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徐州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5徐州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徐州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20241107高三语文期中抽测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要素间相互作用”错,原文“既相互区分又相互作用”;“只强调要素的‘实体性’”错,原文强调要素间的“关系性”比要素的“实体性”更重要)
2.(3分)D(贝塔朗菲的定义要素p在R中的行为不同于它在另一关系R'中的行为)
3.(3分)A(A流水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和外界能量交换,自发净化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4.(4分)①引用“耗散结构理论”有力论证了“系统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开放性是系统能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观点;(2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系统的开放性与复杂性突现机制之间的关系,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2分)
5.(6分)①从整体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②深入考察,不断优化系统内部结构;③运用动态思维;④协同联动,推进有序发展;⑤运用开放性思维。(每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D(A“村里人对父亲坚持种稻的敬佩”错误,稻穗行礼、致敬的描写暗示了作者对父亲的肯定;B没有接烟的细节主要是表明父亲不愿意卖地的态度,体现他对土地的坚守;C没有渲染乡村诗意氛围)
7.(3分)A(“关爱”错,是对女儿不支持自己种稻的忧虑,以及内心的愁苦和孤独)
8.(4分)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返乡卖地致使“最后那块地”消失;②衬托了父亲坚守传统农耕、热爱土地的形象;③表现了观念的冲突和人性的冷漠自私,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
9.(6分)①含蓄地表达了老人对过去种稻生活的回忆(对稻田的眷恋);②对失地的悲伤和无奈;③对女儿的失望;④表现了作者对老人的同情和理解; = 5 \* GB3 ⑤对传统农耕文明衰落的忧思。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第③点答“对女儿侄子做法的迷茫”“对未来的忧虑和迷茫”亦可。第 = 5 \* GB3 ⑤点答“寄托了作者对只追求经济效益社会现象的反思”亦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10.(3分)B D F(赫连勃勃乘之,兵将死者过半,狼狈而反,仅乃得脱)
11.(3分)C(A“列坐其次”的“次”解释为“旁边”;B“昏姻”通“婚姻”,解释为“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C “以目前之利”中,应该解释为“因为”;D材料“而俯从司马父子攘窃之陋”的“陋”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解释为“鄙陋的行为”,“而笑李渤之陋也”的“陋”是形容词,解释为“知识浅薄”)
12.(3分)C(刘裕在攻入秦地前已经派傅亮南下建康,提出关于九锡的要求)
13.(8分)(1)从前由刘穆之决断的大事,徐羡之全都向刘裕请示。
评分建议:句意2分,定语后置句1分,“谘”通“咨”1分。
(2)形成像曹操在黄河以北那样的形势,那么王霸的功业就可以期待了,只不过是如何运用这些优势罢了。
评分建议:句意2分,冀、顾各1分。“成……势”译成“成就……势力”亦可;“王伯之功”译为“统一天下的功业”“称王天下的功业”亦可。
14.(5分)①刘穆之死亡;②志在九锡;③目光短浅。(每点2分,三点得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B (青草为青草湖;“极富生机”有偏差)
16.(6分)示例一 加重愁绪:①“犹有”意为“还有”;②岸边渔家零零散散不成村落、夕阳西下;③意境萧索,在上联“愁极”的基础上更添愁绪。
示例二 得到慰藉:①“犹有”意为“还好有”;②岸边不成村落的几户渔家笼罩在夕阳之下;③意境温馨,在“愁极”之时给诗人以慰藉。
评分建议: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示例一答“看到渔家,夕阳,引发羁旅漂泊,思念家乡的愁绪”亦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2)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3)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评分建议:每句1分,有错别字者得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8.(2分)A:五音不全 B:顺其自然(听天由命、自娱自乐、听其自然)
19.(4分)(1)语句:④;修改为:“缺少对细微音高差异的辨别力是失歌症的核心缺陷” 。(或改为:“对细微音高差异的弱辨别力是失歌症的核心缺陷”)
(2)语句:⑧;修改为:“这段旋律对他们而言仍是陌生的” 。(或改为:“他们对这段旋律仍是陌生的”)
评分建议:每点2分。第④句表达为“辨别力差”等类似答案亦可。
20.(4分)示例:
甲:失歌症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乙:失歌症也与左侧大脑半球有关(失歌症也与左脑有关;失歌症不只与右脑有关;右脑正常也可能发生失歌症)
21.(2分)示例:①“唱歌跑调”是一种病?②唱歌跑调?你可能患了“失歌症”③为什么总是会跑调?④“失歌症”能治吗?
