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请监考员认真核对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题2分,共计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下图为4日23日某市一地理教师手机软件的屏幕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城市可能为( )
A. 成都B. 海口C. 武汉D. 天津
2. 该日之后一周,该地( )
A. 日出时间逐渐推迟B. 正午影长逐渐变长
C. 日出方位逐渐偏北D. 昼夜长短差值变小
黄蜡石是石英岩矿物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形成。其按产出状况可分为山料、山流水和籽料。其中籽料也称水料,多为圆形、扁圆形体,温润细腻,玉质稳定,是雕刻师首选的黄蜡石玉料,图1为黄蜡石籽料照片,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黄蜡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 )
A. 甲B. 乙C. 丙D. 丁
4. 黄蜡石的籽料形成过程是( )
A. 侵蚀-搬运-堆积-侵蚀B. 断裂-崩塌-搬运-磨蚀
C 侵蚀-堆积搬运-磨蚀D. 断裂-侵蚀-搬运-堆积
下图为地质科考小组绘制的“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由早到晚先后形成的是( )
A. ①②④③B. ③①②④C. ①③②④D. ①④②③
6. 依据该图,可以判断( )
A. 甲处海拔较高,应为断块山B. 岩层②内可能含有化石
C. 断层处可能会形成泉水D. 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
图为北美洲某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甲乙丙丁为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月最有可能为( )
A. 4月B. 6月C. 10月D. 12月
8. 图中锋面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9. 未来两天匹兹堡可能会发布的灾害天气预警是( )
A. 沙尘B. 暴雪C. 飓风D. 高温
南爪哇流地处爪哇岛南岸,流向以自西北流向东南为主,每年6-8月反向。下图示意南爪哇流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6-8月,南爪哇流流向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 )
A. 水温季节变化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入海径流规模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1. 6-8月,南爪哇流流经地区沿岸的表层水域( )
A. 营养物质增加B. 水温升高C. 水面高度上升D. 盐度升高
下图为某纪录片中的一帧画面,蜿蜒的林带下嵌在广阔的高原上,就连高大的树冠顶也很难探出头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林带分布在( )
A. 河谷中B. 峡湾中C. 山谷中D. 裂谷中
13. 该狭长林地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温度B. 光照C. 水分D. 土壤
14. 在自然带分布规律中,该林带的分布属于( )
A. 纬度地带性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
帝王蝶大迁徙是自然界最惊人的迁徙现象之一,它们产自北美洲,乳草(一种有毒植物并散发刺激气味)是帝王蝶幼虫的唯一食物。冬季主要栖息在墨西哥森林,每年迁徙往返于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距离数千千米,四代接力义无反顾。但近20年间,整个北美大陆帝王蝶数量下降了90%,引起科学家和环保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实施种群恢复计划。下图为“帝王蝶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加拿大西部的帝王蝶在两个多月的南迁过程中,不会经过的自然植被是( )
A. 热带草原B. 温带草原C. 温带落叶阔叶林D. 高山植被
16. 帝王蝶的进食与繁殖都离不开乳草(原产于西印度群岛的一种植物),美加政府也一直加大种植力度,为帝王蝶创造优越的生存环境。据此推断乳草的生长习性是( )
A. 喜湿喜热B. 耐寒喜湿C. 喜热耐旱D. 耐寒耐旱
17. 导致帝王蝶种群数量近年来快速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空气污染B. 人类捕捉C. 天敌捕杀D. 森林破坏
厚田沙漠东临赣江,冬、春季裸露的赣江河床是其主要沙源地。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达8米/秒,远超西北地区的4.5米/秒。左图为厚田沙漠位置图,右图为厚田沙漠景观图。厚田沙漠的治理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一定成效,但近些年沙漠有“长大”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沙粒粒径小B. 地形平坦开阔C. 风力较强劲D. 沙粒湿度大
19. 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 )
A. 西北风B. 东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
20. 厚田沙漠仍在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干旱B. 河流水量大量减少C. 上游修建水库D. 植被覆盖率降低
大气流过地面时,地面上各种粗糙物体会使大气流动受阻,这种摩擦阻力会向上传递到一定高度。此高度称为大气边界层厚度,它受地形、地面粗糙度、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而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月平均气温、边界层厚度(上午6:00)和地下水位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依次表示( )
