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减数分裂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New Phytlgist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有关大豆对盐胁迫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miR160a可通过切割GmARF16基因转录的mRNA使大豆具有耐盐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豆的不耐盐与耐盐这对性状受多对基因共同决定
    B. 若GmMYC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增加可提高耐盐性
    C. 脯氨酸含量增加可增大根部细胞渗透压引起耐盐性增强
    D. miR160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mRNA并断裂氢键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GmARF16基因转录的mRNA可以激活GmMYC2基因的表达,GmMYC2基因的表达产物bHLH转录因子抑制脯氨酸的合成,从而使大豆表现出不耐盐的性状。
    【详解】A、大豆的不耐盐与耐盐受GmARF16基因、GmMYC2基因等多对基因共同决定,A正确;
    B、若GmMYC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增加,会抑制bHLH转录因子的产生,故脯氨酸合成增加,大豆耐盐性增加,B正确;
    C、脯氨酸含量增加可增大根部细胞渗透压,如果外部环境含盐量一定程度的增加,细胞依然可以吸收水分,故大豆耐盐性增强,C正确;
    D、miR160a可通过切割GmARF16基因转录的mRNA,故miR160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mRNA并断裂磷酸二酯键,D错误。
    故选D。
    2. 甜菜繁茂的叶片能作为蔬菜食用,甜菜的块根富含蔗糖,是工业制糖的原料。甜菜进行人工栽培时无需土壤,以营养液替代化肥,以节能LED灯代替阳光,并由计算机控制,可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甜菜块根细胞能将丙酮酸转化形成乳酸并提供能量
    B. 光合作用的产物蔗糖可运输到甜菜块根处大量积累
    C. 营养液中氮元素被甜菜根吸收后可用于合成NADPH
    D. 使用红光和蓝紫光的LED灯作为光源有利于提高产量
    【答案】A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和ATP、NADPH的合成。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以及五碳糖再生。将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起来的物质是ATP和NADPH,光反应的产物是ATP、NADPH、O2。
    【详解】A、甜菜块根细胞在无氧的条件,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释放能量,丙酮酸转化形成乳酸时无能量释放,A错误;
    B、光合作用的产物蔗糖可运输到甜菜块根处大量积累,B正确;
    C、营养液中氮元素被甜菜根吸收后运输到叶肉细胞可用于合成NADPH,C正确;
    D、甜菜叶绿体上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使用红光和蓝紫光的LED灯作为光源有利于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A。
    3. 我国农业古书中记载了“凡耕之本, 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区大小如 上农夫区。禾收,区种”“又种薤十根, 令周回瓮,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等,其中提到了及时翻土、施肥浇水、轮作、间作等农业生产经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疏松土壤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B. 施加粪肥后农作物长得好是因为吸收了粪肥有机物中的能量和无机盐
    C. 及时锄草能够减小杂草和农作物的种间竞争,但是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间作能从增大光照面积等方面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答案】B
    【分析】“耕之本”即耕作的基本法则。“趣时”,即不误农时,要求选择最佳的耕作时期,这个要求贯穿于耕作栽培的每个环节。为了趣时,《汜胜之书》依据土壤和气候(特别是雨水)对每种作物的播种期都有较明确规定。“和土”,即利用耕、锄、平摩、蔺践等方法,消灭土块。。“务粪泽”,即施肥和灌溉,保持土壤的肥沃与水分。“早锄”的目的,一是消灭杂草,二是防止天然蒸发。“早获”,可以避免落粒、防止发芽、减少不利天气造成的损失,瓜田种薤种豆。
    【详解】A、疏松土壤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充分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有利于植物根部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更多的无机盐,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A正确;
    B、粪肥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有机物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后产生无机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更不能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B错误;
    C、及时锄草能够减小杂草和农作物对阳光、水分、无机盐等的竞争,但是会降低物种丰富度,即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正确;
    D、间作能从增大光照面积等方面提高光能的利用率,D正确。
    故选B。
    4. 某透析袋允许水、单糖等小分子自由通过,而二糖、蛋白质、淀粉等不能通过。某同学利用该透析袋制作了如图装置,一段时间后透析袋内变蓝,袋外的液体从棕色变无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主要产物是麦芽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袋内加入蔗糖酶,袋内蓝色将褪去
    B. 袋外加入淀粉酶,袋内蓝色将褪去
    C. 袋内加入淀粉酶,袋内溶液体积将减小
    D. 袋内加入淀粉酶,袋外溶液将恢复棕色
    【答案】D
    【分析】图中透析袋具有一定大小的孔径,只允许水、单糖等小分子通过;又由于透析袋内外溶液存在浓度差,所以该装置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
