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煮惶足火B.斩竹槌洗C.日晒成干D.覆帘压纸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B.读取液体体积
C.吸取少量液体D.闻气体气味
4.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浑浊河水B.番茄蛋汤C.石蕊溶液D.液态氢
6.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B.硅C.氯化钠D.一氧化碳
7.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氦气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9.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A.AB.BC.CD.D
10.下列描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难溶于水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C.浓氨水易挥发D.钨丝难熔化
1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氢气+氧气水
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镁+氧氧化镁。
12.小刚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内焰温度最高
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某种生成物
D.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
1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
14.下列对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
D.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5.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
A.B.C.D.
16.图中所示的是三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是稳定结构,③不是B.①在形成离子时,容易失去电子
C.③表示的微粒符号为D.①可用来表示氧原子
17.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②取用-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右手拿试剂瓶倒液体试剂
④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
⑤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帽
A.①②③④⑤B.③⑤C.②③D.①⑤
18.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B.二氧化锰和硫酸铜(观察颜色)
C.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闻气味)
1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很小,原子更小
B.分子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20.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计算题
21.拉瓦锡在二百多年前,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大约占空气的,在一体积为VL的集气瓶中,充满空气,设氧气的密度为ag/L,求瓶中氮气的质量。(空气的密度设为bg/L,假设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三、填空题
2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O”的含义_________。
(2)钙离子_________。
(3)2N__________。
23.分离空气可以获得稀有气体纯度较高的氮气和液氧。分离空气的简易流程如图: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分离所得的稀有气体可制成_______。
(2)由步骤B可以看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填“高”或“低”)。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3)空气的净化装置除了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外,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___(填序号)
①氮气
②氧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
⑤水蒸气
(4)此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____(填“大”或“小”)。
24.下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如汞是由______构成。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氧化汞分子由_______构成。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
(4)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
(5)由此过程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
25.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下图的信息填空。
(1)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丙图所示粒子属于_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微粒符号是_________,丙图所示微粒其核外电子的排布与B2-相同,请写出B2-的化学符号________。
(2)在原子中,质子数_____等于中子数,质子数____等于核外电子数(均填“一定”或“不一定”)。
26.为充分认识微粒的性质,实验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酚酞遇到浓氨水变为红色。
(1)实验Ⅲ看到A中液体的现象是_______,得出的有关微粒性质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为了使实验结论可靠,该兴趣小组增加了B烧杯,你认为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微粒的性质,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A、B、C三个装置的实验:
①若实验:过程操作均无误,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试管中的无色酚酞变红速度最快的______,不变色的是______。(均填字母)
②通过实验B、C,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7.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字母),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装置A的管口内放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3)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5)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底部出现了一道裂痕,请你帮助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煮惶足火,是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需要用火去煮,燃料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斩竹槌洗,砍下竹子置于水塘中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日晒成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一张张叠好,进行晒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覆帘压纸,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
2.答案:A
解析:
3.答案:D
解析:A、取用固体药品时,不能用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倒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A、浑浊河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B、番茄蛋汤中含有水和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C、石蕊溶液中含有石蕊和水,是混合物;D、液态氢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故选:D。
6.答案:C
解析: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是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A
解析:A.氧气是生物呼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气体,它能够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氧气能供给呼吸,故A正确;B.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但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B错误;C.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D.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能表示水分子的是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氢气难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浓氨水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钨丝难熔化,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同时又有氧气参加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D、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答案:B
解析:A、石蜡受热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所以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生成的二氧化碳,故C正确。D、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故D正确。故选:B。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A
解析:A、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闻到远处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氧化汞受热分解,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D
解析:A、最外层电子数是8为相对稳定结构,如图②③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都属于稳定结构,选项说法错误;B、①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形成离子时,容易得到电子,选项说法错误;C、③的质子数是12,是12号元素——镁元素,核外有10个电子,故该粒子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表示为,选项说法错误;D、①中质子数=电子数=8,因此表示氧原子,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7.答案:D
解析: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基本操作正确;②取用一定量液体药品,需用量筒,胶头滴管是辅助工具,没有量筒时不能使用胶头滴管代替,因为胶头滴管没有刻度,基本操作错误;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倒(不是正)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右手拿试剂瓶倒液体试剂,基本操作错误;④胶头滴管使用时,要悬空在试管上方,基本操作错误;⑤观察量筒中的液体体积,应将量筒放在桌面上(不能把量筒举起),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再读出数值,基本操作错误;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入胶帽,腐蚀胶帽,基本操作正确。故选:D。
18.答案:C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中带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现象不同,所以通过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可以鉴别,此选项正确;B.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颜色不同,所以通过观察颜色可以鉴别,此选项正确;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可燃性也都不支持燃烧,所以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此选项错误;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没有气味,现象不同,所以通过闻气味可以区分,此选项正确;故选C。
19.答案:D
解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选:D。
20.答案:D
解析:A、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五氧化二磷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粉尘、二氧化硫均属于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C、蒸发皿、燃烧匙能用来直接加热,烧杯不能直接进行加热,需垫陶土网加热,故选项错误。D、食物变质、金属生锈、木炭燃烧均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
21.答案:
解析:已知质量=密度×体积且空气的体积是VL,密度是bgL,空气的质量为VL×bgL=Vbg。空气中氧气含量大约占空气的,氧气的体积为。氧气的密度为ag/L,氧气的质量为号。氮气的质量为。
答:瓶中氮气的质量为。
22.答案:(1)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
(2)
(3)两个氮原子
解析:(1)元素符号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则“O”的含义是氧元素。1个氧原子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表示为;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表示两个氮原子。
23.答案:(1)混合物;电光源
(2)低;不活泼
(3)④⑤
(4)大
解析:(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属于混合物;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可以用于制成电光源;
(2)由步骤B可以看出首先逸出的是氮气,故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月壤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3)空气的净化装置得到的液态空气分离得到了稀有气体、氮气和氧气,故除了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外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够,说明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大。
24.答案:(1)汞原子或Hg
(2)氧原子和汞原子(或Hg、O)
(3)氧分子或
(4)氧化汞分子或;汞原子和氧原子
(5)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解析:(1)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汞是由汞原子构成。故答案为:汞原子。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氧化汞分子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故答案为:汞原子和氧原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答案为:氧分子。
(4)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氧化汞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汞原子和氧原子。故答案为:氧化汞分子;汞原子和氧原子。
25.答案:(1)Al;8;阳离子;;
(2)不一定;一定
解析:
26.答案:(1)液体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对照
(2)①C;A
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解析:(1)氨气分子不断运动,溶解在A烧杯水中生成氨水,氨水使A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色,即A中液体变红;由此证明分断运动;B烧杯的作用是作对比,证明酚酞溶液变红与空气无关;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无色酚酞变红最快的是C,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故不变色A;通过实验B、C,C中无色酚酞变红速度比B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7.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
(2)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水槽
(3)E
(4)B;过氧化氢水+氧气
(5)瓶底没有放水或细沙
解析:(1)①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②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故填:试管;集气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填: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故填:E。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故填:B;过氧化氢水+氧气。
(5)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时,如果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或没有加入适量的水,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时容易炸裂集气瓶。故填: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或没有加入适量的水。
A
B
C
D
选项
归类
内容
A
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B
大气污染物
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C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D
氧化反应
食物变质、金属生锈、木炭燃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题卡pdf、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