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19831/0-17322307550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19831/0-17322307551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19831/0-17322307552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物质是你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煤B. 生铁C. 蒸馏水D. 矿泉水
【答案】C
【解析】A.煤是由含有碳、硫等多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
B.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一种合金,是混合物,故B错误;
C. 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构成,是纯净物,故C正确;
D. 矿泉水中除含有水外,还有其他多种矿物质,是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2. 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 CO2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生成的碳酸电离,不是自身电离,不属于电解质,A符合题意;
B.HCl溶于水电离出离子导电,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NaOH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均能电离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BaSO4在熔融状态能电离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Na2O、FeO、Al2O3均为碱性氧化物
B. 烧碱、纯碱、熟石灰均为碱
C. 空气、碘酒、浓盐酸均为混合物
D. 稀豆浆、氢氧化铁胶体、硫酸铜溶液均为胶体
【答案】C
【解析】A.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
B.纯碱是Na2CO3的俗称,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不是碱,B错误;
C.空气、碘酒、浓盐酸中都含有多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因此均为混合物,C正确;
D.硫酸铜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4. “云蒸霞蔚”出自《世说新语·寓言》,表示霞光透过云层的绚丽灿烂。“云”从化学角度分析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D. 胶体
【答案】D
【解析】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由此可见,云对光能产生散射作用,从而形成丁达尔效应,所以云属于胶体。故选D。
【点睛】胶体有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之分,分类的依据是分散剂的状态。烟、云、雾的分散剂都是空气,所以它们都属于气溶胶。
5. 北京冬奥会在2022年2月4日举行。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你认为相连环中物质间发生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与C能够发生化合反应;C与发生置换反应;与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B。
6. 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的反应如下:TiCl4+2Mg=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g 被氧化B. TiCl4是还原剂
C. TiCl4发生氧化反应D. Mg 得到电子
【答案】A
【解析】A.镁作还原剂,被氧化,A正确;
B.TiCl4中Ti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B错误;
C.TiCl4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
D.镁作还原剂,失去电子,D错误;
故选A。
7. 下列物质间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由反应可知,可以一步反应实现,A不选;
B.由反应可知,可以一步反应实现,B不选;
C.由反应可知,可以一步反应实现,C不选;
D.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D选;
故选D。
8.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与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
B. 碳酸氢钠药片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C.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均有气泡产生
D.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
【答案】B
【解析】A.与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可以用作供氧剂,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A正确;
B.碳酸氢钠能与醋酸反应,服用碳酸氢钠时喝些醋能会使药效降低,B错误;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故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均有气泡产生,C正确;
D.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用铂丝蘸取某溶液灼烧,且钠元素在溶液只能以离子形式存在,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D正确;
故选B。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所含的某种元素处于其最高价态,此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升降
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作氧化剂
D. 元素的单质只能由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答案】A
【解析】A.例如NaCl中Na元素处于其最高价态+1价,但NaCl没有强氧化性,所以化合物所含的某种元素处于其最高价态,此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而不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B错误;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作氧化剂,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氢气作还原剂,C错误;
