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有着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以史为鉴”的民族心理,使我们反复地呈现历史,因此,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永远是一棵常青树,无论你个人的态度如何,总不可能将它砍倒。
    历史题材影视剧是“历史”和“剧”的结合。有的侧重于“历史”,即所谓的“正说”;有的侧重于“剧”,即所谓的“戏说”。前者多取材于正史,并力图全方位地再现历史,还原历史。谢晋导演的电影《鸦片战争》为了“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层次的观众都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认识鸦片战争”,比较完整地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屈辱的历史。“正说”剧虽然严格遵循历史,但不等于不可虚构,只是注意要把握住“度”,即菜辛所说的“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能发生的事”。吴子牛导演的电影《南京1937》在叙述中国曾遭受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历史大劫难的同时,虚构出了成贤医生那个中日混合的家庭悲剧。国家的大悲剧和家庭的小悲剧相互映衬,使人们对那场民族劫难有了更深的认识。“正说”剧大都取材于关系国家安危甚至兴亡的历史大事或历史要人,注重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比如表现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电视剧《司马迁》,弘扬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电视剧《延安颂》,歌颂公正无私的为官作风的电视剧《包青天》,等等。“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
    人们尽管对于“正说”剧某一具体作品的艺术成败可能存在不同看法,但对于“正说”的态度和做法却并无异议,有异议的是近年热度不减的“戏说”剧。“戏说”剧多取材于稗官野史、民间传说,不注重还原、再现历史,而注重以“游戏化”的态度消解、重构历史。掀起“戏说”浪潮的应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三戏”,即《戏说乾隆》《戏说慈禧》《戏说乾隆续集》,《宰相刘罗锅》则推波助澜。《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历史上确有其人,关于他的出身,乾隆曾赐诗刘墉,其中有:“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刘墉的确不曾依附和珅,却从没有电视剧中那些与和珅针锋相对的精彩场面,关于他清正而滑稽的材料,多见于民间传说。正如主题歌所唱:“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与“正说”剧注重“文以载道”的思想性相反,“戏说”剧注重的是娱乐性,但是不论“正说”还是“戏说”,都有历史的影子,只是取材的对象、叙述的视角、所站的立场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且,“戏说”剧“戏”中有“正”,没有彻底滑进庸俗主义的泥潭,而是寓庄于谐,只是其严肃性与主流意识形态关系不大。
    (摘编自陈吉德《正说·戏说·假说·胡说——论历史剧的四种言说方式》)
    材料二:
    “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插上了浪漫主义的翅膀。郭沫若说:“剧作家的任务是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他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在。”
    创作历史话剧《屈原》时,郭沫若对史料进行了提炼加工,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推测历史的必然,发掘历史的精神,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虚构。剧中屈原定位在四十岁左右,即人生的中年(据郭沫若研究,屈原死于六十二岁)。剧本有意削弱屈原忧郁彷徨的一面,突出其刚毅坚定的一面,削弱屈原忠君的一面,强调其反抗的一面,且将屈原放在抗秦反媚之中,刻画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使艺术形象更为鲜明地体现作者所要表现的历史精神。剧中还使用了屈原创作的活泼爽朗、情感激越的《楚辞》名篇《橘颂》和《礼魂》,让其在剧中反复出现以推动剧情,渲染气氛。根据个别史料进行想象,郭沫若把宋玉写成一个小人。张仪的形象也不完全符合历史真实。这些艺术创造,都尽可能有史实的依据,但又不受历史真实的限制,同时能凸显历史人物的精神,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
    《屈原》的演出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剧中的屈原与现实生活中坚持抗日、进步的爱国者和民族志士,面临的矛盾和遭遇有相似之处。因此,屈原所受的冤屈、陷害,以及他的愤怒、他的抗议,便极能叩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灵,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这部作品更具战斗性和时代性。