A. 气温、边界层厚度、地下水位B. 地下水位、气温、边界层厚度
C. 边界层厚度、地下水位、气温D. 地下水位、边界层厚度、气温
22.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 四川盆地B. 东北平原C. 华北平原D. 青藏高原
23. 与夏季相比,曲线②所示地理事物春季数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弱B. 植被覆盖少C. 大风天气多D. 融雪量较大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4分。
24.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此时控制A地的气压系统的类型____。判断A、B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地区____,并阐述其成因____。
(2)判断a、b两虚线处不能形成锋面系统的是哪个____?并阐述其原因____。
(3)请写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地点并阐述判断理由。
(4)b天气系统过境③地后,描述③地天气变化特点。
(5)在春季,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常常出现沙尘暴天气。试分析其成因。
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学生到河北省桑干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开展河流地貌研学活动。图1是桑干河流经区域图,图2为桑干河某河段阶地剖面图,图3为地质时期河流沉积物剖面实景照片。
河流阶地,是指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垂直运动,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一条历史漫长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
(1)读图2,判断河流阶地T1、T2、T3中形成最早是____。分析图示河流阶地的形成发展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双项选择)。
A.该地区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B.该地区地壳经历了三次下降
C.地壳稳定时期河流下蚀最强烈
D.T1阶地上沉积面积仍在扩大
图3实景照片中的物质特点是石、砾、砂、泥混杂,颗粒大小不均。
(2)照片中的地貌最可能出现在图2____(填代号)阶地上;根据该阶地的沉积层构成判断,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我国的____(地形区)。
研学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较完整的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
(3)分析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研学考察中,同学们还了解到桑干河是“北京母亲河”——永定河的源头。近十年来永定河主要河段年均干涸121天,生态系统退化严重。2017年国家启动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2019年3月,黄河水经万家寨引黄工程流入桑干河,再汇入永定河,首次抵达北京。目前该工程主要选择在生态需水量最大的冬季和春季开闸补水。
(4)说出桑干河生态需水量冬、春季最大的原因,以及该补水工程对流域内各类水体的影响。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火地群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有“世界尽头”之称。火地群岛西部和南部为山地,雪线高度仅500-800m,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180-600m,海岸线较为平直。火地岛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60%是本地特有的,这些苔藓植物可吸收和储存养分,分泌有机酸,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
材料二 下图为“火地岛位置图”。
(1)说明火地群岛西侧山地雪线较低的原因。
(2)分析导致火地群岛西侧海岸线曲折的地质作用。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苔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地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请监考员认真核对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题2分,共计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下图为4日23日某市一地理教师手机软件的屏幕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城市可能为( )
A. 成都B. 海口C. 武汉D. 天津
2. 该日之后一周,该地( )
A. 日出时间逐渐推迟B. 正午影长逐渐变长
C. 日出方位逐渐偏北D. 昼夜长短差值变小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日出时间为 5:23,日落时间为18:58,故其昼长为13小时35分钟,日出地方时大约为5:13,与北京时间相差10分钟,所以该城市与北京相差大约2.5°,离北京较近,推测应该为天津,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题详解】
4日23日之后一周,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向北运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因此日出时间逐渐提早,日出、日落的方位逐渐偏北,C正确,A错误;昼夜长短差值变大,D错误;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正午影长逐渐变短,B错误。故选C。
