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陕西省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答案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pdf
    • 练习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1.pdf
    • 练习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第2页.pdf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第1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第2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第3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1第1页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第2页第1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陕西省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陕西省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pdf、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1pdf、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第2页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檀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一路。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二十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白。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材料二:
    中国当代文学70年,散文成就是其中重要篇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生活、书写革命和建设中涌现的新人物新典型,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散文纪实性增强,在文体上表现为报告文学的发展成熟以至后来从教文中分立出去,杂文也是这一时期广义散文的重要构成。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散文热"兴起,散文写作者也显著增多,许多出自非职业教文家之手的思想文化随笔也发出自己独特声音。散文再一次靠近大众,成为与读者阅读生活紧密联系的文体。那些篇幅长,结构大,思考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文化大散文"。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
    当下,比"散文时代"这一说法更有普及度的是"全民写作"。媒介变革带来表达的变革,网络写作的兴盛是近十余年来的醒目景观。零准入门槛、海量文字产出、即时传播阅读,推动"全民写作"时代到来。散文的亲和性无疑让它成为全民写作的重要文体选择,新媒体时代教文形态成为不可漠视的存在。"全民写作"广泛的参与性和传播度为散文发展创造广博空间,这里面有提升散文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全民写作良莠不齐,存在碎片化、随意性甚至纽制滥造问题,这就需要理论批评加以选择和引导,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通道。
    比究竟有多少人写作散文、散文究竟有多宽的文体疆城更重要的是,写作者是否真正理解散文要素、写作是否具备散文品质。如果散文写作缺少与现实的对话,写作者疏于和自己心灵对话,以至在散文中看不到现实的生动丰富,看不到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那么无论文体怎样谨变、技巧如何成熟,也难脱疲软之态。消费主义语境,散文作家更要肩负起思想使命,教文更要与读者的精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文化取向多元,散文作家更要突破纷纭表象,发现历史、现实、社会与人生要义;技术主义流行,散文作家更要创造独特的文体形式。这是我们今天考察散文发展的几个重要维度,也是散文写作需要建立的多种对话关系所在。
    (摘编自王尧《写出时代的美与精神高度》等)
    材料三:
    现在的散文太有散文腔调了,写出来都范文式的,能不能写得别太像散文了?总结起来,教文的范式有如下几种:杨朔式,先写生活,写人,最后升华;朱自清式,一种是"荷塘月色"式,美词丽句浓得化不开,一种是"背影"式,写爹娘亲情,以情动人;秦牧式,写知识小品;余秋雨式,文化散文……这些散文家的作品都被选入课本选本,影响极大,以致许多人潜意识中将其作为散文的圭臬绳墨,认为散文就是这个样子。
    散文有范式吗?鲁迅早就说过,散文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铁凝也说过,散文里没规矩。啥叫散文?在古代非韵文即散文,序、跋、笔记、碑记、书信、日记、游记、演讲等等,都是散文。
    文学没有边界,没有鸿沟,散文里没有规矩,没有人规定散文只能散文家来写。只写散文的散文家,是孱弱的,苍白无力的。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陌生"和"难度"都是对散文的拯救,仿佛一泓顺畅的水流,放上一块石头,遇到阻遇,激溅出水花,才是更美丽的风景。
    (摘编自刘江滨《散文里没有规矩》)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非韵文即散文,如序、跋、碑记、书信等,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和杂文应归类为散文,如夏衍的《包身工》。
    C.上世纪90年代后,一些小说家的散文别有魅力,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D."文化大散文"是以生命、文化、民族等为思考对象的,如贾平凹的《秦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生机。
    B.散文是非常贴近读者的文体,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是"全民写作时代",越应锤炼散文品质。
    C.散文的亲和性及零准入门槛,推动了"散文热"的兴起,但全民写作良莠不齐、粗制滥造,需加以引导。
    D.散文不能"太有散文腔调",不能"太像散文",即是说散文写作不应将散文的范式作为"圭臬绳墨"。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运动之前,散文"替圣贤立言",居于文章中心,小说则处于边缘:"五四"运动之后,二者发生了反转。
    B."文化大散文"的写作,要求作者需有深厚文化背景或学养,并且将个人情怀、思想素质和表达方式融入散文作品。
    C.材料三对杨朔、朱自清、秦牧、余秋雨等散文家的散文特点作了概括分析和批评,指出其存在误导散文写作的范式。
    D.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和"难度"都是对散文的拯救,即散文选材要新鲜,要设置一点障碍,这样散文才生动。
    4.材料三里说"散文里没有规矩",其实散文一直在突破规矩,梳理三则材料,概括中国现当代散文对规矩的重要突破。(4分)
    5、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全民写作时代"应如何锤炼散文品质。(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同志们
    海华
    那年秋的同学会,数十年的老同学到得七七八八了,召集人老麦突然问,"同志们"来了吗?
