雨生红球藻的暗反应可能增强,加速了光反应产物的消耗,故ADP含量可能增加,D正确。
    故选C。
    3. 野生一粒小麦(2n=14)与其近缘物种簇毛麦(2n=14)杂交后获得F1。对F1根尖分生组织进行辐射处理,根尖组织发生如下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变异与杂交育种的原理一致
    B. F1减数分裂过程中因纺锤体形成被抑制而出现联会紊乱
    C. 新物种F1的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为异源二倍体
    D. 图示变异可改变染色体中基因的位置,一般不改变染色体的数目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野生一粒小麦染色体与其近缘物种簇毛麦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详解】A、图示中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A错误;
    B、野生一粒小麦(2n=14)与其近缘物种簇毛麦(2n=14)杂交后获得F1,F1进行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紊乱,是因为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而不是纺锤体形成被抑制,B错误;
    C、结合对B选项的分析可知:F1的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它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为二倍体,但F1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因此F1不是新物种,C错误;
    D、图示中的染色体发生了易位,易位可改变染色体中基因的位置,但一般不改变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D正确。
    故选D。
    4.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公布,Victr Ambrs教授和Gary Ruvkun教授获得殊荣,以表彰他们“发现micr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micr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靶mRNA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icrRNA可作为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模板
    B. micrRNA和靶mRNA之间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C. micrRNA是在转录水平上调控靶基因表达
    D. RNA可与DNA、RNA等结合,不能与氨基酸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
    【详解】A、据题可知,micr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说明其不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
    B、micrRNA通过与靶mRNA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说明micrRNA和靶mRNA之间存在碱基互补配对,B正确;
    C、micrRNA是在转录后(即翻译水平上)调控靶基因表达的,C错误;
    D、翻译过程中,tRNA可结合并运载氨基酸,D错误。
    故选B
    5. 下图是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为机体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b的成分要保持相对稳定,这是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一
    C. c主要来自a,若c的循环受阻,则机体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D. 若图示方框中的组织为肝脏,则饭后半小时b中葡萄糖含量Ⅱ端比Ⅰ端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人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I端为毛细血管动脉端,Ⅱ端为毛细血管静脉端。
    【详解】A、图中的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液,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b是血浆,血浆的成分要保持相对稳定,这是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一,B正确;
    C、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液,c淋巴液主要来自a组织液(部分来自细胞内液),若c淋巴液的循环受阻,则机体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C正确;
    D、若图示方框中的组织为肝脏,则饭后血糖从I端经组织液进入肝细胞内被合成肝糖原,所以Ⅱ端葡萄糖含量降低,D正确。
    故选A。
    6. 急性农药中毒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洗胃是抢救口服农药中毒患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实验人员对分别用温开水和恒温等渗冲洗液进行洗胃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自变量有洗胃液的种类及洗胃液含量
    B. 42℃的恒温等渗冲洗液最有利于保持胃内酶的活性
    C. 与温开水相比,恒温等渗冲洗液洗胃能减少胃黏膜发生水肿的概率
    D. 低钾血症患者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降低,低钠血症患者的情况则相反
    【答案】C
    【解析】
    【分析】K+外流、Na+内流分别是使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血浆中K+含量低,会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进而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血浆中Na+含量低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胃液的种类,洗胃液的含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大致相同,A错误;
    B、人体的温度维持在37℃左右,此时胃内相关酶的活性最高,42℃时胃内酶的活性会下降,B错误;
    C、恒温等渗冲洗液的渗透压与机体细胞外液一致,能减少胃黏膜发生水肿的概率,C正确;
    D、K+外流、Na+内流分别是使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血浆中K+含量低,会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进而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血浆中Na+含量低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即血浆中K+、Na+含量低都会使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降低,D错误。
    故选C。
    7. 呃逆(打嗝)通常是膈肌痉挛导致的,由一个反射弧完成,其相关中枢位于脑干。临床上可采用神经传导抑制剂巴氯芬治疗顽固性呃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呃逆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膈肌构成
    B. 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使脑干受压时可能引起呃逆
    C. 巴氯芬可能通过降低传入神经的兴奋性而起作用