    (摘编自宁爽《浅析郭沫若话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具有“以史为鉴”的民族心理,因此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具有强大生命力,它会反复出现在影视镜头中。
    B.莱辛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对历史剧虚构问题的看法是相同的,都认为历史剧的虚构应该遵循历史内在的可能性。
    C.“正说”剧以严肃态度力图全方位地再现正史,“戏说”剧则以“游戏化”态度消解历史,完全缺少思想的严肃性。
    D.“失事求似”的理念能让剧作家不必拘泥于史实,对历史进行新的解释阐发,从而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影《鸦片战争》较完整地再现了历史本身,因为这部影片坚持了客观还原历史的立场。
    B.“文以载道”是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正说”剧创作都在有意识地继承这个文化传统。
    C.“戏说”剧多取材于稗官野史、民间传说,自然会削弱官方立场,强化民间立场与民间叙事。
    D.历史剧如果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统一,便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体现战斗性和时代性。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关于“‘正说’剧可以虚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黑格尔认为:历史剧是“向过去的时代取材”,其创作原则为“维持历史的忠实”。
    B.史书对孙子少有记载,但电视剧《孙武》根据春秋情境合理想象,塑造了孙子形象。
    C.电视剧《新白蛇传》叙述了白蛇白素贞跟许仙相识、相知、相爱,终结伉俪的故事。
    D.俄国阿·托尔斯泰说:“戏剧的本质就是大家一起,创造性地把虚构变为真实。”
    4.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请从论述对象、论述内容两个角度概括二者的不同。
    5.课文《苏武传》中有卫律逼降、苏武牧羊、苏家惨况三段史实,如果你是导演或剧作家,为了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你会对哪段史实进行历史还原,对哪段史实进行情节虚构?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并且对选择虚构的情节给出设计轮廓。
    【答案】1.C 2.A 3.B
    4.①材料一的论述对象是影视剧,从理论上论述“正说”剧与“戏说”剧的各自特点。
    ②材料二的论述对象是舞台话剧,以《屈原》为例论述“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创作原则。
    5.①对卫律逼降、苏武牧羊进行历史还原,理由是这两段史实(或历史情境)本身对苏武的民族气节具有表现力。
    ②对苏家惨况进行情节虚构,理由是这段史实反映的是朝廷(汉武帝)的残暴,若进行历史还原会损害主题与苏武形象。
    ③对苏家惨况的虚构:让苏武家人的生命没有受到威胁,但周围的人都怀疑苏武投降,家人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但却坚信苏武不会背叛,直至苏武白发归来。
    【解析】
    【整体分析】材料一主要探讨了历史题材影视剧的两种创作方式——“正说”和“戏说”,分析了它们在取材、叙述视角和思想性上的差异。材料二则以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为例,阐述了“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强调剧作家在创作历史剧时应注重历史精神的把握,而非拘泥于史实。两则材料共同探讨了历史剧创作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强调了历史精神和现实意义的统一。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
    C.“完全缺少思想的严肃性”错误。原文“‘戏说’剧‘戏’中有‘正’,没有彻底滑进庸俗主义的泥潭,而是寓庄于谐,只是其严肃性与主流意识形态关系不大”认可了“戏说”剧“寓庄于谐”,有其严肃性。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B.“‘正说’剧创作都在……”错误。原文说:“‘正说’剧大都……注重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这里说的是“大都”,选项扩大了范围。
    C.“自然会削弱官方立场,强化民间立场与民间叙事”错误。“戏说”剧多取材于稗官野史、民间传说,但不能据此推断出“戏说”剧会削弱官方立场,选项于文无据。
    D.“便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体现战斗性和时代性”错误。历史剧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不一定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能否引发共鸣还和剧作的艺术水平等因素相关。历史剧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也不一定体现战斗性,因为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历史剧。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中“‘正说’剧可以虚构”这一观点分两层:第一是力图全方位地再现历史,还原历史;第二是表现历史内在的可能性。B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