    "同志们"?我不禁纳闷了,便问老麦,谁呀?老麦抿嘴一笑,上次同学会你没来,同学们送老童一个雅号,称他为"同志们"啦。
    老童?老童本名叫志文,在校时学习成绩不错,为人处事中规中矩。走出校门后,他在县水利局上班,十多年后当了局长,口碑还好,两年前退休了。为啥同学们叫他"同志们"?是因为童志文与"同志们"谐音吗?
    老麦笑道,我与老童在县城工作,同住一个小区同栋楼,又在同一层。巧的是,我老伴与老童的老伴也是同事。老童老伴常跟我老伴叨咕,说老童熬了好长时间,才适应了退休生活,可是,总爱把"同志们"挂在嘴边。在家里和家人说话,也常说"同志们"。他老伴说了他好几回,他总是呵呵一笑说,称家人为同志,说明咱们一家子情深意浓呀。
    有一回,老童老伴的几位闺蜜来家里玩,老伴提醒他,到时别说"同志们"了。他鸡啄米似的点头。可在闲聊时,又是"同志们"不离口,弄得几位闺蜜一愣一愣的,后又嬉笑不止。他打哈哈道,习惯了,总觉着说同志们亲切些。他老伴当面数落他,总是口不离"同志们",别人不说你老打"官腔"才怪呢!事后,一传十,十传百,镇里好些人都把老童爱说"同志们"作为谈资。上次同学会,老童在饭桌上几杯酒下肚,一口一个"同志们",弄得一帮老同学笑声不断。老童淡定地说,同学加同志,岂不更有意味?
    年纪最大的老皮揶揄道,对对对,你不如就叫"同志们"吧。后来,一帮老同学果真叫童志文为"同志们"了。
    这次同学会半个月后,老童在老家滨海镇为儿子办宴会,请了老麦和我等几位老同学。那天中午,步入婚宴大厅,老麦跟我半开玩笑地说,没准等会儿老童致词时还会说"同志们"。我笑了笑说,不会吧。
    没想到,宴会开始由老童致词时,老童望了一眼大厅里数十位既熟悉又热情的宾客,想起儿子终于事业有成,且大龄完婚,心情一激动,一张口,又是"同志们"……身边的老麦跟我悄声说,你听听……我禁不住双手捧腹,满大厅笑声四起……老童猛一怔,匆忙改口道:各位亲朋好友….
