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镇康县第一中学2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镇康县第一中学2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小明在X海岛旅游期间,该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5月27日11时07分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发生4.6级(中强震:4.5级~6级;破坏性地震:>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下图为地震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测点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D.震源深度越大,地震的破坏力越强
2.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核B.地幔C.地壳D.地表
3.推测本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有( )
①震中距人口密集区较远②该地区防灾减灾意识较强
③本次地震为非破坏性地震④地震发生前一周发布地震预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年暑假,小明和同学一起前往X海岛旅游,他们乘坐的航班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1日14时43分,于当地时间8月2日6时10分到达。下图为海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此次航班飞行时间约为( )
A.12小时27分钟B.13小时27分钟C.14小时27分钟D.15小时27分钟
5.小明在X海岛旅游期间,该地( )
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B.日出方位逐渐偏北C.昼夜时长差值渐大D.日落时刻逐渐推迟
海水温度分布状况影响大气环流,对天气系统和长期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下图为某年赤道附近(5°S~5°N)部分海域海表温度距平时间—经度剖面(单位:℃)。据此完成6~7题。
6.上图反映该年份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出现( )
A.厄尔尼诺现象B.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C.拉尼娜现象D.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7.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此现象发生时,易出现( )
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B.中国沿海海平面偏高
C.秘鲁沿岸积云对流活动增强D.菲律宾野火灾害偏多
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我国跨省人口迁移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飞”到回流中西部,再到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黔川渝鄂三个阶段,近年来浙琼粤苏人口持续聚集。下图为2000-2023年我国33个都市圈常住人口年均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8~9题。
8.从城市群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常住人口变化及原因是( )
A.2021-2023年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外流经济影响
B.2010-2023年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均增加自然环境优越
C.2010-2023年东北地区人口外流产业结构单一
D.2010-2023年成渝城市群人口一直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结合图文信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合理的措施为( )
①鼓励北方城市人口继续南迁,缓解资源短缺
②立足各地比较优势,推动都市圈城市群战略
③优化城市群内部的空间结构,完善产业结构、交通设施等布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迁徙的枷锁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下图为我国武陵山、神农架及武当山垂直自然带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武陵山与武当山基带出现差异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由低纬向高纬的分异规律
11.与武陵山相比,神农架自然带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B.相对高度较大
C.基带海拔较低D.降水较多
下图示意黄河某河段的河流阶地刮面,洪水期间河水能淹没T1而不能到达T2.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粉砂层相比,砂砾层形成期间( )
A.流域内气候干燥B.地壳迅速抬升C.风力沉积显著D.河水流速较快
13.与T3相比,阶地T2( )
A.流水侵蚀形成B.地壳迅速抬升C.形成时间较晚D.面积继续扩大
抛物线状沙丘形态表现为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两个翼角指向迎风方向,平面轮廓呈抛物线状。下图为科尔沁沙地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图示抛物线沙丘移动的方向为( )
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
15.图示抛物线沙丘以风力侵蚀为主的部位为( )
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
16.下列地区常见抛物线型沙丘地貌的是( )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秦岭山区D.华南沿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桃树不耐盐碱,根系呼吸旺盛,好氧性强,喜欢干燥且较耐旱,极怕水淹,雨水过多或较长时间内土壤含水量过高易引起枝梢徒长,桃的口味变差,故桃树需要土层深厚且地下水位低,排水及通气良好的土壤。河北衡水市深州地处滹沱河古道,地势相对较高,地下水位低,水质矿化度低而甜。深州蜜桃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果品之一。下表示意不同试点0~80cm土层剖面的组成部分。
(1)据表指出深州最适合种植蜜桃的乡镇及自然原因。(6分)
(2)推测众多蜜桃加工企业集聚深州镇的原因。(6分)
(3)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如何让深州蜜桃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6分)
18.读亚洲中纬度局部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说出甲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其控制下该季节的气候特点。(4分)
