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无锡江阴六校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无锡江阴六校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地理含解析第1页
    2025无锡江阴六校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地理含解析第2页
    2025无锡江阴六校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地理含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无锡江阴六校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无锡江阴六校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强对流天气下的降水中心应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刘艳 复核人:黄燕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
    2.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内作答,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答题要求。
    3.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3题,每题2分,共4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该地区曾发生过褶皱,图中部分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依次为:灰岩、砂页岩、页岩。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示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层发生褶皱受到的主要水平挤压方向为西北-东南
    B. 甲处可能存在化石
    C. 断层线西南侧向西北方向移动
    D. 该区域岩层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2. 据图推测该地发生过的地质过程是( )
    A. 冷却凝固—岩浆喷发—褶皱弯曲—岩层断裂—固结成岩
    B.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固结成岩—褶皱弯曲—岩层断裂
    C. 固结成岩—褶皱弯曲—岩层断裂—岩浆喷发—冷却凝固
    D.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岩层断裂—褶皱弯曲—固结成岩
    太湖石是我国观赏名石之一,形状各异,多有孔洞,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部分太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水石”。太湖中心的西山岛自唐代以来就是太湖石的主产地。图为西山岛地质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从成因来看,太湖石属于( )
    A. 沉积岩B. 侵入岩C. 变质岩D. 喷出岩
    4. 图中具备“水石”形成条件的地点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5. 下列属于西山岛盛产太湖石自然条件的是( )
    A. 人为干扰较小B. 地形起伏较大
    C. 夏季高温多雨D. 地质条件复杂
    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6. 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
    A. T1抬升速率最大B. T2抬升幅度最大
    C. T3下沉速率最小D. T4下沉幅度最小
    7. 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 )
    A. 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 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
    C. 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 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年7月中旬浙江天目山附近(图1)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图2)。完成下面小题。
    图1浙江省地形图 图2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
    8. 强对流天气下的降水中心应位于( )
    A. 山体迎风侧B. 辐合线西部C. 辐合线东部D. 背风坡山腰
    9. 与模型中西南背景气流成因相关的是( )
    A. 副热带高压脊B. 中纬西风C. 东南季风D. 西南季风
    10. 触发天目山附近强对流天气除图2所示原因外还有( )
    A. 逆温现象B. 山地热力C. 湖泊效应D. 植被结构
    图为某年12月24日两个时刻(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H气压中心在成因上属于( )
    A. 热力低压B. 动力低压C. 热力高压D. 动力高压
    12. 24日4时P处的风向是( )
    A 偏南风B. 偏北风C. 偏东风D. 偏西风
    13. 图中中纬度和低纬度的气旋移动方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转偏向力B. 地面摩擦力C. 海陆分布D. 大气环流
    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水量最大的源流)流域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地区、塔里木盆地北缘,北支库玛拉克河发源于天山中部最广阔的冰山区——汗腾格里峰区,流域内平均海拔为3830m;西支托什干河发源于天山西部山区,流域内冰川较少,流域内平均海拔为3288m。阿克苏河流域洪灾频繁、灾情严重。下图分别示意阿克苏河流域及流域内支流和干流月流量百分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库玛拉克河相比,托什干河洪水期较早的主要原因是( )
    A. 平均海拔较低,季节性积雪融水贡献率较大
    B. 平均海拔较高,永久性冰川融水贡献率较大
    C. 地处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山地降水贡献率较大
    D. 沿途多断崖,地下水贡献率较大
    15. 影响阿克苏河4月份流量最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下渗量与区域蒸发量B. 区域蒸发量与河流来水量
    C. 河流来水量与农业用水量D. 农业用水量与下渗量
    龙目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北接爪哇海,南接印度洋。通过印度尼西亚的海峡从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洋流被称为印尼贯穿流,其每年输送大量的西太平洋海水到热带印度洋,其中大部分经过龙目海峡。下面图甲示意龙目海峡位置及附近海域洋流分布,图乙示意其表层洋流流速的年变化(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印尼贯穿流形成主要原因是( )
    A. 西太平洋海水堆积B. 东印度洋海水堆积
    C. 终年盛行偏北风D. 地转偏向力持续作用
    17. 表层洋流对龙目海峡海域增温作用最显著的时段是( )
    A. 1—2月B. 4—5月C. 8—9月D. 11—12月
    18. 从全年看,龙目海峡表层洋流最可能会( )
    A. 降低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B. 减少流经地区的年降水量
    C. 阻碍海洋生物沿该海峡洄游D. 使印度洋污染物终年向太平洋扩散