    D. 呃逆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须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可知:呃逆反射的相关中枢位于脑干,属于非条件反射,与之相关的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膈肌。巴氯芬为神经传导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
    【详解】A、呃逆的产生由一个反射弧完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膈肌构成,A正确;
    B、据题可知,呃逆反射相关中枢位于脑干,因此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使脑干受压时可能引起呃逆,B正确;
    C、巴氯芬为神经传导抑制剂,可能通过降低传入神经的兴奋性而起作用,C正确;
    D、呃逆反射相关中枢位于脑干,属于非条件反射,可以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D错误。
    故选D。
    8.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神经元逐渐丧失结构或功能甚至死亡而导致的一类疾病。突触囊泡蛋白2A(SV2A)是一种糖蛋白,其数量可反映突触的密度。SV2A参与囊泡的成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SV2A的形成与核糖体、线粒体等有关
    B. 通过囊泡胞吐释放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
    C. 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体内SV2A的数量可能较正常个体的少
    D. SV2A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蛋白特异性结合以促进神经递质释放
    【答案】D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三部分,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由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后膜的离子透性发生改变,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进而使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详解】A、SV2A为糖蛋白,其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故其形成与核糖体、线粒体等有关,A正确;
    B、神经递质多为短肽和小分子物质,通过囊泡胞吐释放,B正确;
    C、据题意分析,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体内的神经元逐渐丧失结构或功能甚至死亡,故其体内SV2A数量较正常个体少,C正确;
    D、SV2A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故SV2A可与突触前膜上的相关蛋白特异性结合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D错误。
    故选D。
    9.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中,科学家们设计了许多巧妙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分别用到了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B. 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后,正常胰腺的提取液可治疗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小狗
    C. 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最终运至胰腺内分泌部发挥作用
    D. 饲喂或注射激素后观察动物表现属于通过加强激素作用来推断激素的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减少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详解】A、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分别用到了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A正确;
    B、胰蛋白酶能够将胰岛素分解,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后,正常胰腺的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可以治疗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小狗,B正确;
    C、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至胰腺外分泌部,使其分泌胰液,C错误;
    D、饲喂或注射激素能够增加机体内激素的含量,属于通过加强激素作用来推断激素的功能,如给小蝌蚪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给饥饿的小白鼠注射胰岛素等,D正确。
    故选C。
    10. 研究表明,鼻腔和上呼吸道是免疫细胞“记忆”入侵病原体的关键部位,记忆使免疫细胞能够抵御未来类似微生物的攻击。现已在鼻腔中发现了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鼻腔和上呼吸道的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C. 类似微生物再次入侵时,鼻腔中的浆细胞均来源于记忆B细胞
    D. 通过鼻腔或喉咙接种的黏膜疫苗可能比注射到肌肉中的疫苗更有效
    【答案】C
    【解析】
    【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详解】A、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鼻腔和上呼吸道的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正确;
    B、吞噬细胞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还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正确;
    C、类似微生物再次入侵时,鼻腔中的浆细胞来源于记忆B细胞和B细胞,C错误;
    D、据题可知,通过鼻腔或喉咙接种的黏膜疫苗可能比注射到肌肉中的疫苗更有效,因为它们可以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记忆”入侵病原体的关键部位,D正确。
    故选C。
    11.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时,为检测活酵母的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4倍后,用等体积的台盼蓝染液染色,再用长和宽均为1mm、深度为0.1mm、规格为16×25的血细胞计数板计数4个中方格的细胞数。若预期活酵母的密度为4×1010个/mL,理论上4个中方格内未被染色的细胞数应不少于( )
    A. 50个B. 100个C. 3×103个D. 4×103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是过去经常应用的一种计数血细胞数量的计数方法,经常应用于白细胞、红细胞等血细胞的计数。除了计数血细胞以外,还可用于酵母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技术,血细胞计数板是通过显微镜下,把计数板分成了很多网格状的结构,然后进行适当的稀释血液进行计数,最终计算出各种血细胞的数量。
    【详解】用台盼蓝染液染色时活细胞无色,死细胞被染成蓝色;题中交代“用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则计数室中培养液的体积实际只有0.1mm3,假设4个中方格中活细胞(不被台盼蓝染色的无色细胞)数目=4×1010×10-4××0.05×10-3×4÷16=50,故理论上无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50,才能达到每毫升4×1010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12. 不同生境中的植物具有与该生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植物类型甲的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植物类型乙的茎细长,叶薄,机械组织不发达;植物类型丙的叶呈针状,气孔在夜间才开放。植物类型甲、乙、丙所处生境类型最可能依次为( )