    【详解】A、透析袋内是淀粉,加入蔗糖酶不会水解淀粉,袋内蓝色不会褪去,A错误;
    B、袋外加入淀粉酶,蛋白质不能进入透析袋,所以袋内蓝色不会褪去,B错误;
    C、袋内加入淀粉酶后淀粉被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是二糖仍然不能透过透析袋,导致袋内浓度变大,袋内溶液体积增大,C错误;
    D、袋内加入淀粉酶后淀粉被水解,碘分子不再与淀粉结合,会有部分碘分子扩散到袋外,使袋外恢复棕色,D正确。
    故选D。
    5. 与正常细胞相比,衰老细胞会出现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如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分泌增多,而这些变化可能与线粒体DNA(mtDNA)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细胞衰老的过程会启动一系列基因的表达
    B. 细胞质基质中的mtDNA会抑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出现
    C. BAK/BAX能帮助mtDNA进入细胞质基质
    D. 可通过减少线粒体的损伤来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答案】B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由题意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衰老细胞会出现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如IL-6和IL-8的分泌增多,这需要启动一系列基因的表达,A正确;
    B、由题图可知,未敲除BAK/BAX基因时,衰老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mtDNA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细胞,而衰老细胞会出现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由此可以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mtDNA能够促进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出现,B错误;
    C、未敲除BAK/BAX基因的衰老细胞的细胞质某质中mtDNA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敲除BAK/BAX基因的衰老细胞,由此推测BAK/BAX能帮助mtDNA进入细胞质基质,C正确;
    D、结合上述推理可知若mtDNA释放到细胞质某质会促进细胞衰老,而mtDNA的释放与线粒体的损伤有关,因此减少线粒体的损伤能降低细胞质基质中mtDNA的含量,进而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D正确。
    故选B。
    6. 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色的影响,取紫鸭跖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组栽培,一段时间后获取各组光合色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法(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分别测定每组各种光合色素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片研磨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破坏色素
    B. 分离提取液中的光合色素可采用纸层析法
    C. 光合色素相对含量不同可使叶色出现差异
    D. 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时可使用蓝紫光波段
    【答案】D
    【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A、提取光合色素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A正确;
    B、由于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这是纸层析法,B正确;
    C、不同光合色素颜色不同,因此光合色素相对含量不同可使叶色出现差异 ,叶绿素多使叶片呈现绿色,而秋季类胡萝卜素增多使叶片呈黄色,C正确;
    D、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蓝紫光,所以不能用蓝紫光波段测定叶绿素含量,D错误。
    故选D。
    7. 塔宾曲霉菌分泌的降解酶对PU(聚氨基甲酸酯,一类塑料)有生物降解作用,一类没有被命名的细菌(暂叫塑料分解菌)也能分泌降解酶,对PU有生物降解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塔宾曲霉菌和塑料分解菌分泌分裂时均发生染色质形成染色体的变化
    B. 塔宾曲霉菌和塑料分解菌降解酶时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C. 塔宾曲霉菌和塑料分解菌内都会发生RNA聚合酶和DNA链的结合
    D. 塔宾曲霉菌和塑料分解菌分泌的降解酶都能为PU的降解提供能量
    【答案】C
    【分析】塔宾曲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真菌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
    【详解】AB、塑料分解菌是细菌,属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或染色质,也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B错误;
    C、塔宾曲霉菌和塑料分解菌内都有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转录时发生RNA聚合酶和DNA链的结合,C正确;
    D、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8. 果蝇的卷翅基因D是由2号染色体片段倒位引起的,卷翅对正常翅为显性。当D基因纯合时,会导致果蝇早期胚胎停止发育而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卷翅性状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
    B. 卷翅个体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异常现象
    C. 卷翅雌雄个体相交,后代D基因频率为1/3
    D. 基因D在调控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是显性的
    【答案】D
    【分析】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
    【详解】A、染色体片段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
