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天津市塘沽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天津市塘沽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1页
    天津市塘沽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2页
    天津市塘沽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天津市塘沽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塘沽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填空题,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盔甲(kuī) 搓捻(niàn) 拼凑(còu) 淅淅沥沥(xī)
    B.绽开(zhàn) 烘托(hǒng) 干涩(srè) 各得其所(qí)
    C.宛转(wǎn) 荫蔽(yīn) 贮蓄(zhù) 美不胜收(shèng)
    D.感慨(kǎi) 黄晕(yūn) 和蔼(ǎi) 截然不同(jié)
    2.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外婆的微笑,和水城的故事,还在水中缓缓地荡来荡去。窄窄的巷子和巷子口那永远散不开的蒙蒙雾气仍在为_______的人儿准备着邂逅;湿润的空气中充满了_______而又神秘的气息,弯了几道弯,才走回那十年前就已经斑驳的砖墙,老旧的砖墙虽然历经沧桑,________却不颓败,经过岁月的洗礼,给人一种_______感。
    A.不期而遇 恬静 况且 严肃
    B.素不相识 寂静 而且 肃穆
    C.素不相识 恬静 但是 厚重
    D.不期而遇 寂静 可是 庄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讨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B.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是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C.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每当夜幕降临,我们就可以看到美丽的夜景和悦耳动听的音乐。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_①”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②_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③__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④。
    D.①!②;③…… ④?
    5.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题目,“秋思”是曲牌名。
    B.这首散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结尾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诗眼。
    C.这是一首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这首散曲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高度的统一。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春》片段,回答问题。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对“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钻”把小草拟人化了,写出小草刚刚萌发,柔软弱小惹人怜爱的样子。
    B.“钻”写出了小草好像小孩子玩捉迷藏一样,不期然地出现在你的面前。
    C.“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状态,突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D.“钻”写出了小草急切迎接春天的心情。
    7.文中写众多蜂蝶的主要作用是( )
    A.为了衬托花的繁茂和花香。
    B.直抒对春天生机活力的赞美。
    C.为了把春景描绘的更为真实。
    D.暗示春景中不仅有植物,也有动物。
    8.这两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①比喻 ②拟人 ③夸张 ④排比 ⑤反复 ⑥对比 ⑦借代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⑦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赍,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水 水:指饮用水
    B.三军可夺帅也 夺:改变
    C.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D.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10.以下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我如浮云 于:对于
    B.必有我师焉 焉:于此,在其中
    C.人不知而不愠 而:连词,表转折
    D.曲肱而枕之 之:代词,代枕头等寝具
    11.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传不习乎
    A.温故而知新
    B.一箪食,一瓢饮
    C.饭疏食饮水