【点睛】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昼半球所占据的弧/15=(12:00-日出时刻)×2=(12:00+日落时刻)×2=24小时-夜长
黄蜡石是石英岩矿物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形成。其按产出状况可分为山料、山流水和籽料。其中籽料也称水料,多为圆形、扁圆形体,温润细腻,玉质稳定,是雕刻师首选的黄蜡石玉料,图1为黄蜡石籽料照片,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黄蜡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 )
A. 甲B. 乙C. 丙D. 丁
4. 黄蜡石的籽料形成过程是( )
A. 侵蚀-搬运-堆积-侵蚀B. 断裂-崩塌-搬运-磨蚀
C. 侵蚀-堆积搬运-磨蚀D. 断裂-侵蚀-搬运-堆积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黄蜡石是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形成的,可以判断出黄蜡石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变质岩。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丁是三进一出,为岩浆,丙为岩浆岩,沉积物可以形成沉积岩,乙为沉积岩,甲为变质岩。所以黄蜡石主要组成物质属于甲——变质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黄蜡石是石英岩在地下因变质作用形成的,为圆形或扁圆形,所以需经过断裂和崩塌出露地表,由于河流的搬运和流水的磨蚀作用形成圆形或扁圆形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用指向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①岩浆:一般三个箭头指向,若只有一种岩石生成岩浆,则该岩石为变质岩。 ②岩浆岩: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岩浆也只能生成岩浆岩。 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两个箭头指向。用图中的关键词来判别 ①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转变为沉积岩。 ②若岩浆指出两个箭头,则分别为喷出岩与侵入岩。 ③地幔指向的为岩浆(岩浆来自上地幔软流层)。
下图为地质科考小组绘制的“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由早到晚先后形成的是( )
A. ①②④③B. ③①②④C. ①③②④D. ①④②③
6. 依据该图,可以判断( )
A. 甲处海拔较高,应为断块山B. 岩层②内可能含有化石
C. 断层处可能会形成泉水D. 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依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图中①岩层被断层④切断,故岩层①的形成早于断层④。岩层②穿过断层④,因此断层④形成早于岩层②。图中河床中的沉积物③,仍处于积累过程中,形成应当最晚。综合上述分析,图中区域的形成顺序由早到晚排列应为①④②③,D正确,ABC错,故选D。
【6题详解】
断块山是地壳因断块活动隆起而形成山;读图可知,甲处位于背斜构造的南侧,海拔较高主要是地壳的褶皱隆起造成的,A错误。根据图中岩层B的形态和分布位置可推知②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化石主要分布于沉积岩中,B错误。图中断层临近河流,且断层线低于河面,故断层处可能会形成泉水,C正确。图中区域不能确定南、北半球,故不能确定河流流向是自东向西还是自西向东,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点睛】岩层先后形成顺序的判定:(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若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地按照沉积规律:下老上新,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由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
图为北美洲某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甲乙丙丁为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月最有可能为( )
A. 4月B. 6月C. 10月D. 12月
8. 图中锋面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9. 未来两天匹兹堡可能会发布的灾害天气预警是( )
A. 沙尘B. 暴雪C. 飓风D. 高温
【答案】7. D 8. C 9. B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北美洲大陆为高压中心,为冬季,D正确,4月份为春季,A错误;6月份为夏季,B错误;10月份为秋季,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北半球的气旋运动方向呈逆时针,图中锋面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为丙,C错误;甲乙丁向东北移动,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据图结合所学知识,丙在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未来两天匹兹堡可能受冷锋影响,产生暴雪天气,B正确;丙经过五大湖,水汽充足,A错误;此时为冬季,飓风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C错误;受冷锋影响,气温低,D错误。故选B。
【点睛】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降雨、降雪;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南爪哇流地处爪哇岛南岸,流向以自西北流向东南为主,每年6-8月反向。下图示意南爪哇流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6-8月,南爪哇流流向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 )