    土壤干层是土壤剖面中的干燥化土层,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植被过度消耗深层土壤水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该土层含水量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且在雨季不能恢复。黄土高原是我国土壤干燥化现象最典型的地区。图左为黄土高原上生长了6~10年后开始退化的人工林所形成的“小老头树”现象,据研究,该现象的产生与地下干层的形成密切相关。图右示意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9. 在山地垂直带内部,相同条件下,“小老头树”现象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A. 缓坡多于陡坡B. 阳坡多于阴坡
    C. 海拔低处多于高处D. 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20. 仅从水分补给角度考虑,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小老头树”现象最容易出现的地区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图为南美洲西海岸局部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自然带I为( )
    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带D. 高山植物区
    22. 图示自然带Ⅲ向南扩展,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洋流B. 海陆位置、地形
    C. 大气环流、洋流D. 大气环流、地形
    23. 图示自然带I—Ⅱ—Ⅲ更替主要体现了(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B. 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D. 地方性分异规律
    二、综合题(本题有3大题,共5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使澳大利亚大气活动中心的势力、位置、性质发生季节变化。下图为“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1)判断此时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写出甲地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锋面并推断该锋面过境乙地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暑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来到太行山研学考察。研学小组发现太行山东麓分布着众多冲积扇。下图为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示意图。
    (1)描述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2)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大小不一,分析影响冲积扇面积大小的因素。
    (3)该区域城市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冲积平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受太阳辐射、近地表气温、降水、风速、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2019年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异常升高,研究表明其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密切关系。
    材料二 图为洞里萨湖位置示意图,表为洞里萨湖表面水温、气温和水位的多年3~9月的月平均状况统计表。
    (1)描述洞里萨湖冬夏季水位特征,并简析原因。
    (2)与4~5月相比,6~8月洞里萨湖表面水温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
    (3)在答题卡上绘制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示意图(标示箭头)。并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对2019年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异常升高的影响过程。
    时间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水温(℃)
    27.5
    29.8
    30.1
    29.0
    26.2
    25.7
    25.3
    气温(℃)
    28.9
    29.3
    28.7
    278
    27.3
    273
    27.2
    水位(m)
    2.1
    1.7
    1.5
    2.0
    3.5
    5.7
    7.7
    2024−2025学年度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地理
    命题人:刘艳 复核人:黄燕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
    2.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内作答,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答题要求。
    3.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3题,每题2分,共4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该地区曾发生过褶皱,图中部分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依次为:灰岩、砂页岩、页岩。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示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层发生褶皱受到的主要水平挤压方向为西北-东南
    B. 甲处可能存在化石
    C. 断层线西南侧向西北方向移动
    D. 该区域岩层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2. 据图推测该地发生过的地质过程是( )
    A. 冷却凝固—岩浆喷发—褶皱弯曲—岩层断裂—固结成岩
    B.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固结成岩—褶皱弯曲—岩层断裂
    C. 固结成岩—褶皱弯曲—岩层断裂—岩浆喷发—冷却凝固
    D.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岩层断裂—褶皱弯曲—固结成岩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图中岩层的分布状况和指向标可知,褶皱构造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因此受到西北-东南方向的水平挤压,A正确。化石主要存在于沉积岩中,甲处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不可能存在化石,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图示为区域地质平面图,图中断层图中仅展示断层线的水平分布状态,无法判断断层线西南侧一定是向西北方向移动,C错误。读图并结合材料“图中部分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依次为:灰岩、砂页岩、页岩”,由此可知,该区域岩层中间老两侧新,属于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储气的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D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砾岩、砂砾岩、灰岩、砂页岩、页岩等岩石都属于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该地应是先固结成岩形成众多沉积岩层,沉积岩层有弯曲痕迹说明其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图中所有沉积岩层均发生了断裂,因此断裂现象发生在褶皱弯曲之后。图中甲(玄武岩)覆盖在断层线之上,由此说明沉积岩层断裂后经历了岩浆喷发、冷却凝固等环节。综上所述,该地发生过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弯曲—岩层断裂—岩浆喷发—冷却凝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背斜、向斜统称为褶皱,它们都是在挤压作用下,岩层受力弯曲形成的。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褶皱形成过程中,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容易发生张裂,易受外力侵蚀,最终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最终成为山岭。这是内力作用基础上受到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形倒置现象。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工程建设上,背斜处适合建隧道,向斜处适合建水库。