    D.学而时习之
    四、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4),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①也,收租税,而平原君②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③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④,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史记·康颇商相如列传》)
    [注释]①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②平原君:赵王的弟弟,时为赵相。③用事者:管事的人;④治国赋:主管全国赋税。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君安得有此富乎? ( )
    (2)岂轻于天下邪( )
    14.翻译文中画线句。
    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15.请分别从赵奢、平原君和赵王的角度概括赵国“民富而府库实”的因素。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耿介《月光糖果》一文,完成各小题。
    月光糖果
    张成磊
    ①一轮凝月,升在山顶。山顶下是我姥姥的两间茅草房。茅草房前的板栗树,迎风生长。
    ②姥姥喜欢在月光下做糖果。直到现在,我仍然还记得姥姥做糖果时的情景。只要回想,那软软甜甜的感觉立即像月光一般填满心间。
    ③姥姥做糖果的第一步是洗糯米。糯米是在山脚河畔的水田里种的,品质非常纯正。姥姥把糯米盛在木桶里,走很远的路用山涧的泉水清洗,再走很远的路挑回来,捞出,铺在小铁锅的竹篦片上。小铁锅用几块白色石块支在砂砾地上,石块之间是烧柴火的“灶间”。山风吹来钻进“灶间”,柞柴火苗虽乱却旺,犹如一副吹不散的剪影。
    ④半个时辰后揭开板栗木锅盖,锅里顿时升腾起白雾般的热气。热气散尽,一锅糯米像世间的珍珠,在月光下晶莹透亮。姥姥趁热把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拿过一根椴木杵,一下一下的舂着。直到见不到囫囵米粒,再倒出来放在杉木板上。舂烂的糯米已经凉透,约十几分钟就在清澈的山风里晾成了米糍。
    ⑤姥姥用磨得闪亮的刀片把米糍切成小块块儿。姥姥切得很仔细,小块块儿大小均匀,比花生仁儿稍大。然后放在藤条笸箩里,摇上几圈,滚上白糖。等全部滚完,月亮已经升到山顶,散发出的光辉仿佛姥姥无限慈爱的目光。那一笸箩的糖果通体雪白晶莹,可爱极了。姥姥把自己做的糖果叫“月光糖果”。
    ⑥那时候,我们这群乡村孩子的四季除了秸秆草与飞蠓,就没有别的“零食”了。可是,姥姥的糖果却为我们的童年送来了香甜。
    ⑦姥姥把她精心做的“月光糖果”无偿赠馈给我们这群小孩子。姥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这群小孩子曾帮助她在暴雨来临之前把晾晒的粮食收起。姥姥说,如果没有我们帮助,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会把一年的收成冲掉。姥姥这么做,是因为看见我们太缺乏营养,她说小孩子应该有该有的香甜。如果童年太过于苦涩,长大后就会没有记忆。
    ⑧姥姥是一个朴实的人,她说她拿不出什么好东西给我们。所以她做了“月光糖果”分发给我们。看到小伙伴们吃着“月光糖果”高兴的样子,我内心总会升起些小小的自豪。姥姥喜欢孩子,看到我们这群孩子们吃“月光糖果”高兴的样子,她也会咧着嘴笑。姥姥笑起来很好看,被山风吹成紫色的脸庞像山坡上那块开裂的“笑脸石”。
    ⑨小唐是外村的孩子,母亲早逝。听说姥姥这里有糖果可吃,也跟着我们走过山坡。姥姥非常疼爱她,总是多分给她两块“月光糖果”。但因为害羞,小唐只来过几次就不来了。那个年代,白糖也非常稀罕。没有白糖,姥姥的“月光糖果”就做不出。
    ⑩曾经有一段时间,姥姥没有做“月光糖果”,但姥姥始终记挂念着那个山草一样飘摇的小唐,把最后五块“月光糖果”用竹篮装了,挂在板栗树上,特意给小唐留着。可是,我嘴特别馋。在夜里我偷偷爬上板栗树,拿走了四块。次日姥姥知道了,把我训斥了一番。姥姥说,小唐是个孤单的孩子,你怎么能偷吃我给她留的糖果?我向姥姥承认了错误,非常后悔自己的行为。姥姥抚摸着小唐的头,把仅有的一块“月光糖果”给了小唐。我看见有泪从小唐脸上流了下来。那眼泪,又清又亮,像极了这月的夜光。
    ⑪再过了半年,姥姥走了,她的魂魄隐入了身后的大山里。没有了姥姥,世上也就没有“月光糖果”了。我们站在板栗树下,满怀悲伤。
    ⑫如果说,月亮用光辉照亮夜空久封的心灵,春天用嫩芽融化冬天冰雪的心灵,那么,姥姥用她的善良触动了我们这群小孩子一生的心灵。姥姥的“月光糖果”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划下了永恒的爱的痕迹。时光阡陌是静策,岁月深处是成长。以后我长大,每每回山探望板栗树下那孤独的坟,已经成了诗人的小唐也会跟着一起去。她说,姥姥的“月光糖果”香甜了她的一生,她永远都不会忘记。小唐说这话的时候,热泪盈满了她的眼眶。
    ⑬不懈的风从山下水田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慈爱的月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印迹。月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姥姥在茅草房前做糖果的身影。那身影,慈祥善良,仿佛本就不曾离开。
    16.阅读选文⑧~⑪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17.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姥姥把糯米盛在木桶里,走很远的路用山涧的泉水清洗,再走很远的路挑回来,捞出,铺在小铁锅的竹篦片上。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⑧段画线的句子。
    姥姥笑起来很好看,被山风吹成紫色的脸庞像山坡上那块开裂的“笑脸石”。
    19.选文以“月光糖果”为题有什么作用?
