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热点素材06:“China+Travel”“City不City”成为海外流量密码【新闻事件+适用主题+写作示例+作文真题+精选时评】讲义(全国通用)

    热点素材06:“China+Travel”“City不City”成为海外流量密码【新闻事件+适用主题+写作示例+作文真题+精选时评】讲义(全国通用)第1页
    热点素材06:“China+Travel”“City不City”成为海外流量密码【新闻事件+适用主题+写作示例+作文真题+精选时评】讲义(全国通用)第2页
    热点素材06:“China+Travel”“City不City”成为海外流量密码【新闻事件+适用主题+写作示例+作文真题+精选时评】讲义(全国通用)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热点素材06:“China+Travel”“City不City”成为海外流量密码【新闻事件+适用主题+写作示例+作文真题+精选时评】讲义(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热点素材06:“China+Travel”“City不City”成为海外流量密码【新闻事件+适用主题+写作示例+作文真题+精选时评】讲义(全国通用),共2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闻事件,新闻背景,适用主题,写作示例,主题10,主题11,主题12,主题1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闻事件+适用主题+写作示例+作文真题+精选时评】
    【新闻事件】
    1、最近,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说走就走"的外国游客进入中国,不止景区,北京的大街上、胡同里也经常看到外国朋友。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近期感觉身边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一些著名景点更是“长满了外国人”。在全球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我们在中国”的热潮。成为外国网友的“电子榨菜”,“ China Travel ”俨然变成海外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这些亲身经历,打破了博主们之前对中国的刻板成见。他们本以为这里很脏乱、很破旧,结果发现这里很安全、很方便、很热情,也愈发认识到,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简直歪得离谱。" Chinatravel "的风,吹到了外网,几乎是拍一个火一个,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把目光和镜头对准了中国,让更多外国朋友看到一个更加真实可感立体多元的中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海外游客对中国旅游的第一印象是"安全"。有人风趣地评论说,中国的夜市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因为游客们往往会在这里花光口袋里的钱,并带着满满的幸福感回家。
    city不city,网络流行语,形容时髦不时髦、洋气不洋气。
    “city不city”这个梗来源于博主“保保熊”,这是一位外国博主,在他带着自己妹妹去北京长城玩时拍摄的一段视频中,博主用不太熟练的中文问妹妹,“妹妹,长城美不美。”“美”“city不city”“不city,啊。”“大自然里不city啊。”“毫无city啊”。两人魔性的英式中文逗乐了不少网友。
    city不city源自于一种新的打卡方式,用于表达对某个城市的态度或感受。已在旅游打卡、时尚穿搭和日常生活等领域流行了起来。
    2024年7月,外交部回应city不city走红,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
    【新闻背景】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54个国家的公民在指定的中国城市免办签证停留不超过144小时,‌期间可以从事旅游和临时商务访问等短期活动。‌这项政策旨在服务保障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适用国家:‌包括欧洲40国、‌美洲6国、‌大洋洲2国和亚洲6国。
    实施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等20个城市。‌这些城市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在持有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及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的联程客票的情况下,‌免办签证在规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144小时。‌
    政策目的:‌自2013年1月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已有50余万人次外国人享受该政策便利。‌实施过境免签政策是为了服务保障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为外国旅客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适用主题】+【写作示例】
    【主题1】:大国自信 中国文化
    【写作示例】:
    除了想象和现实反差带来的惊讶,视频里中国大地的辽阔壮美和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也一如既往地向世界展示着千面中国的绰约风姿。不论是西安的汉唐风韵、川渝的悠闲巴适、哈尔滨的雪国风光,还是上海都市的繁华现代、漳州古城的古色古香、旖旎新疆的西域风情,中国的每一面都不失美丽和风采。兵马俑、故宫、长城等熟悉的"老面孔",穿汉服、戴簪花、做漆扇等"新体验",都在诉说着中国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持续不断地刷新着很多国内外网友的认知。
    【主题2】:开放包容 打破信息壁垒
    【写作示例】: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这不“City不City啊?”由外国游客博主的传播而成了网络热梗,这些博主介绍中国行的视频,打破了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聚集起越来越多想来中国亲身感受的“潜在客户”。我们以大国自信坚持开放,将不断增强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相信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形势必将形成,合作、共赢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旋律。
    中国的发展将会打破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壁垒,必将促进世界建设一个更为平等、有序、多元、多样的国际新秩序。
    【主题3】:政策加持 展现中国形象 文化交流 中国速度
    【写作示例】:
    近十年来我们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近期我国政府推出的“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极大的方便了来华游客,使中国入境旅游迅速升温,一句“City不City啊?”迅速火爆全网,这正是我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的写照。我们今后对外更加开放,更加以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向世界展示。
    【主题4】:跨文化精神 交流互鉴
    【写作示例】:
    在当代,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越加突出,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我们应具有跨文化精神,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也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外双方相互受益。持续增强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借鉴,取长补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时俱进、促进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主题5】:真相的力量
