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及运用,阮小五,阅读理解及分析,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题,共28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活力中国,铿锵步伐。岁月的年轮刻录历史的荣光,留下璀璨而厚重的印记,描绘出大国发展的强劲脉络。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载人航天取得新突破□国产大飞机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全球首架正式交付;复兴号列车创相对交会时速870千米的世界新纪录,交通强国步履铿锵……今天的中国,活力十足,动能澎湃,天地间奔涌万千气象,放眼是波斓壮阔的光明前景。让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dài,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彼岸,一往无前。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找出并改正文中的一个错别字。
踔厉奋发______ 笃行不dài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2)文中“□”处应该填写的标点是______。
(3)用部首检字法查“履”字,先查部首( ),再查( )画。
【答案】(1) ①. chuō ②. 怠 ③. 斓 ④. 澜
(2); (3) ①. 尸 ②. 十二(12)
【解析】
【小问1详解】
考查字音字形。
踔厉奋发:chuō lì fèn fā,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笃行不怠:dǔ xíng bù dài,切实履行所学,不倦怠。
波斓壮阔——波澜壮阔,bō lán zhuàng kuò,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小问2详解】
考查标点符号。
“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载人航天取得新突破”与“国产大飞机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全球首架正式交付”和“复兴号列车创相对交会时速870千米的世界新纪录,交通强国步履铿锵”构成并列的三个分句,因此“□”处应该填写分号。
【小问3详解】
考查查字典。
“履”:lǚ,部首:尸,笔画:15,先查部首“尸”,再查12画。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B.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巧妙绝伦的设计,让航天员回家之路更舒适。
C. 历来被当作国庆档前哨战的中秋档即将到来,已有13部影片定档在中秋节前后上映,《峰爆》更是首当其冲,于9月17日正式上映。
D. 他对此次设计抱有浓厚的兴趣,也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当遇到技术上的难题时他一定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情郁于中,意思是感情聚积在心里不能发泄。使用恰当;
B.巧妙绝伦,意思是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使用恰当;
C.首当其冲,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的意思。与句意电影首次上映不符,使用有误;
D.随机应变,意思是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形容临事能妥善变通处置。使用恰当;
故选C。
3. 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在绥化市正式上线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B. 中秋时节,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此时除了吃月饼,大闸蟹应该算得上第二受欢迎的传统美食了。
C. “双减”的目的,是让孩子的学习回归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能撒手不管了,教育不能光靠学校和老师。
D. 2021年9月5日,东京残奥会闭幕,中国运动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取得了金牌96枚、银牌60枚、铜牌51枚的好成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成分残缺,在“敢拼敢搏”后添加“的精神”;
故选D。
4.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严格来说,我没有经历那些剧烈的成长之痛。”句中“没有”作状语。
B.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是承接复句。
C.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句中“涵养”是动词。
D. “细细切割”“连绵不绝”“缀满星斗”“鸟儿呢喃”这四个短语类型都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这个句子是递进复句。
故选B。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子》共8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B.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她是20世纪80年代“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中国女小说家,原名张遒莹,她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生死场》。
C. “书”即书信,古人又叫“尺牍”或“信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如《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信,《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信。
D. “汉字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我们常见的“水”字就属于会意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列子》今存8篇,不是共8篇;刘向是西汉人,不是东汉人;
B.“婉约派”应改为“朦胧派”;《生死场》是中篇小说;
D.“水”字属于象形字;
故选C。
名著阅读(3分)
6. 下列各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后,担任广东学道,在主考院试时,遇周进考秀才,范进以第一名成绩将周进录取,因此范进对周进有知遇之恩,二人是师生关系。
B.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就是藤野严九郎。
C.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展开,其中最体现“官逼民反”这一主题的人物是武松。
D. 简·爱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曾因捍卫人格独立而勇敢地放弃已有的“饭碗”,拒绝了洛伍德学校校长的邀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知识
A.将“范进”和“周进”互换位置;
B.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的朋友是范爱农;
C.《水浒传》其中最体现“官逼民反”这一主题的人物是林冲;
故选D。
7. 《水浒传》中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的好汉有: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除这七个人外,还有一个挑酒的汉子,这个人是_______。