A. 水温季节变化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入海径流规模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1. 6-8月,南爪哇流流经地区沿岸的表层水域( )
A. 营养物质增加B. 水温升高C. 水面高度上升D. 盐度升高
【答案】10. B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每年6-8月,南爪哇流流向从东南流向西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东南信风控制,驱动南爪哇流自东南流向西北,B正确。当地地处低纬地区,水温季节变化不明显,A错误。当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入海径流规模的季节变化不明显,C错误。该地附近主要分布众多岛屿,海陆热力性质不明显,D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故选B。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6-8月,南爪哇流从东南流向西北,该地地处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会导致沿岸水面下降,C错误。该时期,南爪哇流在其流经地区的沿岸形成上升流,将底层的低温水和营养盐类带到表层,营养物质增加,A正确,B错误。南爪哇流的表层水域水温降低,水域蒸发减弱,盐度降低,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
【点睛】影响海水流速的因素有风力大小、风向与海水流向的一致性、水位差异、密度差异、狭管效应等。
下图为某纪录片中的一帧画面,蜿蜒的林带下嵌在广阔的高原上,就连高大的树冠顶也很难探出头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林带分布在( )
A. 河谷中B. 峡湾中C. 山谷中D. 裂谷中
13. 该狭长林地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温度B. 光照C. 水分D. 土壤
14. 在自然带分布规律中,该林带的分布属于( )
A. 纬度地带性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
【答案】12. D 13. C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题干描述,“蜿蜒的林带下嵌在广阔的高原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带分布在东非大裂谷中,受板块张裂影响,出现裂谷,裂谷出水热条件更好,生长森林,D正确;河谷中、山谷中两侧不是高原地形,峡湾地貌受冰川侵蚀形成,与图片特征不符,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非大裂谷处在热带地区,在高原处形成热带草原,裂谷处出现森林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更好,该狭长林地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水分,C正确;裂谷处在热带地区,气温条件能够较好的满足森林生长,但水分条件则在裂谷处更好,A错误;光照、土壤影响森林的生长,但不是主要因素,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自然带呈南北方向更替,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反映出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该林带的分布不符合,A错误;经度地带性规律,自然带表现为东西更替,南北延伸,该林带的分布不符合,B错误;垂直地带性规律,自然带表现为垂直方向上随海拔高度的不同有规律的更替现象,该林带的分布不符合,C错误;非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受裂谷影响,裂谷内水分条件较好,使得该林带出现,因此,该林带的分布属于非地带性,D正确。故选D。
【点睛】“理想大陆”自然带,具有两种水平分布规律:①纬度地带性,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以热量为基础,水热共同作用。主要分布在低纬、高纬地区。如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及热带雨林带呈环球分布。②经度地带性,每个地带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以水分影响大,热量同样起作用。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出现了从沿岸森林带经草原带到内陆荒漠带的变化,致使水平自然带均呈不连续的带段状分布。在中纬地区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都较明显。
帝王蝶大迁徙是自然界最惊人的迁徙现象之一,它们产自北美洲,乳草(一种有毒植物并散发刺激气味)是帝王蝶幼虫的唯一食物。冬季主要栖息在墨西哥森林,每年迁徙往返于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距离数千千米,四代接力义无反顾。但近20年间,整个北美大陆帝王蝶数量下降了90%,引起科学家和环保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实施种群恢复计划。下图为“帝王蝶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加拿大西部的帝王蝶在两个多月的南迁过程中,不会经过的自然植被是( )
A. 热带草原B. 温带草原C. 温带落叶阔叶林D. 高山植被
16. 帝王蝶的进食与繁殖都离不开乳草(原产于西印度群岛的一种植物),美加政府也一直加大种植力度,为帝王蝶创造优越的生存环境。据此推断乳草的生长习性是( )
A. 喜湿喜热B. 耐寒喜湿C. 喜热耐旱D. 耐寒耐旱
17. 导致帝王蝶种群数量近年来快速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空气污染B. 人类捕捉C. 天敌捕杀D. 森林破坏