D.元素的单质不一定只能由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例如实验室用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是通过氧化氧元素制取氧气,D错误;
故选A。
10. 实验室中可利用分解制备氧气,为加快的分解,可加入。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可表示为①;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①中是氧化剂,在②中是还原剂
B. 在①中是还原产物,在②中是氧化产物
C. 两个反应的总反应是
D. 由上述两个反应可知,是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①中,Fe3+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作氧化剂,作为还原产物,中O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在②中,Fe2+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3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中O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作氧化剂,据此回答。A.由分析知,在①中是还原剂,在②中是氧化剂,A错误;
B.由分析知,在①中是还原产物,在②中是还原剂,B错误;
C.将①和②相加,即可得到总反应,总反应为,C正确;
D.由分析知,在①中生成,在②中被消耗,故为中间产物,D错误;
故选C。
11. 四氧化二氮和肼常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发生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肼中N化合价为价,表现还原性
B. 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C. 每生成3个转移8个电子
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答案】D
【解析】A.在肼中N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变为N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肼表现还原性,A正确;
B.在N2O4中N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变为N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N2O4表现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在反应中N2O4中N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变为N2中的0价转移8个电子,故每生成3个转移8个电子,C正确;
D.在该反应中N2O4为氧化剂,被还原为N2,N2H4为还原剂,被氧化为N2,所以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中2个C失去2e-×2,1个SiO2得到4e-×1,A错误;
B.该反应中2个Na失去2个电子生成2个NaOH,2个H2O得到2个电子生成1个H2,B正确;
C.该反应中1个Cl2得到2×e-生成2个Cl-,2个NaI失去2×e-生成1个I2,C错误;
D.该反应中1个Cu失去2个电子生成Cu2+,1个H2SO4中的S得到2个电子生成一个SO2,电子转移方向错误,D错误;
故答案选B。
13.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A.在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均能大量共存,A正确;
B.无色透明溶液中,为浅绿色,不能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氧化,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在酸性溶液中,能与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无色透明溶液中,为黄色,不能大量共存,Fe3+、与均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A。
14. 废旧手机中含有贵金属金(Au),图是回收Au的简略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B. 滤液a中的阳离子是Fe2+和Zn2+
C. 在滤液b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
D. 由上述过程可知,Zn、Au、Cu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Zn>Cu>Au
【答案】B
【解析】分析回收Au的简略流程图可知,粉碎分选将塑料和金属分开,向金属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Au和Cu不与稀硫酸反应,以滤渣形式存在,滤液a中含有Fe、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FeSO4和ZnSO4。Cu和O2加热条件下生成CuO,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据此分析。A.粉碎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
B.向Fe、Cu、Zn和Au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Au和Cu不与稀硫酸反应,以滤渣形式存在,滤液a中含有Fe、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FeSO4和ZnSO4。稀硫酸过量,则滤液a中还含有未反应完的稀硫酸,故滤液a中的阳离子是Fe2+、Zn2+和H+,B项错误;
C.由分析可知,滤液b中含有CuSO4和未反应完的稀硫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Cu(OH)2蓝色沉淀,C项正确;
D.分析流程图,向Fe、Cu、Zn和Au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Fe和Zn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Au和Cu不能,说明金属还原性中Fe、Zn排在氢之前,Au和Cu排在氢之后;Au和Cu的混合物与O2混合后加热,再与稀硫酸反应,Cu转化为Cu2+,Au不反应,说明金属还原性:Cu>Au。综上所述,Zn、Au、Cu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Zn>Cu>Au,D项正确;
答案选B。
15. PbO2、KMnO4、Cl2、FeCl3、CuCl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Cu+2Fe3+=Cu2++ 2Fe2+
B. 10Cl- +2MnO+ 16H+=2Mn2+ +5Cl2↑+ 8H2O
C. Cu +Cl2CuCl2
D. 5Pb2++ +2MnO+ 2H2O=5PbO2↓+ 2Mn2+ +4H+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PbO2、KMnO4、Cl2、FeCl3、CuCl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解答。A.Cu+2Fe3+═Cu2++2Fe2+,反应中三价铁离子为氧化剂,铜离子为氧化产物,三价铁氧化性大于铜离子氧化性,符合题意,故A不选;