    A.黑格尔只讲“忠实”,反对“虚构”。
    C.《新白蛇传》属于“戏说”剧,取材于神话传说而不是正史。
    D.阿•托尔斯泰的论述是虚构的真实性问题,与“‘正说’剧可以虚构”的观点重心不一致。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时先找到文中的有效信息,从论述对象、论述内容两个角度概括二者的不同,然后分条进行概括即可。
    材料一中“历史题材影视剧是‘历史’和‘剧’的结合。有的侧重于‘历史’,即所谓的‘正说’;有的侧重于‘剧’,即所谓的‘戏说’。”“前者多取材于正史,并力图全方位地再现历史,还原历史。”“‘戏说’剧多取材于稗官野史、民间传说,不注重还原、再现历史,而注重以‘游戏化’的态度消解、重构历史。”可知,文中先对“正说”和“戏说”进行了简单的定义,然后分别明确了各自的特点:“正说”侧重于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的价值,力求还原历史真相和文学作品的原意;“戏说”,则更多地侧重于娱乐性和故事性,可能包含较多的虚构和想象,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材料二中“‘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插上了浪漫主义的翅膀”“创作历史话剧《屈原》时,郭沫若对史料进行了提炼加工,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推测历史的必然,发掘历史的精神,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虚构。”等信息可知,在史剧的选材和剪裁方面,郭沫若特别注重选取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历史题材,能动地挖掘和创造历史,并以一种整体的全局性的眼光进行创造。他把握住历史和创造的契机,对剧中人物和情节进行大胆虚构和重塑,使得这些历史人物更贴近艺术真实和现实,具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因此,郭沫若的历史剧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创作原则。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解答时,根据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即可。
    由原文“前者多取材于正史,并力图全方位地再现历史,还原历史”可知,卫律逼降、苏武牧羊这两段史实展现了苏武的坚韧不拔和忠诚,对苏武的民族英雄形象进行了深刻的塑造,同时也反映了西汉与匈奴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外交斗争,还原历史有利于表现传主的品质、精神,树立高大的形象,传播正能量。
    由原文“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推测历史的必然,发掘历史的精神,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虚构”“但又不受历史真实的限制,同时能凸显历史人物的精神……”等信息可知,虚构是为了展现人物的精神,表现主题,苏武被囚塞外十九年,主要是因为他在执行公务时被匈奴俘虏,而不是因为苏家的任何“惨况”。苏武的故事更多地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忠诚,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原则,而不是因为朝廷的残暴导致苏家的不幸,若进行历史还原会损害主题与苏武形象。
    由原文“这些艺术创造,都尽可能有史实的依据,但又不受历史真实的限制,同时能凸显历史人物的精神,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等信息可知,“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创作原则,其中也涉及了对艺术虚构的问题,为了表现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对苏家惨况的虚构,让他们成为苏武白头而归,忠贞不渝的见证者,更好地歌颂传主,表现主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辞缘缘堂避难记
    丰子恺
    ①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寇突犯我故乡石门湾,我不及预防,仓促辞缘缘堂,逃出火线,迤逦西行。如今故园已成焦土,漂泊将及两年,在六千里外的荒山中重温当年辞家的旧梦,不禁心绪黯然。
    ②走了五省,才知我的故乡真是一个好地方。石门湾水路四通八达,我们无须用脚走路。倘使你“走”到了城里,旁人都得惊讶,家人怕你伤筋,你自己也觉得吃力。唉!我的故乡真是安乐之乡!
    ③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回江南的空前浩劫,也许就是安乐的报应罢!忧患而不进步,未必能生;安乐而不骄惰,决不致死。
    ④石门湾郊外没有一块荒地,稻麦之外,四时蔬果不绝,风味各殊。尝到一物的滋味,可以联想一季的风光。往年我在上海,冬天吃新蚕豆,一时故乡清明赛会、扫墓、踏青之景,以及绸衫、酒旗、戏鼓之状,宛然在目。倘然遇见丝绵,那更使我涌起乡思来。因为这是我乡一带特有的产物。古人要五十岁才得衣帛,我们乡人无论老少都穿丝绵。“人生衣食真难事”,而我乡人得天独厚,这不可以不感谢,惭愧而且惕厉!