【答案】15. B 16. A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依据图中南迁路线,可判断加拿大西部的帝王蝶在两个多月的南迁过程中经历了北美西部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墨西哥的热带草原和北美西部的高山植被区,没有经过温带草原,B正确,ACD错。故选B。
【16题详解】
结合题干,乳草“原产于西印度群岛”,图示西印度群岛纬度低,位于海洋中,具有高温湿润的气候特征,则可推断乳草的生长习性为喜湿喜热,A正确;西印度群岛不具备寒冷和干旱的特征,故植被不应耐寒、耐旱,BC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帝王蝶“冬季主要栖息在墨西哥森林”,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破坏生态,墨西哥帝王蝶越冬地的森林遭非法砍伐,使其冬季缺少栖息地,可能导致帝王蝶种群数量近年来快速下降,D正确。帝王蝶种群数量近年来快速下降与空气污染、天敌捕杀、人类捕杀关系不大,排除ABC。故选D。
【点睛】帝王蝶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会在每年进行迁徙。在北美洲的帝王蝶会于8月至初霜向南迁徙,并于春天向北回归。在澳大利亚,帝王蝶会作有限度的迁徙。雌蝶会在迁徙时产卵。到了10月,洛矶山脉的群族会迁徙到墨西哥米却肯州的神殿内,西方的群族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过冬。
厚田沙漠东临赣江,冬、春季裸露的赣江河床是其主要沙源地。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达8米/秒,远超西北地区的4.5米/秒。左图为厚田沙漠位置图,右图为厚田沙漠景观图。厚田沙漠的治理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一定成效,但近些年沙漠有“长大”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沙粒粒径小B. 地形平坦开阔C. 风力较强劲D. 沙粒湿度大
19. 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 )
A. 西北风B. 东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
20. 厚田沙漠仍在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干旱B. 河流水量大量减少C. 上游修建水库D. 植被覆盖率降低
【答案】18. D 19. B 20. D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说明沙子更不易被吹起来,可以考虑沙子粒径更大或者沙子湿度更大导致更重,而南方地区湿度更大,沙子水分更多,更重,D正确。沙粒粒径小、地形平坦开阔,起动风速应该小,排除A、B。西北地区风力更强劲,排除C。故本题选D。
【19题详解】
江西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冬季风,厚田沙漠位于赣江西岸,沙源来自赣江河床,由此判断,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偏东风;江西省位于南方地区,冬季风为偏北风,加上河谷地形的影响,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
【20题详解】
厚田沙漠并非西北的沙漠,它的形成是因为水域的季节变化明显导致沙源裸露,南方气候没有变干旱,排除A。河流水量大量减少、上游修建水库导致泥沙减少,沙源减少,沙漠面积会减小,排除B、C。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沙源裸露,沙源增多,沙丘面积扩大,D正确。故本题选D。
【点睛】某地沙源丰富、沙丘(河流含沙量大)形成的原因(5 个):①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条件差;②临近高压中心,多大风天气;③临近沙漠、沙地;④冬季枯水期,河岸湖滩裸露,多风沙;⑤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沙量大。
大气流过地面时,地面上各种粗糙物体会使大气流动受阻,这种摩擦阻力会向上传递到一定高度。此高度称为大气边界层厚度,它受地形、地面粗糙度、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而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月平均气温、边界层厚度(上午6:00)和地下水位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依次表示( )
A. 气温、边界层厚度、地下水位B. 地下水位、气温、边界层厚度
C. 边界层厚度、地下水位、气温D. 地下水位、边界层厚度、气温
22.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 四川盆地B. 东北平原C. 华北平原D. 青藏高原
23. 与夏季相比,曲线②所示地理事物春季数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弱B. 植被覆盖少C. 大风天气多D. 融雪量较大
【答案】21. D 22. C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所学中国地理知识可知,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七月份,所以③表示气温;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主要从六月开始上升,所以①表示地下水位;剩余的②表示边界层厚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③为该地月平均气温曲线。根据图中信息,该地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介于0°~﹣5℃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介于25°~30℃。结合题干四个选项: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高于0℃,A错误;东北平原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零下5℃以下,B错误;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且纬度相对较低,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介于0°~﹣5℃之间,C正确;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为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最热月气温在10℃以下,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曲线②为该地边界层厚度。由材料知,大气边界层厚度指地面上各种粗糙物体使大气流动受阻,导致气流向上传递到的高度。图中显示,该地大气边界层厚度春季数值较大,说明春季风力比较强,C正确;太阳辐射与融雪量对大气边界厚度影响较小,AD错误;植被覆盖减少会导致大气边界层厚度降低,B错误。故选C。
