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8课 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8课 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一课时教案,共8页。
基本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学段
展示单元
第二单元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8课 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蘊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课余生活真丰富》安排在第二单元,单元主题是“过好校园生活”,属于“入学适应性教育”。单元导语页向我们展示了有序的课堂以及有趣的课间活动,并以第一人称述说着“我们在多彩的生活中茁壮成长”这样的心声。
从单元构成来看,《课余生活真丰富》这一课,在整个单元中具有怎样的价值定位呢?不难发现,他和前一课《上课了,好好学!》是并列关系,时间上,一个关注课堂40分钟,一个关注校内的课余时光,如:课间、午休、社团活动。空间上,一个关注的是教室有限的空间,一个关注更广泛的空间,如楼层、操场、花园。而课余生活是小学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充分享受与伙伴游戏、与伙伴共同成长的快乐。
就单课内容来看,分为三个框题:用好课间十分钟、我喜欢的课间游戏、美好的课后时光。旨在引导学生用好课间十分钟,体验安全快乐的课间游戏并进而享受美好的课后时光。
就核心素养来看,《课余生活真丰富》的第一课时指向学生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即:引导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规则,树立合理安排时间、与伙伴友好游戏、铃声响进课堂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学会合作的心理品质,引领学生学会并喜欢与同伴交往,劳逸结合,既能高高兴兴地学,也能快快乐乐地玩。
结合本单元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学习难点,我们可以提炼出本单元的大概念:人际交往和生活学习两方面的适应培养,可以帮助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而本课时所承担的学习任务便是: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并遵守课余生活的规则,从而安全、快乐地成长。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1)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道德表现
学习第八课内容时,学生们入学已近两个月,对于小学生身份已经有了基本的认同。同时,也有了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基础,对于校园、老师、同学、上课规则有了清晰的认知,可以说基本能适应有序的集体学习生活了。但是对于课间十分钟设置的意义没有明确的概念,往往将课间等同于玩耍,导致上课铃响,总是手忙脚乱地要喝水,要上洗手间,或者学习用品没有准备好等。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有一个正面的引导,建立一个价值认同:课间十分钟是为了解决必要的生理需要,如喝水、上洗手间;整理本节课和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让身心放松,并参与有意义的课间游戏,在伙伴合作中享受游戏的乐趣。
学生的心理和人际交往水平
与幼儿园相比,小学校园生活有着更大的自主性,特别是课间,孩子们可以和小伙伴玩游戏,但是受到年龄限制,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游戏的确定、场地的选择、规则的执行还需要加强指导,安全意识还有待提升,因此应该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情境性辨析,帮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科学、快乐地游戏。
(3)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爱思考、爱尝试,对于课间活动这个话题有着最鲜活的体验和无限的热情,课堂上应该创设的情境,引导孩子在看一看、猜一猜、玩一玩中调动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从而合理而智慧地安排好课间十分钟,充分享受课间带来的轻松与快乐。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1)创造情境,调动已有生活经验,领悟课间十分钟创设的意义;
(2)小组合作,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做到劳逸结合;
(3)在分享经验、榜样示范、伙伴互助中学会玩简单而有序的课间游戏,享受课间活动;
(4)聚焦“上课铃响,游戏还没结束”问题,培养规则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4.学习重难点
(1)领悟课间十分钟创设的意义,并学会合理规划课间安排,做到有序且劳逸结合;
(2)提升课间游戏的规则意识与安全意识,能够选择合适的地点,安全有序、互助有趣地玩耍,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和文明。
5.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知晓意义,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活动
教师活动
1.导入:刚才的课间十分钟,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情?
2.揭示课题。
3.引发思考:上完一节课以后,为什么要安排课间十分钟呢?
4.真实场景再现:
①老师,我想上洗手间,我憋不住了。②哎呀,我的书还没拿好呢。
出示问题情境:(出示图片:摆放书本、喝水、上洗手间、玩耍)引发思考:课间十分钟,这几件事情该如何安排呢?
情境创设:一个小书迷,课间沉迷于看书,不愿走出教室休息。引导学生结合“小博士”的提醒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活动
1.回顾课间自己做了什么,与老师、伙伴们分享。
2.关注“课间十分钟”这个话题。
3.结合生活经验分享自己的思考,如:休息,解决喝水、上洗手间等问题。
4.进入情境,发现问题所在:没有用好课间十分钟。
5.小组讨论,确定顺序,说清理由。师生讨论,明确: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要紧的事情先做。
6.同桌合作演一演、劝一劝。明白了:课间要到有阳光、有新鲜空气的地方活动,放松身心,从而更好地学习。并在歌曲律动中放松。
设计意图:
儿童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学中,通过图片、语音等方式还原生活场景,唤起儿童已有经验并相机进行重新审视,从而意识到课间十分钟设置的意义,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时间,形成科学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环节二:归纳特点,明确课间游戏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
1.了解学情:进入小学,你们都玩过哪些课间游戏?请推荐一个你最喜欢的游戏。
2.(出示图片)提出问题:这些活动适合在课间十分钟玩吗?