【答案】白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水浒传》原文写道:“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由此可知,挑酒的汉子为白胜。
8.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2)饿死真吾志,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3)________,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4)而现,__________。(余光中《乡愁》)
(5)秋瑾在《满江红》中写自己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爱国之情是华夏子孙最真挚的情感。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能表达爱国情感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我报路长嗟日暮 ②. 梦中行采薇 ③. 小信未孚 ④.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⑤.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⑥. 青衫湿 ⑦.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⑧. 留取丹心照汗青(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暮、薇、孚、峡、莽”等字词易写错。
表达爱国情感的连续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 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
A. 甲词融叙事、议论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B. 乙词中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词人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C. 辛弃疾作词多用典故,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霹雳”等多个典故。
D. “骑卷平冈”形容人马众多尘土飞扬,把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内卷情形。
(2)【甲】词中的“狂”和【乙】词中的“壮”,从内容到情感上都有相似之处,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B (2)[甲]词上片写壮观出猎,下片写拉弓请战,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的人物形象;[乙]词上片回忆了临敌出征的军营,下片写驰骋作战,衬托了人的英勇无畏。两首词都在豪迈热烈的气氛中表达了诗人为国立功之志。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
A.甲词融叙事、抒情为一体;
C.“霹雳”不是典故;
D.“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以及打猎场面之壮观;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甲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为词作奠定了感情基调。首先词人的“狂”表现在狂在外形:根据“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知,词人行为举止狂,劲装出猎且全城百姓出动,规模盛大;其次,词人的“狂”表现为狂在内心:根据“亲射虎,看孙郎”“鬓微霜,又何妨”可知,词人以孙权自比,抒发雄心壮志,以“老”衬“狂”,充分表现出了词人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结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知,词人通过运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抒发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也是词人的内心的“狂”。
乙词,题目中的“壮词”显示了记叙的雄壮高昂。内容:“醉里挑灯看剑”,壮怀激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了军营生活和战斗激烈场面,表达词人渴望回到战场的心声,可谓豪情万丈;情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词人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
两首词气势磅礴,都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壮志豪情,抒发了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本题共3个小题,共6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字是交流的工具。文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文学是润泽我们心灵的营养品。班级开展了一次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0. 班级成立了文学社,请你为文学社刊物的文学专栏命名。
11. 请你仿照示例,用简练的语言介绍鲁迅和冰心。
示例:施耐庵,我国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水浒传》。
12. 选择教室中的一角作为文学角,为了方便同学们寻找自己喜欢的作品,你所在小组按“经史子集”这四类为班级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分类。同学小明手里拿着《礼记》不知道应该放在哪一类中,请你帮助他。(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子:先秦诸子百家著作和一些宗教典籍。集:文学作品。)
【答案】10. 小说天地(文苑撷英)
11. 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冰心:现当代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寄小读者》等。
12. 放在“经”这一类中。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栏目设计。
根据题干“文学社刊物的文学专栏”的提示,扣住文学特征,语言简洁精炼即可。
示例:文苑漫步、文海拾贝、诗路花语等。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仿写的句子注意介绍作家的年代和代表作品。按照“作者+年代+身份+作品”的形式展开。名字与年代及作品对应即可。
示例:冰心,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散文诗集《繁星》《春水》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礼记》属于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根据括号中“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的提示,可知应放在“经”这一类中。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6题,共36分)
(一)(10分)
阅读《曹刿论战》节选和《全琮传》,完成下面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初,权将围珠崖及夷州,皆先问琮。琮曰:"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异域,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愚臣犹所不安。"权不听。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权深悔之。