    A. 荒漠、草原、森林B. 森林、荒漠、草原
    C. 森林、草原、荒漠D. 草原、森林、荒漠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荒漠中的仙人掌肉质茎肥厚、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环境。(2)草原生物群落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3)森林生物群落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生活于林下的人参叶由于受到林的遮挡,生活环境光照不足,为了吸收足够的光线,因此生长的叶片大且薄而且叶绿体颗粒较大有利于更好的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植物类型甲的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是草原上的植物;植物类型乙的茎细长,叶薄,机械组织不发达,适合在弱光下生存,生境是森林;植物类型丙的叶呈针状,气孔在夜间才开放,生活在干旱地区,生境是荒漠。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患者的代谢发生紊乱,并出现高血糖、酮症(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过多导致)和代谢性酸中毒等临床综合征,且伴随脱水和呕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给患者补充适量的生理盐水,以维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B. 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现象,说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C. 可通过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及时注射相应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治疗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体内糖类较少导致供能不足,进而使脂肪分解增多
    【答案】ABC
    【解析】
    【分析】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脂肪分解,酮体积累造成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依靠细胞内脂肪供能,造成酮体积累,从而出现酮症酸中毒。
    【详解】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会因脱水、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故需补充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以维持机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A正确;
    B、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有一定限度,当有机酸大量堆积,超过了人体的缓冲能力,就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导致酸中毒,B正确;
    CD、据题可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较高,故可及时补充适量的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减少脂肪分解,使血糖和酮体浓度降低,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14. X连锁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免疫失调(IPEX)综合征的特征为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肠病伴顽固性腹泻和吸收不良。基因检测发现某患儿FOXP3基因的第767号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发生替换,导致肽链中第256号氨基酸由甲硫氨酸变为苏氨酸(密码子由AUG变为ACG)。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
    B. FOXP3基因第767号核苷酸被替换后的碱基为胸腺嘧啶
    C. 可增加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药物对IPEX综合征患者无显著疗效
    D. 对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答案】AB
    【解析】
    【分析】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
    【详解】A、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称为自身免疫病,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为免疫缺陷病,A错误;
    B、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苏氨酸的密码子为ACG,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编码这两种氨基酸的FOXP3基因模板链上相应的碱基分别为TAC和TGC,据此结合题意可推知,FOXP3基因第767号核苷酸被替换后的碱基变为鸟嘌呤(G),B错误;
    C、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故可增加机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对IPEX综合征患者疗效较差,C正确;
    D、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很有前景的一种治疗方法,D正确。
    故选AB。
    15. 如图表示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下一年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K对策和r对策是生物的两种繁殖策略模式,其中K对策生物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绝灭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据图可知,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呈现“S”形曲线增长
    B. 大熊猫属于K对策生物,对其保护的关键是提高环境容纳量
    C. r对策生物没有绝灭点的原因可能是这类生物繁殖能力较强
    D. 传染病和天敌都是影响r对策和K对策生物的密度制约因素
    【答案】BCD
    【解析】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K对策物种的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绝灭点X,当种群数量高于X时或高于S时,种群数量都可以回归到S,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K值。但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就会走向绝灭,这正是大熊猫等濒危动物所面临的状况。为了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详解】A、据图可知,r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呈现“S”形曲线增长,A错误;
    B、大熊猫属于K对策生物,对其保护的关键是改善其栖息地的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B正确;
    C、r对策生物没有绝灭点的原因可能是这类生物繁殖能力较强,所以种群数量较低也不会灭亡,C正确;