    【写作示例】:
    这些旅游视频是游客亲身经历并用镜头真实记录的,其内容真实自然,更能打动和吸引外国观众。由于国外舆论场对真实中国的呈现相对稀缺,这些视频为外国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他们看到了一个与他们想象中截然不同的中国,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们在中国旅游“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惊喜,这种拨开迷雾窥见真相的"爽感"让一众海外博主自发成了中国的"互联网嘴替"。正如些国外游客所说:"原来中国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Chinatravel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成为流量密码,不仅让那些传播虚假信息的人颜面扫地,也再次证明了真相的力量。真实是最好的宣传,它能够跨越山海,打动人心。因此,在讲述中国故事时,我们应该以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最真实的自己。
    【主题6】:亲身体验,打破刻板印象(成见)
    【写作示例】:
    这些外国游客原本可能认为中国是一个脏乱、破旧的地方,但现实却告诉他们这里既安全又便捷,充满热情。这种亲身经历让他们意识到,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存在严重的偏见和误导。如今," Chinatravel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风靡,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多元的中国。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亲身体验远比道听途说来得更为真实可信。他们在中国旅行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真实面貌,这种"真听、真看、真感受"的经历让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主题7】:文化传播讲出中国特色
    【写作示例】:
    相较于好莱坞、“韩流”等文化模式,中国社会在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搭建之后,广泛而迅速地完成了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普惠,人民群众在充分享受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红利的同时,也为中国各领域的互联网企业赋予了独具中国经验的竞争力。所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一经走向世界,就迅速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好莱坞、“韩流”等文化模式之外的新产品、新服务,拓展了新的文化经验文化空间。
    为了更好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和平发展的文化,让世界变得更好,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主题8】:奋斗不息 练好内功
    【写作示例】:
    那些海外博主在视频中反复提及的治安好、基础设施现代化等" China Travel "的冲击点并不是中国社会天生就有的,而是几代人数十年来奋斗不息的成果。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只管"悄悄"努力、认真耕耘,总会不断有更多的人发现中国的繁华与活力、摩登与现代,并将它们一一呈现给世人。当然,我们还需要继续发展国内的基础设施,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广纳八方宾客。继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给国外游客更好的服务体验。让这些游客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影响更多外国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让我们秉持一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执着‘练好自己的“内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纵使国际舆论场上有噪音杂音,也不必有"总为浮云能蔽日"的焦虑,而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得漂亮让中国的魅力逐渐惊艳世界。
    【主题9】:最暖人间烟火气
    【写作示例】:
    旅行不仅是为了邂逅风景,更是为了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与风味美食。在一些博主的镜头中,不管是在中国的大都市还是小城镇,都不乏平凡又温暖的瞬间:路边的大爷会邀你坐下聊天、路过的老奶奶会为迷路的游客带路。中国小吃更是原汁原味、满是"锅气"。这些没有剧本设计的故事和触手可及的美食,真实质朴却温暖人心成为博主们珍贵的记忆。
    【主题10】:安全感
    【写作示例】:
    在视频中,不少海外博主"花式"展现了中国社会治安的可靠。有的博主将晚上出门逛街作为一次"冒险",却发现治安环境能够让女性独自外出也不必担心害怕;有的故意把手机、钱包等暴露出来,然而没有"等"到小偷或者劫匪;还有的调侃中国真正"危险"的地方大概就是夜市了,因为它们会在不知不觉间"偷光"口袋里的钱。凡此种种,不仅让博主们收获了安心,也引来了大量欧美网民的"实名羡慕"。
    【主题11】:以诚待人展示大国形象。
    【写作示例】:
    中国历来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和平友好的大国,我们为了促进对外交流不断推出利好政策,既增强了旅游经济,也展示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覆盖全国的高铁网络到整洁有序的地铁出行,从扫码支付到随处可见的送餐机器人,便利方便的基础设施都给国际展示良好形象。
    【主题12】:打破“信息茧房”
    【写作示例】:
    互联网联动整个世界,外国游客掏出手机快速记录所见所闻就成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自主选择。见证完全不同于西方媒体通过有色滤镜建构的中国形象,突破了西方舆论长期以来精心营造的“信息茧房”。
    【主题13】:友善、热情、尊重多元文化
    【写作示例】: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这批视频博主或许带着误解和不安来到中国,却意外成为传播真相、联通中外、增进友谊的使者,这离不开整个中国社会呈现出来的包容与亲切的氛围。共叙一段"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的佳话。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无论时局如何变换,都阻挡不了民间自发的交流和往来。这些新时代的"马可.波罗"赴华旅行的热情之所以持续不减,是因为中国人始终向他们敞开怀抱。
    "德不孤,必有邻",中国的可信、可爱、可敬,正在被世界各国的人发现和认识。随着时间推移,民间交流的桥梁会越来越多,交流的道路也会更加宽广。容纳不同价值观的中国生活方式,才是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发自内心、自觉自愿地分享的心声。
    【作文真题】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最近,出自一位外国博主,在中国旅游时和妹妹对话的网络热梗“City不City啊”火爆,吸引了许多网友竞相模仿。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博主频繁地在媒体上谈论有关中国话题,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有人认为,我们吸引来华旅游的目标不仅仅是旅游创收,也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中国国际形象,实际上更有利于培育中国人的跨文化精神,这是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大国所必需的品质。