(节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权:孙权,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②琮: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③猥亏:损失。
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公将驰之( ) ②以冀万一之利( )
14.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②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公将鼓之/权深悔之B. 然殊方异域/吴广以为然
C. 战于长勺/所欲有甚于生者D. 遂逐齐师/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6. 同样是劝谏,【甲】文中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最后以少胜多,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而【乙】文中的孙权不听全琮的劝告,一年后后悔不已。全琮不同意孙权出兵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13. ①. 驱车追赶 ②. 希望
14. ①(曹刿)向下察看车轮碾压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②凭我们吴国的威视,攻向哪儿,哪儿不被攻克? 15. D
16. 珠崖和夷州都在远方,又是异域,大海阻隔,那里水土潮湿有瘴气,军民进出,一定会生病,还会相互传染,去的人都害怕不能活着回来,攻克之后收获也不会多,弊多利少,所以不同意。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驰:驱车追赶。
(2)句意:希望获得万分之一的利益。冀:希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1)注意重点词语:辙:车轮碾出的痕迹; 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
(2)注意重点词语:威:威严;向:攻向;克:攻克。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相同。音节助词/代词;
B.不相同。副词,然而/形容词,对的;
C.不相同。介词,在/介词,比;
D.相同。副词,于是/副词,于是;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内容理解。
根据【乙】“然殊方异域,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可知,翻译:然而远方异域,大海阻隔,水土潮湿有瘴气,自古就有,军民进出,一定会生病,相互传染,去的人都害怕不能活着回来,攻克所获又怎能多得?全琮认为弊多利少,所以不同意。
【点睛】参考翻译:
【甲】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乙】当初,孙权将要围攻珠崖和夷州时,都是先请教全琮,全琮说:“凭我们吴国的威势,攻向哪儿,哪儿不被攻克?然而远方异域,大海阻隔,水土潮湿有瘴气,自古就有,军民进出,一定会生病,相互传染,去的人都害怕不能活着回来,攻克所获又怎能多得?损失江岸的士兵,希望获取万分之一的利益,我还是有所担心的。”孙权没有听从他的建议。部队出征一年后,因疾病瘟疫而死的士卒十有八九,孙权大为悔恨。
(二)(共8分)
阅读《立春,春天到了吗?》,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春天到了吗?
①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通常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今年立春在2月4日。
②谚语有云: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我国南方地区日照和降雨逐渐增多,一些地方已经“吹面不寒杨柳风”。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立春时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较为寒冷,有些地方甚至还在下雪,并没有进入自然意义上的春天。
③按照气象学入春标准,当气温的滑动平均值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达到这个标准的第一天就是春季的起始日。根据这一标准,各地的入春进程自南向北有着显著差异。立春时节,我国广东、广西以及云南南部、福建东南部等地往往已经入春;四川东南部、福建北部等地则在2月逐步入春;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入春时间在3~4月;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以及青藏高原大部地区的春天要等到5~6月。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入春时间逐步提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春时间较20世纪80年代普遍提前了5~10天。
④“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春意味着风和日暖,也意味着万物生长。人勤春来早,各地陆续入春后,春耕春播工作也自南向北陆续展开。值得注意的是,春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若是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遇并相持,极易形成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发生倒春寒现象。每年3~4月,倒春寒天气在南方易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在北方会对冬小麦和林果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需注意防范。
⑤立春时节,虽然天气开始慢慢回暖,但早晚温差仍然很大,我们一方面应当及时关注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为出行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在大部分地区,也要注意保暖。民间俗语“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注意保暖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对多变的天气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大家可用多层穿衣法来应对天气变化,保护身体健康。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2日第14版)
17. 阅读全文,说说立春时节我国南北方气候的特点。
18. 文章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语“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19. 文章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季节的经验总结。为了方便记忆,人们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请写出“春雨惊春清谷天”这句歌词中所包含的除立春外的任意两个节气名称。
【答案】17. 南方地区日照和降雨逐渐增多;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较为寒冷,有的地方甚至还在下雪。
18. 不能删去,“通常”是一般、平常的意思,表限制,说明立春一般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但不排除特殊年份,删去后,意思就变成了立春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句子表意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通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9. 举例子,举我国多地人春时间各不相同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各地的入春进程自南向北有着显著差异的特点,从面使说明更易懂,更有说服力,
