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审题人郑州市郑开学校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21年10月16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11月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下图中甲为神舟十三号与月球同框照片,乙为航天员出舱时照片,丙为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直播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的天体不属于 ( )
A.可观测宇宙B.河外星系C.银河系D.太阳系
2.图乙中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功能有( )
①隔绝高低温②保持压力平衡 ③防强辐射 ④减轻失重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对太空授课“天地互动”信号传输干扰最大的是( )
A.日地距离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D.气候异常
图为“交通信号灯 (采用太阳能电源)”示意图。阅读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4.据观察,在一周内的几个白天,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有较大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 )
A.电网供电B.海拔高度C.交通流量D.天气状况
5.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
A.北京B.拉萨C.上海D.重庆
下图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有胎盘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丙丁
6.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7.丁化石代表的部分生物在晚古生代中期逐渐进化为两栖类,可能的原因是( )
A.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
B.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
C.海洋面积缩小,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
D.陆地的气候变得干旱,以适应干燥气候
读图“主要地质年代生物演化及气候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白垩纪整体的气候特点是 ( )
A.冷干B.冷湿C.暖湿D.暖干
9.关于地球演化的正确叙述是 ( )
A.古生代爬行动物种类繁多B.中生代是裸子植物繁盛期
C.新生代气候波动幅度最小D.鱼类出现的时间晚于人类
下图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波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①岩石圈②地幔③地核
C.①地壳+地幔②外核③内核
D.①地壳+上地幔②下地幔③地核
11.关于甲、乙地震波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波传播速度慢,为横波B.甲波在各圈层都能传播,为纵波
C.乙波在 X界面消失,为纵波D.乙波只在①圈层传播,为纵波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地球圈层,数字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代表水圈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13.关于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圈联系了四大圈层B.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尘埃
C.生物圈位于水圈和岩石圈之间D.图中地球圈层均为外部圈层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随大气CO₂浓度而增加
B.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
C.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D.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15.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酸雨区面积缩小
C.地面辐射强度减弱D.平流层气温降低
高空跳伞是指跳伞者乘飞机、气球等航空器械升至高空后跳下,目前高空跳伞最高记录的保持者为谷歌高级副总裁阿兰•尤斯塔斯。尤斯塔斯搭乘高空热气球前往大气层边缘,高度约为4.1万米,随后他切断了自己的绳索,跳向地面,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6.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起跳的高度所在大气层及主要特点是 ( )
A.平流层大气能见度较高
B.对流层水汽、杂质含量大
C.平流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对流层厚度夏季大于冬季
17.尤斯塔斯下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温差可达40℃B.气温先降后升C.气压越来越低D.复杂的天气现象
图示意我国某城市1月不同天气状况下草地地表平均温度的日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①、②、③曲线示意的天气状况分别为 ( )
A.晴天、阴天、多云B.晴天、多云、阴天
C.多云、晴天、阴天D.多云、阴天、晴天
19.1月该市草地地表平均温度最高可达22℃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B.地面反射强C.地面辐射强D.大气逆辐射强
20.推测该城市可能是 ( )
A.银川B.呼和浩特C.拉萨D.济南
草莓喜温凉气候,喜光,不耐涝,根的生长温度5-30℃,茎叶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0-30℃。冬季农户用白色塑料膜搭建大棚,黑色塑料膜覆盖草莓根部土壤以保证冬草莓的正常生长。下左图示意地气系统的热量传递,下右图是重庆市某地草莓园。完成下面小题。
地-气系统的热量传递示意图重庆市某地草莓园
21.上左图中 ( )
A.①为对流层大气直接、主要的热源
B.④、⑤两种均属于长波辐射
C.④只有水汽、二氧化碳可以吸收
D.⑤只在夜晚存在
22.上右图中白色塑料大棚和黑色地膜分别可以( )
A.增加①、减少④B.增加③、减少⑤
C.减少②④、降低土温D.减少③⑥、保持地温
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下图示意该兴趣小组记录的某月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23.不考虑背景风,该日风力最大的时间是 ( )
A.9点B.12点C.15点D.21点
24.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25.“绿洲风”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
A.抑制地表风沙移动变化B.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
C.增大沙漠地区昼夜温差D.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
我国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图左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图右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砂田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
A.降水增多B.蒸发加剧C.地表径流增多D.土壤含水量增多
27.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①的水量
C.修建水库可以减少②环节的水量D.目前人类对环节④施加的影响最大
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改造地形,利用深浅不一的坑塘洼地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形成一套人工湿地系统; 并根据当地盐碱土壤的特性,配置适应性的乡土植物,最终将一块废弃的打靶场变为一座低人工养护且植物群落丰富的城市公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从水循环角度看,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湖泊湿地可( )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增加下渗D.减少地下径流
29.天津桥园公园的环境效益表现为 ( )
①显著增加城市供水②利于区域蓄洪防旱