评分参考:关键词1分“跑调”“失歌症”两个词答出其一即可,问句1分。
22. (6分)①“我们”,第一人称,拉近与患者的距离;②“不是一个人”,突出了失歌症的常见;③“战斗”,幽默诙谐;④全句表达了对患者的宽慰之情。(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
四、写作(60分)
(一)审题
(1)解题:
本作文材料由名人名言、对其的追问两部分构成。两个关键词“善于解决难题”和“善于远离难题”,清晰明确。话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立足个体的修身成长和价值实现,切入熟悉,语料平和,把握容易。
一般来讲,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一些难题,这时候应该怎么办?两种回答:一是“善于解决难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远离不回避,想尽各种办法致力解决难题;二是换一种思路“善于远离难题”。此时,我们需要对第二种思路具体分析。首先,最上乘的办法,是把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把有可能出现的难题提前避免掉,远离它。其次在难题出现之初,初露端倪的时候“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解决起来难度较小也较容易也可以说是一种“远离”。最后就是难题已经出现,不可避免的时候,依然可以效仿庖丁“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的做法,避免和“大軱”硬碰硬,表面上善于远离难题,实际上也是善于解决难题。
材料的前一部分是一个确定的关系判断,即走向成功的途径要“善于远离难题”。第二部分句对前面的肯定判断的发问,远离难题是否比善于解决难题更值得提倡?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不确定的关系判断。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无法给出简单、确定的答案。有时候可以回答“是”,有时候也可以回答“不是”,写作过程就是对这个判断进行肯定和否定的回答。如果只能看到肯定的一面,说明考生思维单一,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另外,材料中“是否比……更值得……”这里需要有一个把二者进行比较的思维过程,如果写作中能对二者进行适度地比较,则更佳。真实的生活中,我们拒绝做“单向度的人”,就必须训练这种辩证思维。这不仅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启示意义,也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材料中的巴菲特的身份是商人,他的话语核心指向利益,所以会提倡“远离难题”;但青年学生还是要考虑更高层面,例如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等等,所以面对难题时需要敢于解决难题的勇气。即便一时难以解决选择远离,绝不是选择逃避,而是提升能力之后再来解决它。
写作任务中的“你”提醒考生在行文时要凸显自己的身份意识,写出“你的”独特的“联想与思考”,不能仅仅是演绎材料。因此,是否有真情实感、是否有逻辑关联、是否有思维深度,是判定作文品质的关键要素。明确文体体现出对文本意识的强化。这意味着考生虽然可以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选择最擅长的写作形式,但无论选择何种文体均应符合相应的文体特征。
参考立意:
①远离难题比解决难题更易于成功
②远离难题比解决难题更需要智慧
③远离难题比解决难题更具性价比
④解决难题比远离难题更需要硬实力
⑤无法远离难题,就致力解决难题
⑥挑战难题更显勇气与智慧
⑦远离难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难题
= 8 \* GB3 ⑧能远离难题就远离,能解决难题就解决
……
(二)评分
1.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综合衡量,精准量分。
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形式、内容均恰当,要敢打高分。
卷面分1-3分,打分时综合考虑。
2.评分等级
本次评分为七等。一等55-60,二等51-54,三等46-50,四等41-45,五等36-40,六等26-35,七等0-25。
评分参考量表
3.个案处理
(1)经“查重”,确认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23分;三分之二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1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5分。
(2)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0分(不满100字,0~4分;200字左右,5~8分;300字左右,9~15分;400字左右,16~25分;500字左右,26~35分;600字左右,36~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游戏考试、游戏人生、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5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17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8分;政治倾向有问题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1 分,扣满5分为止。