20.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写出两个节气名称即可)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提炼与概括。
根据②段“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我国南方地区日照和降雨逐渐增多,一些地方已经‘吹面不寒杨柳风’”,可概括为:南方地区日照和降雨逐渐增多;
根据②段“立春时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较为寒冷,有些地方甚至还在下雪,并没有进入自然意义上的春天”,可概括为: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较为寒冷,有的地方甚至还在下雪。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能删去。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第①段“立春通常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今年立春在2月4日”中的加点词语“通常”是一般、平常的意思,表限制。这里说明立春一般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但不排除特殊年份;如果删掉,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不能删去。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根据第③段画线句“立春时节,我国广东、广西以及云南南部、福建东南部等地往往已经入春;四川东南部、福建北部等地则在2月逐步入春;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入春时间在3~4月;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以及青藏高原大部地区的春天要等到5~6月”列举广东、广西以及云南南部、福建东南部四川东南部、福建北部、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以及青藏高原大部地区的例子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各地的入春进程自南向北有着显著差异的特点。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理解。
“春雨惊春清谷天”包含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根据题干“请写出‘春雨惊春清谷天’这句歌词中所包含的除立春外的任意两个节气名称”的要求,写出除立春外的任意两个节气名称即可。
示例:雨水、惊蛰。
(三)(共9分)
阅读《让诗词之美生活中绽放》,完成下面小题。
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放
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捕捉当代审美需求,找到传统与时代的契合点。多年来,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纽带,带人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受到观众喜爱。诗词可以写下人生自得的欣喜,可以描绘光明美好的场景,也可以抒发心怀天下、激励众人的豪迈情怀……近期播出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欢喜、寻味、寒暑、远方等为主题,从不同视角生发诗意,抒写时代之歌。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放。
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就要紧贴人们的现实生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生活里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唤醒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情怀,在潜移默化中让更多人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守护者。《2023中国诗词大会》将镜头对准普通人,讲述他们与诗词结缘的故事,进而在当代语境下阐释诗词内涵,描绘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
③从机长、农民工、学生到铁路工程师,节目通过讲述各行各业的人与诗词的联系,拉近人们与诗词文化的距离,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非遗”传承人的绒花制作、琉璃烧制等技艺,手艺人的煎饼花、地面彩绘等才艺,都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在诗与画的结合中融入竞技感,“画中有诗”环节强调生活中的诗意,文化衫、帆布包、灯罩等生活用品,都可以作为展示诗意的“舞台”,成为寄托诗情的载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被诗意浸润的日常生活中,在被传统文化丰富的生活空间里,人们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坚、生生不息。
④文艺工作者还需要锚定传统焕新的关键点,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以诗词为例,“歌以咏志”,一首首流传至今的诗词仿佛一个个音符,凝结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今人的构思、创作,又被谱写成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十年辛苦不寻常”,诗词又仿佛一粒粒种子,通过浸润、流传,到处生根开花。从中国诗词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独特的音乐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竞赛的创新形式,通过吟诵、阐释等环节,将诗词文化和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相结合。沉浸式演绎、诗词抢答题等环节,以饶有新意的方式灵活展现古典诗词之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巧妙融入,生动还原《福贵岁朝图》中赏花灯、放鞭炮、滑冰车、折梅枝等传统节日活动,让当代观众体验了一把清代孩童的过年方式,领略“总把新桃换旧符”赓续至今的节日情感。《清明上河图》中北宋的街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和九色鹿等多个场景和意象的重现,也是以当代观众喜爱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让古老的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⑤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彰显着中华文明的蓬勃生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宝库,创新传播中华文化精髓,自信、从容地讲述当代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风采。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17日第20版,有删改)
2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 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3. 请简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24. 文章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就要紧贴人们的现实生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当你的朋友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你准备用哪两句古诗安慰他(她)?请简述理由。