    太湖石是我国观赏名石之一,形状各异,多有孔洞,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部分太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水石”。太湖中心的西山岛自唐代以来就是太湖石的主产地。图为西山岛地质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从成因来看,太湖石属于( )
    A. 沉积岩B. 侵入岩C. 变质岩D. 喷出岩
    4. 图中具备“水石”形成条件的地点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5. 下列属于西山岛盛产太湖石的自然条件的是( )
    A. 人为干扰较小B. 地形起伏较大
    C. 夏季高温多雨D. 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3. A 4. B 5. C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可以推测太湖石属于可溶性岩石中的石灰岩,而石灰岩属于沉积岩,A正确;与侵入岩、变质岩、喷出岩无关,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由材料“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可以推测水石属于可溶性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孔洞,所以水石不可能是砂岩,①④错误;②③处属于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材料“部分太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水石”。”可知“水石”形成在湖边,③处地处内陆,②处在湖边,②处具备“水石”形成条件。综上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5题详解】
    题目要求的是自然条件,A错误;西山岛整体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缓,B错误;太湖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丰富,水的溶蚀作用较强,C正确。西山岛的地质条件虽然相对复杂,但是太湖石的形成与喀斯特溶洞相似,地质条件对太湖石的形成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点睛】太湖石本质上属于石灰岩,这种岩石本身含有一些质地较为松软的部分。上面的孔洞形成主要源于自然侵蚀过程,包括:①长期受到湖水的冲刷和波浪的击打,使得石灰岩表面及内部逐渐受到侵蚀。②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具有溶蚀作用,特别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沿着石灰岩的节理裂隙渗透,加速了溶蚀过程。③在山坡或山顶上的石灰岩还受到日晒、雨淋等自然风化的影响,进一步产生裂隙和孔洞。上述侵蚀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持续进行,逐渐扩大石灰岩中的孔洞和裂隙,形成了太湖石独特的“瘦、皱、漏、透”之美。
    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6. 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
    A. T1抬升速率最大B. T2抬升幅度最大
    C. T3下沉速率最小D. T4下沉幅度最小
    7. 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 )
    A. 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 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
    C. 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 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答案】6. A 7.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4、T3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阶地没有沉积物,可能是其形成之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沉积物被侵蚀掉,D正确;曲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应形成沉积物,A错误;阶地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这是每一个阶地形成共同具有的现象,不是T2具有不同结构的原因,B错误;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较弱,不会侵蚀搬运砂砾层,C错误。故选D。
    【点睛】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
    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年7月中旬浙江天目山附近(图1)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图2)。完成下面小题。
    图1浙江省地形图 图2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
    8. 强对流天气下的降水中心应位于( )
    A. 山体迎风侧B. 辐合线西部C. 辐合线东部D. 背风坡山腰
    9. 与模型中西南背景气流成因相关的是( )
    A. 副热带高压脊B. 中纬西风C. 东南季风D. 西南季风
    10. 触发天目山附近强对流天气除图2所示原因外还有( )
    A. 逆温现象B. 山地热力C. 湖泊效应D. 植被结构
    【答案】8. B 9. A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云层的厚薄、体量等推测降水中心在天目山的东侧背风侧(西南背景风),即辐合线的西部,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9题详解】
    西南背景风的形成与夏季天目山附近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有关。高压脊线以辐散的气流为主,北侧的天目山受其影响可能形成西南风,A正确;该区域东南季风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受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很小;亚欧大陆东岸该区域低层大气受中纬西风影响也很弱,BCD选项的空间尺度较大,实际上该地的天气变化是较小空间尺度下的耦合现象,BCD错误。所以选A。
    【10题详解】
    触发强对流天气除了图示的西南背景风外,低层的西南风从天目山西侧带来了积云,绕过天目山,在辐合线附近汇集,加上山体的热力因素,气流膨胀上升后形成规模较大的对流云,B正确;逆温现象会削弱对流运动,不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形成,A错误;湖泊距离天目山较远,湖泊对其影响较小,C错误;植被结构不是影响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强对流天气是指伴随雷暴现象的对流性大风(≥17.2m/s)、冰雹、短时强降水(≥20mm/h),是具有重大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强对气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突发性,约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图为某年12月24日两个时刻(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H气压中心在成因上属于( )