    七、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配合乡村现代化建设,某班级开展“天津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结对帮扶困难村,小康路上一起走。天津市完善了政策保障体系,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完善了督导指导体系,推进任务,落地落实。
    【材料二】近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
    【材料三】种好粮菜果,全力搞好产业振兴。天津市各行政区域建有大片设施农业园区,一年四季生产果类和叶类蔬菜,满足市民菜篮子,还大量销往北京部分市场,同时,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津产鱼虾肉禽蛋量足、质优、价稳,丰富了市民餐桌。
    【材料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村庄美得像花园。天津市自制定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来,开展了“村庄清洁”“百日大会战”等活动,改善了生活环境,还乡村最美底色,引领乡村建设从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21.根据材料,概括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八、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
    22.根据以下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1)他是一个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2)他是鲁迅的私塾老师,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
    (3)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
    (4)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 )
    九、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这位异国老师深深的敬仰与真挚的怀念,但他最终毅然告别恩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请说一说促使鲁迅先生产生这一思想变化的主要原因。
    十、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让你尊敬,有的人让你佩服,有的人让你感动。有的人让你自省……
    请以“那个让我________的人”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搓捻(niàn)——niǎn;
    B.烘托(hǒng)——hōng,干涩(srè)——sè;
    D.黄晕(yūn)——yùn;
    故选C。
    2.【答案】C
    【详解】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
    结合语境,这里表示陌生人之间的相遇,且横线后面有“邂逅”即没有相约而遇见,如用“不期而遇”有重复之嫌,故选“素不相识”。
    恬静:意思是指恬淡、安静。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结合语境,这里表示安静而恬淡的氛围,故选“恬静”。
    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
    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
    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
    可是: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
    结合语境,前面“虽然历经沧桑”表示转折,故此处应用“但是”或“可是”。
    严肃:意思是令人敬畏、认真的,可以是形容人的状态,也可以形容气氛。
    肃穆:严肃而恭敬,也指环境、气氛使人有凛然之感。
    厚重:厚实,有分量。
    庄重:意思是(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
    结合语境,这里是表示老旧的砖墙经过时间的考验,给人更加厚实的感觉。故应填“厚重”。
    故选C。
    3.【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使用反选排除法,A缺少主语;C“切忌”与“不要”冲突;D“看到”与“音乐”动宾搭配不当。答案为C。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
    ①处,依据“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可知,这是运用语言描写,叙述了某大国上将的话充满了蔑视的意味,语气强烈,因此应用感叹号;
    ②处,依据“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和“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可知,三处语句属于并列分句的关系,共同赞美了科研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此处应用分号;
    ③处,依据“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可知,这是列举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废寝忘食、艰苦努力的种种场面,但没有列举完全。此处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因此,应用省略号;
    ④处,依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中的“吗”可知,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激动和自豪的心情。所以,“能不激动吗”是反问句,后面应使用问号;
    故选D。
    5.【答案】A
