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解析】材料中早期都邑的形成跨越到商周,聚落形态演变为邦国都邑、王国都邑,建筑形态表现 为大型城垣、宫殿、宗庙建筑,这些信息在多方面均指向早期国家的典型特征,故A 正确。阶级 分化开始出现更早,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无法直接体现世袭工权的确立,宫殿、宗庙建筑、大型 墓葬虽然能休现一定的天人观,但无法明确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内涵,故BCD错误。
2.C【解析】由春秋时期的政教合一、人神杂糅,到战国初期的世俗学派、政治语录,神学政治色彩逐 渐减弱,世俗政治日益发展,故C 正确。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相对应,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的 变化并未指向儒学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且与百家争鸣解放思想无直接关联,故ABD 错误。
3.D【解析】秦朝的“道”作为县级特殊政区,不属于基层白治,也并未改变郡县二级制,故AB 错误。 材料主要涉及民族和地方关系问题,无法体现出皇权的强化,故ABC 错误。“道”由中央派遣官 吏和部落君长联合治理,以族属命名,在少数族群事务管理方面则属丁“属邦”,由此可见,“道” 的设置革新了民族管理方式,故D 正确。
4.B【解析】汉代师法家法的传承模式,“师之所传,弟之所受,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不利于 儒学的发展和创新,加剧了儒学的封闭固化,但有利于儒学的经学化,故B 正确,D 错误。材料 讲的是儒学的传承模式,与儒学的官方地位和家族宗法伦理无关,故AC错误。
5.D【解析】材料中“默率遗众自为坞主”“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即为坞保。“流人依附者 渐众”“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表明坞主的社会地位和势力有所增长,对当时的地方治理提出 了挑战,故D 正确。材料中的记载“流人依附者渐众”表明依附关系增强,但无法得出人口南迁 的结论,故AC错误。“永嘉之乱”表明坞堡的建立主要和局势有关,而不是土地兼并,材料的总 休指向也不在于此,故B 错误。
6.B【解析】江东地区魏晋南朝时期的谷仓模型出土较多,表明其农耕经济有一定发展,故B 正确。 材料并未突出谷仓模型的艺术水平,地穴式建筑多出现于北方,魏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水平还 未超过北方,故ACD错误。
7.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唐兽首玛瑙杯源白欧洲来通杯,且在中亚和西亚有大量出土,其传播路 线与丝绸之路高度重合,故选D。兽首玛瑙杯与来通杯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在造型、设计等方面 并非一模一样,不能得出审美趋同的结论,故排除A。材料并未说明在陕西出土的唐兽首玛瑙杯 出自唐朝工匠之手,无法判断其来源,不能用来佐证唐朝手工业的成就,故排除B。从材料信息 中无法得出唐兽首玛瑙杯来自朝贡贸易的结论,故而不能用来佐证唐朝朝贡贸易,故排除C。
题号 选项
1
A
2 C
3 D
4 B
5 D
6 B
7 D
8 B
9 C
10 B
11 C
12 A
13 D
14 A
15 C
8.B【解析】隋唐时期“妒妇”“妒习”的盛行对传统“七出”形成冲击,男子对所谓“妒”的行为接受度相 对较高,是社会环境较为宽松的表现,故选B。“妒”的行为被接纳与婚姻自主权无关,故排除A。 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少数民族婚俗和婚姻观,故排除C。材料涉及的是如女的婚姻地位和家庭地位 的变化,不涉及社会地位的变化,故排除D。
9.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甘露之变”后宦官专权得到加强,宦官权力来自皇权,其权力的强化本 质上是皇权至上的体现,故选C。唐代的朋党之争一直持续到859年唐宣宗执政时期,与材料信 息不符,故排除A。宦官专权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体现,并非社会矛盾激化,故排除B。材料 并未涉及中枢机构变革,故排除D。
10.B【解析】北宋皇帝制作阵图并要求一线将领严格执行,目的是削弱武将的军事自主权,是出于对 武将的防范,是崇文抑武基本国策的体现,故选B。北宋皇帝的这一做法是专制皇权强化的 表现,并非推动因素,故排除A。从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做法会导致军队战斗力的降低,无法起 到缓解边防压力的作用,也体现不出重视军队建设,故排除C、D。
11.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瓷器题字内容在不断半富和发展,从内容上看,反映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故选C。材料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发展,但并非社会主流文化,故排除A。题字内容与理学 无关,故排除B。“招财利市”等吉祥用语的出现只能反映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并不能说明其 失去主导地位,故排除D。
12.A【解析】“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这一结果表明元修三史各与正统,正统观念由正闰之争 逐渐转变为中华一统,反映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并不是为了贬低 宋朝正统地位,故A i正确,D 错误。元统二年,元朝已经统一,分裂对峙局面和辽金封建进程 已经不复存在,故BC错误。