    A 热力低压B. 动力低压C. 热力高压D. 动力高压
    12. 24日4时P处的风向是( )
    A. 偏南风B. 偏北风C. 偏东风D. 偏西风
    13. 图中中纬度和低纬度的气旋移动方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转偏向力B. 地面摩擦力C. 海陆分布D. 大气环流
    【答案】11. C 12. A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H气压中心数值较大,由中心向四周数值减少,因此,H属于高压,AB错误;H为亚洲高压,在冬季,由于亚洲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因此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流冷却后下沉,形成高压,因此,H属于热力因素形成的高压,C正确,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24日4时P处位于低压中心东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由东南指向西北,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成偏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低纬度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移动路径基本上沿副热带高压外缘,自东向西移动;中纬度气旋受H高压和北太平洋上低压的外围气流影响,自西向东移动。因此,大气环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D正确;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海陆分布,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在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定地转偏向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在高空还是近地面,若是近地面,受到3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水量最大的源流)流域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地区、塔里木盆地北缘,北支库玛拉克河发源于天山中部最广阔的冰山区——汗腾格里峰区,流域内平均海拔为3830m;西支托什干河发源于天山西部山区,流域内冰川较少,流域内平均海拔为3288m。阿克苏河流域洪灾频繁、灾情严重。下图分别示意阿克苏河流域及流域内支流和干流月流量百分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库玛拉克河相比,托什干河洪水期较早的主要原因是( )
    A. 平均海拔较低,季节性积雪融水贡献率较大
    B. 平均海拔较高,永久性冰川融水贡献率较大
    C. 地处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山地降水贡献率较大
    D. 沿途多断崖,地下水贡献率较大
    15. 影响阿克苏河4月份流量最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下渗量与区域蒸发量B. 区域蒸发量与河流来水量
    C. 河流来水量与农业用水量D. 农业用水量与下渗量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与库玛拉克河相比,托什干河洪水期提前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主要原因是该河平均高程较低,流域内冰川较少,但由于海拔低,季节性积雪较多,春季融雪量大,A项正确、B项错误;天山地处中纬内陆地区,山地降水对两条河流的贡献率差别不大,出现的时间差别也不会太大,C项错误;根据现有信息,托什于河沿途地表状况无法确定,且地下水补给全年比较稳定,对河流洪水期时间影响较小,D项错误。故此题选A。
    【15题详解】
    对于西北地区的内流河而言,流量补给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流量最低的月份通常出现在气温较低的1、2月。阿克苏河流域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绿洲农业区,4月农业用水量大,且此时冰雪融水量较少,河流来水量少,C项正确;当地虽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地表组成物质颗粒孔隙较大,但4月地表刚刚解冻,下渗量并不是最大的,区域蒸发量也不是最大的,A、B、D三项错误。故此题选C。
    【点睛】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体自净能力、有无凌汛、流速及水位。
    龙目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北接爪哇海,南接印度洋。通过印度尼西亚的海峡从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洋流被称为印尼贯穿流,其每年输送大量的西太平洋海水到热带印度洋,其中大部分经过龙目海峡。下面图甲示意龙目海峡位置及附近海域洋流分布,图乙示意其表层洋流流速的年变化(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印尼贯穿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太平洋海水堆积B. 东印度洋海水堆积
    C. 终年盛行偏北风D. 地转偏向力持续作用
    17. 表层洋流对龙目海峡海域增温作用最显著的时段是( )
    A. 1—2月B. 4—5月C. 8—9月D. 11—12月
    18. 从全年看,龙目海峡表层洋流最可能会( )
    A. 降低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B. 减少流经地区的年降水量
    C. 阻碍海洋生物沿该海峡洄游D. 使印度洋污染物终年向太平洋扩散
    【答案】16. A 17. C 18. A
    【解析】
    【16题详解】
    南、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将海水带到太平洋西侧,受到陆地阻挡,海水在此堆积,水位升高并高于热带印度洋,因此形成自太平洋流向热带印度洋的印尼贯穿流,A项正确;印度洋海域赤道暖流以自东向西流为主,海水一般不会在东印度洋堆积,B项错误;该区域受季风影响,盛行风向会有变化,C项错误;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较弱,D项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穿过龙目海峡的海水中,西太平洋堆积的海水来自赤道暖流,水温较高,对该海域有增温作用。读图可知,8—9月洋流自北向南,负值最大,即自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流速最快,所以8—9月增温作用最显著,C项正确。故选C。
    【18题详解】
    从全年看,龙目海峡表层洋流流向主要是自北向南,即从西太平洋流入印度洋,太平洋西部堆积的暖水流向印度洋,会降低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水温,A项正确;暖流有利于增加流经地区的降水量,B项错误;如果海洋生物自北向南沿该海峡洄游,则可以顺着洋流游动,C项错误;该洋流全年大部分时段为自北向南流,不利于印度洋污染物终年向太平洋扩散,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洋流可以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加温度和湿度,寒流降低温度和湿度;洋流影响生物有大型渔场的形成;洋流影响航运,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范围。