    B、卷翅个体(Dd)卷翅基因D是由2号染色体片段倒位引起的,因此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异常现象,B正确;
    C、卷翅雌雄个体相交,后代DD死亡,因此Dd占2/3、dd占1/3,D基因频率为2/3×1/2=1/3,C正确;
    D、当D基因纯合时,会导致果蝇早期胚胎停止发育而死亡,Dd是存活的,因此基因D在调控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是隐性的,D错误。
    故选D。
    9. 血橙被誉为“橙中贵族”,因果肉富含花色苷,颜色像血一样鲜红而得名。当遇极寒天气时,为避免血橙冻伤通常提前采摘,此时果肉花色苷含量极少而“血量”不足。血橙中花色苷合成和调节途径如图。

    注:T序列和G序列是Ruby基因启动子上的两段序列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血橙果肉“血量”多少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调控的
    B. 低温引起T序列改变及去甲基化进而使血橙“血量”增多
    C. 同一植株不同血橙果肉的“血量”不同可能与光照有关
    D. 若提前采摘,可将果实置于低温环境激活Ruby基因表达
    【答案】B
    【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由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血橙果肉“血量”多少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调控的,A正确;
    B、由图可知,低温引起T序列去甲基化进而使血橙“血量”增多,T序列未改变,B错误;
    C、由图可知,光照会促进HY5蛋白与G序列结合,激活Ruby基因,促进合成关键酶,使花色苷前体转为花色苷,增加“血量”,所以同一植株不同血橙果肉的“血量”不同可能与光照有关,C正确;
    D、由图可知,低温引起T序列去甲基化激活Ruby基因,所以若提前采摘,可将果实置于低温环境激活Ruby基因表达,D正确。
    故选B。
    10. 研究者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的基因序列(Cytb)研究城市化对侧褶蛙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发现市中心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郊区和乡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ytb为研究侧褶蛙的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B. Cytb基因遗传时可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 不同侧褶蛙的Cytb差异体现其物种多样性
    D. 城市化可能会阻碍侧褶蛙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答案】D
    【分析】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二、在遗传学和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例如,马和驴虽然能够交配,但是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因此,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两个物种。
    【详解】A、 基因组测序为鹿科动物的分类提供了分子水平证据,A错误;
    B、Cytb基因属于线粒体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错误;
    C、不同侧褶蛙属于同一物种,不能体现物种多样性,不同侧褶蛙的Cytb差异体现其基因多样性,C错误;
    D、城市化存在地理隔离,会阻碍侧褶蛙种群间在自然条件下的基因交流,D正确。
    故选D。
    11. 研究发现,绿海龟中一个叫作DMRT1的基因在低温下高表达,在高温下低表达;而另一个叫做FOXL2的基因在高温下高表达,在低温下低表达。DMRT1和FOXL2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发育所必需的转录因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MRTI基因的耐高温能力低于FOXL2基因
    B. 相同基因型的雌雄海龟体细胞中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C. 表观遗传使得不同温度下海龟发育为雌性或雄性
    D.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可能会导致海龟灭绝
    【答案】A
    【分析】由题意可知,DMRT1和FOXL2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发育所必需的转录因子,而DMRT1和FOXL2的表达又都受温度影响,故不同温度会影响海龟的性别。
    【详解】A、两种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影响,但不能就此判断二者对高温的耐受性,A错误;
    B、相同基因型的雌雄海龟体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即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正确;
    C、表观遗传使相同基因受温度影响表达情况不同,而DMRT1和FOXL2的表达又都受温度影响,故不同温度会影响海龟的性别,C正确;
    D、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可能会使海龟种群性别比例失衡,造成海龟灭绝,D正确。
    故选A。
    12. 2023年香港大学翟元梁教授等研究人员成功从酵母细胞中纯化得到人内源MCM-DH,也称为复制前复合体,并解析出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人细胞DNA复制起始新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 在细胞周期的间期MCM-DH被组装和激活
    C. 一个细胞周期中图示复制的起点只起始一次
    D. 抑制MCM-DH能够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DNA复制是多起点双向复制,但复制环大小不同,代表复制起始的时间不同,复制环大的起始时间早;在DNA复制起始位点,MCM-DH被组装并被激活,形成复制体,启动DNA复制。
    【详解】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起点双向复制,但复制环大小不同,因此不是同时开始,A错误;
    B、MCM-DH复合物最终能启动DNA复制,故在细胞周期的间期MCM-DH复合物被组装和激活,B正确;
    C、一个细胞周期中,核DNA只复制一次,故图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C正确;
