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图1位于M处的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二里头遗址
图1 图2 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和骨针
从图2可获取的信息是山顶洞人( )
①有爱美意识 ②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③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④会建造房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经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共出土各类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据此可知“郧县人”(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新石器时代 D.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4.三门峡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出土器物以彩陶为主。与彩陶的出现有关的古人类遗址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5.图3中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B 图3 C D
6.图4所示陶器出土于不同地方,却有相似的文化特征。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是( )
A.一脉相承
B.世界领先
C.兼容并蓄 图4
D.多元一体
7.图5是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都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复原物),能够共同佐证当时( )
A.手工业水平已较为发达
B.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C.代表农耕文明最高水平
D.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1号宫殿墓址 复原后的观象台 象征军权的玉钺 朱书符号陶壶
图5
8.他驯服了肆虐的洪水,同时又是夏朝的奠基者,开辟了华夏民族的新生。据此可知,“他”是( )
A.黄帝 B.舜 C.禹 D.启
9.图6建筑中供奉的是( )
A.女娲和伏羲
B.黄帝和伏羲
C.炎帝和黄帝
D.尧和舜 图6 人文初祖殿
10.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 )
A.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1世纪80年代
C.公元20世纪70年代 D.公元20世纪80年代
11.历史评论是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的评价、评论。下面属于历史评论的是( )
A.大禹在阳城修建城池,并制定各种制度
B.二里头出土的礼器反映了当时的文明发展水平
C.武王统率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
D.公元前771年,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
12.《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亲属族人),以藩屏周(保护周朝)”。材料体现了( )
A.周天子的义务 B.诸侯王的权利 C.分封制的内容 D.分封制的作用
13.据《春秋》记载,周平王去世时,鲁国作为名义上最讲礼法的诸侯国,竟然都没有给周王的葬礼提供任何钱物,王室只好派遣使者来鲁国索求财物。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宗法制度的强化 B.周朝王室的衰微 C.社会的和平稳定 D.鲁国取代周王室
14.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铁器牛耕、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争霸称雄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5.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祖先崇拜已经消失 B.私有土地的出现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兼并战争的影响
16.从图7、图8(春秋战国)可以推测的信息是( )
A.铜制农具在农业中普遍使用
B.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图强
C.战国时官员喜欢用铜器陪葬
D.战国时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 图7铜胄(作战保护头部)图8宴乐水陆攻战铜壶
17.“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原因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18.“都江堰是至今在用的古代引水工程。它的无坝引水,疏而不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述材料说明都江堰的修建( )
A.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 B.成功解决长江流域的水患
C.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D.代表当时科技的最高成就
1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反映了老子的思想是( )
A.对立转化 B.“兼爱”“非攻”
C.民贵君轻 D.以法治国
20.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他的弟子中有贵族阶层的孟懿子,也有平民家庭的颜回。据此可知,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
A.民贵君轻 B.崇尚自然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21.“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芒种粟,谷雨种大田”。材料反映了节气有利于( )
A.推动水利建设 B.指导农业生产
C.提高教育水平 D.促进文化发展
2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既可以是礼器,也可以是炊具、食器、酒器、兵器等。这表明当时青铜器( )
A.生产规模宏大 B.种类丰富多样 C.象征权力大小 D.分布地域广泛
23.有学者认为:“现在中国人使用的汉字,与甲骨文差异确实很大。可是追根溯源,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竟然有一条环环紧扣的链条、千古贯通的血脉。甲骨文的书写追求美感,通过文化基因,一直传递到现代汉字中。”该学者意在强调甲骨文( )
A.开启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B.全面反映了商周社会情况
C.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D.与现代中国文字基本相似
24.农历一月在古时本来叫“政月”,秦朝时为避始皇名讳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zhēng”了。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
A.皇位世袭 B.以民为本 C.皇帝独尊 D.中央集权
25. 秦统一后,诏令下至南方桂林、象郡一带,人们不能通其意,于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规范统一。材料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
A.统一车轨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
26.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到“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材料说明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法家思想的影响 B.中央集权的建立
C.自然灾害的发生 D.秦朝统治的残暴
27.“秦朝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以至于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材料说明秦朝( )
A.赋税沉重 B.治安混乱 C.徭役繁重 D.刑法严苛
28.“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楚汉之争 D.陈胜、吴广起义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4分。
29.材料辨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春秋以来,诸侯不尊周天子,互相征伐,争做霸主,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仅记载《鲁史》的242年里,列国间发生的战争就有483次。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三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其数。故而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摘编自邹复《想起了“春秋无义战”》
根据材料,写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分)
小历认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阻碍历史前进。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储备增多,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图10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图11 春秋时期青铜牲尊
牛鼻上穿有一环,说明当时人们已经
开始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耕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使用的时期,并简述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礼乐制度崩坏,国家典籍落入民间。依据不同的价值判断,士子国人,初则竞相传诵,继而建派立言,终至酿成自由著述的新局面。
——摘编自赵世超、卫崇文《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运动》
材料二 商鞅集中小乡镇为县,安排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承认土地私有,按土地平均赋税。统一度量衡……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据《史记》编译
(1)根据材料一,简述“自由著述的新局面”所指的历史事件名称,并概括其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图三 图四
材料二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他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1)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指出图三A处和图四B处分别发生的重大改革,概括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并归纳其效果。(4分)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启示。(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片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片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docx、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片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docx、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docx、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