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 解析】维生素D 属于脂质,难溶于水,A 错误;植物细胞失水时,失去的是自由水,故结合水和自 由水的比值增大,B 正确;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了存在,如Na+、K+、Ca²+等,少数以化合物 形式存在,C 正确;血液中Ca²+含量过低,人体易出现肌肉抽搐,D正确。
2.C【 解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都属于植物细胞的结构,A 正确;儿丁质的元素组成为 C、H、0、N,磷脂为C、H、0、N、P,mRNA为 C、H、0、N、P,叶绿素为C、H、0、N、Mg,B正确;淀粉不 是还原糖,C错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都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D正确。
3.D【 解析】由图可知,两个相邻细胞之间的结构为胞间层,A 正确;内质网和细胞膜均参与了胞间连 丝的形成,胞间连丝与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有关,B正确;初级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C 正确;细胞骨架为蛋白质纤维,属于胞内蛋白,无需分泌至细胞 外,D 错误。
4.B【 解析】该生物为单细胞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 DNA, 可能会进行有丝分裂,A 错误,B 正确;颤蓝 细菌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C错误;该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多余的光合产物不会运出细胞,而是 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D 正确。
5.C【 解析】显微镜下成像为倒立的虚像,若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是逆时针方向, 实际的环流方向(倒转180°)是逆时针方向,①错误;鲁宾和卡门用⁸0分别标记 C⁸O₂ 和 II2⁸0, 发现O₂ 米白H₂O, 本实验中两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为对比实验,②正确;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为 白身前后对照,可不另设对照组,③正确;脂肪检测实验中滴加50%的酒精是为了洗去浮色,④ 错误;质壁分离实验依据的原理包括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 膜、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⑤正确;黑藻叶肉细胞为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 用丁观察质壁分离,其中的叶绿休可标识原生质层的位置,⑥正确。
6.D【 解析】自然渗透作用下,水分子从浓度低的溶液向浓度高的溶液扩散,但并非单向运动,而是双 向的,只是从淡水侧向海水侧的运动更多,A 错误;海水淡化过程中,应对高浓度的海水侧施加压 力,以实现反渗透,B错误;半透膜的筛选机理为孔径大小筛选,与有活性的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 性不同,C 错误;及时移走淡水可避免淡水侧液面过高带来压力,利于反渗透作用的持续进行, D 正确。
7.B【 解析】光激活视紫红质,导致H* 从细胞内运送到细胞外,故激活前视紫红质与H* 的结合位点 位于细胞内侧,激活后位于细胞外侧,A 错误;上述H* 的跨膜过程不依赖ATP 水解供能,由光能 驱动,B正确;光能驱动形成的H* 浓度梯度可用丁ATP合成,合成的ATP可用丁同化CO₂, 故嗜 盐杆菌为光能白养型生物,但黑暗条件下可通过呼吸作用合成ATP,C 错误;降低环境中H* 浓度 会减少细胞内外H*浓度差,不利于嗜盐杆菌合成ATP,D 错误。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A
C
D
B
C
D
B
D
C
D
A
C
D
C
D
8.D【 解析】酶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曲线I 表示无酶参与,曲线Ⅱ表示有酶参与,A 正确; E₃ 为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B正确;酶参与反应时,降低的活化能为E₄,C 正确;此反应中反应物 能量比生成物能量少,为吸能反应,不能用米表示 DNA的水解,D错误。
9.C【 解析】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DP和 AMP不是,A 错误;PPK2酶专一催化磷酸基团 的定向转移,符合“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的专一性定义,B 错误;由题干“短链聚磷酸盐分子会 阻断PPK2酶上的ADP结合位点SMc02148”, 推导出产物可以抑制PPK2 酶的活性,为负反馈 调节,C正确;构建替代的ADP结合位点应通过蛋白质工程实现,D错误。