    D、传染病和天敌都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
    故选BCD。
    16. 某同学家承包了十亩鱼塘,鱼塘中养殖着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等多种鱼。其中,四种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种的生态位就是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B. 四种鱼在鱼塘中互利共生,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 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进行立体养鱼,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 每种鱼都占据着稳定不变的生态位,这是与其他生物和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详解】A、物种的生态位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A错误;
    B、四种鱼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在鱼塘中分布的主要水层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C、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进行立体养鱼,相互之间对食物及栖息空间的竞争减弱,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C正确;
    D、四种鱼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与其他生物和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并非占据着稳定不变的生态位,D错误。
    故选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FY的某动物(2n=8)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仅表示出部分染色体);图2是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从真实情况分析,图1的甲细胞中有______个F基因,乙细胞中有______个四分体。
    (2)图2中的b细胞可对应图1中的______。
    (3)若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均出现一次异常,图1中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eY,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4)仅考虑减数分裂,图2中,与b细胞相比,c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原因是_____;c→a的过程中,细胞中相关物质的数量关系发生图示变化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0或2 ②. 3 (2)乙和丙
    (3)eY、XF、XF
    (4) ①. 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分别进入了不同的子细胞中。 ②. c→a的过程中,发生了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所以姐妹染色单体数目③变为0,染色体数目②加倍,DNA数目①不变。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可知:细胞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丙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为精原细胞。
    【小问1详解】
    图1的甲细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XFY已经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若是XF进入甲细胞,则其有两个F基因,若是Y进入甲细胞,则其没有F基因,由图可知乙细胞中有3个四分体。
    【小问2详解】
    图2中的b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可对应图1中的乙和丙。
    【小问3详解】
    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EeY,说明其减数第一次分裂E、e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且减数第二次分裂的E、E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进入两个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EEeY、eY、XF、XF。
    【小问4详解】
    仅考虑减数分裂,图2中,与b细胞相比,c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原因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分别进入了不同的子细胞中。c→a的过程中,发生了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所以姐妹染色单体数目③变为0,染色体数目②加倍,DNA数目①不变。
    18. 图1表示多个神经元共同控制肌肉收缩的过程,①②③表示不同的神经元。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神经元①的静息电位是由______引起的,其兴奋时,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图1中神经元之间有______个突触,a处为神经元的______(填神经元组成)膜。
    (3)从图1中神经元的结构分析,机体防止肌肉持续收缩的机制为______。
    (4)i.若图1放大处的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则给予神经元②适宜刺激后,在P时刻用药物抑制a、b之间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a处膜电位可能对应图2中的曲线______。
    ii.神经元③未受到刺激时,用药物促使图1放大处的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a处膜电位对应图2中的曲线______。
    iii.用药物阻断图1放大处的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和Cl-通道,同时给予神经元②适宜刺激,a处膜电位对应图2中的曲线______。
    【答案】(1) ①. 钾离子(K+)外流 ②. 相反
    (2) ①. 3(或三) ②. 树突膜或胞体膜
    (3)神经元③对神经元②有抑制作用,防止神经元②持续兴奋导致肌肉持续收缩
    (4) ①. Ⅳ ②. Ⅰ ③. Ⅱ
    【解析】
    【分析】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 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负责释放递质;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负责接收递质信号;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这种传递方式具有单向性,因为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小问1详解】
    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引起的;神经元兴奋时,钠离子内流,膜外局部电流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而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因此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小问2详解】
