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步也可以当做长度单位,中学生走一步的距离约为( )
    A.5mB.10mC.15m
    2.甲、乙二人沿同一条平直公路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二人运动的s-t图像。下列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0s到10s内,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10s时,二人的速度相同
    C.5s时,甲乙相距5m
    D.0s到10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3.声纹锁是基于声音的模式识别,跟指纹锁有异曲同工之用。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 )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4.下列做法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植树B.住宅装双层玻璃
    C.闭目养神D.禁止鸣笛
    5.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显示仪”,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如图所示,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升华后液化D.先升华后凝华
    6.“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节气谚语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二、简答题
    7.观看电视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我们为什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8.夏天下雨后,用扫帚把路面上的积水扫开,可以使积水尽快消失,这是为什么?
    9.解释现象:北方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慢慢变干?
    三、实验题
    10.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
    (1)为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很_____________的坡度。
    (2)B为AC中点,,两次实验小车都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2.8s,到达B点所用时间为2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3)由实验可得: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___。
    1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
    (2)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使其发出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发声体振幅有关,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12.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屋顶积雪熔化的速度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小丹还想知道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要记录的数据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实验过程中,组装器材应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他观察发现烧杯中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说明水______(选填“已经”或“还未")沸腾;
    (3)他通过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与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此地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通过实验他总结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______。
    四、计算题
    14.张老师晨练时在45min内快步行走4.5km。他在这段时间内行走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相当于多少米每秒?
    15.小媛同学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s她听到了回声,求她与高崖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五、填空题
    16.夏明在爸爸上班的工地上捡到一废旧铜块。在测量它的长度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A”或者“B”),读数为___________cm。
    17.如图所示是收割机和拖拉机联合收割麦子的情景,收割机收割麦子并打出麦粒直接装在拖拉机上,在此过程中拖拉机相对于收割机是___________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的。
    18.如图所示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比较苹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_,可知苹果的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_。
    19.竹笛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如图),吹奏竹笛时,竹笛内的空气___________发声,用手指堵住竹笛上不同的孔去吹奏,就可以发出___________不同的声音。
    20.声呐是一种声学探测设备,舰船可以利用声呐水下通信和对水下目标进行定位。声呐是利用___________(填“超声波”、“次声波”)来传递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22.如图是一种可收集水汽的沙漠甲虫。日落之后,甲虫迎着风并使身体呈倒立的姿势,由于它的背部温度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环境气温,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在它的背部________成水滴。
    23.如图所示的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24.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有少量碘颗粒。如图所示,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玻璃泡内碘颗粒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紫红色碘蒸气,这是_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后,碘蒸气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碘颗粒,这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
    25.填空题。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为___________cm;
    (2)小明想测量钢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若钢丝线圈共有50匝,则钢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mm;
    (3)图丙中机械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s。
    26.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___________;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逐渐_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中学生步行时,走一步的距离约50cm左右,即中学生走一步的距离约为0.5m故D正确,ABC不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
    3.答案:D
    解析:主人说出“暗语”门就自动打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B.道路两旁植树和住宅装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B不符合题意;
    C.闭目养神,只说明闭上眼睛的一种状态,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禁止鸣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A
    解析: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由于中午土壤温度较高,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进入试管;傍晚温度降低,试管中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试管壁上,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B
    解析: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雨滴,该过程需要放热,故A错误;B.空气中的额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花草树叶等物体上,形成露水,该过程放热,故B正确;C.空气中的水蒸气急速降温时会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霜,该过程放热,故C错误;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观看电视百米赛跑时,我们以电视画面中的观众为参照物,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是以电视屏幕为参照物,画面中的运动员却是静止的,始终位于屏幕的中央。
    解析:
    8.答案:见解析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和液体的表面积,用扫帚把路面上的积水扫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
    9.答案:见解析
    解析: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
    10.答案:(1)平缓;(2)0.25;(3)快
    解析:(1)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不方便计时,因此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缓,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2)B为AC中点,则小车在AB段的路程
    则AB段的平均速度
    (3)从实验中可知,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
    因为,所以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11.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幅度增大;(3)振幅
    解析:(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声音的振动幅度变大,发出更大的声音,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3)用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使得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并观察乒乓球弹起的高度,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发声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响度越大。
    12.答案:见解析;(1)停表;(2)雪的状态变化;时间;温度;(3)见解析
    解析: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此时有太阳,温度升高,另外还有可能与其它外部因素有关,因此填写环境温度、屋顶材料、日照强度、日照时间、积雪厚度、屋顶形状等合理即可。
    (2)实验时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因此,需要测量时间的停表。
    由于实验室探究雪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因此实验中要时刻观察雪的状态变化。
    实验过程中要分析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需要测量温度和时间,因此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熔点),则是晶体,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改变(没有熔点),则是非晶体。
    13.答案:(1)自下而上;(2)已经;(3)小于;(4)吸热
    解析:(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烧杯的位置,因为烧杯的位置需要根据外焰的高度来确定。为了保证温度计的液泡不碰到烧杯底部,温度计的位置根据烧杯的位置来确定。所以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
    (2)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则说明水已经沸腾。
    (3)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如图乙所示,水在温度到达96℃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沸点为96℃;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此时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4)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14.答案:6km/h,1.7m/s
    解析:他在这段时间内行走的速度是
    15.答案:850m
    解析:声音传播到高崖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即
    她到高崖的距离为
    16.答案:B;2.38
    解析: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由图可知,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其读数为2.38cm。
    17.答案:静止;相对
    解析: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拖拉机相对于收割机是静止的;而拖拉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8.答案:路程;大
    解析:图中时间间隔相同,运动的路程越来越大,比较苹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知苹果的速度越来越大。
    19.答案:振动;音调
    解析:吹奏竹笛时,竹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
    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吹笛子,则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20.答案:超声波;信息
    解析: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人们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的特点制成了声呐、B超、超声波。
    21.答案:响度;声源
    解析:“轻声”要求发出的声音要小,体现的是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是指响度这一声音的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它条件一定时,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角度来看,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2.答案:低于;液化
    解析:液化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甲虫能收集到空飞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低于环境气温,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背部液化放热。
    23.答案:压缩体积;汽化
    解析: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时里面的液体从阀门里变成气体喷出来,发生的是汽化现象。
    24.答案:升华;放
    解析:
    25.答案:(1)1.20;(2)1.0;(3)337.5
    解析:
    26.答案:变小;变大;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闹铃声会逐渐变小,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多,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所以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大。
    玻璃罩内空气逐渐减少,听到的闹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可得玻璃罩中没有空气时,听不到闹铃声,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B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B卷),共4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5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