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2024年9月5日在安徽成功举办。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示意下图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揽星九天”所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属于( )
A. 卫星B. 行星C. 恒星D. 星云
2. 天问三号探测的天体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3. 与金星相比,选择火星探寻生命痕迹的缘由是( )
A. 地表土壤肥沃B. 存在海洋湖泊C. 大气相对适宜D. 地质条件稳定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5. 根据图中化石推断,生物在这一阶段的演化过程是( )
A. 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 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 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 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6. 图中地层排序中符合由新到老的是( )
A. ⑤①③B. ⑤②④C. ①②③D. ④③②
“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设置一颗卫星,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卫星可在太阳光球层、色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分别是是( )
A. 黑子、耀斑B. 耀斑、日珥C. 日冕、耀斑D. 太阳“风暴”、黑子
8. 据观测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按照太阳活动-般规律推测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 2017年B. 2020年C. 2024年D. 2046年
9.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 )
A. 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联系中断B. 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
C. 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D. 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
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四大圈层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1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圈层关系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12. 强烈的地震可能会诱发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24年6月26日.“嫦娥六号”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之后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左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右图为“嫦娥六号”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嫦娥六号”返回舱初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减速时位于( )
A. 臭氧层B. 高层大气C. 对流层D. 平流层
14. “嫦娥六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甲-乙段狂风暴雨B. 乙-丙段气温先升后降
C. 丙-丁段气温持续下降D. 丁-戊段可能出现颠簸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风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低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6.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 16时至次日8时B. 8时至16时
C. 18时至次日6时D. 6时至18时
17. 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葡萄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天雨新晴,是夜必霜”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①减少B. ②增多C. ③减少D. ④增多
19. 果农在葡萄园地面铺设鹅卵石的目的是( )
A 增加太阳辐射B. 减小地面辐射C. 增加大气辐射D. 增加昼夜温差
下图为某时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1. 图示时刻,乙地的风向是( )
A. 偏北风B. 偏南风C. 偏西风D. 偏东风
极地雪藻是指在生长在极地陆地积雪层中的单细胞微藻,低温时保持“休眠”状态,等到条件合适,雪藻就会爆发性生长,将雪地染成各种色彩。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面积覆盖在南极冰盖表面的各种颜色的物质其实就是雪藻藻华,雪藻的生长在积雪表面形成的色块暗区与当地冰雪面积增减呈现负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雪藻在积雪表面形成的暗区与当地冰雪面积增减呈现负相关性,其原因是雪藻( )
A. 减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表降温B. 增强大气的逆辐射而使地表增温
C. 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表增温D. 降低对阳光的反射率而使地表增温
23. 雪藻的爆发性生长对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①加速南极地区冰川消融
②增加南极地区的降水量
③增加南极地区的淡水储量
④加强南极地区的固碳作用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高强度紫外线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伤害。2024年4月30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了5月1日全国重点城市紫外线强度预报(下图),以方便广大居民五一假期出游完成下面小题。
24. 预报显示,五一当天紫外线强度为中、弱的重点城市多分布在( )
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
25. 影响五一当天全国重点城市紫外线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B. 海拔高度C. 天气状况D. 纬度位置
26. 五一当天,人们在北京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需要注意( )
A. 防潮B. 防晒C. 防雨D. 防雾
飞机尾迹包括消散性尾迹和排气性尾迹等。消散性尾迹是由于飞机尾气的温度较高,飞机飞过时航线上的云消散,在云中形成了云缝;排气性尾迹是飞机飞行排气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过饱和而形成了云。排气性尾迹的厚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受飞机飞行的高度以及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影响。图1示意消散性尾迹,图2示意排气性尾迹。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现象与消散性尾迹成因相同的是( )
A. 雨过天晴B. 晨起雾散C. 天高云淡D. 狂风暴雨
28. 空中停留时间短且薄的排气性尾迹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多风的春日B. 炎热的夏日C. 阴雨的秋日D. 晴朗的冬日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示观测时段内,该地风向是( )
A. 始终由沙漠吹向绿洲B. 白天绿洲吹向沙漠,夜晚反之
C. 始终由绿洲吹向沙漠D. 白天沙漠吹向绿洲,夜晚反之
30. 导致沙漠夜间地表温度仍高于绿洲的主要原因是沙漠( )
A. 空气湿度较小,吸收地面辐射较少B. 夜间水汽凝结多,放出热量多
C. 白天接受辐射多、升温快,温度高D.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轨道和____轨道之间。(写行星名称)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____。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剖面(下图示意),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域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请你帮他们完成本次室内的问题探究。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代。
(3)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表现为:_______。
(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环境向_______环境的演变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M(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的偏动情况。
材料二:图左和图右。
(1)该实验模拟的原理最可能是( )
A. 温室效应B. 热力环流C. 大气受热过程D. 水循环过程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M向________(左或右)偏,图左中电炉对应图右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该原理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画出热力环流箭头______。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空气垂直运动
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纸片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写出两条)。
34.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我国某地区两日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东亚部分地区冬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有______(填字母);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______(填字母);受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影响而增强的是______(填字母)。
(2)乙图中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
(3)在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此时,北京的风向是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一期中考试试卷docx、高一地理答案docx、高一地理答题卡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高二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5-T-014B-地理pdf、25-T-014B-地理D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