    【详解】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故选A。
    【答案】6.A 7.A 8.B
    【详解】6.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钻”“钻”,有努力向上挤的意思,表现出小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A项中“柔软弱小惹人怜爱”有误。
    故选A。
    7.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第②段中写众多蜂蝶,侧面烘托春花竞争相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的特点。据此可知A选项正确。
    故选A。
    8.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第①段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②段中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第②段中的“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①段中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故选B。
    【答案】9.A 10.D 11.B
    【分析】《〈论语〉十二章》选段展示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学习、交友、修身等方面的思考。孔子强调学习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提倡在交友中保持诚信,修身中保持自省。通过“学而时习之”“三省吾身”等句子,体现了儒家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孔子还指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知行合一。此外,孔子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解,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洞察。整体而言,这些语录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的和谐。
    【详解】9.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
    A.句意:吃粗粮,喝冷水。水:冷水;本项的“水:指饮用水”解释不正确。
    故选A。
    10.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含义与用法。
    D.句意: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之:代词,代指“胳膊”本项的“之:代词,代枕头等寝具”含义解释不正确;
    故选D。
    1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类活用。
    “传不习乎”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传:原本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A.“温故而知新”句意: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故:原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
    B.“一箪食,一瓢饮”句意:一碗饭,一瓢水。饮:原本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水,动词作名词;
    C.“饭疏食饮水”句意:吃粗粮,喝冷水。饭:原本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吃,名词作动词;
    D.“学而时习之”句意: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时:原本是名词,这里用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
    故选B。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2.【答案】山岛竦峙随君直到夜郎西影入平羌江水流潮平两岸阔岐王宅里寻常见应傍战场开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竦、峙、羌、潮、傍”等字词容易写错。
    【答案】13. (1)怎么,哪里 (2)轻视,看轻14.平原君认为(他)贤明,向王说这件事。(“言之于王”译为“把这件事陈述给王听”亦可。) 15.赵奢奉公执法,不避权贵;平原君知错就改,识才荐才;赵王量才用人。
    【详解】1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安,一词多义,表反诘,怎么、哪里。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看轻。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以为,认为。言,介绍。之,代词,他。于,向。“言之于王”是倒装句式,翻译时调整顺序为“于王言之”。
    1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可知赵奢奉公执法,不避权贵。根据“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可知平原君知错就改,识才荐才。根据“王用之治国赋”可知赵王量才用人。
    【参考译文】
    赵奢是赵国田部的征收田赋的小官,他到平原君家收取租税,但平原君家人不肯缴税,赵奢根据律法治了他们的罪,杀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非常恼怒,准备杀了赵奢。赵奢说道:“你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臣而不遵守国法,国家的法律尊严就会削弱。国家法律的尊严削弱,国家的力量就会受到削弱,国家的力量受到削弱敌国就会入侵,敌国入侵就没有赵国存在了,您哪里能够得到这样的富贵呢?凭着你的尊贵地位,(如果您)奉公守法,那么全国上下就会向您看齐,全国上下奉公守法那么国家强盛,国家强盛那么赵国就巩固,但您身为赵国的亲族,怎么能轻视天下(百姓)呢?”平原君认为赵奢很贤能,就把他举荐给了赵王,赵王任用他管理国家税收,国家税收非常顺利,百姓富裕,国家府库充实。