    你怎么看待" Chinatravel "在外网成流量密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观点,题目自拟。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日前,一位外国博主在游览长城时拍摄短视频中的一句" city 不 city "(可以理解为洋不洋气),让这句中英文混搭词成为网络热词。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深入落地,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始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来华旅游的点点滴滴," ChinaTravel (中国旅行)"相关话题拍一个火一个。
    对此,你怎么看?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题目自拟。
    【相关热点呈现】
    “City不City啊?”“好City啊~”
    最近,你刷到过这句网络热梗吗?全网都在刷的“City不City啊”,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一位外国博主在中国旅游时和妹妹的对话,由于语调魔性洗脑,吸引了许多网友模仿。在大家的演绎下,这句口语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词。
    “City不City”梗的走红并非个例,随着中国持续推出多项来华签证优化措施,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打卡”,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来华旅游的点点滴滴,“ChinaTravel(中国旅行)”相关话题热度持续升高。
    【多维度解读】
    角度一:让外国游客发现真实的中国,领略中国壮丽的山河,感受中国文化,打破了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乘坐地铁,盛赞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感叹线上支付不断升级,看到湖南张家界的景色,“哇”声不断,穿上汉服,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把中国列到旅行清单的前列了”这些博主介绍中国行的视频,打破了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聚集起越来越多想来中国亲身感受的“潜在客户。
    有外国网友点赞中国的先进和现代化:很高兴有人冲出西方宣传的攻势,去到中国。我来自印尼,2004年以来经常到中国商务出差或者旅游度假。每一次,我都发现中国在成长,新的高楼、新的地铁等等。有外国网友被成功种草,表示自己也打算亲自前往中国看看:我们要和你们一起发现真实的中国!而不是西方国家想让我们看到或者相信的样子!有了这些信息量巨大的精彩视频,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把中国列到旅行清单的前列了。
    角度二: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走进神秘的东方大国,感受华夏大地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与壮丽的山河。
    中国免签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旅行便利度越来越高。中国入境旅游升温,得益于旅行的便利度越来越高,这离不开中国免签和来华签证优化的政策。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推出“三减三免”,截至目前,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已扩展至54国。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介绍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5种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目前,外籍旅客下载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支持绑定国际银行卡;更有超30个电子钱包可在境内使用。
    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走进神秘的东方大国,感受华夏大地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与壮丽的山河。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则热帖,内容是有外国友人向中国朋友询问,自己的旅游安排是否可行。看着这份今天还在北京看升旗,明天就去上海赏夜景,次日再到广州饮早茶的行程单,网友们也只能哭笑不得,“凡尔赛”地感叹一句“没办法,谁让咱中国这么大”。话虽如此,但好不容易来一次的外国游客可没打算放过这次绝佳机会,144小时即6天的行程依旧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小老外”爆改“特种兵”,这波流行可让他们赶上了!
    角度三:吸引来华旅游的目标不仅仅是旅游创收,也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中国国际形象,实际上倒更有利于培育中国人的跨文化精神。
    这个“跨文化精神”可以包含以下方面:
    ①.对多元文化的基本好奇心和尊重(有助于拓展视野,促进开明的人格特质,这是对于国际合作至关重要的心理特质,同时还能减少因对他国无知而过度吹嘘本国文化的讨人嫌行为)。
    ②.对持不同立场和信仰的人群的宽容和尊重(基于对这些立场和信仰的根源的了解,在不违背自身其他核心原则的前提下,减少对少数和弱势群体的歧视,从而促进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
    ③.对遭受苦难的外群体民众的共情(有助于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这对于中国与南方国家的合作顺畅至关重要)。
    ④.对它国流行文化产品和生活方式的熟悉度(“熟悉”意味着了解和持开放态度,而不见得是“偏好”,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不断融合外族文化的产物,有助于在同一个频道上跨国沟通)。
    对人本身的尊重,包括尊重人的基本心理规律,儿童发展规律,并以人格上平等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类个体(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性别、族裔、看起来的年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等就加以区别对待)。
    “跨文化精神”不是什么“殖人精神”、“润人精神”。两者的显著差别在于,“殖人精神”、“润人精神”的本质和盲目爱国者一样,奉行“非此即彼”,“损中慕洋”的态度。而“跨文化精神”是建立在绝对的本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他国的文化具有基本的尊重和好奇。
    【参考立意】
    1.跨文化交流要有自信与开放品质的加持。
    2.跨文化精神要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
    3.开放包容,培育中国人的跨文化精神。
    4.勇于交流互鉴,引领中国人跨文化精神的养成之路。
    5.以文化自信融入全球 让“跨文化精神”成为中国力量。
    6.“City不City啊”背后的跨文化体验,促进中外交流的新风向标。
    7.多元文化共融 让世界充满温暖 ——中国的"跨文化精神"使命。
    【高分范文】
    扩展视野,培育跨文化精神
    一句“City不City啊?”的火爆,说明了中国正在与世界各国进行着频繁和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中国人也愈加频繁地走向世界。这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推动了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培养中国人的跨文化精神。
    所谓跨文化精神是指一个人能够超越自身文化背景,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用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互鉴的能力。这种精神不仅是青年成长所需要的品质,也是中国成为真正世界性大国所必需的品质。
    在接触不同文化时,我们会自然地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进行比较。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在欣赏和学习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也会促进我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创新。