    从图1中神经元之间共有3个突触。a处为神经元的轴突膜,因为突触是由突触前膜(一般为轴突末梢的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这里a处是突触后膜,是树突膜或胞体膜;
    【小问3详解】
    从图1中神经元的结构分析,机体防止肌肉持续收缩的机制为:神经元③对神经元②有抑制作用,当神经元②持续兴奋时,神经元③会抑制神经元②的兴奋传递,从而防止肌肉持续收缩;
    【小问4详解】
    i.若图1放大处的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则给予神经元②适宜刺激后,在P时刻用药物抑制a、b之间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乙酰胆碱不能被及时分解,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a处膜电位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可能对应图2中的曲线Ⅳ;
    ii.神经元③未受到刺激时,用药物促使图1放大处的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会使膜电位更趋向于静息电位(超极化),a处膜电位对应图2中的曲线Ⅰ;
    iii.用药物阻断图1放大处的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和Cl-通道,同时给予神经元②适宜刺激,由于Na+通道被阻断,无法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基本不变,a处膜电位对应图2中的曲线Ⅱ。
    19. 下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图1表示人体受血糖浓度降低刺激和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三种调节模式(分别为甲、乙、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条件下,位于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引起_____使产热增加,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激素B、C的分泌,使代谢活动增强来增加产热。为维持血浆中相关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图1所示的负反馈调节过程中,B的靶器官为_____。
    (2)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_____,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导致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_____;该过程是通过图2中_____(填“甲”“乙”或“丙”)模式调节的。
    (3)血糖浓度降低时,D激素升高血糖的途径为______。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抽取血样,测定血清胰岛素和血糖的浓度,有时血糖浓度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测定胰岛素浓度的原理和血糖浓度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分别与激素调节______的特点有关。
    (4)图2的甲模式中存在分级调节,分级调节的生理意义是______。
    【答案】(1) ①. 下丘脑 ②. 骨骼肌战栗 ③. 下丘脑和垂体
    (2) ①. 下降 ②. 减弱 ③. 乙
    (3) ①.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 ②. 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微量和高效
    (4)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解析】
    【分析】图1表示人体受血糖浓度降低刺激和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为促甲状腺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为胰胰高血糖素;①→②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③和④表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三种调节模式,激素甲的调节属于“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的分级调节;激素乙可以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激素丙是由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腺分泌的神经调节(内分泌腺本身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
    【小问1详解】
    人体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寒冷刺激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可引起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同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借助“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系统,促进激素B所示的甲状腺激素和C所示的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代谢活动增强来增加产热。当血液中B所示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使B所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不至于过高,该调节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B的靶器官为下丘脑和垂体。
    【小问2详解】
    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导致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该过程是通过图2中的乙模式来调节的。
    【小问3详解】
    血糖浓度降低时,D激素作用的结果应该使血糖浓度升高,因此D激素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胰岛素等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因此临床上常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激素的浓度都很低,一般在10-12~10-9ml/L,但其作用非常显著,例如,一个分子的胰高血糖素与受体结合,最后可使细胞内的10000个磷酸化酶分子被激活,因此,体内激素浓度的轻微变化即会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这正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定期抽取血样,有时血糖浓度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
    【小问4详解】
    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20. 科学家发现,给正常个体注射疫苗后,其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下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并发挥作用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细胞中,_____细胞表面没有专门识别抗原的受体。
    (2)除图中物质A作用外,乙细胞活化还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个信号是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______。注射疫苗后,再次感染相同病原体时,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其特点是______。
