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山区(包括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比例是( )
A.约33%B.约26%C.约10%D.约2/3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
C.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为主D.地形类型多样,盆地面积最小
3.据图分析推测,我国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A.耕地资源充足B.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D.交通便利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下图示意我国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区B.山地地区C.高原地区D.盆地地区
5.秦巴山区主体位于陕西南部,图中①山脉为( )
A.秦岭B.横断山脉C.太行山脉D.昆仑山脉
6.下图示意“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沿北纬36°纬线剖面)”。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①表示( )
A.巫山B.太行山C.贺兰山D.祁连山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往往也是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读我国重要山脉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山脉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A.秦岭B.横断山脉C.大兴安岭D.天山山脉
8.下列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
B.②是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C.③是东北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位置最北的平原
D.④是准噶尔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该片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勾绘出一幅美丽的边疆画卷。读四个边疆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中四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①—辽—沈阳B.②—黔—南宁
C.③—新—乌鲁木齐D.④—桂—昆明
10.下列关于图中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的陆上邻国最多B.②省区被北回归线穿过
C.③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D.④省区与南亚相邻
11.读我国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题。
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广,陆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
C.从半球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D.我国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陆上贸易和海上贸易
13.与图中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在( )
A.与巴西相比,我国气候更温暖
B.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C.与蒙古相比,我国海运更便利
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因地理环境差异,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景观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 )
A.藏族B.蒙古族C.朝鲜族D.傣族
15.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陕西省B.云南省C.黑龙江省D.内蒙古自治区
16.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高原、盆地B.高原、丘陵、平原
C.平原、盆地、丘陵D.盆地、高原、平原
17.我国西部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 )
A.降水量少B.气温日变化大C.气温年变化大D.平均气温较高
18.下面对于我国气象灾害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台风—西北内陆B.干旱—华北地区
C.洪涝—青藏高原D.沙尘暴—长江中下游平原
19.2019年5月中下旬,我国南方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形成“南涝北旱”现象,影响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B.南方地形复杂多样
C.夏季风强弱不稳定D.冬季风的势力强大
20.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B.气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非季风区
C.云南省是各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区
D.有些地区既是干旱多发区又是洪涝多发区
21.读我国内外流域界线图,与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最接近的地理分界线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22.下列少数民族与其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A.藏族——丰收节B.苗族——泼水节
C.蒙古族——那达慕大会D.傣族——端午节
23.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简称是( )
A.青、藏B.藏、甘C.青、川D.川、藏
24.读图“某年长江武汉段流量变化图”,完成下题。
该图间接反映中国的降水(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空间分布均匀
C.年际变化大D.季节变化大
2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二、材料分析题
26.黄河安澜,即黄河安稳不泛滥,比喻国泰民安。图1为黄河流域图,图2为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_山脉,注入渤海。
(2)读图可知,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流经该地后,黄河进入中游的___________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黄河进入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形成“___________”,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4)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其治理的具体措施
有___________。(写出一点)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积极推进黄河干流适宜河段旅游通航和分段通航”。黄河复航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降低物流费用。
(5)若黄河下游河段实现通航,下列产业受益最大的是( )
①货物运输
②沿黄旅游
③金融行业
④芯片制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三、综合读图题
27.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盆地中,A是我国最大的______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盆地内的______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2)我国四大高原中,B高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的______地表形态。
(3)我国众多的山脉中,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d是______山脉。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在哪些方面发展具有优势?