    ⑤我们在缘缘堂怀抱里的日子约有五年。回想这五年间的生活,处处使我憧憬。春天,桃树戴了满头的花,在门前站岗。门内朱楼映粉墙,蔷薇衬绿叶。院中秋千亭亭地立着。这幸福的光景,使我难忘。夏天,葡萄棚上的新叶,把室中人物映成绿色的统调。垂帘外时见参差人影,秋千架上时闻笑语,这畅适的生活也使我难忘。秋天,芭蕉的叶子高出墙外,夜来明月照高楼,房里有人挑灯夜读,伴着秋虫的合奏。这清幽的情况又使我难忘。冬天,炭炉上时闻普洱茶香,儿童们伴着坐到深夜,直到北斗星转向。这安逸的滋味也使我难忘。现在漂泊四方,但凡我身所在的地方,只要一闭眼睛,就看见无处不是缘缘堂。
    ⑥九月二十六日,是我的生辰。这时嘉兴已被炸得不成样子。我家还是做寿。而宾朋的谈话异乎寻常。有人从上海逃回来,他说上海无数难民无家可归,聚立在租界紧闭的铁栅门边,日夜站着。租界里的同胞拿面包隔铁栅抛去,无数饿人乱抢。有的面包落在地上的大小便中,他们自争得去吃!我们一个本家从嘉兴逃回来,他说有一次轰炸,看见一妇人躲在墙脚边喂奶,忽然弹片飞来,恰好把那妇人的头削去。这无头的妇人依旧抱着婴孩危坐着,并不倒下。我听了他的话,想起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就讲给人听:猎人入山打猎,远远看见一只大熊,他连发数枪,均中要害,大熊却危坐不动。他走近察看,大熊两眼已闭,血水流下。但是它两只脚抱住大石头,危坐涧水边。猎人再走近细看,才见大石底下的涧水中,有小熊正在饮水。大熊倘倒下了,那石头势必压死她的宝贝。直待猎人掇去了她手中的石头,她才倒下。呜呼!坐客散去了。这便是缘缘堂最后一次聚会。
    ⑦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即旧历十月初四日,是无辜的石门湾被宣告死刑的日子。石门湾在那一天,真可谓“朝为繁华街,夕暮成死市”。那天,我照例在画《漫画日本侵华史》。只听得玻璃震响,一连数次。心知不妙,出门探问。有人说:“我们这里没有设防,决不会来炸的。”大家照旧安居乐业。
    ⑧正午,一架飞机低低地飞过。石门湾没有警报设备。以前飞机常过境,大家跑出去,站在门口,仰起了头观赏,如同春天看纸鸢,秋天看月亮一样。这天大家依旧出来观赏。谁知他们正要选择不设防的城市轰炸,可以放心地投炸弹,可以多杀些人。飞机盘旋一周,看见毫无一个军人,纯是民众妇孺,而且都站在门外,非常满意。地面上无论哪一个人的生死都操在空中的刽子手手里了!忽然一阵冰雹似的声音在附近的屋瓦上响过,墙壁摆动,桌椅跳跃,玻璃窗齐声大叫。我们挤成一堆,默然不语,但听见墙外奔走呼号之声。飞机还没离去,大有再来的可能,非预防不可。于是有人提议,钻进桌子底下,把丝绵被覆在桌上。我在幼童时代,曾经做此游戏。现在年已过半,却效儿戏,又看见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效儿戏,这情状实在可笑。且男女老幼共钻桌底,大类穴居野处的禽兽生活,这行为又实在可耻。这可说是二十世纪物质文明时代特有的盛况!
    ⑨沿河家家闭户,处处锁门,石门湾顿成死市,不见人影。忽然一家楼上,发出一阵肺病者的咳嗽声,全市为之反响,凄惨逼人。我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破晓起身,出门时我回首一望,这是我与缘缘堂最后的一面。
    ⑩其实,在这风声鹤唳之中,有许多人想同我们一样地走,为环境所阻,力不从心。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石门湾及世间众生,开到永远太平的地方。向村人告别,我心如刀割!但脸上强自镇定,叮嘱他们“赶快筑防空壕,后会不远”。不能再说下去了。
    一九三九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寇突犯故乡,令“我”逃至遥远的荒山,漂泊的苦令“我”深切思念故乡石门湾。
    B.石门湾粮食有稻麦,四时蔬果不绝,老少都穿丝绵,足见当时这个地方多么地富足。
    C.来为“我”庆生辰的宾朋,对“我”毫不关心,他们只是乐谈在上海、嘉兴的见闻。
    D.石门湾遭受轰炸出乎乡人的意料,这反映石门湾人对日寇的侵略性和残暴缺乏警惕。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⑤自然段反复书写“使我难忘”,显示出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也暗含漂泊在外、无家可归的悲伤与痛苦。
    B.文章叙述时间使用了史书笔法,即采用民国纪年法,意在警醒世人:必须铭记日寇对中国的侵略及其犯下的罪行。
    C.文章记录下正在喂奶的母亲,被日寇炸弹弹片削去头部,却依旧抱婴危坐的特写镜头,唯一的目的是赞美母爱的伟大。
    D.文章结尾,写“我”想有一只大船来载着石门湾及世间众生去永远太平的地方的愿望,表达出“我”对和平的向往。
    8.石门湾的土地得天独厚,解决了乡人的衣食难事,乡人应该感谢这土地,但作者为什么还说这不可以不“惭愧而且惕厉”?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其中的缘由。
    9.在本文第⑧段,作者将乡人面对日寇轰炸时采取“共钻桌底”的行为,与幼童游戏、禽兽穴居进行类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6.C 7.C
    8.这是作者失去家园后的反思,是对自我与乡人的告诫:①说不可以不“惭愧”,是因为乡人只是贪图享受富饶土地赐予的安逸生活,却没有尽到保护好这片热土的责任。②说不可以不“惕厉”,是因为乡人居安不能思危,缺少对侵略者的警惕。
    9.①与幼童游戏类比,表达了对“共钻桌底”避难行为感到幼稚、可笑。②与禽兽穴居类比,表达了对“共钻桌底”的避难行为感到愚蠢、可耻。③运用两个类比,表达了对只知避难而不知积极抗战、主动保家卫国的行为感到悲哀、愤怒。
    【解析】