    只有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之上,我们才能以更从容、自信的态度走向世界,将我国文化输出去,把外国文化拿进来,跨越国家民族,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平等、互利的交流。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我们需要突破语言障碍,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这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以及“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的谦虚包容的心态心。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我们才能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增进相互理解,拓展视野,实现高效的跨文化交流。这对于我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但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对外传播,单纯依靠政府层面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广大公众成为文化交流的主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当每个人都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学习和传播自身文化,中华文化才能更加繁荣和深厚,才能真正为世界所认知和接受。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共享。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科技创新,都离不开跨国合作和跨文化交流。只有拥有跨文化思维的人才,才能在复杂多元的国际环境中胜任关键角色,推动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高效合作,开拓全球视野,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因此培养具有跨文化精神的人才,不仅事关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关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实现。
    总之,培养跨文化精神对于每个人和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不仅仅热捧“City不City啊?”的魔性音调响遍全国;更应该主动拓展视野,以开放、学习的心态去接触不同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国际交往能力,为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贡献力量,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精选时评】
    “中国旅行”爆火,是我国国际传播成效的体现
    光明日报
    最近,“Chinatravel”(中国旅行)一词异常火爆,在某海外社交媒体上“#Chinatravel”词条的观看量高达7亿。点开这些短视频,可以看到外国游客行走中国各地,观看量、评论量、点赞量都非常可观。追随视频中的“Chinatravel”攻略,更多外国人涌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外籍人员出入境人次高达1307.4万,同比上升305.2%。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线下热门景点“长”满外国人,线上短视频中赞誉之词铺满屏幕。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一轮入境游作为借力“外嘴”的国际传播,可谓“性价比极高”。
    入境游无疑是国际传播的形式之一。我国的壮美山川、醉人民俗、悠久历史、文物瑰宝、摩登建筑、精美服饰、美味饮食,甚至社会安全度、交通便捷度、民众热心度等,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彩素材,在外国游客“朋友圈”中也一直有口皆碑。这固然是做好国际传播的前提和基础,而若要更进一步,还需在渠道、语言、叙事等方面尽力尊重并满足游客需求。
    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进一步畅通了入境游作为国际传播的渠道,极大满足了外国游客便利触达中国的愿望。自2023年12月1日起,中国对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等6国公民正式实行免签政策,效果快速显现。根据某在线票务服务公司数据,2024年一季度,上述6国入境中国游客总计同比增长约6倍;分别于2024年2月、3月与中国相互免签的新加坡、泰国,今年一季度入境游客分别同比增长超10倍、超4倍。我国不断升级扩容的免签政策,大大畅通了国际传播“带宽”,促成短视频形式的中国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呈指数级增长。
    对入境游各种“关卡”的精准“解锁”,让外国游客得以畅通无阻打卡各个景点。一段时间以来,移动支付是外国游客入境游的一个小困扰。如今,优化后的微信、支付宝和“ShanghaiPass”(新版上海都市旅游卡)让移动支付变得无比“丝滑”。景点预约等服务也更加友好,比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增开护照线上购票通道,上海博物馆开设境外游客英文预约通道。在住宿方面,众多旅馆升级登记系统,更新英文地图、中英文双语标识、西式早餐等服务内容,以更好满足外国游客的多种需求。种种贴心服务打通了层层“关卡”,让外国游客的中国游体验更流畅。
    各种特色旅游路线的推出,是对入境外国游客的“精准叙事”。中国如诗如画的名山胜川浩如繁星,古色古香的文化古迹数不胜数,美轮美奂的现代地标比比皆是。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旅客需求迥异,有人喜欢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有人偏爱沉浸体验式的深游,都不难在这里找到自己心仪的选项。支持根据游客需求和喜好定制出游路线和计划,正是贴近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
    盈千累万的故事素材,叠加渠道、语言、叙事上的贴近性,让入境游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成功典范。一个个短视频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外国游客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最强代言”,而“Chinatravel”也反过来成为他们的流量密码。
    “Chinatravel”爆红,是我国国际传播成效的体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地位,中国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共建“一带一路”的显著成果,高铁、航天、卫星、桥梁等众多闪闪发光的中国名片……可以说,中国故事的素材库中不乏宝藏。如何摆脱“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窘境?我们有必要透“Chinatravel”爆红,从国际传播角度汲取灵感、总结经验,在增强贴近性、提高亲和力、强化叙事性等方面下功夫,以获得更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China travel”为何成了国际热词
    齐鲁晚报
    先到“魔都”上海,再去北京故宫,张家界的自然奇观也不能错过……近一段时间,“China Travel(中国旅游)”的风算是刮到了全世界。选择来华旅行的外国游客人数暴增,多地出现“景点挤满外国人”的盛况。
