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本卷上作答无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
    1.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选择题的答题区域内填涂。
    2.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书写。
    3.在本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
    A. 血缘关系B. 业缘关系C. 地缘关系D. 法律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关系的相关知识。依据教材知识,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题干表述的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业缘关系,故B符合题意;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故A不符合题意;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故C不符合题意;法律关系不属于社会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 有位诗人曾经这样吟唱:“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黄河、长江的浪花,我是茫茫森林中的一棵树……”诗人用吟唱来比喻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是( )
    A. 个人与社会毫无关系B. 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
    C. 离开社会,个人照样能生存和发展D. 个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
    【答案】B
    【解析】题文中诗人的话说明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说明个人是社会的一员,B正确,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故AC错误,D的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正确答案是B。
    3.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这句话直接说明了( )
    A.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B.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 只有维护个人利益,社会利益才能实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题文中的谚语中可以看出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即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B观点正确;A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C观点体现的是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不合题意;只有维护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才能得以实现,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4. 如图是小张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个人离不开社会,但社会可以离开个人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小张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故①③说法正确;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并没有处于核心位置,故②说法错误;社会也离不开个人,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5. 针对漫画《围观》中围观者的行为,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没有养成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
    B. 缺乏关爱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C. 不利用弘扬社会正气
    D. 无需帮助与自己没关系的人
    【答案】D
    【解析】仔细观察漫画内容,抓住漫画中的关键信息,“不敢扶”“越扶越麻烦”等,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围观的人没有养成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缺乏关爱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不利于弘扬社会正气,ABC说法正确,D的说法存在着明显的错误;本题是从错误的角度考查,故选D。
    6. 明代学者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并写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千古名联。这启示我们要( )
    ①尊重保护自然,享受美好生活 ②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
    ③参加社会实践搜集奇闻轶事 ④认真读书学习,发展提升自我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分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启示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梦,关心国家大事,积极融入社会,真读书学习,发展提升自我 ,倾力奉献社会。所以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①说法保护自然,与社会无关,排除;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故选C。
    7. 2022年3月5日是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中小学纷纷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某中学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名为“学雷锋做一件好事,参加一项公益活动”的作业。你对这份作业的看法是( )
    ①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荣誉
    ②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④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学雷锋做一件好事,参加一项公益活动”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所以②④正确;小志愿者的行为不是为了获得荣誉,所以①排除;提高学习成绩与参加公益活动无因果关系,所以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8. 暑假期间,八年级学生小李先后参加了科技夏令营、研学旅行等活动,并结识了许多朋友。活动结束后,他们通过上网聊天,遇到问题,在网上相互讨论。这说明( )
    ①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②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③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方便了人际交往
    ④网络彻底改变了中学生的交流方式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①;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八年级学生小李利用网络交友,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等,表明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网络打破时空限制,方便了人际交往,故②③说法正确;“彻底改变”观点绝对化,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9. 想投篮但没有球、遇上下雨但没带伞、赶时间但没有车……这些问题随着共享经济的出现,都变得简单起来。“共享经济”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出的新商业模式。这说明( )。
    A. 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B.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D.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共享经济”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出的新商业模式,这说明了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科技创新建设搭建平台,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0. 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通过网络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让同学们认识到(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只有网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④网络极大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依据题文描述,“天宫课堂”正式开讲,表明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故①③说法正确;“只有……才能”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②;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④;故本题选B。