    【整体分析】丰子恺的《辞缘缘堂避难记》通过对故乡石门湾的回忆和对日寇侵略的控诉,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怒。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门湾的富饶与安乐,反衬出战乱带来的巨大破坏。通过对日寇轰炸场景的生动描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无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C.“对‘我’毫不关心”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是:“宾朋的谈话异乎寻常。有人从上海逃回来,他说上海无数难民无家可归,聚立在租界紧闭的铁栅门边,日夜站着。租界里的同胞拿面包隔铁栅抛去,无数饿人乱抢。有的面包落在地上的大小便中,他们自争得去吃!我们一个本家从嘉兴逃回来,他说有一次轰炸,看见一妇人躲在墙脚边喂奶,忽然弹片飞来,恰好把那妇人的头削去。这无头的妇人依旧抱着婴孩危坐着,并不倒下。”这部分文字是关于上海难民的情况以及嘉兴受日寇轰炸的情况。没有关于“对‘我’毫不关心”的叙述。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
    C.“唯一的目的是赞美母爱的伟大”错误。原文记录从嘉兴逃回来的本家的陈述:“他说有一次轰炸,看见一妇人躲在墙脚边喂奶,忽然弹片飞来,恰好把那妇人的头削去。这无头的妇人依旧抱着婴孩危坐着,并不倒下。”这段文字记录至少还有声讨日寇罪行的目的。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理解其深层含义以及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这句话在文章的第④段,前文主要是写家乡是个好地方,物产丰富,舒适安乐,而此句起到过渡作用,后面写的是家乡遭受日本飞机的轰炸,因此这句话是作者失去家园后的反思,是对自我与乡人的告诫:
    “惭愧”表达了对自我行为的反省,“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回江南的空前浩劫,也许就是安乐的报应罢!忧患而不进步,未必能生;安乐而不骄惰,决不致死”,家乡生活太过安逸,以致于我们都失去了警惕性,以为“这里没有设防,决不会来炸的”,但结果却遭到了轰炸,大家只能躲到桌子底下去,“男女老幼共钻桌底,大类穴居野处的禽兽生活,这行为又实在可耻”,“可耻”是因为乡人只是贪图享受富饶土地赐予的安逸生活,却没有尽到保护好这片热土的责任。
    “惕厉”意思是“警惕谨慎;警惕激励”,作者要大家记住这惨痛的教训,要居安思危,永远不要寄希望于侵略者的好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艺术表现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找到原文中的有效信息,再结合主题进行分析。
    “于是有人提议,钻进桌子底下,把丝绵被覆在桌上。我在幼童时代,曾经做此游戏。现在年已过半,却效儿戏,又看见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效儿戏,这情状实在可笑。且男女老幼共钻桌底,……”,这是在敌人的飞机轰炸时人们的避难方式,作者感到幼稚、可笑,表达作者“哀其不幸”的无奈;
    “大类穴居野处的禽兽生活,这行为又实在可耻。这可说是二十世纪物质文明时代特有的盛况!”,被侵略者逼成了原始的“穴居”生活,表达了对“共钻桌底”的避难行为感到愚蠢、可耻。
    这一段记录了乡人像往日一样依旧出来观赏飞机,结果遭到日军轰炸,轰炸后却又以钻进桌子底下的方式来预防。这样根本不可能保护自己,真正的有效方式是起来反抗。作者用幼童游戏、禽兽穴居进行类比,饱含无奈、愤怒与指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行之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
    小邾射①以邑奔鲁,曰:“使子路要我,吾无盟矣。”乃使子路。子路辞焉。季康子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夫子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②,而声驰于天下。小邾射不信千乘之盟而重子路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
    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鞅谓昂曰:“昔鞅与公子善,今俱为两国将,不忍攻,愿一饮燕休二师。”公子许焉,遂与之会。鞅伏甲虏之,击破魏军。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诈,遂车裂于市。夫商鞅,秦之贵臣,名重于海内,贪诈伪之小功,失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取尤,卒至屠灭,为天下笑。
    (节选自《刘子》)
    材料二: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节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①射:人名,小邾国的大臣。②衡门:简陋的屋舍。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小邾射不信A千乘B之盟C而重D子路之言E信之F为德G岂不大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约定。与《鸿门宴》“张良出,要项伯”中的“要”词义不同。
    B.逆,迎敌。与《孔雀东南飞》“逆以煎我怀”中的“逆”词义相同。
    C.以,连词,来。与《齐桓晋文之事》“以羊易之”中的“以”用法不同。
    D.夺,夺取。与李密《陈情表》“舅夺母志”中的“夺”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投奔鲁国的小邾国臣子射,不信与鲁国订立的盟约,却更相信与子路的约定,但是子路认为他这样做有违臣子之道。
    B.商鞅先前用欺诈手段,骗公子昂来会盟,且借机杀死了公子昂,他的行为为秦惠王不信任他,怀疑他谋反种下了祸因。