    D、抑制MCM-DH,导致DNA无法复制,从而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D正确。
    故选A。
    13. 在水中交配的蟾,其雄性个体的前肢关节上存在的婚垫可以让它们抓紧配偶从而顺利完成交配过程。在陆地上完成交配的产婆蟾,其雄性个体没有婚垫结构。某研究组将一批产婆蟾置于水域环境中培育多代后,发现部分雄性产婆蟾长出了婚垫。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符合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 生物过度繁殖的倾向,使得多代后的雄性产婆蟾进化出了婚垫
    B. 为了适应水域环境,雄性产婆蟾不断发生细微变化,演变出婚垫
    C. 水域环境中培养的产婆蟾群体,在环境的选择下种群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D. 置于水域环境培育前,产婆蟾群体中存在长出婚垫的基因.水环境影响其表达
    【答案】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通过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保留有利变异个体来推动种群的进化。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的物种。
    【详解】A、生物过度繁殖的倾向,无法让雄性产婆蟾进化出婚垫,A错误;
    B、B项说法,符合用进废退的进化理论,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B错误;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
    D、D项说法,符合种群中先有各种不同的基因,在选择作用下,保留并表达了有利基因,符合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正确。
    故选D。
    14. 《黄帝内经·灵枢》记载:“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中医理论认为,阳气亏损是衰老以及老年病的主要诱因。有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紊乱,如线粒体中的mtDNA(mtDNA分子是一个环状的双链结构)突变累积和mtDNA拷贝数下降是导致衰老及老年病的重要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mtDNA中脱氧核糖数与磷酸二酯键数不相等
    B. mtDNA突变积累增加可能会导致细胞呼吸速率降低
    C. mtDNA能调控线粒体的功能,说明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D. 中医理论中的阳气不足很可能与线粒体功能下降导致供能不足有关
    【答案】A
    【分析】线粒体由内膜、外膜和基质构成,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内含少量DNA、RNA和核糖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详解】A、mtDNA为环状双链结构,故其含有的脱氧核糖数与磷酸二酯键数相等,A错误;
    B、由题意可知,mtDNA突变积累是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含量增加可能会导致细胞呼吸速率降低,B正确;
    C、mtDNA位于线粒体中,能调控线粒体的功能,说明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C正确;
    D、中医理论中的阳气不足可能是能量不足,与人体线粒体功能下降有关,D正确。
    故选A。
    15. 人工培育的三倍体雌鱼无繁殖能力,但三倍体雄鱼依然具备繁殖能力。人工培育的三倍体雄鱼能与野生型鱼进行基因交流导致基因污染。我国科学家为此研究出解决方案:采用外源激素诱导雌鱼发生性反转得到“伪雄鱼”(性染色体组成为XX),再人工激活“伪雄鱼”的精子,利用激活处理后的“伪雄鱼”与野生型雌鱼制备苗种。野生型雌鱼的卵细胞受精后,对其持续施加适宜时间的静水压力,从而抑制受精卵中的第二极体排出,即获得全雌三倍体鱼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伪雄鱼”的产生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B. 制备的苗种中,雌鱼:雄鱼=1:1
    C. 全雌三倍体鱼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其中两条X来自野生型雌鱼,一条X来自“伪雄鱼”
    D. 三倍体雌鱼不具备繁殖能力的原因是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紊乱,几乎不能形成可育卵细胞
    【答案】B
    【分析】一、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结构变异又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减。
    二、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采用外源激素诱导雌鱼发生性反转得到“伪雄鱼”(性染色体组成为XX),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
    B、利用激活处理后的“伪雄鱼”与野生型雌鱼制备苗种,制备的苗种中,全为雌鱼,B错误;
    C、三倍体鱼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其中两条X来自野生型雌鱼,一条X来自“伪雄鱼”,C正确;
    D、三倍体雌鱼不具备繁殖能力的原因是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紊乱,几乎不能形成可育卵细胞,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图为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某些过程及某人的体检报告单部分指标检测结果,肿瘤细胞坏死崩解会释放某些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主要是某些细胞骨架蛋白成分,如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 (Cyfra21-1)、 多胺类物质。Cyfra21-1 是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主要用做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阅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②③过程的名称均为_______,④过程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随着图示过程的进行,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升高,细胞的全能性受到的限制作用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若过程④产生的细胞分别为心肌细胞、神经细胞、小肠上皮细胞,此时各种细胞含有的核DNA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该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某病人的细胞可能存在癌变,癌变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彼此间的________减小,因而容易分散和转移。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