28.读中国地形、地势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________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常用来形容B___________高原。
(3)有“紫色盆地”之称的C是___________盆地。
(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耕地以___________(填旱地或水田)为主。
(5)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属于内海的D是___________海。
(6)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E是___________岛。
29.读我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及沿36°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a为__________海。A、D地区的分界线为__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
(2)图中的四大地理区域,冬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__地区;太阳能、地热能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地区。(填字母)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句诗词中的“春风”是指__________(冬/夏)季风,B地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
(4)从“沿36°N地形剖面图”中可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
30.昭通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的探究活动,读“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的两个端点城市分别是黑龙江省的A____和云南省的B____,该线东部人口___________,西部人口___________。
(2)从地形类型上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沿江、沿湖地区,从纬度位置上看,我国人口大部分位于降水较多、气温适宜的____纬度地区。
(3)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预计到2050年,我国人口会出现“银发潮”现象,“银发潮”现象体现我国人口问题是____,人口增长过慢还会引发____问题(答一点即可)。
31.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在祖国的边境,无数边防军人守卫着国土。读中国“东南西北四大哨所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领土最南端是________,所属省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因为是水下暗沙,无法驻军,因此我国“南海第一哨”设置在其北侧的华阳礁。
(2)“漠河北极哨”气候恶劣,冬季,哨所士兵往往要忍受零下50℃的冰冷刺骨,而同一时间的“南海第一哨”仍在经历“炎炎夏日”,这是因为________。
(3)黑龙江的乌苏镇被称为我国“东方第一哨”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哨所,当这里阳光洒满大地时,我国最西端的________高原“西睡第一哨”则仍是繁星满天。请用所学知识说明原因:________。
(4)位于江苏连云港的开山岛位于我国四大领海的______海,战略海防十分重要。
(5)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请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角度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分别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答出一点)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根据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可以判断出我国山地、高原、丘陵分别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3%、26%、10%,山区包括山地、高原、丘陵,所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山区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因此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所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由上题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该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耕地资源不足,A错误;利于发展多种经营,B正确;有众多的自然风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C错误;山区面积广大,交通不便,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知,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分布较多,这些地区以山区为主,人口稀疏,B正确;平原地区、高原地区、盆地地区分布较少,A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①山脉为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A正确;横断山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B错误;太行山脉位于华北地区,C错误;昆仑山脉位于我国西部新疆和西藏之间,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图中①山脉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巫山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故A项错误;太行山脉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故B项正确;贺兰山脉位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故C项错误;祁连山脉位于柴达木盆地与内蒙古高原之间,故D项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读图,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故选C。
8.答案:C
解析:①位于秦岭以北,是黄土高原,A错误。②位于横断山脉以西,是青藏高原,B错误。③位于大兴安岭以东,是东北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位置最北的平原,C正确。④位于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D错误。故选C。
9.答案:C
解析:①是黑龙江省一黑一哈尔滨,A错误: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桂一南宁,B错误,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新一乌鲁木齐,C正确,④是云南省一云或滇一昆明,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①与俄罗斯相邻,②与越南相邻,③与8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④与3个国家相邻,故A错误;根据图示②有虚线表示的北回归线穿过,B正确;①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C错误;④省区与东南亚相邻,而非南亚,D错误。故选B。
11.答案:B
解析:从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可将该地的气候特点概括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故A错误;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广,陆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故B错误;我国领土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C错误;我国背靠大陆,面向海洋,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陆上贸易,也利于发展海上贸易,故D正确。
13.答案:C
解析:巴西国土大部分位于热带,我国气候条件与其相比相对凉爽,A错误;俄罗斯国土大部分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我国气候条件与其相比相对温暖,B错误;蒙古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四周不临海,我国海运条件与其相比更加便利,C正确;日本是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国,其气候受海洋影响更加显著,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图中的竹楼、孔雀舞、竹筒饭都是傣族特色的建筑、文化习俗和食物。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由于当地湿热、降水多的气候特点,多是屋顶坡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的特色建筑——竹楼。当地人喜欢模仿孔雀的样子跳孔雀舞,富有特色的食品是竹筒饭和菠萝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5.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少数民族是傣族,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傣族的主要聚集地。云南少数民族众多,除了汉族以外少数民族有25个,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答案:A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以及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还有纵横交错的昆仑山、阿尔泰山、横断山脉等。所以,西部主要地形是山地、高原和盆地。故选A。
17.答案:B
解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温日变化大的特征。故选B。
18.答案:B