3.结合学生判断情况将游戏项目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观察。
4.总结:课间适合玩的游戏具备如下特点:健康安全、强度适中。
学生活动
1.分享自己玩过的课间游戏并重点介绍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2.用不同颜色的手牌进行判断:适合举绿牌,不适合举红牌。
3.观察分组后说发现,感受课间游戏要合理才好。
3.领悟课间游戏的特点,对照自身游戏经验进行反思和内省。
设计意图: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课间活动时经常追逐打闹或者缺少游戏项目,玩得盲目、无序。通过“是否适合成为课间游戏”的判断以及分组,引导学生明确课间游戏需具备安全、有意义、强度适中的特点,并在跳格子游戏的体验中感受安全和规则的重要。
环节三:小组设计,体验安全快乐的课间游戏
教师活动
1.布置跳格子现场,引导学生通过伙伴示范,明确规则,掌握方法。
2.推进: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游戏器材,想不想和小伙伴一起体验?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游戏展示并相机进行“游戏场地选择”的指导。
4.情境辨析: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可是上课铃(播放铃声音乐)响起来了。怎么办?
5.总结: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但是非常重要,它能让我们身心放松,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还能和伙伴共同游戏,在规则与安全的保证下,每个课间都会非常快乐!
学生活动
1.在示范、试玩、比赛玩的过程中初步体验课间游戏的特点和趣味。
2.小组合作,结合已有器材设计适宜的课间游戏:明确游戏规则与安全提醒,并准备进行展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展示。结合生活经验明确:很多游戏要在开阔的地方才能保证安全,同时也要考虑时间是否允许。
4.讨论后明确:铃声响,停下游戏有序回教室。和小伙伴商量好,下节课接着比,如果大家都同意,以铃声为准,代表一轮比赛结束,下个课间接着比也可以!
5.回顾课堂学习过程,内化于心并将逐步外化于行。
设计意图:
创设课间游戏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伙伴互助的方式去制定规则、展示玩法、提醒安全事项,就是让孩子在具身体验中提升安全意识,获得鲜活的体悟和认知,逐步提升沟通交流、设计组织能力。结合“上课铃响了怎么办”的问题情境,让孩子调动已有经验去调整情绪情感,并学会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
6.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回顾生活,梳理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课后时光”;
(2)和小伙伴设计并体验更多安全、有趣的课间游戏;
(3)绘制班级特有的《金牌游戏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卡片方式呈现适宜课间玩耍的游戏项目及注意事项。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学习资源:
(1)已有资源的利用:学生真实的生活、一年级入学以来小朋友在课间活动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必要的游戏器材、榜样的示范与带动。
(2)新资源的开发:带动学生设计并体验安全有趣的课间游戏并绘制班级特有的《金牌游戏手册》,可供学生在游戏前参考。
技术手段应用:主要包括图片、音频资源的运用。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紧贴学生生活,来源于学生又指向学生生活经验的提升。
学习过程中注重课程的实践性与活动性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代入、具身体验,深化认知,充分认识到课间十分钟设置的意义,学会合理安排、劳逸结合,并在活动互助中学会安全而快乐地游戏。
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关注学生实践智慧的生成。对于课间十分钟的探讨,不是课堂上的纸上谈兵,是模拟情境中的辨析与问题解决,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并享受十分钟的美好。
改进设想:教材中儿歌的利用需要再充分,鼓励学生都动起来、唱起来并自然地感受到十分钟对于调节眼睛、放松大脑、调节心情的重要。“我喜欢的课间游戏”环节,分组进行设计与体验,不局限于课本,可以准备更多的器材,甚至可以动员学生DIY器材或者设计适合的徒手小游戏,充分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在想一想、做一做、创一创中设计属于自己的课间游戏,这个过程显得更有意义。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1.课堂反馈。在课堂分享、情景体验、思辨表达中了解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的达成情况并通过伙伴互评、榜样示范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
2.生活观察。结合课前、课后的课间活动表现,对比其变化,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班级普遍存在的现象,比如:课间追跑现象依然普遍的情况,组建互助小组,大力推广课间游戏。(评价表格附后)
3.主题展示。利用课间活动巡展、“我最喜欢的课间游戏”推荐与展示等活动,真实呈现学生课间十分钟游戏的场景,在班际互评互学中丰富课间活动样态,引导更多儿童文明游戏、快乐游戏。
4.绘制手册。绘制《金牌游戏手册》,从受欢迎程度、设计巧妙性等维度进行评价,推选最佳游戏项目,在全校范围进行推广。
评价标准
很棒:★★★ 较好:★ ★ ★ 一般:★
评分星级
自评
伙伴评
教师评
学习态度
在分享和交流环节中认真参与、积极讨论
在情境表演环节,主动参与、注重合作
知识获得
知晓课间十分钟设置的目的和意义,知道要紧的事情先做
了解课间十分钟可以玩哪些游戏并知道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学习方法
能够通过排序、讨论等方式,了解课间十分钟如何安排个人事情
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
能力提升
(长期评价)
入学初与学期末对比,能够更加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价值观念培育
意识到在课间十分钟的重要,以及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的必要
明白课间十分钟要玩安全有趣、强度适中的游戏,要和小伙伴一起友好玩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8课 课余生活真丰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时间的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8课 课余生活真丰富获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8课 课余生活真丰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