B.10Cl- +2MnO+ 16H+=2Mn2+ +5Cl2↑+ 8H2O,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为氧化剂,氯气为氧化产物,高锰酸根离子氧化性强于氯气,符合题意,故B不选;
C.Cu +Cl2CuCl2,反应中氯气为氧化剂,CuCl2为氧化产物,氯气的氧化性强于CuCl2,符合题意,故C不选;
D.5Pb2+ +2MnO+ 2H2O=5PbO2↓+ 2Mn2+ +4H+,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为氧化剂,二氧化铅为氧化产物,二氧化铅氧化性强于高锰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故D选;
故选:D。
16. 已知反应:①SO2+2Fe3++2H2O=SO+2Fe2++W;②Cr2O+aFe2++bH+=cCr3++dFe3++e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Cr3+>SO2B. 反应②中a=6,b=7
C. Cr2O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D. 反应①中W为4OH-
【答案】C
【解析】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反应②中Fe2+为还原剂,Cr3+是还原产物,还原性:Fe2+>Cr3+;同理,可知反应①中还原性:SO2>Fe2+,据此可知,还原性:SO2>Cr3+,A项错误;
B.根据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反应②中a=d=6,b=14,c=2,e=7,B项错误;
C.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Fe3+>SO,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Cr2O>Fe3+,Fe3+可与SO2、H2O反应生成SO,则Cr2O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C项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反应①中W为4H+,D项错误;
答案选C。
1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B.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C. 二氧化碳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D. Fe溶于稀盐酸:
【答案】D
【解析】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Fe溶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D。
18. 下列有关和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 除去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用加热法
B. 鉴别和既可以用溶液,也可用溶液
C. 向粉末和晶体中滴入少量水,前者温度升高,后者温度下降
D.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它们都可以用作食用碱
【答案】B
【解析】A.加热易分解生成,除去固体中混有的少量,可以用加热法,A正确;
B.与反应生成沉淀,与不反应,可以用鉴别,但加入,由于,故二者均会产生沉淀,不能用来鉴别,B错误;
C.溶于水放热,溶于水吸热,前者升高温度,后者温度下降,C正确;
D.、的水溶液均呈碱性,食用碱为纯碱(碳酸钠)与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混合物,D正确;
故选B。
19. 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5个发生反应,有21个电子转移D. 产物中的所有是氧化产物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中Cu元素由+2价下降到+1价,S元素由-1价下降到-2价,又由-1价上升到+6价,是氧化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
B.该反应中Cu元素由+2价下降到+1价,S元素由-1价下降到-2价,是还原产物,B错误;
C.该反应中Cu元素由+2价下降到+1价,S元素由-1价下降到-2价,又由-1价上升到+6价,5个发生反应,同时有14个参与反应,生成7个,有14+7×(-1+2)=21个电子转移,C正确;
D.该反应FeS2中的S元素由-1价上升到+6价,反应中有14个,S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生成物中有17个,则产物中3个是氧化产物,D错误;
故选C。
20. 铋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不溶于冷水,在酸性条件下能把氧化成,发生的离子反应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
B. “酸性条件下”可以在硫酸条件下
C. 若有2个氧化产物的离子生成,转移电子数为5个
D. 可与浓盐酸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A.反应前溶液中Mn2+水溶液显无色,反应后产生的的水溶液显紫色,因此该反应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Mn2+,A正确;
B.根据反应可知氧化性:NaBiO3>,若溶液中用盐酸提供H+,由于Cl-有还原性,会发生反应,而HNO3也具有氧化性,不能比较是NaBiO3还是硝酸氧化的Mn2+,因此酸性条件可用无还原性、无强氧化性的稀硫酸提供,B正确;
C.该反应中Mn元素由+2价上升到+7价,是氧化产物,若有2个生成,转移电子数为2×5=10个,C错误;
D.该反应中是氧化产物,NaBiO3是氧化物,则氧化性:NaBiO3>>Cl2,NaBiO3可以将Cl-氧化为Cl2,所以反应可以反生,D正确;
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中铬元素是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___价,是一种酸根离子,则属于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4)在稀盐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下图关系,选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
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 ②. 盐
(2)c (3)C
(4) ①. Fe ②. HCl ③. CO2 ④. Ca(OH)2 ⑤. Na2CO3
【解析】
【小问1详解】
已知 Fe(CrO2)2中铬元素是 +3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2[+3+(-2)×2]=+2价,是一种酸根离子,Fe(CrO2)2 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则 Fe(CrO2)2属于盐;
【小问2详解】
由于明胶的水溶液属于胶体, K2SO4溶液属于溶液;
a.溶液稳定,而胶体较稳定,a错误;
b.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b错误;
c.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可以通过滤纸,c正确;