    【答案】16.A:姥姥分发“月光糖果”给小伙伴们
    B:感动
    C:姥姥把最后五块“月光糖果”留给小唐
    D:悲伤17.动作描写,通过“盛”“走”“清洗”“挑”“捞出”“铺”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姥姥做月光糖果的辛苦和用心,表现出姥姥的勤劳和善良。1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姥姥被山风吹成紫色的脸庞比作山坡上那块开裂的“笑脸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姥姥笑容的美丽和淳朴,表达了“我”对姥姥的喜爱和怀念之情。19.“月光糖果”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象征着姥姥的善良和爱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对姥姥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姥姥制作“月光糖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姥姥的慈爱与善良。文章以“月光糖果”为线索,串联起童年记忆,表达了对姥姥的怀念和感激。作者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营造出温馨而感人的氛围,唤起读者对纯真年代的怀念。姥姥的形象不仅是慈爱的象征,更是对生活中美好与善良的赞美,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详解】16.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A.根据表格中“感到自豪”可定位到第⑧段,根据第⑧段“姥姥是一个朴实的人……所以她做了‘月光糖果’分发给我们。看到小伙伴们吃着‘月光糖果’高兴的样子,我内心总会升起些小小的自豪”可知,姥姥制作“月光糖果”给村里的孩子们吃,体现出了姥姥的善良和慷慨,同时也让我内心升起小小的自豪,因为姥姥的善举让我感到骄傲。据此可得出情节:姥姥分发“月光糖果”给小伙伴们。
    B.根据表格中“姥姥多分两块糖果给小唐”可定位到第⑨段,根据第⑨段“小唐是外村的孩子,母亲早逝……但因为害羞,小唐只来过几次就不来了”可知,姥姥特别疼爱外村来的小唐,每次都会多分给她两块糖果,这样善良的姥姥让“我”感动。据此可得出“我”的心理或感受:感动。
    C.根据表格中“非常后悔”可定位到第⑩段,根据第⑩段“但姥姥始终记挂念着那个山草一样飘摇的小唐……可是,我嘴特别馋。在夜里我偷偷爬上板栗树,拿走了四块……非常后悔自己的行为”可知,“我”因为贪吃而偷拿了姥姥特意留给小唐的糖果,并因此受到了姥姥的训斥,事后我感到非常后悔。据此可得出情节:姥姥把最后五块“月光糖果”留给小唐。
    D.根据表格中“姥姥离开人世”可定位到第⑪段,根据第⑪段“再过了半年,姥姥走了……我们站在板栗树下,满怀悲伤”可知,姥姥去世后,“我们”一起站在板栗树下怀念“月光糖果”,更想念做月光糖果的姥姥,十分悲伤。据此可得出“我”的心理或感受:悲伤。
    17.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第③段画线句“姥姥把糯米盛在木桶里,走很远的路用山涧的泉水清洗,再走很远的路挑回来,捞出,铺在小铁锅的竹篦片上。”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句子连续使用了“盛”、“走”、“清洗”、“挑”、“捞出”、“铺”等一系列动词,共同构成了姥姥制作月光糖果时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具体地描绘出姥姥制作月光糖果时的场景,表现制作程序很复杂,但奶奶还是耐心去制作这些食物,体现其用心。结合“走很远的路用山涧的泉水清洗”和“再走很远的路挑回来”可知,姥姥为了制作美味的“月光糖果”,不辞辛劳地奔波,体现出她在制作“月光糖果”时非常艰辛的和用心。
    根据第⑦段“姥姥把她精心做的‘月光糖果’无偿赠馈给我们这群小孩子”可知,姥姥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月光糖果”,是为了送给“我们”这些帮助过她的小孩子,这体现了她的善良和无私。
    据此作答即可。
    18.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画线句“姥姥笑起来很好看,被山风吹成紫色的脸庞像山坡上那块开裂的‘笑脸石’。”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姥姥的脸庞比作山坡上的“笑脸石”。“姥姥笑起来很好看”这一句,直接赞美了姥姥的笑容,展现了姥姥的慈祥和亲切。笑脸石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它的笑容是未经雕琢的、原始的,这与姥姥的笑容有着相似之处,都是淳朴而自然的。同时,“被山风吹成紫色的脸庞”也暗示了姥姥的勤劳和坚韧,她不畏艰辛,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笑容。再结合第⑧段“姥姥是一个朴实的人……她做了‘月光糖果’分发给我们……姥姥喜欢孩子,看到我们这群孩子们吃‘月光糖果’高兴的样子,她也会咧着嘴笑”可知,姥姥为村里的孩子们制作“月光糖果”,而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姥姥也便跟着笑,展现了姥姥的慈祥和善良,体现出作者对姥姥的深深喜爱和怀念之情。
    据此作答即可。