【点睛】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形成的直接原因: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含量少,晴天多,大气的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最热月气温在10℃以下,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10℃以下,其气候具有独特的高寒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4分。
24.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此时控制A地的气压系统的类型____。判断A、B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地区____,并阐述其成因____。
(2)判断a、b两虚线处不能形成锋面系统的是哪个____?并阐述其原因____。
(3)请写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地点并阐述判断理由。
(4)b天气系统过境③地后,描述③地的天气变化特点。
(5)在春季,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常常出现沙尘暴天气。试分析其成因。
【答案】(1) ①. 高气压 ②. A ③. 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
(2) ①. a ②. 高压脊两侧气流以辐散为主,不能形成锋面 (冷暖气流没有相遇)
(3)②;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5)春季多大风; 降水少;地表植被少;沙尘物质较丰富。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风力大小和风向判断、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沙尘暴天气产生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此时控制A地的气压系统气压数值外小内大,故该气压系统是高气压。A、B两地相比,A处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而B地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云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因此昼夜温差较小,因此昼夜温差较大是A地。
【小问2详解】
锋面仅发育于低压槽中,a、b两虚线处相比,a位于高压脊,脊线两侧气流以辐散为主,不能形成锋面。
【小问3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最大。
小问4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b天气系统为冷锋,b过境③地后,③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c天气系统为暖锋,c过境④地时,④地常常会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
【小问5详解】
沙尘暴天气的出现需要动力及沙源等条件。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此季节地表植被少,沙尘物质较丰富,多发沙尘暴。
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学生到河北省桑干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开展河流地貌研学活动。图1是桑干河流经区域图,图2为桑干河某河段阶地剖面图,图3为地质时期河流沉积物剖面实景照片。
河流阶地,是指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垂直运动,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一条历史漫长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
(1)读图2,判断河流阶地T1、T2、T3中形成最早的是____。分析图示河流阶地的形成发展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双项选择)。
A.该地区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B.该地区地壳经历了三次下降
C.地壳稳定时期河流下蚀最强烈
D.T1阶地上沉积面积仍在扩大
图3实景照片中的物质特点是石、砾、砂、泥混杂,颗粒大小不均。
(2)照片中的地貌最可能出现在图2____(填代号)阶地上;根据该阶地的沉积层构成判断,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我国的____(地形区)。
研学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较完整的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
(3)分析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研学考察中,同学们还了解到桑干河是“北京母亲河”——永定河的源头。近十年来永定河主要河段年均干涸121天,生态系统退化严重。2017年国家启动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2019年3月,黄河水经万家寨引黄工程流入桑干河,再汇入永定河,首次抵达北京。目前该工程主要选择在生态需水量最大的冬季和春季开闸补水。