    C.项羽成功攻入咸阳,已经掌控了天下,但天下终被汉高祖夺取,太宗认为其中的原因是项羽没有坚守信义,推行仁政。
    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诚信”的重要性,材料一论述诚信对于个人美德的重要性,材料二则论述诚信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为不信,终身取尤,卒至屠灭,为天下笑。
    (2)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
    14.太宗为什么不愿“佯怒以试群臣”?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回答。
    【答案】10.CEG 11.B 12.B
    13.(1)一次做失信的事,终身招致指责,最终导致被杀,被天下人耻笑。
    (2)废弃任何一项都不行,能够尽力推行五常,对国家非常有好处。
    14.①太宗认识深刻:君主引领社会风气,君主欺诈则臣民照做。②太宗想以身作则:自己做天下表率,引领社会人人守信。
    【解析】
    【整体分析】两则材料均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材料一通过子路和商鞅的事例,论述了诚信对个人品德和声誉的影响,指出失信会导致严重后果。材料二则通过唐太宗的言行,强调了诚信在治国理政中的关键作用,认为君主应以诚信为本,才能赢得臣民的信任和支持。两则材料共同传达了诚信作为立身处世和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小邾国的射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子路的话,守信作为美德,难道不重要吗?
    “小邾射不信千乘之盟”,结构完整,主谓宾齐全,可以独立成句,故C处断;
    “重子路之言”是动宾结构,单独断开,故E处断;
    “岂不大哉”中,“岂”一般在句首,故在G处断开。
    故在CEG三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和一般虚词用法的能力。
    A.正确。约定/邀请。句意:如果派子路来与我约定。/张良出去邀请项伯。
    B.错误。“逆以煎我怀”的“逆”是“预料、想到将来”的意思。句意:魏国派公子昂迎战抗敌。/想到将来我的心中备受煎熬。
    C.正确。连词,来/用。句意: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一试大臣们。/用羊来替换牛。
    D.正确。夺取/强行改变。句意:被周武王夺取了天下。/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意志。‌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能力。
    B.“借机杀死了公子昂”错误。原文是“鞅伏甲虏之”,只是俘虏了公子昂。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1)“一”,一次;“尤”,怨恨或指责;“卒”,最终;“为”,被。
    (2)“勤”,尽力、努力;“行”,推行、施行;“裨”,益处、好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逻辑认知能力。
    解答时先找到文中的有效信息,根据文字表达出的内容,审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原文“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可知,唐太宗通过这段话强调了君主诚信的重要性,认为君主的诚信是政治的源头,民众的行为和态度会受到君主的影响。他通过比喻“流水清浊,在其源也”来表达,如果君主自身行为不端,却希望民众行为正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君主的行为就像水的源头,源头不清,就无法期望水流清澈。
    原文“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与“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可知,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对于诚信和道德教育的重视。他明确表示,他希望的是通过诚信来治理国家,而不是通过欺骗或欺诈的手段。他认为,如果通过欺骗的手段来教育百姓,虽然初衷可能是好的,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它违背了诚信的原则,这体现了唐太宗对于道德教育和国家治理有着清晰的认识和高标准的要求,他态度明确,要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守信是品行的根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人没有品行就不能有所成就,做事不守信就不能树立德行。品行对于人来说,就像渡河要依靠船只;守信对于品行来说,就像行舟要依靠船桨。现在的人虽然想要行善却不明白要树立品行,就像没有船只却要渡过大河;虽然想要树立品行却不明白要守信,就像没有船桨却要行驶船只。
    小邾国的臣子射想要带着封邑投奔鲁国,(他对鲁国)说:“如果派子路来与我约定,我(就)不用订立盟约了。”(鲁国)于是想派子路去。(但)子路拒绝了。季康子对他说:“(鲁国作为)千乘之国,(射)不相信它的盟约,却相信您的一句话,您(去出使)有什么辱没之处呢?”子路说:“他不守为臣之道,而我们却满足了他的要求,这是不义,我不能做这样的事。”子路,是鲁国的普通人,在简陋的屋舍中树立诚信,名声却流传天下。小邾国的射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子路的话,守信作为美德,难道不重要吗?