    (5)细胞骨架是由________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答案】(1)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2)增大
    (3)相同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黏着性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5)蛋白质纤维
    【分析】一、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二、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三、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详解】(1)图中①②③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加,均为细胞分裂,④过程中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出现了差异,属于细胞分化。
    (2)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受到的限制作用会增大。
    (3)细胞分化时,形成的各种细胞含有的核DNA不会发生改变,但表达出来的基因会有差异,所以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因此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5)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7. 长颈鹿的脖子长达2-3米,这一极端形态演化的成因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探究。
    (1)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认为长颈鹿为了取食高处的树叶,脖子越伸越长,长颈这一____________可以遗传给后代,如此循环往复,导致长颈鹿出现极端形态。
    (2)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则认为长颈鹿的群体中同时存在长脖子和短脖子的个体,长脖子的个体可以取食到更高处的叶子,容易存活下来,而短脖子的个体则容易饿死,食物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3)雄性长颈鹿之间常发生“脖斗”:甩动脖子和头部组成的“流星锤”,击打对手的薄弱部位。1996年两位动物行为专家分析了雌雄长颈鹿头颈部重量的差异(如下图),发现____________,说明强壮的头颈在雄性中肯定具有某种优势,头颈强壮的雄性可能更容易在争夺配偶时获胜,从而提出求偶竞争才是长颈鹿长颈的主要原因这一新观点。
    (4)近日我国古生物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对出土于新疆的古生物——獬豸盘角鹿化石进行研究,找到了支持雄性求偶竞争与头颈部演化的____________证据。研究者据此将长颈演化的观点进行综合:长颈鹿的长颈作为雄性求偶斗争中的利器被保留,又成为其取食高处嫩叶的倚仗。
    (5)我们还可以寻找分子证据,例如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为长颈鹿长颈的演化提供有力支持。
    【答案】(1)性状
    (2)自然选择(或定向选择或选择)
    (3)与雌性不同,雄性头颈部的重量随着年龄始终在增长
    (4)直接
    (5)基因测序
    【分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共同由来和自然选择两大学说组成。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生殖隔离是区分物种的标志。提取题干中有效信息,结合生物进化知识来解题。
    【小问1详解】脖子长是一种形态特征,是一种性状,可以从亲代传给子代。
    【小问2详解】长脖子个体能得到更多食物,在生存斗争中有优势,食物起到了选择作用。
    【小问3详解】据图,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头部、颈部的质量一直在增大,而雌性是先增大后稳定,说明强壮的头颈在雄性中有某种优势。
    【小问4详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小问5详解】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从分子水平寻找证据为长颈鹿长颈的演化提供有力支持。
    18. 玉米 (2n=20))部分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株高与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有关。基因A能编码一种催化油菜素内酯合成的关键酶,基因a不能;基因B能控制油菜素内酯受体的合成,基因b不能。油菜素内酯缺乏或无法发挥作用时均表现为植株变矮。根据以上信息,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上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②____。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时,后代植株的株高中正常:矮=____________。
    (2)基因LG1和LG2控制玉米正常叶夹角,隐性突变基因lg1和1g2纯合时都会使玉米叶夹角为0°。对大量正常叶夹角玉米进行诱变后,发现了两株叶夹角为0°的突变体植株甲和乙。为探究植株甲、乙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引起,请设计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若___________,则植株甲、乙是同一基因突变引起。
    若_______________,则植株甲、乙不是同一基因突变引起。
    【答案】(1)①.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 ②. 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③. 9∶7
    (2)①. 让甲和乙相互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让甲、乙分别与正常叶夹角玉米植株杂交,分别得F1使两者的F1相互杂交,观察F2的表型和比例。) ②. 若后代叶夹角均为0°(若F2表型和比例为正常叶夹角:叶夹角为0°=3∶1) ③. 若后代全为正常叶夹角。(若F2表型全为正常叶夹角。)