    土壤干层是土壤剖面中的干燥化土层,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植被过度消耗深层土壤水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该土层含水量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且在雨季不能恢复。黄土高原是我国土壤干燥化现象最典型的地区。图左为黄土高原上生长了6~10年后开始退化的人工林所形成的“小老头树”现象,据研究,该现象的产生与地下干层的形成密切相关。图右示意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9. 在山地垂直带内部,相同条件下,“小老头树”现象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A. 缓坡多于陡坡B. 阳坡多于阴坡
    C. 海拔低处多于高处D. 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20. 仅从水分补给角度考虑,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小老头树”现象最容易出现的地区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由已学可知,在山地垂直带内部,相同条件下,陡坡径流流速快,水分比缓坡容易流失,陡坡土壤干化现象比缓坡严重,A错误;阳坡比阴坡蒸发旺盛,阳坡土壤干化现象比阴坡严重,B正确;高处水分比低处容易流失,高处土壤干化现象比低处严重,C错误;背风坡降水少于迎风坡,背风坡土壤干化现象比迎风坡严重,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相较于丙地,甲、乙、丁三地距河流较近,且甲、乙降水较多,水分补给较充足,不容易出现“小老头树”现象,ABD排除;丙处虽降水量居中,但离黄河较远,水分补给较少,容易出现“小老头树”现象,C正确。故选C。
    【点睛】出现“小老头树”这种现象,与当地的环境条件是有密切联系的。在西北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下水位低,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也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临近风源地,又多大风天气,易动摇树木根系。在这种条件下,最终种下的树木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图为南美洲西海岸局部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自然带I为( )
    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带D. 高山植物区
    22. 图示自然带Ⅲ向南扩展,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洋流B. 海陆位置、地形
    C. 大气环流、洋流D. 大气环流、地形
    23. 图示自然带I—Ⅱ—Ⅲ更替主要体现了(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B. 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D. 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21. C 22. D 23. D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至4°S左右,因此南美洲西海岸4°S-30°S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因此图中自然带I为热带荒漠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自然带Ⅲ(热带雨林带)向南扩展主要是因为地形平坦,利于信风的深入,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地形,D正确;自然带Ⅲ距海较远,几乎不受洋流影响,AC错误;自然带Ⅲ向南扩展与海陆位置关系不大,海陆位置主要影响距海远近不同的地区的自然带分布,B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自然带I—Ⅱ—Ⅲ更替出现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不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AC错误;自然带I位于沿海,却出现了荒漠,而距海更远的自然带Ⅲ却为森林,并不符合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应体现较小尺度的地方性分异规律,B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非地带性,通常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大地构造和岩性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与纬度地带性相异的各种地域分异现象。
    二、综合题(本题有3大题,共5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使澳大利亚大气活动中心的势力、位置、性质发生季节变化。下图为“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1)判断此时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写出甲地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锋面并推断该锋面过境乙地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答案】(1)冬季。理由: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说明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到30°S以北,且范围较大,西南部有一低压槽存在,说明副极地低气压带移到50°S附近;由此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到北半球,澳大利亚处于冬季。
    (2)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澳大利亚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3)
    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带来降水天气。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冷锋和天气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且高压中心大致位于30°S附近且靠北,说明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到30°S以北,且范围较大,西南部有一低压槽存在,推测其为副极地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移到50°S附近且靠北;由此判断气压带往北移动,太阳直射点移到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冬季。
    【小问2详解】
    读图,甲处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甲地位于大分水岭东北部,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降水。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所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槽线发育于低压槽,从图中来看,低压槽线以西吹来自高纬度的偏西(或偏西南)风,属于冷气团;以东吹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团;偏西(或西南)风主动向偏北风移动,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天气系统。如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在冷锋过境前,西侧南侧等压线较为密集,产生的风力较大,云层增厚;冷锋过境时,导致当地的暖湿气流遇冷形成降水天气,大风袭来导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暑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来到太行山研学考察。研学小组发现太行山东麓分布着众多冲积扇。下图为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示意图。
    (1)描述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2)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大小不一,分析影响冲积扇面积大小的因素。