故选c;
【小问3详解】
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因此提纯明胶应选用渗析法,故选C;
【小问4详解】
如图,据单质①能与酸②发生化学反应,推知①应为活泼金属单质即为铁片,而酸只有稀盐酸,故②为稀盐酸,碱只有熟石灰,故④为Ca(OH)2,则氧化物③为酸性氧化物,即二氧化碳,故③为CO2,⑤属于盐且既能与稀稀盐酸反应又能与Ca(OH)2反应,则⑤应为Na2CO3。
22. 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目前市场上的抗酸药主要有①吸收性抗酸药,如等,②非吸收性抗酸药,如、MgO、等。
(1)作抗酸药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作抗酸药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MgO作抗酸药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作抗酸药时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CuCl也可用作杀菌剂。向溶液中加入溶液、NaCl溶液,搅拌下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Cl。已知:。
①得到CuCl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CuCl沉淀率随的变化如图所示。在实际生产中常选择为2.5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5) ①. ②. 此时亚硫酸钠加快还原Cu2+的反应速率已经使得氯化亚铜的沉淀率较高,且反应后溶液显酸性,如果继续增加亚硫酸钠量,则会导致与H+结合生成SO2
【解析】
【小问1详解】
NaHCO3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CaCO3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CaCl2、H2O和CO2,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MgO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H2O,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Al(OH)3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O,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①得到CuCl沉淀的反应为铜离子和还原剂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硫酸根离子和亚铜离子,亚铜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亚铜沉淀,离子方程式;②在实际生产中常选择 为2.5的原因是:此时亚硫酸钠加快还原Cu2+的反应速率已经使得氯化亚铜的沉淀率较高,且反应后溶液显酸性,如果继续增加亚硫酸钠量,则会导致与H+结合生成SO2。
23.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存在CO、、NO、四种气体,据此写出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__________。
(3)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试指出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并阐明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氯化铵常用作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利用钴渣[含、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图。
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钴氧化物和,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2.41g,的质量为2.64g,则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2)
(3) ①. KHCO3 ②. H2O2作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O,H2O没有毒性及污染性
(4)4234
(5) ①. ②. +3 ③. C3O4
【解析】
【分析】钴渣[含、等]加入稀硫酸和亚硫酸钠,酸性条件下,C(OH)3和首先与H+反应生成、C3+,、C3+具有氧化性,将氧化为,和C3+被还原为、C2+,向浸液中加入和氧气,由于和氧气有氧化性,将氧化为水解生成沉淀,过滤,向纯化处理后的硫酸钴溶液中加入草酸铵进行沉钴,得到草酸钴,草酸钴煅烧分解得到钴氧化物,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中O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也降低到-2价,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由题意知,2NO反应产生N2,N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0价,转移2×2个电子,故另一个反应物为CO,得到电子,C 的化合价升高,生成CO2,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由方程,由原子守恒可得A的化学式为KHCO3,由于H2O2作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O,H2O没有毒性及污染性,故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小问4详解】
由元素化合价可知,CuO中Cu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Cu单质的0价,降低2价,中N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中的0价,升高3×2=6价,由电子守恒可得,Cu的系数为3,N2的系数为1,由原子守恒可得的系数为2,CuO的系数为4,H2O的系数为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4234;
【小问5详解】
酸性条件下,C(OH)3首先与H+反应生成C3+,C3+具有氧化性,可将氧化为,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可得:;由于 NaClO3和O2具有氧化性,铁渣中铁元素应为+3价;在空气中煅烧CC2O2生成钴氧化物和CO2,,设钴氧化物的分子式为,则有
,则有,解得x:y=3:4,所以钴氧化物化学式为C3O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长泾中学高一(上)化学期中卷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8LH2O的分子数约为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陈洋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年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S-32, 对下列图示的解释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