(4)说出桑干河生态需水量冬、春季最大的原因,以及该补水工程对流域内各类水体的影响。
【答案】(1) ①. T3 ②. AD
(2) ①. T3 ②. 黄土高原
(3)河流凸岸是沉积岸,阶地沉积面(地形)较开阔(容易被观察到);凸岸受河流侵蚀较弱,不同时期的阶地地貌较易留存。
(4)温带季风气候区(华北地区)冬春季节降水少(旱情严重),是河流的枯水季节。
增加地表径流量;促进各类水体间的相互补给和转换,如:促进水分蒸发与下渗,提升地下水位,保障湿地、湖泊的水源等;还可调节地表水的季节变化。
【解析】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资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貌、岩石、河流补给、水利工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运用。
【小问1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由于地壳垂直运动,河流下切侵蚀而形成。图2显示河流阶地逐渐随坡度在下降,证明越是在上边,出现的时间越早,故最早是T3;图2的阶地中,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深埋地下,但出现在T3之上,证明该出地壳垂直运动是向上运动,有三级台阶,因此是间歇性抬升,故A正确,B错误;当地壳稳定时期,沙砾沉积,但是河岸坡度并没有垂直向下,因此不是最强烈的时候,故C错误;T1阶地上的沉积面积在河岸处仍然在不断堆积,河水水位还在T1边上,证明T1面积仍然在扩大,故D正确。答案选择AD。
【小问2详解】
图3中的地貌,有石、砾、砂、泥混杂,颗粒大小不均的特点,图2中只有T3有砾石和黄土等混合,T2中只有砾石,T1中只有沙砾;图2展示阶地的沉积层结合图1区域,有沙砾和黄土,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省西部-黄土高原,故发源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小问3详解】
阅读材料,结合知识,可知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的原因是:河流的侵蚀在凹岸,凸岸为堆积岸,阶地的沉积面较为平坦,水流速度较慢,沙砾沉积更易;由于流速慢,因此侵蚀作用较弱,随时间的推移能遗留下来的阶地地貌较多且更容易保存下来。
【小问4详解】
图1中信息显示,桑干河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在冬春季节降水量稀少,属于河流的枯水期,故生态需水量大;材料中的引黄工程,流入桑干河,增加了该河流的流量,增加了地表径流,促进水体之间的转换和补给,使部分水下渗进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抬高地下水水位,促进植被吸收水分;使湿地和湖泊得到补给,区域内的季节水量变化较小。
【点睛】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火地群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有“世界尽头”之称。火地群岛西部和南部为山地,雪线高度仅500-800m,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180-600m,海岸线较为平直。火地岛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60%是本地特有的,这些苔藓植物可吸收和储存养分,分泌有机酸,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
材料二 下图为“火地岛位置图”。
(1)说明火地群岛西侧山地雪线较低的原因。
(2)分析导致火地群岛西侧海岸线曲折的地质作用。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苔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西风从太平洋带来丰富水汽;西部为迎风坡,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
(2)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用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
(3)分泌有机酸,促进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储存雨水,防止洪水和土壤侵蚀;储存养分,给生物提供食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积累和储存碳,缓解气候变暖。
【解析】
【分析】本题以火地群岛为材料,涉及影响雪线的因素,整体性以及海洋地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火地群岛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该地受南半球盛行西风的影响,岛屿西侧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雪较多;该地西侧有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明显,导致火地群岛西侧雪线较低。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地处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岩层变得破碎,易被侵蚀;该地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该地海拔较高,冰川广布,冰川作用强烈;冰川侵蚀岩石,形成冰蚀谷;地处西风带,风大浪高,海浪侵蚀作用强烈,形成曲折的海岸线。
【小问3详解】
苔藓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酸性物质,溶解岩石表面,同时不断积累空气中的物质与水分,促使岩面逐渐形成土壤。苔藓植物生长十分繁密、迅速,一般为密集丛生,可以从雨中甚至雾中吸收水分,储存多余的雨水,以防发生洪水和土壤侵蚀。苔藓植物会为森林吸收、储存和回收水分与养分,并且给许多无脊椎动物提供了庇护所和食物。苔藓品种更为丰富多样,覆盖的地表面积更广,可积累和储存碳,缓解气候变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