③改变当地气候类型④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0.天津桥园公园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了多种水生、耐碱的乡土植物,而没有选择国内外名贵的观赏植物,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成本,缓解资金紧张B.减少生物多样性,利于统一管理
C.美化园林,增加旅游收入D.因地制宜,利于改良土壤和水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上空的年平均对流层高度约为15km,而同纬度地区年平均对流层高度约为12km。
材料三:下图是四川盆地地形简图。
(1)读材料一,指出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值最大和最小的区域,依据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判断最大值的形成原因。(6分)
(2)比较拉萨和重庆的昼夜温差大小,并分析其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中国地形,分析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高度大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2分)
3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1分)
杭州主城区坐落在杭嘉湖平原,西临天目山区,东望东海。杭州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夜晚较强,白天较弱,局地风向受到地形、海陆分布、城市建成区等的共同影响。2015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城区立体绿化工作的通知》,提出“通过不断丰富绿化方式和手段,形成‘桥柱挂绿、屋顶铺绿、墙面覆绿、窗台布绿’的多样化立体绿化发展格局”。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2015年8月22日,某研究团队于杭州某地,对不同地物和近地面气温进行了观测。下表为该日观测的温度数据(单位: ℃)。
材料一: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
材料二:下表为该日观测的温度数据(单位:℃)
(1)指出杭州主城区西侧的白天与夜晚的风向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说明夏季西部山区对杭州主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2分)
(3)结合图表,自拟一个结论,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进行解释。(3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每年入汛以后,我国很多城市面临内涝问题。2021年7月19~21日,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郑州降雨量达617.1mm(郑州常年平均降水量为640.8mm),降雨造成郑州市区严重内涝。
材料二:很多城市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现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建造雨水花园等措施打造海绵城市。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号召,丹东某学校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如图)
海绵校园示意图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郑州市出现严重内涝的原因。(6分)
(2)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从《海绵校园示意图》中选择两项适合本校建设“海绵校园”的措施,并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2分)
(3)简述建设海绵城市的积极意义。(3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研究发现:在古近纪(距今6600万—2300万年),地球上气候曾经发生显著变化;距今约4850万年,一种名为满江红的植物曾铺满北极海面,距今约4800万年突然消失。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现在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细小绵密、繁殖快、固碳能力强,气温低于5℃会死亡。下图示意距今4850万—4800万年北极海区地理位置。
(1)指出距今4850万年满江红繁盛期北极地区的气温特征并说明理由。(2分)
(2)推出满江红在距今约4800万年突然消失的可能原因。(2分)
(3)推测北极海区大量生长满江红对大气圈的大气成分和气温可能产生的影响。(3分)
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30×2=6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共11分)
(1)最大值:青藏高原;最小值:四川盆地。(2分)
海拔因素: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纬度因素: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强;天气因素: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1点2分,任选2点4分,需要因果对应)(共6分)
(2)拉萨昼夜温差大于重庆。(1分)
拉萨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弱:(2分,因果对应)(共3分)(或者拉萨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3)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上升气流强劲,上升高度较大;青藏高原海拔高,上升气流起点高,更容易达到较高处。(1点1分,共2分)
32.(共 11分)
(1)风向差异:白天盛行偏东风,夜间盛行偏西风。(2分)
原因:白天,城区西侧盛行谷风(1分),但白天热岛效应强度弱,城市风对谷风的削弱力度弱(1分),故吹偏东风(谷风)。
夜晚:城区西侧盛行山风(1分),与城市风重叠(2分),故吹偏西风(山风)。(共6分)
(2)夏季夜晚来自山区的冷气流可以缓解城区热岛效应(1分),山风带来的湿润清洁空气可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1分)。(共2分)
(3)结论:下垫面性质不同,温度高低和变化不同。(1分)
原因:水泥路面比热容小;草地比热容大。白天,水泥路面升温快,温度较高:草地升温慢,温度较低:据此推测,夜晚,水泥路面降温快,温度较低:草地降温慢,温度较高。(1点1分,原因2分)(共3分)
33.(共11分)
(1)①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②路面硬化,下渗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增多:③地势低洼处积水,排水不畅。(每点2分,共6分)
(2)①修建地下蓄水池:利用洼地存蓄雨水,滞留地表径流。②铺设透水砖: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③增加绿地面积:滞留地表径流,增加蒸发和蒸腾。
④利用蓄水修建喷泉: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水循环。(任选2点得2分)
(3)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减少城市内涝;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美化环境:调节水循环,优化水体空间分布:利于合理规划城市等。(任选3点得3分)
34.(共7分)(1)温暖。(1分)
满江红属于喜温植物,在距今4850万年能在北极海域表层大量繁殖生存,说明当时北极海域气候温暖(1分)。
(共2分)
(2)满江红在气温低于5℃时会死亡(1分),说明距今4800万年左右,地球上的气温出现了显著的降温过程(1分)。(共2分)
(3)满江红固碳能力强,能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满江红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促使气温下降。(每点1分,共3分)所在地区
拉萨
重庆
北京
上海
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KW•h)/m2
>17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卷pdf、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地理参考答案docx、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地理答题卡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河北省邢台市十校联考2024-2025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2024期中地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