【答案】21. 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放。
22. 举例论证,举新技术的巧妙融入,生动还原《福贵岁朝图》中传统节日活动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文艺作者还需要定传统焕新的关键点,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的观点,进论证了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3. 首先,开篇由从不同视角生发诗意,抒写时代之歌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引出中心论点;然后,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就要紧贴人们的现实生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文艺工作者还需要锚定传统焕新的关键点,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发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宝库,创新传插中华文化精髓,自信、从容地讲述当代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风采。
24. 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理由:因为这两句诗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概括。
本文的题目“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放”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章第①段开篇由抒写时代之歌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引出中心论点“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放”;然后,②③④段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就要紧贴人们的现实生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文艺工作者还需要锚定传统焕新的关键点,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发出号召。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
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巧妙融入,生动还原《福贵岁朝图》中赏花灯、放鞭炮、滑冰车、折梅枝等传统节日活动,让当代观众体验了一把清代孩童的过年方式”,举新技术的巧妙融入,生动还原《福贵岁朝图》中传统节日活动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第④段的分论点“文艺作者还需要定传统焕新的关键点,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放”,从而使论证更深入、更具体。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第①段“近年来,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纽带,带人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受到观众喜爱”由从不同视角生发诗意,抒写时代之歌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引出中心论点“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放”;然后,第②③④段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就要紧贴人们的现实生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文艺工作者还需要锚定传统焕新的关键点,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第⑤段总结,发出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宝库,创新传插中华文化精髓,自信、从容地讲述当代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风采”。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积累。
示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理由:这两句诗比喻人们在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表达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与自信。
(四)(共9分)
阅读《父亲的秘密》,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秘密
①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道两边,大大小小的餐馆次第亮起霓虹招牌,宛如朵朵璀璨的鲜花在夜色中绽放。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深深诱惑着来往的路人。
②街尾的一间小馆子里,一对父女正津津有味地享受着丰盛的晚餐。小女孩儿一双小手紧抱着大鸡腿,吃得满脸都是。年轻的父亲宠溺地看着女儿,用纸巾温柔地拭去她脸上的食物残渣。“慢点儿吃,看你,吃得像个小花猫。”父亲温柔地说。
③“爸爸,炸鸡腿真好吃!”小女孩儿笑得像花朵一样甜。“等下次妈妈出差时,爸爸再带你来吃。不过,这是咱俩之间的秘密,不能告诉妈妈,妈妈说这些都是垃圾食品,不让咱们吃。”
④“好,爸爸,我不说,这是咱俩的秘密,是秘密就不能告诉任何人。”小女孩儿凑到爸爸面前,放低声量说。
⑤这时,有个男人走到饭馆门口,四五十岁的样子,提着一个大大的行李包,黑瘦的脸上布满了风霜和倦意。男人站在门口,想进来又没进,朝里张望了几眼,脸上是犹豫不决的表情,迟疑了一会儿,才鼓足勇气,怯怯地走了进来。
⑥“请问,这里的米饭多少钱一份?"男人问店员。“两元钱一碗。”店员说。“可以只点一碗米饭吗?”男人有些不好意思。店员打量了男人几眼,说:“可以。”“我要一份米饭。”男人局促地说。店员和善地一笑,说:“好,你先坐,饭马上就来。”男人走到一个角落,放下行李,坐下来。男人的座位离父女俩不远,正对着年轻的父亲。
⑦店员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男人从行李包里掏出一瓶咸菜,用筷子扒了一些到碗里,就着米饭,大口大口吃起来,那样子,仿佛是一个很久没吃东西的人突然吃到了山珍海味。吃着吃着,男人突然噎着了,他干咳了几声,从行李包里取出一个旧保温杯,来到餐馆的柜台前,柜台旁摆着一排开水瓶。
⑧“这里的开水是免费的吗?”男人问店员。店员点点头。男人倒了一杯开水,又回到座位上,埋着头,边喝水边吃饭。年轻父亲看着男人,若有所思。他悄悄走到店员身边耳语了几句,回来继续吃饭。很快,店员给男人端过来一盘青椒肉丝。男人连连摆手说:“我没点菜。”店员说:“今晚我们店做活动,给进店的前十名客人各送一个菜,免费的。”“是吗?那太感谢了。”男人一脸感激。
⑨看对面的男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菜,年轻的父亲会心一笑。没吃几口,男人的手机突然响了,男人急忙放下筷子接电话。“喂,丫头啊,你在学校还好吧?别太省,好好吃饭,好好学习,我挺好的,已经找到工作了,单位包吃包住。你别担心。我正在单位食堂吃饭呢!我吃什么?我正吃着青椒肉丝呢!不信?你这丫头,老爸怎么会骗你?我真的在吃饭。视频?下次再视频吧,这会儿同事们都在,怪不好意思的。真的真的,我不骗你。”男人着急,涨红了脸。
⑩年轻的父亲见状,急忙走过去,对着男人的手机大声喊:“你快点儿吃,等会儿咱们还要加班呢!"男人对年轻父亲投来感激的一瞥,继续和女儿打电话。“是我的同事,叫我赶紧吃饭,这下你相信了吧?我先吃饭了,有时间我再跟你打电话,丫头再见!"