    11. 抖音的出现,让许多普通人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活跃了生活,也有一些人借这个平台传播不当言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网络信息丰富我们日常生活
    ②网络上发视频可以赚钱,不用管什么内容
    ③网络虚假的,应该彻底远离
    ④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
    【答案】D
    【解析】网络具有两面性。题文中,抖音的出现,让许多普通人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活跃了生活,也有一些人借这个平台传播不当言论,说明网络信息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故①④符合题意;网络上发视频应遵守网络规则,故②错误;没有看到网络的积极作用,故③错误;故本题选D。
    12. 心理专家指出,网络在生活中,而非生活在网络中,避免上网成瘾,青少年要( )
    A. 增强自制力,做网络的主人
    B. 增强网络交往的间接性、隐蔽性
    C. 利用网络技术延伸人际交往
    D. 提高抗诱惑能力,远离网络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避免网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作为青少年,要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增强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正确对待网络,做网络的主人,其中C观点不符合题意;D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A
    13. 某中学为学生制定了“中学生网络文明公约”,意在教育学生在网络中做到( )
    A. 增强自制力,学会“信息节食”
    B. 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C. 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D.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这告诉我们在网络中要做到恪守道德,遵守法律,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这三个说法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14. 下棋“落棋无悔”;足球“越位犯规”;避难“妇弱先行”( )
    ①违反规则的行为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题文信息涉及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说明了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②④正确;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故①错误;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故③错误;故本题选D。
    15. 人们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往往需要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工人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等等。这说明( )
    A.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B. 社会规则扰乱人们的生活
    C. 秩序会限制人们的自由D. 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秩序。根据所学知识,人们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往往需要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工人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等等。这说明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所以A正确;社会规则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不是扰乱,秩序是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自由,所以BC错误;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的说法在题旨中没有体现,所以D排除;故本题选A。
    16.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开展了“遵守社会规则”主题讨论,对下列情境点评正确的有(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秩序、依法维权、自我保护等知识。被同学欺凌后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求助,不可以“以暴制暴”,①措误;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这是道德义务,与诚信无关,②错误;拒绝拒绝陌生男子“网吧上网有优惠”邀请,这是有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防范,③正确;到核酸采样点排队进行核酸检测,这是公民能够自觉维护公共秩序,④正确;故本题选D。
    17. “慎独”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下列行为没有做到“慎独”的是( )
    A. 阅览室里,同学们安静地摘抄笔记
    B. 李宏和赵强躲在校园的角落里吸烟
    C. 小梅在个人独处的场合将瓜子皮扔进垃圾箱
    D. 放学回家后,父母不在家,小张认真做作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律和他律。依据教材知识,“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分析可知,选项均做到了自律,ACD正确;吸烟是违纪行为,不利于身体健康,不是“慎独”的表现,B错误;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18. 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
    ①他律比自律作用大②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规则限制了我们的自由④应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自律和他律同等重要,故①说法错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慎独”,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题干中的现象告诉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②④符合题意;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9. 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C. 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 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我们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体现了他律;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体现了自律,结合所学知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故A符合题意;在公共生活中,我们享有法律规定之内的自由,故B说法错误;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应该是我们的自觉行为,故C说法错误;公共生活的规则保障了我们的自由,不是不方便,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0. 被赞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的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流浪者入馆读书、休息。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无法接受,说允许流浪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馆长的话表明( )
    ①依据读者不同情况需要差别对待 ②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③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④读者有权抵制流浪者入馆读书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践行平等。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为全社会来服务的。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流浪者入馆读书、休息,体现了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因为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说法②③正确。依据读者不同情况需要差别对待、读者有权抵制流浪者入馆读书,不符合平等待人的要求,说法①④错误。本题选C。
    21.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下列行为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
    A. 小李嘲讽身体有残疾的人
    B. 成绩优秀的芳芳欣赏、接纳班上其他同学
    C. 丽丽分书时把有折痕的书本分给同桌