    婚宴结束,老童和老伴儿回乡下住几天。老童下午回到村里,路过村委会,听见麻将声声,不禁想到前些年新建一条高速公路经过村里,征用大片土地,每户村民分得上百万元补偿款,此后,村干部和不少村民沉迷于打麻将,便进去看个究竟。果然,大厅里四五张麻将台正喊里咔啦厮杀得正欢。
    老童轻喊一声"同志们"。好久以来听惯了"老板""哥们"的称呼,董村长和几位村干部猛一听久违的"同志们",都嘿嘿直乐,跟老童打起了哈哈:"老局长回来啦。"董村长站起身:"来吧,跟同志们乐和一下?"老童笑了笑,你们玩吧。董村长和村干部们又都忍俊不禁。
    六月天说变就变。没想到,当晚,又是打雷又是下雨,而且连下了两天。第三天早上,雨终于停了。在职时兼任过县三防指挥部副总指挥的老童,打算出门。老伴问,去哪儿?老童说,下了两天大雨,很可能山洪暴发,村里那条大河河堤几年前县上拨专款维修过,不知情况怎样了。老伴劝道,都退了,别瞎操心了。习惯了,回来了,顺便去看一下。老童说完,便向几里地外的大河走去。上堤一看,不好!果真山洪暴发,大河水位已临警戒线,河水仍在暴涨,险情在前,刻不客缓。
    事不宜迟!老童迅速打通董村长手机,找到村委会,见董村长和几位村干部又在开台,便说了河堤险情。董村长说,老局长,大河河堤维修后已经受了好几年洪水考验,没事儿。
    老童心一揪:"同志们,绝不可大意呀!我刚才上堤查看过,大河河堤有些地方已出现渗漏,如不及时处理,一旦出现缺口,随时可能决堤。这事我见得多了,你们都是党员,必须立马动员村民带齐工具上堤,快呀!同志们!"董村长等几位村干部仿佛突然被唤醒似的,麻将牌一推,迅速起身……
    转眼间,董村长和几位村干部领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带着木板、沙包等工具,紧跟着老童箭一般的向河边奔去。
    当抢险队伍赶到河堤上时,河堤已出现了两处小缺口。老童大喊一声:"同志们!上!"说完,带头扛起一个沙包扑向一个缺口。村干部和村民们有的抬木板,有的扛沙包,快速地分头向两个缺口冲了上去。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鏖战,河堤上的险情终于排除,大河安全了。几天后,老童和老伴返回县城时,董村长送出村口。他紧紧握住老童的双手,一脸真诚地说,常回来看看"同志们"!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志们"是老童的雅号,其来历一是童志文的谐音,二是他退休后在多个场合说话,总是习惯性地爱称"同志们"。
    B.和家人说话称"同志们",说明老童家庭氛围和谐,家人情深意浓;称同学为"同志们",表现出老童为人处事中规中矩。
    C.闺蜜们听到老童"同志们"不离口时,先是出乎意料,就"一愣一愣的","后又嬉笑不止",则是对老童"官腔"的嘲笑。
    D.征用土地分得巨额补偿款后,不少村民沉迷于麻将,这一现状写出了老童和"我"的隐忧,也使小说主题呈现出多元化。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用"七七八八"一语,既写出了老同学到来时的时间不一,又写出了大家散布于会场的状况,用语陌生化而又朴实生动。
    B.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老麦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但让年纪最大的老皮而不是老麦叫出老童的"雅号",则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C.老伴是老童退休生活的见证者,她的言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老童的人物形象,也和老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小说赋予老童退休水利局长的身份,这不仅使他常称"同志们"合乎情理,也为后文抢险救灾时的预判、号召、救险设下了伏笔。
    8.请分别解说首尾两段中"同志们"一语的含意,分析小说这样设计的作用。(5分)
    9.老童两进村委会的言行同中有异,请简要概述并作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材料一: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莒子亲鼓之,获杞梁。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敞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材料二:
    (孟姜女),齐杞梁殖之妻也。庄公袭苔,殖战而死。庄公归,遇其妻,使使者吊之子路。杞梁妻曰:"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免于罪,则贱妾有先人之弊庐在,下委不得与郎吊。"于是庄公乃还车诣其室,成礼然后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战!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君子谓杞梁之要贞而知礼。诗云:"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此之谓也。
    -----《列女传·贞顺传》(刘向)
    材料三:
    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此言杞梁从军不还,其妻痛之,向城而哭,至诚悲痛,精气动城,故城为之崩也。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虚也。今城,土也。安能为悲哭感动而崩?使至诚之声能动城土,则其对林木哭,能折草破木乎?向水火而泣,能涌水灭火乎?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然杞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或时城适自崩,杞梁妻适哭。下世好虚,不原其实,故崩城之名,至今不灭。
    -----《论衡·感虚》(王克)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齐侯A归B遇C杞梁D之妻E于郊F使吊之C辞H日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袭,袭击,与《苏武传》中"……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袭"意思是相同的。
    B.弊,破旧的,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的"弊"意思相同。
    C.赴,跳进,与《孔雀东南飞》中"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赴"意思是相同的。
    D.崩,崩裂,倒塌,与《出师表》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的"崩"意思是不同的。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姜女认为,丈夫杞梁战败被杀是有罪在前,齐君不应该在郊外表示哀悼,而应该去家中凭吊。
    B.有德之人认为,孟姜女在丈夫死后知礼尊礼并且忠贞不渝,刘向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示了认同。