10.D【 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也是合成ATP 的主要场所,A 正确;由图可知,ATP 脱去 PPi得到AMP,AMP与荧光素生成荧光素酰腺苷酸,B正确;ATP快速荧光检测仪对微生物计数 的前提是每个微生物细胞的ATP 含量相对稳定,才能根据荧光强度推测微生物数量,C 正确; 病毒不能产生 ATP,D 错误。
11.A【 解析】糖酵解阶段,葡萄糖的能量大部分转移至丙酮酸中,其次以热能形式释放,还有部分储 存于 ATP中 ,A错误;由图可知,三羧酸循环是多糖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B 正确; 若阻断呼吸链,则[H] 无法与O₂ 结合生成水,三羧酸循环不能持续进行,C 正确;减肥困难的 原因之是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正确。
12.C【 解析】由图1和图2可知,转双基因水稻的光饱和点更高,适合在强光下生存,几高温条件下 净光合速率更高,A 正确;图2是在光照为1000μml ·m-² · s-¹下测得,推知图1 对应的温度 为30 ℃,故原种水稻a点后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CO₂ 浓度和温度,B 正确;图1温度升 高5℃,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对光的利用能力均增强,光饱和点均升高,C 错误;根据题意 信息,转入的PEPC 酶(与CO₂ 的固定有关)基因与PRDK 酶(催化玉米中CO₂ 初级受体PEP 的 合成)基因通过提高水稻固定CO₂ 的速率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D 正确。
13.D【 解析】相比细胞的单独培养,细胞共培养能更好地模拟复杂的内环境,可用于研究细胞间的信 息传递和相互作用,A 正确;细胞毒性T 细胞通过直接接触靶细胞发挥作用,故应与靶细胞直 接共培养,B正确;间接共培养适合研究某种细胞分泌的物质对另一种细胞的作用,C 正确; 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均应灭菌,才能保证无菌环境,无毒的培养条件是通过及时更换培养基实 现,D 错误。
14.C【 解析】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易于诱导愈伤组织,A 正确;①②只实现了脱分化,未发育 成完整植株或分化为各种细胞,故不能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愈伤组织无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应添加蔗糖,牛肉膏、蛋白陈为微生物培养常用碳源,C 错误;大规模培养高 产细胞群时,应向培养液中通入无菌空气,保证细胞的有氧呼吸,D 正确。
15.D【 解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与 ES 一样,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故理论上可替代 ES 培育嵌合体, A 正确;胚胎移植的时机为囊胚期及之前(如桑葚胚),B 正确;对胚胎干细胞进行荧光标记, 可观察到不同来源细胞的分布情况,C正确;嵌合休猴的遗传物质来自两个亲本,分别是干细胞 供体和桑甚胚供体,与胚胎移植受体无关,D 错误。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二、非选择题(55分)
16.【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差速离心法 细胞骨架
(2)4 3 细胞质基质中的pII与溶酶体中不同,水解酶活性降低(2分)
(3)胞吞 磷脂双分子层 流动性 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2分)
【解析】(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细胞骨架有支持和锚定细胞器的功能。(2)由图可 知,新形成的溶酶休来源于高尔基休,其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休→ 内质网→高尔基休路径合成和加 工。溶酶休中的水解酶少量溢出后,对细胞的结构没有很大的破坏,原因是溶酶休中pH 为5左右, 细胞质基质中pH 为7左右,溶酶体酶在细胞质基质中活性较低。(3)图中L 物质以胞乔方式进入 细胞,囊泡膜为生物膜,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胞吞休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当养分不足时,细 胞自噬增强,这有利于细胞获取营养物质。
17.【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细胞质、细胞膜
(2)富氧(1分)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分)
(3)NADPH 氧化酶、NO 合 次生(1分)
(4)等量的植物细胞(甲)随机均分成A、B两组,A 组添加细胞呼吸抑制剂,B 组添加等量清水, 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细胞对Ca²+的吸收速率(3分)
【解析】(1)根据内共生假说推测,细菌的细胞膜演变为线粒体内膜,内吞的囊泡膜演变为线粒体外膜,细 菌的细胞质演变为线粒休基质,故推测好氧型细菌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