    数据印证了上述情况,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入境游客达177.5万人次。来自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6月10日,携程发布的《2024年端午节出游报告》显示,传统民俗吸引众多外国游客前来体验,端午入境游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115%。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China Travel的标签已成为不少网络博主的流量密码,短则十几秒,长则一小时起步的来华旅游vlg几乎是拍一个火一个。有博主在广州深圳被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震撼,还有博主在小吃街里被美食迷得走不动道,戏称“在中国,最危险的地方是夜市”……系列视频的持续走红在外网掀起来华旅游的评论热潮。
    有人不禁疑惑,为何一夕之间,外国博主竞相来中国旅游?持续走红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
    一定程度上,这得益于我国不断优化的签证政策和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系列举措。截至目前,中国已对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54国免签,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等20个中国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相关政策的接连落地,大幅降低了外国游客前往中国旅游的门槛,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化身为“特种兵”,纷纷涌入上海、北京等热门城市,体验中国的独特魅力,感受美食与美景。
    除此以外,“China Travel”爆火的背后还源自游客们亲身体验后产生的“反差感”。翻看大量外国博主到中国旅行爆红的视频,“nt what we expected(出乎意料)”“Shcked(震惊)”“Unbelievable(难以置信)”等成为标题上的高频词汇。在很多外国博主眼中,中国之旅充满惊喜。
    不可否认的是,确有一些外国人在认知上对中国存在着一些偏见和误解。当带着刻板印象的外国博主来到中国之后,亲身经历的方方面面都带给他们极大的震撼,热情好客的中国百姓、令人垂涎的当地美食、充满未来感的现代城市都远不同于自己想象中的中国模样,纷纷将自己在中国游览的所见所闻拍成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传言与现实、谎言和真相之间的巨大反差,促使这类旅行视频迅速火遍国外社交平台。由不实信息构筑的“信息壁垒”逐步崩塌,一个真实的中国面貌逐步被更多西方民众所认识和了解。评论区里博主与中外网友的互动,让文化交流变得更加直接和深入,也使得“China Travel”这个流量密码的生命力不断增强。
    古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现了中国人民广交天下朋友的良好愿望。面对老外开始扎堆游玩中国,我们当更好地展现我们的热情和胸怀,用更多点滴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热情、大方。国内相关产业更应抓住这个机会,根据外国游客的出行习惯,打通外语导游、酒店入住、地图导航、景区预约等方面或多或少潜在的“堵点”,不断开发、创新与时俱进的旅游产品,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定会用他们的亲身体验向更多人讲述:只有来到中国,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Chinatravel”成国际热词,中国就是这么拼!
    新华网
    近期,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免签政策带火入境游”“入境旅客数量持续攀升”等话题陆续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4月18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超3倍,其中以旅游观光最多,占到三成以上。“Chinatravel”成国际热词。外国人为何纷至沓来?为吸引海外游客,中国都做了哪些努力?
    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入境旅游升温,得益于外国人来华旅游的便利度越来越高,而其中首要的就是中国免签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2023年7月,中国恢复对新加坡、文莱持普通护照人员15天入境免签政策。2023年12月和2024年3月,中国先后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和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4年3月1日,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入境免签范围扩大促进了入境游加速恢复。国家移民管理局在一季度推出多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包括不断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过境免签、口岸签证政策;实施便利外国人来华5项措施;扩大部分国家人员免签入境海南事由等。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目前,“免签时代”的积极效应正在不断显现。欧洲新闻网评论认为“免签政策释放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欢迎更多游客到访中国的积极信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负责人表示,中国的免签政策有助于世界旅游业再次回暖,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也将带动周边国家旅游业共同发展。西班牙《国家报》的报道认为,中国采取切实举措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和人员交流,“展示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
    入境消费环境更加友好便利
    为促进旅游和消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各航空公司都在努力恢复国际航线,取得了明显成效。
    针对外国游客在中国生活场景中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现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对移动支付等一些涉及日常生活的环节操作,进行了适用于外国游客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中国旅行的便利度。支付宝、微信也优化了“外卡内绑”等相应流程。自2023年7月全面升级以来,微信支付外卡交易量持续增长,相比仅开放部分试点商户时,2024年2月单日最高交易笔数增长近5倍。从全国来看,2024年3月,境外游客通过支付宝在国内的累计交易金额同比2023年3月份增长近10倍,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近8倍,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近6倍。
    为了方便经常到中国进行商务活动的外籍人士,中国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对于习惯于现金支付的“自由行”外籍游客,中国的银行现在提供“零钱包”服务,比如一个200元的零钱包,里面有10元、5元、1元等小面额现钞,方便外籍游客大小面额的现金搭配使用。
    中国网红城市“圈粉”海外游客
    无论是淄博的烧烤,哈尔滨的冰雪,还是重庆的“魔幻立交”,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表演,中国的网红城市在海外也成功“圈粉”,吸引众多海外游客前来跨国“打卡”,实地体验中国旅游的魅力。
    早在今年元旦假期期间,“尔滨”的火爆吸引了路透社、《每日邮报》等多家外媒的关注。今年1月有很多海外游客选择来哈尔滨体验冰雪旅游的魅力。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也是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必选之地,外国游客被这些城市的古老建筑、博物馆、文化街区和历史古迹所吸引。此外,南昌、武汉、长沙等城市也逐渐受到海外友人的青睐,这些旅行目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也吸引了一波国际友人前来参观。
