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但不能避免
B.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的误差
C.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
D.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
2.琴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弛,所以需要经常校准。利用声音监测装置测得某根琴弦在校准前后两次发出的声音的部分特性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校准前发出的声音响度大B.校准前琴弦发声时的振幅大
C.校准前发出的声音音调高D.校准前琴弦发声时振动得慢
3.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用眼睛看见;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4.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④B.①和⑥C.③和⑥D.②和⑤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4s追上乙B.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
C.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D.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
6.如图,通过电动车的后视镜只能看见地面而看不到天空,这样骑行特别危险,正确调节后视镜的方法是( )
A.将后视镜上的A端向前推B.将后视镜上的B端向前推
C.将后视镜上的C端向前推D.将后视镜上的D端向前推
7.(多选)如图所示是声波的四种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不同B.丙、丁的音色不同
C.乙、丁的响度相同D.乙、丙的音调相同
8.(多选)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夏天使用电风扇时人感觉凉爽,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D.盛夏,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9.(多选)“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图甲,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
B.如图乙,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角与入射角是否相等
C.如图丙,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靠近法线,折射光将逐步靠近法线
D.如图丙,从水槽上方透过水看到的水槽底部比它实际位置要深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16分)
10.如图所示为日晷,它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就是利用日晷来测量______的,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盘面的刻度线是______的,整个日晷相对地面是______的(后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
11.细心的小聪发现:雷雨时,往往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在空气中光速______声速(选填“小于”、“大于”、“等于”)。若某次闪电的位置距离小聪1700m,则小聪看到闪电后______s会听到雷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12.如图为小铭用小药瓶,吸管,橡胶塞和微红色的水完成的自制温度计,若想令温度的变化反映得更明显,应尽量选择较______(选填“粗”或“细”)的吸管、先将该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液柱的位置会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1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水和空气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____是界面。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水在______。(选填“AD的右方”“AD的左方”“BF的下方”“BF的上方”)
14.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______(选填“A”或“B”)。此调节过程酒精灯应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实验过程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所示时,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15.已知两物体A、B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经过的路程之比是,则它们的时间之比是______。另一物体C在某次运动过程中,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已知,则______。
三.作图题(共2小题,共4分)
16.请按照要求作图。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17.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小明在河边看到池底的鱼很浅而实际却很深,请在图中画出眼睛在B处看到河底A处鱼的像在C处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共22分)
1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cm。
(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______(选填“A”或“B”)球。
(2)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______mm;B球通过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用刻度尺测得照片上A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则A球通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______。
19.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我们完成了一些小实验。
(1)如图甲,在“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中,金属盘底面会出现______;室温较高时,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在金属盘中放一些______。
(2)如图乙,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而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______,冰在熔化过程温度______。
(3)如图丙,将碘锤浸入开水中,黑色的碘颗粒没有熔化,而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紫红色的碘蒸气,说明水的沸点______碘的熔点。
2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可沿中缝折叠)、白板。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它的反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保持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光屏上的光斑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①平面镜水平放置,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当纸板B和纸板A在______时,纸板B上能呈现反射光束。
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可知:______。
③用另一束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观察到反射后的光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
(3)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让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入射点O放置白板并调整位置,发现白板只在某一位置能同时呈现入射光和反射光,测得此时白板与镜面成角,说明白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实验表明:______。
21.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MN应选择______(透明玻璃板/平面镜),并将其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N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MN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象说明______。此时,蜡烛B所处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______。
(4)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然后______(直接/隔着MN)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2.(8分)小红和同学约好周六8:00到体育公园锻炼,但是她出门晚了,到达将军公园北门时,已经是7:40,她用手机导航软件查了下路线,如图,从将军园北门到体育公园正门共1.7公里,如果骑行的话,大概需要8分钟;如果步行的话,按推荐路线最快需要24分钟。因查手机等原因耽误了1分钟,为了能准时赴约,于是她选择了骑自行车前往,终于在7:50到达体育公园正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求:
(1)手机导航推荐的步行平均速度为多少;
(2)小红从将军公园北门骑行到体育公园正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小红在体育课上测得自己跑步的速度为2.83m/s。如果她到达将军公园北门时,立即跑步前往体育公园正门,能否在相约时间内达到。
23.(8分)2024年3月28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深潜科考任务后返回三亚,这次任务带回了大量深海样本,并发现了多个深海新物种,如图所示为“奋斗者”号在海底探索时的情景。“奋斗者”号可使用超声波在海底定位,在一次任务中,“奋斗者”号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在经过6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奋斗者”号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在下潜时再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2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是多少米?
(2)“奋斗者”号需要多少秒才能潜到海底?
(3)发射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距离海底有多少米?
24.(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纤的奥秘
光纤电缆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光纤电缆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光可以从弯曲的玻璃光纤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而不会“溜”出玻璃纤维,这是为什么呢?如图甲所示,以某种玻璃为例,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平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平面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入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41.8°,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并非光线在任何界面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在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时才能发生。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包层两种不同的透明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包层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从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这样光就只能在玻璃中传播,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如图丁所示。
(1)图甲中,光线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折射角。
(2)图乙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______。
A.折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B.折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C.折射光线逐渐增强,反射光线逐渐减弱D.折射光线逐渐减弱,反射光线逐渐增强
(3)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增大入射角______(选填“有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4)光线从光导纤维的包层斜射向内芯时______。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能会发生全反射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会发生全反射
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可能会发生全反射D.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会发生全反射
八年物理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A 2.D 3.D 4.D 5.D 6.A
二、多选题(共3小题)
(多选)7.ABD (多选)8.ACD (多选)9.BD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0.时间;运动;静止。 11.大于;5 12.细;下降。 13.AD;30°;60°;AD的右方
14.B;点燃;不变 15.8;9;5;6.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6. 17.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8.(1)A(2)39.0;3.9;(3)3;5.
19.(1)小水滴;冰块;(2)使冰受热均匀;保持不变;(3)升华;低于。
20.(1)下;(2)①同一平面上;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垂直;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1.(1)透明玻璃板;垂直;(2)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4)直接;虚。
六、综合应用题(共3小题)
22.解:(1)步行平均速度为:;
(2)小红骑行的时间:.
从将军公园北门骑行到体育公园正门的平均速度:;
(3)小红跑步前往体育公园正门的时间:;
则她跑步前往体育公园正门的时间为:。所以能赶上相约的时间.
答:(1)手机导航推荐的步行平均速度为;
(2)小红从将军公园北门骑行到体育公园正门的平均速度为;
(3)如果她到达将军公园北门时,立即跑步前往体育公园正门,能在相约时间内达到。
23.解:(1)由可得,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距离为:;
(2)“奋斗者”号距离海底的距离为:。
由可得,潜到海底需要的时间为:,
(3)略
答:(1)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是9000m:
(2)“奋斗者”号需要225s时间才能潜到海底:
(3)发射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距离海底有1520m远。
24.(1)小于;(2)D;(3)不可能;(4)D声音声
音强弱等级/dB
频率/Hz
校准前
60
310
校准后
70
320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①
30°
30°
②
45°
45°
③
60°
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大连高新区、名校联盟多校联考中考模拟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大连高新区名校联盟多校联考中考模拟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大连高新区名校联盟多校联考中考模拟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