解析: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像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A不符合题意;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尤为严重,B符合题意;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两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C不符合题意;沙尘暴多发生在西北和华北相对干旱的地区,D不符合题意。
19.答案:C
解析: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强弱的变化导致雨带进退的“失常”是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20.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气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季风区;寒潮在云南省很少发生;有些地区既是干旱多发区又是洪涝多发区。故选D。
21.答案:A
解析:内、外流区分界线的山脉基本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故选A。
22.答案:C
解析: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傣族有泼水节,藏族有雪顿节,苗族有芦笙节,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高山族有丰收节,汉族有传统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故选:C。
2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四川省,其简称为青、川。故选C。
24.答案:D
解析:从“某年长江武汉段流量变化图”中可以看出,长江夏秋季节水量大,冬春季节水量小,从而间接反映出我国降水夏季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的特点。故选:D。
25.答案:A
解析: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A。
26.答案:(1)巴颜喀拉
(2)河口;黄土
(3)地上河
(4)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均可)
(5)A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注入渤海。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流经该地后,黄河进入中游地区,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地上河”引发河堤决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主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其治理的具体措施有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等。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下游流经我国华北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运输需求大,若黄河通航,能方便货物运输,①正确;若黄河下游通航,可方便人们可以进行沿黄旅游,②正确;金融行业和芯片制造业对于交通运输没有太大的需求,所以若黄河下游通航,对这两个产业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受益最大的产业,③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即A正确,③④错误,即BCD错误;故选A。
27.答案:(1)塔里木;塔克拉玛干
(2)千沟万壑
(3)祁连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解析:(1)我国四大盆地中,A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天山以南,油气资源丰富,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2)我国四大高原中,B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植被破坏等,造成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3)我国众多的山脉中,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d是祁连山脉,是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分界线。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是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28.答案:(1)昆仑
(2)内蒙古
(3)四川
(4)水田
(5)渤
(6)台湾
解析:(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一横断山脉。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B内蒙古高原。
(3)C四川盆地,面积约16.5万平方千米,因为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
(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网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这里耕地以水田为主,属于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
(5)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D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
(6)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E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9.答案:(1)东海;秦岭
(2)A;C;
(3)夏;塔里木河
(4)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解析:(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a为东海。A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A北方地区,太阳能、地热能最丰富的是C青藏地区。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句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加上山脉的层层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B西北地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从“沿36°N地形剖面图”中可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0.答案:(1)黑河;腾冲;稠密;稀疏
(2)平原;沿海;中低
(3)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
解析:(1)由图及所学知识知,图中所示的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中的A是黑龙江黑河市,B是云南省腾冲县;该分界线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由我国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从海陆位置看,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沿湖地区,这些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运输便利。我国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从纬度看,大部分位于降水较多、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高纬度气温低,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
(3)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慢还会引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社会问题。
31.答案:(1)曾母暗沙;热
(2)南北跨纬度广
(3)帕米尔高原;东西跨经度大
(4)黄
(5)陆上邻国众多,便于开展边境贸易;港口众多,便于开展海洋事业;光热条件好;气候多样,便于发展多种农业
解析:(1)我国领土最南端是海南岛的曾母暗沙,所属省区海南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因为是水下暗沙,无法驻军,因此我国“南海第一哨”设置在其北侧的华阳礁。
(2)“漠河北极哨”气候恶劣,冬季,黑龙江漠河纬度高,气温低,哨所士兵往往要忍受零下50℃的冰冷刺骨,而同一时间的“南海第一哨”纬度低,气温高,仍在经历“炎炎夏日”,这样现象的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3)黑龙江的乌苏镇位置偏东,被称为我国“东方第一哨”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哨所,当这里阳光洒满大地时,我国最西的帕米尔高原位置偏西“西陲第一哨”则仍是繁星满天,由于地球自转,我国跨经度大产生时间差异。
(4)据图可知,位于江苏连云港的开山岛位于我国四大领海的黄海,战略海防十分重要。
(5)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一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陆上邻国众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从陆上交通与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发展贸易往来,有利于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②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海岸线曲折绵延,港湾众多,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还为发展海洋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沿海地区可以发展渔业、航运、海洋资源开发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太行山,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