    19.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选文以“月光糖果”为题,不仅让读者感到好奇和想象,还能够引导他们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读者会想知道“月光糖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以及它与文章中的故事情节有何关联等等,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根据第②段“姥姥喜欢在月光下做糖果”,第⑤段“姥姥把自己做的糖果叫‘月光糖果’”,第⑦段“姥姥把她精心做的‘月光糖果’无偿赠馈给我们这群小孩子”,第⑧段“姥姥是一个朴实的人……她做了‘月光糖果’分发给我们……姥姥喜欢孩子,看到我们这群孩子们吃‘月光糖果’高兴的样子,她也会咧着嘴笑”,第⑩段“我嘴特别馋。在夜里我偷偷爬上板栗树,拿走了四块”等可知,文章描述了姥姥如何制作“月光糖果”,如何分发给村里的孩子们,以及“我”因为贪吃而偷拿“月光糖果”受到姥姥训斥等情节。“月光糖果”在文章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它不仅是姥姥制作的一种美食,更是连接“我”与姥姥、与童年记忆的重要纽带。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月光糖果”始终贯穿其中,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姥姥用她的勤劳和智慧,为村里的孩子们制作出了美味的“月光糖果”,让他们感受到了甜蜜和幸福。同时,姥姥还特别疼爱外村来的小唐,每次都会多分给她两块糖果,这更是体现了姥姥的善良和无私。因此,“月光糖果”还是姥姥善良和爱心的象征。
    “月光糖果”不仅是一个具体的物品,它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文章通过讲述“我”与姥姥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姥姥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而“月光糖果”作为这些故事中的重要元素,更是成为了表达这种情感的载体。通过回忆“月光糖果”带给自己的甜蜜和幸福,以及姥姥制作“月光糖果”时的辛勤和爱心,“我”表达了对姥姥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据此作答即可。
    【答案】20.近年来,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1.结对帮扶困难村,完善政策保障和督导指导体系;种好粮菜果,全力搞好产业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详解】20.本题考查图表转换。
    根据观察材料二的“近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可知,2017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753.68元,2018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065元,2019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804元,202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691元。观察数据可知,2017年至202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2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
    根据材料一“结对帮扶困难村,小康路上一起走。天津市完善了政策保障体系,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完善了督导指导体系,推进任务,落地落实”可概括出,结对帮扶困难村,完善政策保障和督导指导体系;
    根据材料三“种好粮菜果,全力搞好产业振兴。天津市各行政区域建有大片设施农业园区……同时,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可概括出,种好粮菜果,全力搞好产业振兴;
    根据材料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村庄美得像花园”可概括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22.【答案】范爱农寿镜吾衍太太阿长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人物积累。
    (1)根据题干“他是一个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可知,此处应填写:范爱农。《范爱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在文中,作者这样描写范爱农:“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2)根据题干“他是鲁迅的私塾老师,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可知,此处应填写:寿镜吾。鲁迅十一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先生读书。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曾提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的情况,对寿镜吾先生在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尊敬的心情,认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是很慈祥的老师。在文中,作者这样描写:“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3)根据题干“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可知,此处应填写:衍太太。衍太太是鲁迅所著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鲁迅喊父亲。她还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自私自利、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在《琐记》中,作者这样交代:“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附近玩”。