    秦孝公派商鞅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昂迎战抗敌。商鞅(派人)对公子昂说:“当初我与您交好,现在我们都是各自国家的将领,我不忍心攻打您,希望(与您)喝一杯酒(订立盟约)来让双方军队休战。”公子昂答应了他,于是就与商鞅会盟。商鞅埋伏了甲士俘虏了公子昂,打败了魏军。到秦惠王继位后,怀疑商鞅谋反,就在街市(将他)车裂。商鞅,是秦国的重臣,在四海之内享有盛名,(却)贪求(用)欺诈手段去获取小小战功,丧失了诚实守信的大义,一次做失信的事,终身招致指责,最终导致被杀,被天下人耻笑。
    材料二: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奸佞的臣子。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任用的人,我认为都是贤德之人,你知道哪个是奸佞的臣子吗?”(那人)回答说:“我住在荒野民间,不能确知谁是奸佞的臣子。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一试大臣们,如果谁能不怕您的雷霆之怒,(仍然)用正直的语言进谏,那就是正直的人;如果谁顺应陛下情绪迎合您的旨意,那就是邪佞的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是清还是浊,在于它的源头。君主是治理的源头,臣子百姓就好比流水,君主自己都做欺诈的事,却想让臣子百姓做直率诚挚的事,这就好像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这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于是,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想让全天下都讲求信义诚信,不想用欺诈的方法引导风俗。虽然你的进言很好,但我不能采纳。”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奉的大臣们说:“孔子说‘百姓不信任国家,便不能立国’。从前,楚霸王项羽攻入了咸阳,已经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够努力坚守信义,推行仁政,那么谁能和他争夺天下呢?”房玄龄回答说:“仁、义、礼、智、信,是所谓的五常,废弃任何一项都不行,能够尽力推行五常,对国家非常有好处。殷纣王违反五常,被周武王夺取了天下;项羽不守诚信,被汉高祖夺取了天下。事实的确如陛下所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尽
    韩偓①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②。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注】①韩偓:晚唐大臣、诗人。天祐元年(904),诗人拥立的唐昭宗被朱全忠弑杀,他南逃江西抚州,晚年寓居福建南安。②招自古魂:指屈原为死去的楚怀王招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直接写出了连日醉态,而饮酒的场景只能通过衣裳上的酒痕去想象。
    B.诗人寓居南安,生活无聊,于是内心产生了闲愁,对春天逝去格外敏感。
    C.诗人已远离京城,身处偏僻,但是内心依然没有忘怀对被弑昭宗的感情。
    D.诗人感觉愧对流莺,是因为诗人辜负了流莺为安慰他而清晨飞来的厚意。
    16.颔联写春天逝去的景色,但不只是写景,其中寄寓了诗人身世之感、王朝命运之叹,请结合其中相关的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15.B
    16.①漂浮水面的落花与随风带雨的片(断)云,两个意象都漂泊无定,无所归依,是诗人自身沦落飘零的象征。
    ②流水、落花两个意象,流水代表历史趋势,落花则暗喻王朝凋落,流水、落花是唐王朝大势已去、必然覆灭的表征。
    【解析】
    【整体分析】韩偓的《春尽》通过醉酒、细水浮花、断云含雨等意象,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故国的思念。诗人身处偏僻之地,心怀亡国之痛,感叹时光流逝,寄托了对唐昭宗的深切怀念。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语言和内容的理解能力。
    B.“生活无聊”“产生了闲愁”错误。诗句“人闲易有芳时恨”的“闲”是不能参与国事的“闲”,“芳时恨”是双关语,结合注释①,可以推知其中的原因:诗人眼前是春天逝去的景象,孤苦无依的诗人从中感受到的是身世飘零、国家之变的沉痛。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意象和理解诗人情感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先理解颔联的句意,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寄寓了诗人身世之感、王朝命运之叹”的这一信息,结合意象特点加以分析鉴赏。
    颔联写涓细的水流载着落花漂浮而去,片断的云彩随风吹洒下一阵雨点,飘入那远处孤村。这正是南方暮春时节具有典型特征的景象,作者把它细致地描画出来,逼真地传达了那种春天正在逝去的气氛,同时照应了题目“春尽”。不仅如此,在这一幅景物画面中,诗人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那随风带雨的片云,漂泊无定,无所归依,正是诗人自身沦落无告的象征。
    扩大开来看,流水落花,天上人间,一片大好春光就此断送,也可以看作诗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终于被埋葬的表征。诗句中接连使用“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这种把物境、心境与身境三者结合起来抒写,达到融和一体、情味隽永的效果,正是韩偓诗歌写景抒情的显著特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苏轼与客人行舟江面时遗世成仙的感受。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两句,写了差役去村里召集乡民的情景。
    (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揭示借前辟窗、建围墙来采光的原理。
    【答案】 (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2)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 (3)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牛刀小试, ① 。这首小诗清新别致、朗朗上口。“九歌”创作之所以能(A),是因为他“熟读唐诗三百首”,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于是,能轻松地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各类新型智能机器人相继走入人们视野。“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工程师们满怀期待地将他带入报道现场。“张小明”记者每天撰写30多篇新闻稿,且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向世界发布,他果然(B),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 ②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史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C)?不过,也有专家认为 ③ 。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处都使用“引号”来标记,其功能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8.A信手拈来 B不负众望 C岌岌可危
    19.①第一处标记的功能是,标明此语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直接引语)。②第二处标记的功能是,标明此词是特定称谓(非人名,是物名)。