    【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1、直接控制结构蛋白: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就是因为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引起;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代谢,从而间接控制性状:如白化病(酪氨酸酶不能合成从而影响黑色素的形成)。
    【小问1详解】结合题干“基因A能编码一种催化油菜素内酯合成的关键酶,基因a不能;基因B能控制油菜素内酯受体的合成,基因b不能”和“油菜素内酯缺乏或无法发挥作用时均表现为植株变矮”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且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多个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结合题干可知同时含有A和B基因表现为株高正常,否则为矮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时,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9A B 、3A bb、3aaB 、1aabb,故后代植株的株高中正常:矮=9:7。
    【小问2详解】结合题干“隐性突变基因lg1和1g2纯合时都会使玉米叶夹角为0°”与“发现了两株叶夹角为0°的突变体植株甲和乙”可知:甲乙的基因型可能有几种情况:甲乙均为lg1lg1LG2LG2;甲乙均为LG1LG11g21g2;甲为lg1lg1G2LG2,乙为LG1LG11g21g2;甲为LG1LG11g21g2,乙为lg1lg1G2LG2;故为探究植株甲、乙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引起,实验思路可以为:让甲和乙相互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让甲、乙分别与正常叶夹角玉米植株杂交,分别得F1使两者的F1相互杂交,观察F2的表型和比例。)
    预期结果:若植株甲、乙是同一基因突变引起,后代叶夹角均为0°(F2表型和比例为正常叶夹角:叶夹角为0°=3∶1)。
    若植株甲、乙不是同一基因突变引起,后代全为正常叶夹角。(若F2表型全为正常叶夹角)
    19. 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雌雄两性可育﹑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卿鲤,并利用四倍体卿鲤与二倍体鲤鱼培育出生长速度很快的湘云鲤。四倍体卿鲤和湘云鲤的培育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卿和湘江野鲤杂交产生F1一般是不育的,但在F2中出现了四倍体卿鲤,推测其原因可能是F1的雌雄个体均产生了含_____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四倍体卿鲤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后会形成_个四分体。
    (2)湘云鲤为三倍体,从理论上分析,湘云鲤体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与红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相同的。湘云鲤不会对其他鱼类种质资源(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产生干扰作用,原因是______。
    (3)人工诱导动物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种方法叫热休克法。热休克法是用略低于致死温度的高温短时处理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推测这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若用这种方法处理受精卵细胞抑制其第一次分裂,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______(答出两点)。
    【答案】(1)①. 2##两 ②. 100
    (2)①. 50 ②. 湘云鲤为三倍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可育
    (3)①.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 保持受精卵的活性、保持受精卵的完整性
    【分析】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助,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二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四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小问1详解】红卿和湘江野鲤杂交产生的F1为2n=100,即为二倍体,但在F2中出现了四倍体卿鲤,四倍体卿鲤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由F1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得到,故其原因可能是F1的雌雄个体均产生了含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四倍体卿鲤体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200条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一个四分体包括两条染色体,故四倍体卿鲤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后会形成100个四分体。
    【小问2详解】湘云鲤为三倍体,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150条染色体,其中四倍体鲫鲤提供2个染色体组,共100条染色体,这100条染色体中有50条来自红鲫;湘云鲤为三倍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可育,因此不会对其他鱼类中质资源产生干扰作用。
    【小问3详解】人工诱导动物多倍体意味着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热休克法是用略低于致死温度的高温短时处理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推测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结合题干“热休克法是用略低于致死温度的高温短时处理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可知若用这种方法处理受精卵细胞抑制其第一次分裂,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受精卵的活性、保持受精卵的完整性,使得细胞能进行后续的生命活动。