    D. 小海给长青春痘的同学取绰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他人。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成绩优秀的芳芳欣赏、接纳班上其他同学,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错误,嘲讽残疾人是不能平等对待他人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排除;错误,把有缺点的书本分给他人是没有学会换位思考的表现,体现了不尊重他人,排除;错误,给长青春痘的同学取绰号是侮辱他人的表现,排除;故本题选B。
    22. 请人提建议,要说“指教”;麻烦别人,要说“打扰”;妨碍别人,要说“抱歉”。这启示我们要( )
    A. 行己有耻B. 信守承诺C. 以礼待人D. 止于至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有礼。请人提建议,要说“指教”;麻烦别人,要说“打扰”;妨碍别人,要说“抱歉”,属于语言文明,启示我们要以礼待人,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行己有耻、信守承诺、止于至善,排除ABD;故本题选C。
    23. 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添加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诚实守信无小事,提高修养魅力显B. 文明有礼树新风,关爱他人显真情
    C. 尊老爱幼美德传,法定义务需履行D. “行己有耻”知荣辱,爱护公物展风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礼仪。三幅图片展现了文明礼仪的风尚,不涉及诚信、违法、爱护公物,其中的行为都属于道德义务范畴,不属于法定义务,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4. 学习了《远离犯罪》这一单元,泸州市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
    ①同学甲: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②同学乙: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③同学丙:违法就是犯罪,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同学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认识,根据所学,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发展下去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①②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必定违法;④观点错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所以正确答案选A。
    25. 中学生小闽画出思维导图(如图)助力期中复习。图中“?”处应填写( )。
    A. 预防犯罪B. 善用法律C. 法不可违D. 学法守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善用法律。遇到侵害,依法求助以及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是善用法律的内容,故B符合题意;遇到侵害,依法求助以及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是善用法律的内容,不是预防犯罪、法不可违和学法守法的内容,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第Ⅱ卷
    二、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共5题,共50分。
    26. 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并说明理由。
    (1)小福认为: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 )理由:____。
    (2)说说如图中隐瞒者的行为。
    ( )理由:____。
    【答案】(1) ①. 错误。 ②.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④要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2) ①. 错误。 ②. ①隐瞒行程,不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导致我国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出现漏洞,容易导致病毒传播。所以隐瞒行程的行为是错误的。②不讲诚信的人可以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③诚信很重要。
    27. 时事点评。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人人都是东道主”的自信风采处处洋溢。浙江人民以美丽、文明、友善的姿态欢迎四方来客——杭州公交车司机现学四门外语;饭店老板娘带着服务员学用英语报菜名;网络平台上,“我为亚运献一计”等征集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火热参与,“金点子”纷纷涌现。
    请从文明有礼的角度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答案】答题角度一:①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答题角度二: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28.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同学们就这一规定提出自己的看法。
    (1)我们应怎样看待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2)从“遵守规则”的角度,对小闽的行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自由与规则不可分;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2)①要他律和自律;②要敬畏规则。③要坚定维护规则;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小刚在上初一时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初二后,与社会上的人员小张交往,受“读书无用”观点的影响,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进营业性网吧,老师虽然多次教育,但仍然不思悔改。直到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他与小张一起拦路抢劫学生小强的钱包,并把小强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人民法院考虑到小刚是年满16周岁未成年人,在审判过程中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判处小刚有期徒刑4年。
    (1)辨行为:你能说出小刚的哪一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哪一行为是犯罪行为?
    (2)懂道理:小刚“三好学生”蜕变为少年犯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3)表决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答案】(1)“经常旷课,天天到网吧玩游戏”属于不良行为;“抢劫,把受害人打成重伤”属于犯罪行为。
    (2)①法不可违;②我们要提高法律意识,学法、知法、用法、守法;③努力学习;④谨慎交友。
    (3)①要认识到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0. 网络改变生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上网冲浪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新鲜事。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成立课题组,对网络的利用情况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信息搜集】这是同学们在网上搜集到的信息:2019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来自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国内外专家畅谈人类未来生活。移动支付、移动直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现在及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头戏。
    (1)结合搜集到的信息,说明网络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问卷调查】课题组的同学对本校学生上网情况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答案】(1)①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②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③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等。
    (2)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⑤传播网络正能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中学生网络文明公约
    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序号
    情境
    点评

    小明被高年级男生堵截索要钱物
    小明可以“以暴制暴”

    中学生小刚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
    树立诚信意识

    小华拒绝陌生男子“网吧上网有优惠”邀请
    加强自我防范

    小英和同学主动到核酸采样点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遵守公共秩序

    相关试卷

    [政治]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政治]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本卷上作答无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