(2)说出③④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其过境时的天气变化。(8分)
(3)比较甲、乙两地该日气温昼夜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下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
(1)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指出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并说明理由。(4分)
(2)简要说明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6分)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3)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A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错误;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C正确;震源深度越大,地震的破坏力越弱,D错误。故选C。
2.C 【解析】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深度大约是33千米,由材料可知,此次震源深度8千米,所以震源在地壳。故选C。
3.A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4年5月27日在四川省木里地区发生4.6级(中强震:4.5级~6级;破坏性地震:>6级)地震,故本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有震中距人口密集区较远,损害较小,①正确;该地区防灾减灾意识较强,②正确;本次地震为非破坏性地震,③正确;无法在地震前一周发布地震预警,④错误。故选A。
4.B 【解析】由图可知,X海岛位于153°E附近,位于东十区。起飞时间是北京时间(东八区)8月1日14时43分,即东十区8月1日16时43分,到达当地的时间是8月2日6时10分,可计算得出,此次航班飞行时间约13小时27分。故选B。
5.D 【解析】2024年我国暑假,即7-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直射点向南(向赤道)移动。X海岛位于南半球,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差值减小,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A错误;度假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位于南半球的X海岛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南(向赤道)移动,位于南半球的X海岛昼长变长,接近12小时,昼夜时长差值渐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向赤道)移动,日出方位逐渐偏南,B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向赤道)移动,位于南半球的X海岛昼长变长,日落时刻逐渐推迟,D正确。故选D。
6.C 【解析】读图可知,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等值线为负值,说明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低;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等值线基本为正值,说明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高,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而厄尔尼诺年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高、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B 【解析】此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水水温异常偏低,东南信风增强,更多的表层海水由太平洋东部海区流至太平洋西部海区,位于太平洋西部的中国沿海海平面偏高,B正确;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区海水温度异常偏高,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A错误;秘鲁寒流势力增强,秘鲁沿岸下沉气流更强,不利于积云对流活动,更加干燥,C错误;太平洋西侧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多,菲律宾野火灾害偏少,D错误。故选B。
8.C 【解析】据图分析,2010-2020年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180万人,主要是因为经济水平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东北地区近年来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呈现人口流出趋势;重庆2021-2023年人口流出;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外流是产业结构调整。故选C。
9.D 【解析】2021-2023年北方城市人口整体萎缩,应因地制宜,立足各地比较优势,完善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城市群内部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实现区域协发展,②③正确。故选D。
10.D 【解析】图示武陵山的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武当山的基带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说明武当山的纬度比武陵山高,体现了由低纬向高纬的地带性分异规律,D符合题意;垂直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现象,影响因素是水分和热量,A不符合题意;地方性分异规律是较小尺度的分异规律,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发生的分异现象,B不符合题意;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形成原因是由于水分的变化产生的自然带分异,主要受到海陆位置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B 【解析】神农架和武陵山的基带都为常绿阔叶林带,图中显示,武陵山的常绿阔叶林带的分布海拔高度更高,所以武陵山的纬度低,排除A;神农架相对高度3000m,武陵山相对高度2100m左右,相对高度较大导致神农架水热的垂直变化更大,自然带更替更多,B符合题意;据图可看出两山基带均为常绿阔叶林带,所以基带海拔相差不大,两山的降水差异不大,且两山的水分条件充足,对两山的自然带数量多少影响不大,排除C、D。故选B。
12.D 【解析】与粉砂层相比,砂砾层颗粒更粗,说明河水流速较快,流量较大,流域内气候湿润,A错误,D正确;砂砾层为流水堆积物,地壳迅速抬升不利于堆积,B错误;砂砾层为流水堆积物,与风力沉积无关,C错误。故选D。
13.C 【解析】与T3相比,阶地T2距河道较近,海拔较低,形成时间较晚,C正确;面积与该时期河流水量变化有关,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D错误;阶地T2有大量砂砾和粉砂沉积物,是流水堆积形成,地壳迅速抬升不利于堆积,A、B错误。故选C。