    20. 莲叶桐是修复海岸生态系统的优良树种之一、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莲叶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长状态良好且长势一致的莲叶桐幼苗,用一、二、三层造荫网分别对莲叶桐幼苗进行遮前处理(记为T1、T2、T3,网层数越多,遮荫效果越好),对照不遮荫处理,其他条件一致。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见下表(表中叶绿素SPAD值越大,表示叶绿素含量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中。遮荫后,T3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叶色发黄,推测其主要原因是_____。T3的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
    (2)经过遮荫处理后,随着光照强度由强到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其原因是_____。
    (3)对照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比T1,T2高,但单株总干重比T1、T2低,其原因是_____。
    (4)为验证T3的叶绿素含量降低,需要分析莲叶桐遮荫处理后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现有干燥的定性滤纸条(其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这一端底部1cm处画有一条细的横线)、天平、玻璃漏斗、尼龙布等充足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按步骤简要写出实验过程(根据需要可自行加步骤,不限于3步):
    ①_____
    ②将材料剪碎,分别置于不同研钵中,加入等量溶剂后充分研磨
    ③_____
    【答案】(1)①. 类囊体薄膜 ②. 叶绿素合成需要光,遮阴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 ③. 红光和蓝紫光
    (2)光照强度由强到弱,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从而影响暗反应,使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减少
    (3)T1、T2组叶片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运输到茎秆,使植物茎秆粗壮,更有利于适应弱光环境
    (4)①. 分别称取等量的对照组和T3组的莲叶桐叶片 ②. 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进行过滤后收集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定性滤纸条横线处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再重复一到到两次;将滤纸条轻轻插入层析液中,分别观察试管内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和宽窄。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十分复杂,它包括一系列化学反应。根据是否需要光能,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碳反应)两个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作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这些ATP将参与第二个阶段合成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能进行,这个阶段叫作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
    【小问1详解】光合色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中,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遮荫后,T3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叶色发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合成需要光,遮阴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所以叶片发黄。
    【小问2详解】经过遮荫处理后,随着光照强度由强到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其原因是光照强度由强到弱,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从而影响暗反应,使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减少。
    【小问3详解】对照的叶片可溶性塘含量比T1,T2高,但单株总干重T1、T2低,其原因是T1、T2组叶片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运输到茎秆,使植物茎秆粗壮,更有利于适应弱光环境。
    【小问4详解】为验证T3的叶绿素含量降低,需要分析莲叶桐遮荫处理后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实验步骤如下:①分别称取等量的对照组和T3组的莲叶桐叶片;②将材料剪碎,分别置于不同研钵中,加入等量溶剂后充分研磨;③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进行过滤后收集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定性滤纸条横线处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再重复一到到两次;将滤纸条轻轻插入层析液中,分别观察试管内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和宽窄。
    实验组
    测量指标
    对照
    T1
    T2
    T3
    单株总干重(g)
    7.02
    9.01
    7.75
    6.15
    叶绿素(SPAD)
    41.52
    46.49
    43.84
    35.03
    叶片可溶性糖(mg/g)
    25.09
    20.41
    15.41
    11.14

    相关试卷

    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4-25上高二生物高考班期中试卷docx、24-25上高二生物学考班期中试卷docx、24-25上高二生物高考班期中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4-25上高一生物期中试卷docx、24-25上高一生物期中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4-25上高三生物期中试卷docx、24-25上高三生物期中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