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43800/0-17326353521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43800/0-1732635352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43800/0-17326353522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43800/1-17326353531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葫芦岛市长江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长江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试卷docx、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D。【解析】A.“因而是盛唐气象的突出体现”强加因果。原文说的是“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B.“但在艺术造诣上却有着云泥之别”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强调的是形象区别,而非艺术造诣。C. 混淆时间与对应事件。“盛唐之时”有误,原文为“唐后期德宗在位期间”。
3.C。“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盛唐时代不同于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楚辞》的风格与盛唐诗歌风格不同,可知选项无中生有。
4.D。【解析】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D.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表现的是对友人的相思之情,李商隐是晚唐诗人,没有盛唐诗歌朝气蓬勃的特点。
5. ①盛唐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人民力量日益高涨,人民的情感饱满充沛,人民性情平易开朗。②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③盛唐具有强烈的兼纳和开放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引领潮流。(每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导语】小说通过盲人收藏家珍藏画作的故事,展现出战争后社会的困窘和人性的温情。老人虽失去视力,却因内心的艺术热情而呈现出一种纯粹的幸福感,令人感动。同时,叙述者“我”从最初的贪婪到最终的感动和感慨,体现人性在特殊情境下的转变。小说巧妙地交织虚幻与现实,强调艺术和精神对人性的重要性,给读者带来对美好感情的深刻思考。
B
7. A
8. ①轻视画画艺术。最开始埃尔斯对医生提议画画很抗拒,最后得奖时又说“艺术算什么”。
②毫无绘画天分。埃尔斯学习画画非常用功,经常和医生大谈特谈线条、色彩,最终送去参展的作品却像一片油污。
③相信金钱至上。埃尔斯参观美术馆后,便决定把自己的作品也送去参展,他花大价钱收买美术馆的人,最终获得一等奖。
9. ①“天才艺术家”运用反语,褒义贬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天才艺术家”突出了作者对埃尔斯的嘲讽,具有幽默讽刺意味。
③“天才艺术家”表达了作者对金钱交换艺术行为的轻蔑,以及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辛辣批判。
10.ADF
11.B。矜:骄傲、自满。
12.B。A.状语后置句;B.定语后置句;C.宾语前置句;D.被动句。
13.A。“委屈自己像人质一样”错,原文“委质”意为进献礼物,表示献身,引申为臣服、归附。
14.(1)然而不能尽快攻克的原因是,听说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嫌隙,想要集结军队暂且留在齐国,在齐国称王。(一句1分,主要得分点“所以”“隙””“且”“王”共4分)
(2)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士大夫们不与同列,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一句1分,主要得分点“之”“不齿”“乃”,共4分)
15. D 16. ①借代,借“银印”代指杨使君的官职和身份,使诗句更加含蓄,也暗示了荔枝的珍贵和诱人,与杨使君的高贵身份相映衬。
②对比衬托,通过将荔枝的鲜红和友人的银印进行对比,以及诗人绯衫的衬托,突出了荔枝的鲜艳程度。
③夸张,通过夸大荔枝的红透程度,不仅增强了荔枝色彩的生动性,还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解析】
【导语】白居易的《重寄荔枝与杨使君》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荔枝的美丽与珍贵。诗中通过对荔枝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色香味的诱人。诗人以荔枝寄托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尾联以戏谑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种植荔枝的担忧,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亲切感。全诗修辞华丽,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尾联情感发生突转……暗示与友人难以相见的无奈愁思”错误,尾联延续了前文的幽默和戏谑风格,没有发生突转。诗人以“愁君得吃是何年”是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种植荔枝的担忧,而非表达与友人难以相见的无奈愁思。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
①银印是官员身份的象征,诗中用“银印”来代指杨使君,这种借代的手法避免了直接称呼杨使君的官职,给人一种委婉的感觉。同时,“银印”这个词本身就有高贵、权威感,暗示杨使君的地位和身份不凡。荔枝在古代是一种珍贵的水果,诗中提到荔枝要寄给杨使君,荔枝的珍贵与杨使君的高贵身份相呼应,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和谐。
②诗中描写荔枝“红透青笼实可怜”,突出了荔枝的鲜红颜色,而“对公银印最相鲜”则将荔枝的红色与杨使君的银印进行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荔枝的鲜艳程度,使读者直观感受到荔枝的美丽。“映我绯衫浑不见”一句,绯衫是一种红色的衣服,与荔枝的颜色相近。然而,诗中却说荔枝的红色使得诗人的绯衫不那么显眼了,进一步突出了荔枝的鲜艳程度,也表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③诗中用“红透青笼实可怜”来形容荔枝的颜色,“红透”一词夸大了荔枝的红的程度,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荔枝的鲜艳欲滴,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夸张修辞使荔枝的形象更加鲜明,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赞美之情。
17.(1)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2)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4)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18. A.无上光荣
B情有独钟
名垂青史
19. 把陈铁军比作血雨腥风中盛开的木棉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陈铁军在艰难的革命环境中依然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如同木棉花一般热烈、勇敢、坚强。
20. 诗人樱子这部长诗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陈铁军烈士的英雄人生,能增强领导干部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
21. A解析:划线句:表示举例。A.表示举例;B.表示与某人在行为上有共同点;
C.表示打比方;D.表示推测。故选A。
22. ①他像源泉(他像甘露) ②他的眼界越来越开阔 ③鲁迅是文学家
解析:第一空:依据“他像星辰,给那些身处至暗时刻寻求援助的广大读者以信心和希望”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推测可知两句句式一样,填写“他像……”,结合“滋养着……”,故填写“他像源泉(他像甘露)”。
第二空:依据“人生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推测“一路走来”眼界开阔了的意思,故可填写“他的眼界越来越开阔 ”。
第三空:依据“但他不是吟风弄月的文学家”推测前句应该是肯定的句式,肯定文学家的身份,故可填写“鲁迅是文学家”。
23.注意:需针对“词穷”现象,分析成因以及应对措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长江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高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长江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高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期初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长江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高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期初考试 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