13.D【解析】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缺乏消解剩余劳动力的足够空间,制约劳动力的转移方 向,所以材料中失地流民的去向主要还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故选D。材料中失地流民的去向 与明朝赋税制度的调整没有直接关系,故A 错。失地流民主要还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并没有 实现与土地的分离,故B 错。材料中人口流动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人地资源矛盾,故C 错。
14.A【解析】示意图突出江南以其手工业制品链接国内国际市场,并在其中处丁核心(枢纽)地位, 发挥着主轴作用,故选 A。示意图并非强调丝银贸易的地位,故B 错。海洋运输在示意图中 并不处于突出地位,故C 错。材料能够反映当时商品经济的活跃,但并不足以冲击传统小农 经济的主体地位,故D 错。
15.C【解析】清代贵州不属于边疆地区,材料也休现不出突出进展,故A 错误。平均任期不到四年, 说明官员流动频繁,不利于地方发展,不是阻碍,故B 错误。进士、监生等出身表明县令多为 知识分子,但材料无法体现其践行经世致用理念,故D 错误。材料反映的都是流官政治,变动 较为频繁,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C 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答案】(26分)
(1)主要方式:战死后军功爵位由继承人继承;财产由诸子继承。(4分)
(2)变化:由生前析家分产到鼓励“同籍”“同财”;新增对财产继承人赡养义务的规定;(4分)
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增强;尊老敬老的传统;政府推行优抚政策。(6分)
(3)特点:注重血缘亲疏,维护身份差异;女性继承权得到承认;遗嘱继承优先;内容详细。(8分)
(4)意义:有利于缓解立嗣难的现实问题;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与家族延续。(4分) 17.【答案】(17分)
(1)选择统治区域内适中的地理位置;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4分)
(2)刘秀称帝时政局所迫;豪强地主势力的影响;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确立,儒生反对迁都长安;光武帝 本人受儒学影响大。(8分)
(3)整体白西向东运动,沿大运河南北交替建都。都城的变迁是一定历史时期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其变迁对社会发展产生诸多重大影响,都城的变迁应服务于国家治理。(5分)
18.【答案】(12分)
观点: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停滞落后。(2分) 表态:该观点是错误的。(1分)
评述:从纵向看,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而是在新的环境下的继承与发展。 隋唐时期与魏晋南北朝相比,在经济上,隋唐时期大运河开凿,曲辕犁问世,抑商政策松动,陆海丝 路畅通,社会经济超越前朝水平,呈现繁荣局面。政治上,在前朝三省制初现的基础上,隋唐时期三 省六部制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中央机构达于成熟阶段;隋唐时期摈弃前朝九品中正制,创立与发 展科举制,推动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日益成熟。思想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严 重冲击,而隋唐时期儒释道彼此辩驳相互吸收,儒家思想得到积极更新,科技、文学、艺术等在原有 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不少傲立于世界的成就。总之,隋唐时期历史发展大大超越前朝水 平,中国社会呈现全面繁荣景象。(4分)
从横向看,古代中国创造了不少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 国古代科技成果丰硕,技术长期领先,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与火器、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不仅对 中国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对外交流扩大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而且对西方近代社会转型 与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又如,隋唐时期创立并发展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 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一定影响,推动了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4分)
总结:上述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历史按照自身的轨迹不断向前发展,并创造了引以为傲的灿烂文明。 近代西方学者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无视或否定这些历史事实,是基于西方自身发展和掩饰殖 民行为、鼓吹西方价值观的需要,我们应警惕并坚决批判。(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高(南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南开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pdf、南开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年级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历史试卷pdf、历史试卷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