(2)在富氧环境下,利丁植物生成 H₂O₂ 和活性氧,故有利丁抗病性的提高。诱导子与受休的结合 引发了植物细胞一系列的防御反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3)由图可知,Ca²+内流进入细胞,一方面与CaM 蛋白结合,另一方面提升 NADPII 氧化酶、NO 合 酶的活性,最终共同促进水杨酸、植物抗毒素、水解酶等物质的合成。植物抗毒素是在细菌诱导下 形成的,并非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故为次生代谢产物。
(4)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在于是否耗能,故通过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观察其是否影响 Ca²+吸收速率来进行验证。
18.【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
(1)变大(1分) 强(1分) 变大(1分)
(2)光下植物吸收CO₂ 使 pH 升高,淀粉磷酸酶活性增强,淀粉转化为1-磷酸-葡萄糖,保卫细胞 渗透压升高而吸水(4分)
(3)BAM1 相比野生型和BAM2 突变体,BAM1 突变体淀粉粒仍大量存在
【解析】(1)渗透压与吸水能力成正比,故保卫细胞渗透压变大时细胞吸水膨胀。由于肾形保卫细 胞的内壁厚而外壁薄,较薄的外壁伸缩性较强,吸水后延展较多,但微纤丝难以伸长,于是牵拉内 壁,导致气孔变大。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
(2)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光下保卫细胞淀粉磷酸酶活性升高的原因。根据题中信息“淀粉磷酸酶的 活性随pII升高而增强,而植物体内的pII受到CO₂ 浓度等因素影响”,推测光是通过影响CO₂ 浓度 影响叶肉细胞 pH, 故联想到光合作用吸收CO₂, 使 pH 升高,淀粉磷酸酶活性增强,淀粉转化为 1-磷酸-葡萄糖,保卫细胞渗透压升高而吸水。
(3)山图2可知,BAM1 突变休在照光1 h 后淀粉粒无明显变化,且气孔开放程度更低,故推测 BAM1 基因控制的淀粉酶是保卫细胞中催化淀粉水解的主要酶。
19.【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
(1)H₂O NADP+ PQ与PQH₂(2分) ATP和 NADPH(2 分 )
(2)升高
(3)会 环式电子传递的过程中,通过PQ 和 PQH₂ 的循环,建立H+ 浓度梯度,推动ATP 的合成 (3分) 消耗过剩光能,减少O₂ 和 H₂O₂ 的产生,避免类囊体薄膜受损;为植物提供ATP(2 分 ) 【解析】(1)由图可知,PS Ⅱ从 H₂O 中夺取电子,通过“PQH₂ →细胞色素 b₆f→PC→PS I→Fd→ FNR”途径,最终将电子传递给NADP+,形 成NADPH。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通过PQ 与 PQH₂ 的 循环转化,将H* 逆浓度梯度转运至类囊体腔中,H* 再顺浓度梯度流经ATP合酶,推动ATP的合 成。在类囊休薄膜上,光能被转化为ATP和NADPII中活跃的化学能。
(2)过强的光照导致喑反应速率低于光反应速率,NADPI/NADP+ 的比值升高。
(3)强光会激活环式电子传递链,因环式电子传递链同样经过PQ 与 PQH₂的循环转化,故也能合成 ATP。强光下环式电子传递链的激活可以消耗过剩光能,避免电子被错误传递给O₂, 减少白由基生 成,避免类囊休薄膜受损,另外,还可为植物提供ATP。
20.【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IV(2 分) 其抗体相对浓度较高且IC₅₀值最低(2分) PEG
(2)①上清液 ②抗PD-1 抗体 ③抗PD-1 抗体含量越高(2分)
(3)腹水
【解析】(1)IC₅₀低说明抗休与抗原的结合效率高,即灵敏度高,因此制备抗PD-1 单克隆抗休时应 选择IV号小鼠用作细胞融合的供体,依据是其抗体相对浓度较高且 IC₅₀值最低。诱导动物细胞 融合应选择PEG(聚乙二醇)。
(2)抗性阳性检测利用的原理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把PD-1 蛋白作为固相抗原,多孔培养 板中每个小孔的上清液(细胞培养液)作为待测液休,混合待充分反应后洗脱。若待测样本中有抗 PD-1 抗休,则酶标抗休能与之结合,加入酶促反应底物后能生成蓝色底物。故蓝色底物越多,说 明抗PD-1 抗体的含量越多。
(3)若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中,则应从腹水中提取。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高(南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南开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pdf、南开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生物,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pdf、南开第五次联考-生物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七次质量检测生物,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七次质量检测生物docx、南开第七次联考-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