(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是彭城县绥舆里人。
八月丁已,刘裕率领大军从京城出发。尚书右仆射刘穆之担任左仆射,兼任监军、中军二府的军司,进入东府居住,总管内外事务。
在这之前派遣冠军将军檀道济、龙骧将军王镇恶率领步兵进攻许昌、洛阳,羌人沿途驻军,都望风投降。伪兖州刺史韦华原先占据仓垣,也率部归顺。刘裕又派遣北兖州刺史王仲德先率水军入黄河。仲德在东郡凉城打败索虏,进军平定滑台。十月,各军到达洛阳,包围金墉城。姚泓的弟弟伪平南将军姚洸请求投降,刘裕派人将他押送到京城。又修缮晋朝五位皇帝的陵墓,设守卫人员。
义熙十三年正月,刘裕率水军进讨羌人,留下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等人驻在潼关。三月庚辰,大军到达黄河。索虏的步兵骑兵十万人,占据黄河渡口。刘裕命令各军渡过黄河打败他们。刘裕到达洛阳。七月,到达陕城。龙骧将军王镇恶砍伐树木做船只,从黄河开入渭水。八月,扶风太守沈田子在蓝田大破姚泓。王镇恶攻克长安,生擒姚泓。九月,刘裕到达长安。长安丰衣足食,库藏充足。刘裕先收集青铜祭器、浑天仪、土圭之类,献给京城;其余珍宝珠玉,用来赏赐给将帅。押送姚泓,在建康街市斩首。刘裕拜谒汉高帝陵墓,在未央殿大会文武官员。
十一月,前将军刘穆之去世,任命左司马徐羡之代掌留守事务。从前由穆之决断的大事,全都向刘裕请示。刘裕想停留在长安,攻取赵、魏地区,遇穆之去世,于是返回。十二月庚子,从长安出发,任命桂阳公义真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留下心腹将领佐吏辅助他。闰月,刘裕从洛水进入黄河,开辟汴渠返回。
材料二:
宋武帝刘裕在诛灭了桓氏家族之后,收复了被废止的东晋政权并扶植它。接着又战胜了谯纵,俘虏了慕容超,驱逐了卢循,擒获了姚泓,建立了四大功勋,天下没人能抗衡他。然而,他的志向并不在于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称霸诸侯,而是在于接受九锡之礼(古代帝王为表对大臣的恩宠而赐予的九种礼器,往往被视为篡位的前奏),这志向也已经是太低下了。当宋武帝攻克长安时,中原地区都震惊恐惧。北魏虽然是姚秦的姻亲之国,却不敢出兵相救;羌族和氐族虽然是关中地区的唇齿相依的邻邦,也不敢与之争夺。这正是他智谋和力量都足够充沛,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如果他能够趁着这股军事优势,占据秦地、陇西的地势险要之处,利用吴、越地区的富饶资源,来筹划治理中原地区,形成像曹操在黄河以北那样的形势,那么成就王霸之业就可以期待了,只不过是如何运用这些优势罢了。然而,他的军队还没有进入关中,就派傅亮向南回到建业(今南京),去提出接受九锡之礼的看法。刘穆之去世后,南方再也没有人可以托付大事。虽然军队已经进入了关中,但他却没有留在关中的打算,拿关中的千里之地交给一个小孩子镇守就率军离开了。结果,赫连勃勃趁机进攻,留守的军队死伤过半,狼狈不堪地逃了回来,只有刘义真才侥幸逃脱。凭借宋武帝的英明,并非不知道那些将领不足以保卫关中,但他的志向另有所在,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事情了。可悲啊!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流传百世的功绩;他本来有像曹操那样削平群雄、统一天下的伟业,却低头跟从司马氏父子篡权夺位的卑鄙行为。这正是君子们追溯往事而悔恨的事情啊!
等级
审题立意
语言表达
具体特征
一等
55~60
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新颖,有见识
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充分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灵气,角度选择恰当,结构精巧独特。侧重议论的,能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例证和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思维品质突出。侧重叙述的,感情真挚,能选择个性化的细节巧妙表现主旨,有独到的构思、鲜活的语言,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二等
51~54
审题准确,立意清晰
语言通畅、连贯、得体,言能尽意
能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亮点,层次清楚。侧重议论的,观点正确,角度恰当,说理透彻,有逻辑性。侧重叙述的,能聚焦某一现象,主旨明确,有生活气息,有形象和意境。
三等
46~50
审题比较准确,立意比较清楚
语言通顺,言能达意
能体现题意的主要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思路清晰,思路清楚。侧重议论的,观点正确,用例正确,说理清晰。侧重叙述的,主旨明确,叙事完整。
四等
41~45
审题基本准确,立意基本清楚
语言比较通顺,偶有不规范、不准确
基本上能体现题意的主体内涵。侧重议论的,观点大致成立,论证不够有力。侧重叙述的,主旨大致明确,叙事基本完整。
五等
36~40
审题不够完整,立意不够清晰
语言不够通顺,表达不够规范和准确
可以体现题意。侧重议论的,观点不够准确,论证薄弱。侧重叙述的,主旨不特别明确,叙事不够完整。
六等
26~35
貌合神离
语言不通畅,多有语病、标点等硬伤
貌似贴合题意,实则内容与题目主旨无关,文体不够清晰,不能够通过文章表达题目内涵。
七等
0~25
自说自话
语言粗俗低劣
全然不顾题目要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济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太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徐州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