    除了城市的名胜古迹和风光,中国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优越的基础设施也让外国游客惊叹。“高铁游”是外国游客钟爱的项目之一,这也是外国游客感受中国欣欣向荣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很多外国游客在坐高铁的时候,喜欢站在高铁车厢前面显示速度的显示屏下拍照。类似北京首钢园无人驾驶示范区等充满科技感的景点,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朋友前来尝试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无论是加速、减速、掉头都很平稳,这让爱好科技和汽车的外国游客很赞叹。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签证等便利化政策的加持下,在地方政府和业界共同努力下,入境旅游市场进入到快速的复苏期,即将迎来理性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未来我们还需要着力解决入境游客面临的痛点、堵点、卡点,不断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入境旅游体验。
    和李子柒不同,这次讲的是另一种中国故事
    九派新闻
    7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city不city”句式走红时表示:“我也刚刚了解这个词的新用法。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
    她还提供了一组数据,今年前5个月,入境外国人超过1200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超700万人次。端午节假期期间,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57%。毛宁表示:“我们将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让外国朋友们在中国旅行更方便、更舒适。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
    伴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发布,“China Travel”成为外网热词,大批外国游客涌入中国。面对变化,各地文旅如何抓住这波机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了亟待面对的事情。
    对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告诉九派新闻,大量外国游客的涌入对城市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普通居民的素质。政府媒体宣传之外,个人生活中会发生接触、碰撞,如何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展现东方大国的这种文明素养,往往才是决定性的。
    【1】China Travel视频火爆外网,反差成流量密码
    中国免签的“朋友圈”再次扩容。据央视网消息,7月1日起,我国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三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此前,中国开放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一大批外国游客涌入。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
    这些外国游客随手拍摄的旅游视频,记录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在海外网络上引起大量的关注和讨论,让“China Travel”火爆全球社交媒体,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0亿次。这些视频内容通常是外国博主在中国体验高铁列车、无人机送货、无人驾驶出租车等现代科技,游玩中国如诗如画的名山大川、古色古香的文化古迹、美轮美奂的现代地标,品尝风味不同的各地美食,感受文明友好安全的生活氛围。
    他们会用夸张的语气和形容来分享体验,比如“中国不是媒体报道的那样”“我被中国震惊了”“中国生活在未来”等。
    对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表示,这类视频引发外网关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反差。
    他认为,受地缘政治、竞争关系和西方媒体报道等影响,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有很强的刻板印象及负面认知。而外国游客看到的、拍摄的中国,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面貌。外国博主们拍摄的Vlg没有滤镜、摆拍和恶剪,是完全素人视角的表达。相比传统媒体的主流叙事、开幕晚会之类的仪式感传播,普通人分享的内容会更有真实感和亲近感,因此更容易打动海外受众。
    【2】专家:对各地文旅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
    中国免签的“朋友圈”再次扩容,会吸引更多外国人来消费。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表示,2024年入境游会呈现高开高走、加速回暖的态势——这将是一个超乎530亿美元的市场。各城市和景区如何承接这波流量,将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张志安教授表示,对各地文旅来说,这个火爆的“China Travel”肯定是一个机遇,但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吃到这个红利。对来华旅行的外国人来说,如果想了解历史文化,他们大概率去北京、西安;想感受中国的江南之美,他们可能比较愿意去上海、苏杭;想体验现代都市,也更可能去上海、北京;此外,还有成都这种“巴适”的城市,重庆这种魔幻的城市。
    所以,能吃到这个“China Travel”红利的大概率还是那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它们周边的城市。
    对于当地应该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张志安教授说,在具备了基本的吸引力后,整体的配套服务很重要,比如以前有些酒店要求刷脸入住,很麻烦,但现在上海、深圳都第一时间取消,这就是非常友好的措施。
    “细节很重要,老外来中国,入住是否顺利、交通是否便利、支付是否快捷,还有这个城市的英文标识是否清晰明确,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有没有障碍……但这些都是长期工程,短期很难解决,是打造旅游友好型城市的一个综合工程。”他举例道。
    他总结,要抓住这个风口,各地文旅应该从加强外国人短暂旅居的便利程度去下功夫。“一方面,我们要在社交媒体上营造这种对外国人来说有吸引力的旅游场景,主要是贴近生活、体验不同文化的这种;另一方面,文旅城市可以从基础设施做好相关的服务,建设旅游友好型城市。”
    【3】更加真实地展中国城市的差异化魅力
    144小时入境免签政策发布后,首次来华的一对美国夫妻选择了北京作为旅行首站。游玩时,妻子将手机落在公园长椅上,过了10分钟他们回去寻找,发现有个女孩儿拿着手机在原地等待失主。在视频中,这位美国游客的神色和语气中都充斥着惊讶和感动。
    “China Travel”标签下的视频中不乏这样温暖文明的小事。“China Travel”爆红的好处很多,张志安教授称,最大的好处是通过外国博主拍摄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增加了中国城市在全球社交网络或者说全球传播上的可见性,从而更加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城市的差异化魅力。
    此前在外网很有影响力的李子柒和这些“China Travel”视频就是讲述的就是两种不同的“中国故事”。
    张志安教授认为前者是非典型的,满足的是西方对东方田园主义的一种想象,而后者是典型的、常态的,是进入到中国现代都市生活中,进入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里,展示的是真实的中国。
    李子柒的田园生活视频是一种精心精致的PGC(专业生产内容),满足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或者说东方的田园主义的一种想象,一种诗情画意的生活。但它并不完全真实或足够典型,没有几个人真的在过那样与世隔绝,田园牧歌,淡定从容的日子。
    他强调,中国城市各有其美,这种丰富多元的文化特质是极具魅力的。展现这种魅力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非常重要的一种路径。
    但他也提到,大量外国游客的涌入也对城市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普通居民的素质。政府媒体宣传之外,个人生活会发生接触、碰撞,如何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展现东方大国的这种文明素养,往往才是决定性的。