    (3)该区域城市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冲积平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答案】(1)呈扇状;扇顶高,扇缘低(中间高,两侧低);沉积物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变细上游有丰富的碎屑物质,提供物质来源;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泥沙大量堆积。
    (2)流量因素,地表径流量大,冲积扇沉积物多;地形因素,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蚀搬运碎屑物多,冲积扇面积大;岩性因素,岩性松软易受侵蚀,侵蚀搬运碎屑物多,冲积扇面积大。
    (3)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行山冲积扇为背景材料,涉及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外部形态看呈扇状;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扇顶海拔高,扇缘低,横向看中间海拔高,两侧低;随着流水速度的降低,沉积物由扇顶到扇缘颗粒逐渐变细。上游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有丰富的碎屑物质,为冲积扇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河流出山口后,地势低平而开阔,流速变缓,为泥沙的堆积提供了动力条件。
    【小问2详解】
    可以从流量、地形、岩性等因素来分析。流量因素:河流流域面积大,地表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冲积扇沉积物多;地形因素:地势起伏大,河床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蚀搬运作用强,碎屑物多,冲积扇面积大;岩性因素:岩性松软易受侵蚀,侵蚀搬运碎屑物多,为冲积扇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物源,冲积扇面积大。
    小问3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便于农业耕作,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河流流经,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提供充足水资源;冲积平原形成地区地势平坦,便于城市建设,节省建设投资。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受太阳辐射、近地表气温、降水、风速、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2019年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异常升高,研究表明其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密切关系。
    材料二 图为洞里萨湖位置示意图,表为洞里萨湖表面水温、气温和水位的多年3~9月的月平均状况统计表。
    (1)描述洞里萨湖冬夏季水位特征,并简析原因。
    (2)与4~5月相比,6~8月洞里萨湖表面水温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
    (3)在答题卡上绘制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示意图(标示箭头)。并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对2019年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异常升高的影响过程。
    【答案】(1)水位特征:①夏季水位高;②冬季水位低。成因:①该湖流域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分旱、雨两季)。
    (2)①洞里萨湖最高气温出现在4~5月,6~8月气温下降,水温下降;②6~8月,降水增多,云量增大,表面湖水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减少;③河水补给量大,水位上升,湖面扩大,蒸发散热增强,湖面水温降低;④6~8月风速大,湖面水温下降。
    (3)(大气环流图见下图)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表面海水温度下降,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②云量减少,大气削弱作用减弱,洞里萨湖表面湖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水温升高,出现异常高值。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洞里萨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海气热量交换、厄尔尼诺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表格信息,洞里萨湖夏季水位高于冬季水位。主要是该流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以雨水补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水位高,冬季降水少,水位低。
    【小问2详解】
    由图表可知,洞里萨湖最高气温出现在4-5月,6-8月气温低于4-5月,一般来,气温和水温相关,气温下降,水温会随之下降;该湖泊位于东南亚,结合纬度位置可知其为热带季风气候,4-5月为其干季,降水少,6月起进入雨季,降水次数增多,且降水量大,湖泊上空云量增加,削弱了到达湖面的太阳辐射,湖水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减少,导致水温下降;结合图表水位信息和该地区气候条件可知,进入雨季后,流入该湖泊的河流径流量增加,导致湖泊接受河水补给量增大,水位上升,从而导致湖泊面积增大,蒸发面积增大,蒸发吸收了更多热量,导致湖泊表面水体降温;6-8月时,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变成西南风,控制湖泊所在区域,西南风势力强劲,导致6-8月时湖泊所在区域风力大于4-5月,结合第一问分析可知,风力大,导致湖泊表面温度下降。
    【小问3详解】
    洞里萨湖位于热带西太平洋海域附近。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泛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而西太平洋地区表层暖海水堆积量减少,水温降低,降水减少,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绘图如下:

    此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表面海水温度下降,对流减弱,上升气流减弱,从而导致成云致雨的情况减少,云量减少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明显减少。受其影响,洞里萨湖所在区域太阳辐射量明显增强,湖水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导致水温明显升高,出现异常值。
    时间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水温(℃)
    27.5
    29.8
    30.1
    29.0
    26.2
    25.7
    25.3
    气温(℃)
    28.9
    29.3
    28.7
    27.8
    27.3
    27.3
    27.2
    水位(m)
    2.1
    1.7
    1.5
    2.0
    3.5
    5.7
    7.7

    相关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江苏无锡江阴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六校)[原题+解析]: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无锡江阴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六校)[原题+解析],共20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