    (3)环孢霉素A是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能选择性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据此分析,环孢霉素A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______,原因是_____。
    (4)靶细胞中病原体的清除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但有先后次序。请写出二者参与清除靶细胞中病原体的过程:______。
    【答案】(1)丁 (2) ①.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②. 反应更迅速、强度更强(抗体数量更多)
    (3) ①. 下降 ②. 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作用
    (4)细胞免疫过程中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裂解被被原图感染的靶细胞,从而使靶细胞裂解,病原体暴露出来;体液免疫过程形成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识别并结合暴露出来的病原体,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分解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B是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乙是B淋巴细胞,丙是记忆B细胞,丁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
    【小问1详解】
    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乙是B淋巴细胞,丙是记忆B细胞,丁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其中丁(浆细胞)表面没有专门识别抗原的受体。
    【小问2详解】
    乙细胞为B淋巴细胞,B细胞的活化除了需要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还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个信号是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注射疫苗后,再次感染相同病原体时,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其特点是反应更迅速、强度更强(抗体数量更多)。
    【小问3详解】
    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作用,而环孢霉素A能选择性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因此环孢霉素A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小问4详解】
    细胞免疫的对象是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体液免疫的对象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因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清除靶细胞中病原体的过程为:细胞免疫过程中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裂解被被原图感染的靶细胞,从而使靶细胞裂解,病原体暴露出来;体液免疫过程形成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识别并结合暴露出来的病原体,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分解。
    21. 科研人员测定了番石榴花芽分化过程中相关激素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脱落酸在______(填罗马数字)时期出现含量峰值,其合成部位有_____。生长素在成熟组织中可通过______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2)在番石榴花芽中同时存在多种植物激素,决定花芽分化的,是不同植物激素的______。据图推测,低浓度的生长素与赤霉素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番石榴花芽分化,脱落酸/赤霉素、脱落酸/生长素______(填“下降”或“升高”)会促进番石榴雄蕊和雌蕊的分化。
    (3)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某些植物受到其他植物的遮阴时,透过叶片的红光/远红光______(填“下降”“不变”或“升高”),光敏色素能感受到这种光照变化,并引起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如茎伸长明显),称之为避阴反应。现有生理状况相同的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突变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B)拟南芥若干。请利用这两种拟南芥设计实验,验证光敏色素B使植物有避阴反应。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
    【答案】(1) ①. Ⅲ期 ②. 根冠、萎蔫的叶片 ③. 输导组织
    (2) ①. 相对含量 ②. 促进 ③. 下降
    (3) ①. 下降 ②. 将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突变型拟南芥分组后分别置于正常光下和遮阴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组拟南芥是否有避阴反应。 ③. 若正常光下均无避阴反应,遮阴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有避阴反应,光敏色素B突变型拟南芥无避阴反应,则可证明光敏色素B使植物有避阴反应。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完全孤立的发挥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协调起作用的。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脱落酸在Ⅲ期出现含量峰值,其可以在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生长素在成熟组织中可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小问2详解】
    在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据图可知,随着花芽分化进程,花芽中生长素、赤霉素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脱落酸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据此推测,低水平的生长素与赤霉素会促进番石榴花芽分化。图中Ⅲ~IV时期脱落酸含量下降,赤霉素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脱落酸/赤霉素下降会促进雄蕊分化;Ⅲ~V时期脱落酸含量下降,生长素含量下降,但下降趋势小于脱落酸,说明脱落酸/生长素下降会促进雌蕊分化。
    【小问3详解】
    由于上层植物会吸收一部分红光,遮阴会使透过下层植物叶片的红光/远红光下降。若要设计实验验证光敏色素B使植物有避阴反应,可将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突变型拟南芥分组后分别置于正常光下和遮阴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组拟南芥是否有避阴反应。若正常光下均无避阴反应,遮阴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有避阴反应,光敏色素B突变型拟南芥无避阴反应,则可证明光敏色素B使植物有避阴反应。组别
    洗胃液含量/mL
    低钾血症并发 率/%
    低钠血症并发率/%
    恒温等渗冲洗液
    13546±2244
    7.7
    1
    温开水
    13615±1981
    34.6
    30.8

    相关试卷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