    “China Travel”爆火,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光明网
    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5日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这些来到中国的外国游客,随手拍摄旅游视频、发布生活体验、进行社会观察……一个个生活化的视频展现出了安全友善、“科技范儿”十足的中国样貌。
    近年来,中国免签政策持续优化,“朋友圈”持续扩容。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签发启用、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外国博主来到中国,在全球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掀起一股“China Travel(中国游)”热潮。多个海外社交媒体数据显示,“China Travel”已成为热门搜索词条,相关浏览量超7亿次。在外国友人一句句“好City啊!(意为时尚、现代化)”的震撼与赞叹中,中国城市的独特魅力不断展现。
    在外国友人的镜头下,中国的安全性真实可见。一位博主将电脑和装有钱的背包放在一家商店的桌上后离开,一小时后返回发现,物品原封未动;还有女性博主在凌晨拍摄了中国城市安静有序的夜市场景。这些镜头,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度之一”的最好例证。
    在外国友人的镜头下,中国城市建设现代感十足。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拥有3000多座摩天大楼,位居全球第一。全球拥有最多摩天大楼和超高层建筑的前10个城市,中国占6个。不仅如此,外国游客手中体现中国飞机、高铁、城市轻轨等交通便利的视频,也成了各大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
    在外国友人的镜头下,中国百姓生活幸福便利。移动支付和网约车随处可见,还能碰到送餐机器人、无人驾驶出租车,所见所闻让众多外国网友感叹“未来”生活的便利多彩。中国下力气解决外国游客移动支付问题初见成效,异国博主们在物美价廉的超市、菜场等消费场景中,畅快体验“无现金”支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平台均显示,今年入境游客绑外卡消费金额翻了数倍。
    “China Travel”爆火,彰显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与底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林勇胜也表示,真诚邀请更多外国朋友来华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背后是14亿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塑造的日新月异、友善热情的中国。在外国博主的镜头下,中国现代都市生活和普通百姓的日常得以真实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象直观、生动多元。
    “China Travel”爆火,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外国友人在景区、商圈、街巷感受生活气息,为世界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的新窗口。中国城市各有其美,中外民间热切交流,不但能带动人文、商贸、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还能进一步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助。
    “China Travel”爆火,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近年来人员往来措施不断优化,我们仍要看到,一些地方旅游场景还不够丰富、旅游服务水平还不够高,入境游客依然面临一些待解的痛点、堵点、卡点。要多举措持续优化入境游公共服务体系,从而向世界更好展现我国雄浑壮阔的大美河山和丰富多样的人文风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人员往来便利措施不断优化,更多真实的中国形象将以更多姿多彩、具体可感的方式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眼前。
    “Chinatravel”成国际热词背后
    网易新闻
    中国的免签“朋友圈”正持续扩大。进入2024年,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在去年开放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基础上,又拓展到瑞士、爱尔兰、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与此同时,我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也逐步增至54国。
    伴随一系列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国内外刮起了“ChinaTravel”的热潮,外国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分享他们眼中的中国,入境游日渐火热。
    6月25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2024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预计2024年,外国人入境市场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八成,港澳台入境市场将实现全面恢复。
    “百闻不如一见”
    Ben兴奋地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出了来到中国后的第一条动态,并配上图文“在中国吃到的本土冰淇淋,好吃!”来自英国的Ben和妻子Reanne目前正作为旅行博主环游世界。Ben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他们已经去过五大洲共63个国家。和大多数外国人一样,他们来中国的第一站选择了北京。
    每一个来中国的外国人似乎都想来找寻一个答案,或是印证或是重新认识那个被西方媒体建构出来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媒体一直在谈论中国,但大部分都是负面新闻,我们认为只有自己亲身感受过才能进行判断,这也是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Ben说。
    在前往中国的航班上,Reanne表示她感到既紧张又兴奋。144小时过境签流程与入境程序比她想象中要容易。真正走在北京的街道上时,Ben向记者坦言,中国比他们想象中更干净,也更安全。街上没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中国人民也十分友善与热情。
    安全是反复被提及的话题。Kim是一名德国人,中国免签政策开放后,她带着自己的父母来到了北京。起初,四处可见的摄像头和来往的警察让她感到警惕和不安。“但是这里非常安全,没有人抢我的东西。商店会营业到很晚,广场上还有跳舞的人民。这些都太不可思议了!”Kim对记者表示。
    “西班牙语地区(以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为主)的游客似乎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成果。”四川成都西班牙语专职导游pabl告诉记者,共享单车、充电宝、电子支付让他们感受到了便捷的生活与出行。
    同样体验144小时过境免签旅行的Rachel第一站来到了上海,之后她选择乘坐高铁到达北京。中国高铁的速度与安全舒适给她带来新的震撼。她告诉记者,这并非是她第一次来中国,但中国的发展速度让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魅力。
    各地文旅卷起“国际化”
    2023年10月以来,中国对多国开启了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受此影响,中国入境游游客激增。目前,长沙、哈尔滨、桂林等3个城市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上海、南京等20个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政策的推动与实施,让除北上广深外的其他城市也成为外国人的旅游新选择。