⑪男人挂掉手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抬头对年轻父亲一笑,说:“刚才,谢谢你。”年轻父亲笑笑说:“不客气,一句话的事儿。”男人吃完饭,去柜台结了账,回头对年轻父亲挥挥手说了声“再见”,提着行李走了。
⑫看着男人瘦削的背影走远,淹没在大街上汹涌的人潮里,年轻父亲的眼睛湿润了。“爸爸,你怎么哭了?”小女孩儿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疑惑地看着父亲。“爸爸想你爷爷了。”“你和爷爷也有秘密吗?”“当然有。”“什么秘密?”“这是我和你爷爷之间的秘密,是秘密就不能告诉任何人。‘他出神地望着窗外的夜色,想起了很多以往和父亲之间的秘密。
⑬小学暑假,趁母亲睡了,父亲叫他起床,偷偷带着他去村口的大河里游泳,天快亮了才回去。18岁生日那天,父亲领着他在一个小馆子里吃饭,父亲点了一瓶酒,要他也喝一杯,说喝了这杯酒,从今往后他就是大人就是男子汉了。读大三那年,他美慕同学有高档手机,借遍同学和朋友也买了一部,后来因还不上钱,被人追账,班主任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扇了他一记耳光,那是父亲第一次打他。后来,父亲求爷爷告奶奶四处找人借钱,给他把账还了。那段日子,父亲对母亲谎称单位加班,下班后帮人送水送燃气,饿了就吃馒头和咸菜,三个月后才把借别人的钱还清了。
⑭他和父亲之间有很多的秘密,然而,有一个秘密,父亲却一直隐瞒着他。大学毕业那年,他在一家单位实习,为了好好表现,他过年也没有回家。可是年后回去时,父亲已经不在了。原来,父亲半年前就诊断出肝癌晚期,怕他伤心,一直没有告诉他。
⑮他打开手机,点开父亲的照片,长久地凝视着。“爸爸,你这么大了,还想自己的爸爸啊?”
⑯“在父母面前,再大的人都是孩子。”说着,眼泪从他眼角悄然滑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17期)
25. 文章标题“父亲的秘密”有哪两层含义?
26. 品析文章第⑧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悄悄走到店员身边耳语了几句,回来继续吃饭。
27.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小女孩儿笑得像花朵一样甜。
28. 文中年轻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25. ①年轻父亲和小女孩儿之间的秘密 ②年轻父亲和自己父亲之间的秘密
26. “悄悄”这一副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走路时手脚的样子,表现了他怕被男人发现而小心慎的心理,表现了他做好事不想被人知道的精神品质。
27.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女孩儿的“笑容”比作甜美的“花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儿吃炸鸡时笑容的甜美,表现了小女孩儿喜悦,开心的心情。
28. ①从年轻父亲带着小女孩儿去享受丰盛的晚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宠爱孩子的人;②从年轻父亲主动为男人点菜和为男人解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③从年轻父亲感念自己的父亲,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爱父亲,感恩父亲的人。
【解析】
【25题详解】
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第④段中的“好,爸爸,我不说,这是咱俩的秘密,是秘密就不能告诉任何人”可知,题目的含义之一是年轻父亲和小女孩儿之间的秘密。
根据第⑫段中的“这是我和你爷爷之间的秘密,是秘密就不能告诉任何人”可知,题目的含义之二是年轻父亲和自己的父亲的秘密。
【26题详解】
考查词句赏析。
悄悄:不惊动人或不愿别人知道。这是一个副词,说明他不想自己的动作和自己跟店员说的话让那个男人发现而小心谨慎的心理。联系后文店员给男人加菜的情节可知,表现了他做好事不想让人知道的精神品质。
【27题详解】
考查语句赏析。这句话把小女孩的笑容比作甜美的花朵,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前段中的“小女孩儿一双小手紧抱着大鸡腿,吃得满脸都是”可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女孩儿吃炸鸡时笑容的甜美。联系人物心理可知,表现了小女孩儿此时喜悦的心情。
【28题详解】
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第②段中的“年轻的父亲宠溺地看着女儿,用纸巾温柔地拭去她脸上的食物残渣”可知,他是一个宠爱孩子的人。
根据第⑧段中的“年轻父亲看着男人,若有所思。他悄悄走到店员身边耳语了几句,回来继续吃饭”和第⑩段中的“年轻的父亲见状,急忙走过去,对着男人的手机大声喊:‘你快点儿吃,等会儿咱们还要加班呢!’”可知,他是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
根据第⑫段中的“‘爸爸,你怎么哭了?’小女孩儿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疑惑地看着父亲。‘爸爸想你爷爷了。’”可知,他是一个深爱父亲,感恩父亲的人。
四、写作表达(第27题,共50分)
