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物理试卷docx、答案docx、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7.【答案】AB
8.【答案】ABD
9.【答案】AC
10.【答案】CD
11.【答案】8v 0.02s AC AD D 0.60 0.33 0.27
【解析】【分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根据电源频率求打点时间间隔;
(2)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器材.
(3)在操作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接好纸带的小车应停在靠近滑轮处;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计算打计数点1时的速度大小。
对于基本实验仪器,要会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为将来具体实验打好基础,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同时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并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解答】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使用4~6V交流电源,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150s=0.02s。
(2)使用打点计时器是需要用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处理纸带时需要用刻度尺。
故选AC。
(3)实验操作时,用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AD正确.
(4)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有x12-x01=6mm
x56-x01=5×6mm=30mm
x56=x01+30mm=60mm
由此可知D段与此最接近,所以属于纸带A的是D图;
②纸带上每5个连续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运动学公式Δx=at2得:
a=x12-x01T2=(36.0-30.0)×10-30.12m/s2=0.60m/s2.
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1=x022T=(36.0+30.0)×10-32×0.1m/s=0.33m/s.
打0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v0=v1-aT=0.33m/s-0.60×0.1m/s=0.27m/s。
12.【答案】(1)B;(2)F;(3)A。
【解析】(1)本实验的原理是用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产生的作用相同来进行等效替代。故选 B。
(2)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力一定沿橡皮条AO方向,图中可以看出,F表示一个力,F'表示的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所以一定沿橡皮条AO方向的是F。
(3)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F2与F3的合力与F1等大反向,如图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F1>F2>F3,故选A。
13.【答案】解:(1)设所用时间为t,则v0 =8m/s,x=45m
x=v0 t-12at 2
解得t=9s
(2)设前锋对员恰好在底线追上足球,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若前锋队员一直匀加速运动,则其平均速度v=xt,即v=5m/s;而前锋队员的最大速度为6m/s,故前锋队员应该先加速后匀速
设加速过程中用时为t1 ,则t1 =vm a'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 =vm2-0 22a'
匀速运动的位移x2 =vm (t-t1 ),即x2 =6(9-t1 )
而x1 +x2 =45m
解得a'=2m/s 2
故该队员要在球出底线前追上足球,加速度应该大于或等于2m/s 2
【解析】(1)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底线的时间;
(2)前锋队员恰好在底线追上足球,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若前锋队员一直匀加速运动,则其平均速度v=xt,即v=5m/s;由此判断前锋队员应该先加速后匀速,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速度公式列式即可求出加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足球和运动员的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由于是多过程问题,解答时需细心.
14.【答案】解:(1)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只有A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对A有:f=m1gsinθ=μFN=μm1gcsθ,
解得:μ=tan37∘=0.75;
(2)当物体A恰好不受摩擦力时,故:m2g=m1gsinθ,
解得m2=0.6kg;
(3)若M和A整体相对地面先滑动,对整体分析有:F1=μ(M+m1+m2)g=15N,
若A相对M先滑动,则细绳拉力T=m1gsin370+f=12N,
此时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
对B分析,有:F2=Tcs30∘≈10.38N,
因F1>F2,所以水平拉力最大值为10.38N。
答:(1)物体A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tan37∘=0.75;
(2)物体B的质量m2=0.6kg;
(3)水平拉力最大值为10.38N。
【解析】(1)根据物体A匀速下滑时合力为零,分析受力情况,通过共点力平衡条件和摩擦力公式结合求动摩擦因数μ。
(2)对乙图中的B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平衡;再对A受力分析,考虑恰没有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物体B的质量。
(3)先对整体分析,求出斜面体恰好不滑动的情况,再求A恰好滑动的临界条件,两者结合即可。
本题是力平衡问题,关键是找出恰好不上滑和恰好不下滑的临界状态,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15.【答案】解:(1)Q受力如图所示:
,
Q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μ⋅2mg=2μmg,Q相对P向左运动,Q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2)P受力如图所示:
,
Q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T=f=2μmg,
P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T+f地+f',
f'=f=2μmg,地面对P的摩擦力f地=μ⋅3mg=3μmg,
解得F=7μm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5165A物理彩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5165A物理pdf、5165A物理DApdf、5165A物理彩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高一物理期中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