    (4)根据题干“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可知,此处应填写:阿长。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鲁迅称她为“阿妈”,但憎恶她时就叫“阿长”。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就都提到过。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在文中,作者这样描写:“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23.【答案】(1)弃医从文(2)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令鲁迅先生体会到身为弱国子民的屈辱,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精神的麻木。(意思对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识记与理解。
    一问,《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我们从中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这位异国老师深深的敬仰与真挚的怀念,但他最终毅然告别恩师,决定弃医从文。
    二问,促使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鲁迅初到日本,打算学医治病救人。因为见到的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不学无术,实在令他失望,所以选择到偏远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去。在仙台,发生匿名信事件,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强烈地感到弱国子民的自卑。看电影事件使他从日俄战争中杀中国人的场景中敏感地意识到中国人的愚昧无知,他感到中国国民精神上的麻木是比身体上的病疾更为可怕的劣根,这劣根是非得靠文学才能医治的顽疾,所以决定弃医从文。
    24.【答案】例文:
    那个让我敬佩的人
    世界上让我敬佩的人有许多,可我最最敬佩的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爸爸。
    我的爸爸虽说长得不是非常英俊,却有几分帅气。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疲惫的眼睛,长着一头乌黑的亮发,最明显的还是那黑黑的皮肤。爸爸今年42岁了,经常穿着一件纯棉衬衫,配上一条蓝色牛仔裤,看起来精神极了,就像30来岁的年轻人。
    有一天,我看见爸爸在电脑桌上摊了好几本书,于是奇怪地问:“爸爸,你今天要把这一摞书看完吗?”“我准备设计餐厅的方案,只有多看些资料,才能设计出好的方案。”说完,爸爸又开始专心致志地看起书来,看着他完全沉浸在工作的氛围中,我受到了感染,继续认真地写作业。
    九点多了,我以为爸爸会休息,没想到他仍然剪影般地坐在电脑桌前,手指在键盘上时而敲打,时而停在半空中,眼睛凝视着打开的书页,若有所思的样子,看来爸爸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上前阻止道:“爸爸,您也睡觉吧!”爸爸头也不抬,摆了摆手说:“你先去睡吧,我再多看一会儿。”不知过了多久,我从睡梦中醒来,迷迷糊糊地走向卫生间,无意识地发现书房的灯还亮着,我惊呆了,爸爸还在电脑前忙碌着,再一看时钟,指针已经指向十二点。接连几个晚上,爸爸都是这样度过的,看着爸爸因睡眠不足而熬红的眼睛,我心疼极了。
    终于有一天,爸爸回到家高兴地向我和妈妈宣布:“我设计的餐厅方案中标啦!”要知道,一共有十几家设计单位参加投标呢!我心想: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就是爸爸努力的结果。过后,我以为爸爸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但他下班后还是抽空看书,我疑惑不解:“您为什么总看书?”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出现新事物、新技术,人不是工作后就可以不学习了,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知道吗?”我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原来人不能满足已有的知识,是要终身学习的,学习永远没有尽头,这是爸爸的行动告诉我的。
    我由衷敬佩的人是我的爸爸,因为他终身学习的品质一直在感动着我,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以“那个让我________的人”为题,空白处需要填入一个形容词或动词短语,表达这个人对“我”产生的具体情感或影响,如“尊敬”“佩服”“感动”“自省”等,要表明人物给自己的影响之大,要写出自己的感慨之深。结合提示语“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可知,习作所选的主人公必须是自己身边和生活中熟悉的、具有独特性格和精神品质的人,选好人物后,立意至关重要,要展现人性的美好或社会正能量,如尊敬长辈的品德、佩服朋友的毅力、感动于陌生人的善举、自省于他人的批评等。
    2、选材构思。“这样的人”可以是熟悉的人,比如家人、邻居、同学,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例如:警察、医生、教师等。总之,“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鲜明个性的人。例如可拟题为“那个让我感动的人”,描述一位在社区里积极从事志愿服务的阿姨,她的善良和爱心触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善良。还可拟题为“那个让我尊敬的人”,写爸爸对工作的敬业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让“我”深感尊敬。文章写别人对我的影响时,应以细节描写为主,特别是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切记不要大篇的议论抒情。记叙文、记叙散文均可。
    情节
    “我”的心理或感受
    A
    感到自豪
    姥姥总是多留两块糖果给小唐
    B
    C
    非常后悔
    姥姥离开人世
    D

    相关试卷

    天津市塘沽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塘沽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共8页。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5页。

    天津市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