14.A 【解析】根据材料“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两个翼角指向迎风方向”判断,该地的风向为西北风,所以沙丘朝着下风向东南方向移动。故选A。
15.C 【解析】甲与丁处于沙脊线的迎风一侧,以风力侵蚀为主。故选C。
16.D 【解析】抛物线状沙丘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半湿润的沙质草原环境,以及沙质海岸、湖岸和干旱沙漠边缘。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7.(1)穆村乡与深州镇。(2分)
原因:穆村乡与深州镇地处滹沱河古道,受河流沉积物影响形成了深厚的沙质土壤;地势相对较高,不易积水,且盐碱化程度较低;土壤排水透气性好,气候温暖,积温高,光照强适合蜜桃的种植。(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接近蜜桃生产基地,原料充足,品质优良;县城基础设施完善,便于组织生产与销售;利于降低成本;政策的支持;产生规模效应,利于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保持品牌优势,提高区域产品竞争力;延长产业链与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拓展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加强文旅融合,实现观光、采摘、网上认养等多样化经营。(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第(1)题,深州市的穆村乡及深州镇,这里地处滹沱河古道,地势相对较高,地下水位低,水质矿化度低而甜,受河流沉积物影响形成了深厚的沙质土壤,土壤排水性好,再加之气候温暖,积温高,光照强,为蜜桃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具有肉质细腻多汁、汁甜如蜜等特点而享誉中外。第(2)题,同类企业集聚,首先从区位因素的共性分析,其次考虑集聚的优势或特点,即接近蜜桃生产基地,原料充足,品质优良;县城基础设施完善,便于组织生产与销售;利于降低成本;政策的支持;产生规模效应,利于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第(3)题,产业链即上下游之间的生产联系,通过技术提高质量与产量,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加强文旅融合助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拓展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市场。
18.(1)高压/反气旋。(2分)特点:寒冷干燥。(2分)
(2)③为暖锋;(2分)④为冷锋。(2分)
冷锋过境时阴天、大风、降温、下雨;(2分)暖锋过境时升温、连续性降水。(2分)
(3)甲地大于乙地。(2分)原因:甲地深居内陆,是高压中心,天气晴朗,云层水汽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表气温较高,夜晚地表降温快,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差,地表气温较低。(4分)
【解析】第(1)题,读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知,甲中心气压高,是高压或反气旋。甲是位于亚洲中纬度的高压,应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实力最强盛的季节是冬季,在其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第(2)题,由图中锋面的符号可以判断,③是暖锋,暖锋过境时暖气团缓慢沿冷气团爬升,温度有所升高,形成雨区较宽的连续性降水。由图中锋面的符号可以判断,④是冷锋,冷锋过境时暖空气被迫抬升,移动较快,天气变化大,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是高压中心,中心气流辐散下沉,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散失热量多,气温较低,故温差大。乙地为低压中心,中心气流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不会太低,故昼夜温差小。因此甲、乙两地中,甲地昼夜温差大于乙地。
19.(1)甲处。(2分)理由:甲处为完整的背斜构造(或甲处是背斜,丙有断层)。(2分)
(2)丁处为向斜,核部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易形成向斜山;(2分)有断层活动,山体再度隆升;(2分)内力抬升作用强于外力风化侵蚀作用。(2分)
(3)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2分)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2分)(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可躲避洪水,又减少地质灾害威胁。(2分)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背斜构造为天然拱形构造,是天然的储气储油构造,而向斜是天然的储水构造,断层处可能有地下水出露,且断层处油气资源易泄漏,不易储存。图中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乙、丁两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为断层构造。所以只有甲处最有利于钻探。第(2)题,注意材料信息“该地区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明显强于外力作用”。丁处岩层受内力挤压形成向斜,结合丙处断层可知,丁处所在岩层相对上升,向斜槽部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丁处山体高耸。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主要交通线的分布呈现出沿山麓等高线修建。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等高线修建,山麓地带地势起伏较小,沿等高线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工程量较小;由图中信息可知,高速公路和铁路位于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这样既可以躲避洪水,又减少地质灾害威胁。
试点
土层组成
穆村乡
完全沙壤
深州镇
完全沙壤
唐奉镇
0-40cm沙壤、40-65cm粘土层中夹着薄沙壤层、65~80cm沙壤
兵曹乡
0~30cm沙壤、30-80cm粘土
东安庄乡
0~30cm轻壤、30~50cm粘土、50~80cm重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云县第一完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试题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镇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试题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镇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答案pdf、地理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