    支付宝平台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入境游客绑外卡用支付宝消费金额Tp10城市,除北上广深杭之外,还包括成都、武汉、苏州、佛山和金华。
    外国视频平台TikTk上有关中国旅行的视频播放量累计破亿,入境游的外国游客成为城市宣传的“自来水”和“代言人”,各地政府与文旅也纷纷结合自身特色卷起“国际化”。
    国外视频平台上多个有关张家界的视频达到破百万的浏览量。作为不临边、不临海的内陆城市,湖南张家界成为入境游的一匹黑马。今年前往张家界旅游的境外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仅6月份以来,就有来自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旅行商到天门山景区,对旅游资源、旅游线路进行踩点体验。数据显示,一季度,张家界接待入境游客26.12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47.58倍,入境客源地达101个国家和地区。
    开展旅游推介,优化入境通关,国际航运交通成为张家界入境游的杀手锏。目前,张家界已累计通航92个城市,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点27个,拥有湖南省第二大国际机场、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最早开放的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自成都大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香香、福宝等“明星”大熊猫的回归,拥有丰富文旅资源的四川也再度成为境外游客的选择。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局长邱伟提到下一步将针对入境游客偏好推出“熊猫之都体验之旅”“天府文化发现之旅”“山地户外探险之旅”“美食美酒品鉴之旅”“医学养生健康之旅”“动漫电竞潮玩之旅”等六大入境游核心产品。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指出,中国文化和美好生活体验构成外国人入境游的核心吸引力。“相较于传统的中国游旅游目的地,四川对于大多数法国游客而言相对小众。成都闲适诗意的生活方式唤起了很多法国客商心中的共鸣。”法中文旅集团董事长周建舫说。
    入境游“再升级”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免签政策的不断利好,对入境游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被问及在中国旅行时遇到的困难时,受访者们表示,语言和支付是比较常见的难题。
    2023年年末,外国游客在华支付难的问题得到了监管层面的持续关注。政策层面,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出台,提及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部门监管层面,记者梳理发现,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浙江、江苏等地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共同推动优化支付服务工作。
    为破解支付难题,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了“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解决方案。
    “大额刷卡”指完善境外银行卡受理环境。划定重点商圈、机场、火车站等主要涉外场所,指导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加快推动重点商户开通外卡受理。
    移动支付在中国发展迅速,“小额扫码”是指要丰富移动支付产品供给,如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云闪付旅行通卡等产品,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
    “外卡内绑”是指外籍人士以境外银行卡绑定支付宝或者微信APP以完成支付;“外包内用”则指引入其他地区使用的电子钱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3月份表示,在一定的限额内,“外卡内绑” “外包内用”不需要外籍来华人士必须提交身份证件,简化流程。
    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已与中行、工行、网联、境外钱包等合作,推出了“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支付方案。一方面,境外银行卡可以绑定国际版支付宝在国内商户进行消费;另一方面,支持境外钱包扫支付宝码牌进行支付。目前,支付宝已支持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10个境外钱包的用户入境后直接扫码付款。
    支付额度方面,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据统计,4月,90万入境人员使用“外卡内绑”,113万人使用“外包内用”,共发生交易1905万笔、金额27亿元,较3月环比增长10%、11%。
    “对于英语使用者来说,语言障碍问题可能会小很多。我们在旅行的途中发现无论是街头售卖美食的商家还是遇到的服务人员,他们都会一些基本的外语。但对于小语种者来说,困难反而更大。”Canny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印尼华侨她曾在幼时跟随父母来到中国,由于语言问题,儿时的她未能在中国得到很好的体验。而专职西班牙语导游pabl更是对记者表示他的工作日程已经排到了10月份。
    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其中提出,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水平。适当增加主要客源国的入境航班频次,推出更多优质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完善市政交通、热门景区、餐厅酒店、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外语指示标志。在地图导航软件等应用中增加多语种服务,优化打车服务。
    西北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梁学成表示,国际旅游具有国际交往的功能,是实现民间交往、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出入境需求仍在释放中,便利化政策将进一步刺激国际旅游复苏。
    “请一定要来中国看一看!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国家。有着善良的人民、令人惊叹的食物、世界上最好的基础设施和历史。”Ben说,“希望下一次来到中国我们能够探索更多!”

    相关学案

    见义勇为顶得住 弘扬正气白车侠“挺身而出”主题作文导写热点素材解读-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新闻素材学案:

    这是一份见义勇为顶得住 弘扬正气白车侠“挺身而出”主题作文导写热点素材解读-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新闻素材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适用主题,运用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11 社会热点(创新未来 科技发展等)-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常见主题作文三段式写作指导(全国通用)学案:

    这是一份主题11 社会热点(创新未来 科技发展等)-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常见主题作文三段式写作指导(全国通用)学案,共15页。

    主题06 生态文明(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等)-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常见主题作文三段式写作指导(全国通用)学案:

    这是一份主题06 生态文明(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等)-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常见主题作文三段式写作指导(全国通用)学案,共1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