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9. 请把题目“心中有你,让我 ”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要求:(1)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积极向上,要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心中有你,让我无比温暖
喜欢牵着你的手在阳光下幸福地漫步,追寻小鸟快乐飞翔的影子,倾听泉水叮咚流淌的乐章。晚上,喜欢靠在你的肩膀上,听你讲那过去泛黄的故事,欣赏萤火虫飞过身边的痕迹,静观天边飞速滑落的流星,默默在心里许下美好的愿望。希望一直就这样,依赖在你的身旁。
现在外婆老了,她走不了远路了,整天窝在小小的院子里。
我却长大了,飞出了外婆的小院,再没时间拉着她的围裙,像鼻涕虫一样粘着她撒娇了。
“外婆,快过年了,我考完试放假就来看你。”在学校里我兴奋地打电话给外婆。
“那好啊,等你放假了,外婆做好吃的等我的小猴子回来吃。”听得出来,外婆说话的声音里都带着笑意。外婆在小院里呆得太久了,寂寞了,想念她的孙儿了。
天公不作美,我刚收拾好课桌里凌乱的东西,便看见外面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阴沉沉的天空压在头上,似乎摇摇欲坠,仿佛随时有坍塌下来的危险。我不情愿地背着书包向校门口走去,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大雪中缓缓走来,更像是从遥远的时光里隐约走来,走到面前,才变成真实的外婆。
我与外婆并肩走在路上。已是中学生的我明显比外婆高出一个头。外婆穿着一双旧布帮胶底鞋,在堆满了雪的小路上蹒跚走着,深一脚,浅一脚,每迈出一步都十分吃力。她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但她手中的伞却始终罩在我头上,紧握伞柄的手在风雪中艰难地调整着角度。外婆的手像一件粗糙的雕塑品,又像寒冬里干枯的灰色树枝。寒风夹杂着雪花不断地向她那佝偻而单薄的身体袭来,漫天飞雪和她那花白的头发相互交织着,模糊了我的视线。我瞬间心疼了,赶忙接过外婆手中的伞。
我们就这样互相扶持着,艰难地走回了那个熟悉的小院。
外婆老了,脊背弯成了一张弓,身子比先前缩小了一号,但她却像阳光,照亮我的心灵,带给我丝丝温暖。我多想,就这样一直陪在外婆身边,一直,一直……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感谢您,我亲爱的外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心中有你,让我 ”这道半命题作文,可写的内容非常广泛。审题时,应确定“你”的指称对象,“你”不仅仅指代人,也可以指代某一动物、植物或工艺品,指代某一片风景,或某一种感悟、思想品质等。就人而言,“你”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接触不多的、甚至是只有一面之交的人,还可以是中外名人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人或物之让“我”怎样呢?可能是因为一个温情瞬间的感动,或是一个精彩的场景的震撼,可能是一段交往加深了认识,还可能是一段心路的感悟更加深刻。补题的内容,最好是正面的,如:温暖、喜悦、感激、充满力量、不再空虚、信心……
二、选材构思。文体适合写记叙文。可以选取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来写。如写“心中有你,让我温暖”,可以写在中考考冲刺阶段,“我”时常熬夜复习,妈妈悄悄地给“我”送来一杯热乎乎的牛奶,不说一句话,又悄悄地离开房间,若不是那杯牛奶,仿佛她没来过一般的安静。那热乎乎的牛奶,蕴含着母亲对“我”的关心呵护,让“我”无比温暖;如写“心中有你,让我感激”,可以写,在月考试卷发下来后,“我”发现“我”的数学试卷分数算错了,多算了10分。“我”既开心又紧张,开心在于“我”的数学成绩,是全班第一;紧张是因为这不是“我”最真实的成绩;“我”犹豫了,是否要告诉老师,是否要将分数改回来呢?后来,老师发现了端倪,找“我”谈话。老师告诉“我”“做人要诚信”,并让“我”自己决定,分数是否要修改。最终,“我”把分数改正确了。但自那以来后,“我”的数学成绩再也没有下过第一名。感谢老师的话,让“我”学会了诚信等。注意,叙写时,就要重点描写人或事物身上让你感触最深的一个方面,聚焦笔墨,定格放大,让人或物的特点、性格、精神品质在笔下鲜活起来,这样,“我”的情感才能够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感悟才能深刻透彻,从而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3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你的理解,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块金子与一块泥巴相遇。金子不屑地对泥巴说:“你看你,灰不溜秋的,你有我闪亮的光芒吗?”泥巴摇摇头。“你看你,总是卧在最低层。你有我高贵的身价吗?”金子高傲地说。泥巴还是摇了摇头,然后问:“金子啊,你虽然如此荣耀和高贵,但你能生出金子吗?”“当然不能。而你又能生出什么呢?”金子一脸的不屑。“我能生出花,生出果,生出草,生出树木,生出庄稼,生出万物。”泥巴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自身有多少价值,而是自身创造了多少价值。”
要求:(1)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积极向上,要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找准位置,发扬自我