    20.①轻松创作了这首小诗②要么是最糟糕的事③我们不必过分担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
    A处,根据后文“能轻松地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可以推知,此处在赞美“九歌”创作轻松容易,可填“信手拈来”。信手拈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B处,根据前文“每天撰写30多篇新闻稿,且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向世界发布”,可以推知,此处应是对“工程师们满怀期待”的印证,可填“不负众望”。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让大家失望。
    C处,根据前文“史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与“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可以推知,此处应表达人类可能会丢饭碗,可填“岌岌可危”。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功能的分析能力。
    (1)“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这是智能机器人写的一首诗歌,此处将原文一字不差地引入的文章中,此处属于直接引用,起到直观、鲜明的作用。
    (2)“‘张小明’记者每天撰写30多篇新闻稿”中,“张小明”是对机器人的称呼,表示“特定称谓”,非人名,是物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后文“这首小诗清新别致、朗朗上口”与“能轻松地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语境强调智能机器人能轻松、成功地进行创作,故填写“轻松创作了这首小诗”。
    ②处,根据前文“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语境强调另一种相反的可能性,故填写“要么是最糟糕的事”。
    ③处,根据前文“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紧接着一个“不过”,意思发生了转变,语境强调有专家认为不要如“惊弓之鸟”,故填写“我们不必过分担忧”。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
    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那极光的色彩,我们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这个词去描绘。其实啊,极光的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画家,也绝对调配不出多少种色调,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却用出神入化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随意一调配,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人们能分辨清楚的极光已达一百六十种之多。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①使用了比喻和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②这里将“自然界”比喻成“魔术大师”,把“天空”比喻成“舞台”,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又将“大自然”人格化,让它具有了演话剧的行为,使用了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
    22.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人们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种。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
    这里将“自然界”比喻成“魔术大师”,把“天空”比喻成“舞台”,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又将“大自然”人格化,让它具有了演话剧的行为,使用了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突出了极光的特点。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两套句子结构杂糅在了一起,删除“显示”或“根据”;
    二是主宾不搭配,极光只有一种,“极光”后补“色调”,此词上文有提示:“绝对调配不出多少种色调”;
    三是重复累赘,删除“之多”。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情绪对人的观察、思考、判断、行动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你对情绪的感受如何?你对情绪有过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情绪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指出一个客观事实:随着年龄增长,人会越来越感受到情绪的影响。材料没有直接定义情绪的“好”与“坏”,而是强调其“不可忽视的影响”。材料最后以问句的形式,引导我们思考自身对情绪的感受和思考。
    本次作文材料的关键词语:“年龄增长”暗示着对情绪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和生活的洗礼;“情绪”是文章的核心词,需要对其进行界定和阐释,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思考”“判断”“行动”概括了情绪影响的范围,可以作为文章的分论点进行展开论述。就材料而言,文章可以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具体事例,谈谈情绪如何影响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判断、行动”;也可以探讨情绪的本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行文思路上,文章开篇可以引入情绪的基本概念及其普遍性,强调情绪是人类共有的心理体验。在论证过程中,首先分析情绪的正向功能,如激发创造力、增强记忆、促进人际交往等。可以引用心理学研究或实例来支持这一观点,比如,快乐情绪如何提高创造力和记忆的实验结果。接着,探讨情绪的负面影响,比如过度的情绪反应可能导致决策失误、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可以通过案例或统计数据来说明情绪失控对个人生活和职业的影响。文章结尾部分,提出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如情绪智能、冥想、沟通技巧等,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论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强调在个人成长中学会驾驭情绪的重要性。通过引入成功人士如何利用情绪管理提高生活质量的例子,来增强说服力。
    立意:
    1.情绪如镜,映照内心世界。
    2.情绪如刃,可伤人亦可自伤。
    3.情绪如桥,连接内心与世界。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开学调研检测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开学调研检测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