    C.王充认为,丈夫杞梁从军不还,孟姜女面对城墙悲痛哭嚎,从情理上来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王充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孟姜女哭崩城墙一事是虚假的,并进一步说明流传至今的原因。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4分)
    (2)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然杞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4分)
    14.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二中虚构"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城为之崩"这一情节在文学创
    作中的意义。(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人。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秋夜明月高悬、月光皎洁、露水微湿的清新景象。
    B.颔联通过惊鹊未安、飞萤穿帘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C. 颈联"夜声急"则通过邻家捣衣声的急促,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愁思。
    D.尾联直接抒发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惆怅。
    16.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语有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一个人的成败,外在条件的制约不可忽视,个体的努力程度同样重要。宋代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 ,
    "两句表达了与此相近的意思。
    (2)作为班长,小慧面对同学之中不团结、不和谐的现象,用《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来提醒。
    (3)月亮在古代诗人笔下,往往超越了其客观的天体属性,寄托着诗人某种特定的情思,如唐诗" , "就是如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阿爷赵师傅给孙文先生亲手斟过茶。朋友怕我不信,还带我去了永利街,看一座唐楼外墙的孙中山雕像,如此说来,阿爷赵师傅见孙文,也就是十岁左右的年纪,与山伯做企堂一般大小。但对陈五举而言,阿爷"话当年",都是别人的"当年勇"。他眼里的茶楼,今不如昔是真。
    阿爷记忆中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茶楼为了生意,也曾各出奇招。小茶楼搏午市,楼头一角开设讲古,有茶水供应。说书的上台先寒暄几句,拿起惊堂木朝桌子一拍,讲的都是民间传奇、章回小说《西游记》《济公传》之类,有时也穿插点时事新闻,是要讨观众欢喜的。大茶楼看重的是晚市,设下歌坛,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入场每位两毫。茶厅架起高台,由现场的乐师伴奏。请了当红的女伶演唱粤曲,多是南音、板眼与二黄等。陈五举就问,后来呢。赵师傅说,后来香港有了影戏,谁还坐得住听歌?
    18.下列句子中的"一般"与文中加点的"一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一般性地讨论了环保问题的重要性。
    B. 他的绘画风格与这位大师的一般相似。
    C.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
    D.一般而言,良好的习惯对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
    19.文章结尾处的"谁还坐得住听歌?"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
    丝绸之路的本质是经济,这是一条商品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乳香之路是同一条道路的不同称呼,说明双方通过贸易方式各取所需。当前学界更多重视西亚和欧洲的丝绸和瓷器需求,很少关注古代中国也有对于西方的物品需求以及需求在不同时期的变换-----汉代中国的需求是大月氏的马和香料;草原丝绸之路可以称为从西域运往内地的"玉石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的商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当代的新丝绸之路的商品或有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① 。古代的丝绸之路和乳香之路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道路,无论丝绸、陶瓷,还是乳香、没药,这些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西方文明没有丝绸和瓷器仍然可以发展,中国文明没有乳香和没药也可以存续。但是,丝绸之路和乳香之路并非古代任何一个文明的必要条件。丝绸之路和乳香之路的价值是 ② :丝绸和陶瓷提升了西方贵族的服饰和审美,乳香和没药提升了中国皇族勋贵的熏香享受。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使其符合语段要表达的意思。(4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第三句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嫂的对面说。
    B."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D.一个身形消瘦、脸上带着伤痕的读书人-----孔乙己踱了进来。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相遇。"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交融,然而,如何使二者的相遇迸发出内在蓬勃的生命力,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相关试卷

    陕西省汉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

    陕西省汉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客观务实,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济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济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