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万类霜天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应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出自己的优点,不要盲目模仿他人,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扬自我。
小草说:“我没有绿树高大的身躯,我没有绿树茂密的叶子,但我可以做草丛中的一棵,为祖国大地装点一片绿色。”
乌龟说:“我没有兔子飞般的速度,但我可以凭我的毅力,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我的目标,我也是胜利者。”
小河说:“我没有大海的磅礴,没有大海的澎湃,但我可以汇入大海,作为大海的一部分,增加大海的磅礴。”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盲目随从,我们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崇拜别人的优点,要找准自己的优点,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扬自我。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他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国君的贪婪腐化和朝廷的腐败,他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改变,为此不惜得罪君王,惹其厌弃,最终在国将不存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年轻时梦想着成为一名歌唱家,可是权衡再三,他知道,歌唱家虽然工资很高,但于国家没有多少益处,然而当一名作家虽然在俄国待遇很不好,却可以唤醒全国人民。最终,高尔基放弃了唱歌的机会,拿起了笔,写出了众多不朽的作品,成了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的,高尔基放长眼光,放弃了一时小小的利益而选择了长远且不朽的利益,成就了人生的精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人生茫茫的大海之中,让劲风为号角,扯缆线做琴弦,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盲目随从别人,也会为你的人生画出完美的弧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则材料主要围绕泥巴和金子的对话展开,其对话的重点是泥巴所说的那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自身有多少价值,而在于自身能创造多少价值”。泥巴是朴实的,泥巴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但是它能生出花、果、草、木、庄稼、万物,这些东西使它具有价值,由此从泥巴的角度我们可立意为“找准自我定位”“低调做人”“奉献自我,创造价值”等,这是本则材料的主要立意点。另外,从金子角度来说,金子本身是有价值的,因此可以从勇敢做自己的角度来立意,与此同时,它与泥巴相比,是不对等的,由金子对泥巴的不屑态度我们可立意为“谦虚”“与人为善”,从金子与泥巴做比较这一点可立意为“做自己”“不与别人盲目比较”等,应注意这两点不能作为主要的立意点,且本则材料所倡导的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情感倾向。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议论文。因为寓言故事往往蕴含哲理,而这些哲理可以作为我们构思行文的观点和中心。例如,以《金子与泥巴:生命价值的探索》为题目,在文章开头可以先简述材料中的故事,突出泥巴与金子的价值观差异。引出论点: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自身有多少价值,而在于能创造多少价值。主体部分可以从三方面展开:①阐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自身的价值,而在于创造的价值。②分析人们常常过分关注自身价值的现象及其原因。③提出实现更高价值的途径。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文章主要观点: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自身的价值,而在于创造的价值。呼吁人们关注自身创造力和对他人的贡献,追求更高的生命价值。还可以在结尾部分,引用名言或故事来深化主题,留给读者思考空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及运用,阮小五,阅读理解及分析,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及运用,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及分析,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题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经典诗词默写填空, 爱一座城,要宣传造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