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docx、地理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 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作答综合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书写,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我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摔跤是其中的比赛项目之一。图1为“我国某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摔跤”。读图,完成1-2题。
图1
1. 图中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回族
C. 壮族 D. 蒙古族
2. 若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派遣一支代表队参赛,那么此次参赛的代表队数量为( )
A. 23 B. 34
C. 55 D. 56
“驴友”是“旅游”的谐音,泛指结伴旅游的人们。祖国山河锦绣,众多“驴友”游历大江南北,并在网上分享了沿途见闻。图2为部分“驴友”旅行路线图。读图,完成3-6题。
图2
3. 四条旅行路线中,地势起伏较小的是( )
A. 路线1 B. 路线2
C. 路线3 D. 路线4
4. 下列是驴友在网上分享的沿途见闻,其中合理的是( )
A. 路线1的驴友:我到达了“世界屋脊”
B. 路线2 的驴友:我看到了面积最大的盆地
C. 路线3的驴友:我经过了地势三级阶梯
D. 路线4 的驴友:我穿越了秦岭山脉
5. 下列诗句描述图中甲山脉的是 ( )
A.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 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
C.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6. 图中乙山脉北侧的地形区是 ( )
A. 华北平原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图3示意春节期间我国南、北两城市景观。读图,完成7-9题。
图3
7. “花市”和“冰灯”并存,反映了我国( )
A. 冬季南北温差大 B. 地形类型多样
C. 民族风情不同 D. 东西降水差异大
8. 形成广州和哈尔滨图示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9. 春节期间,哈尔滨居民应对寒潮天气的合理措施是 ( )
①及时添衣保暖 ②行车注意防滑 ③增强采暖措施 ④开窗通风换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4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础防灾避险能力”。图4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读图,完成10-11题。
图4
10. 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11. 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合理的是 ( )
A.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B. 遇到洪水时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
C. 刮台风时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
D. 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
某研究机构对北京等六地市民一周内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如图5所示。读图,完成12-13题。
图5
12.一次性物品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牙刷 B.纸杯
C.塑料袋 D.纸巾
13. 倡导“低碳生活”有助于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下班后经常不关电脑 B. 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C. 节假日少赠纸制贺卡 D. 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图6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读图,完成14-16题。
图6
14.下列数码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
A.甲一草地 B.乙一林地
C.丙--难以利用的土地 D.丁一耕地
15.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
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6. 依据国情,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
A. 实行土地轮作,禁止乱占耕地
B. 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 推行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023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9周年,工程累计调水超67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4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76亿人。图7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7-20题。
17.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调水的水源来自(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澜沧江流域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从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引水,一路北上。干渠沿途没有经过的省区是 ( )
A. 湖北 B. 河南
C. 河北 D. 北京
19. 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 )
A. 兴建水库 B. 提高水价
C. 跨流域调水 D. 节约、保护水资源
20. 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用水及治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三先三后”原则。下列选项中,与“三先三后”原则相一致的是 ( )
①先节水后调水 ②先调水后治污 ③先用水后环保
④先治污后通水 ⑤先环保后用水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二、综合题(4小题, 30分)
21. (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8月28 日,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的2023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在浙江举行。
材料二:我国有300余个对外开放的口岸,遍布我国边境线和海岸线。据海关统计,我国2023年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出口产品中粮食、蔬菜、海产等种类丰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材料三:我国的疆域示意图(图8)。
(1)浙江省在图中的序号是 ,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3分)
(2)结合地图描述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2分)
(3)结合我国疆域特点分析我国发展进出口贸易的优越性。(2分)
(4)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维护国家版图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维护国家版图做些什么?试举一例。(1分)
22. (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达2.9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4%,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2024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发布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未来我国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重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社区嵌入式养老、互助性养老、医养康养、银发经济和智慧养老等领域,让亿万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材料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示意图(图9),我国人口分布图(图10)。
图9 图10
(1) 读图10,简述我国的人口分布特征。(1分)
(2) 分析图10中A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集的原因。(2分)
(3)“银发潮”会引发怎样的社会经济问题? (3分)
(4) 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分)
23. (6分) 南阳的雯雯了解到,我国气候差异很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与气候有关的旅游资源。读图11,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中,代表吐鲁番的是 ,代表五道梁的是 。(2分)
(2)雯雯认为,漠河和海口气候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旅游资源,根据两地气候特点,为两地发展旅游业提出你的建议。(4分)
24. (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在黄河逶迤而过的巴彦淖尔,6日下午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6月10日
材料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
材料三:黄河流域简图(图12),“黄龙入海”图(图13)。
图12 图13
(1) 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内蒙古位于图12中的 (填甲或乙,1分)。
(2) 材料二中的“天上”是指 山脉;“奔流”到下游时,黄河流经的干湿区是 地区,大量泥沙在该河段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 。(3分)
XX
(3) 简析图12中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原因。(2分)
(4) 说出两点你认为能使“黄龙入海”现象减弱的措施。(2分)
2024年秋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0分)
1—10 DCDAB,BAAAC,11—20 DDABA,DBADC
二、综合题(30分)
21.(8分)(1)⑤,(1分)浙;(1分)杭州。(1分)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1分)海陆兼备。(1分)
(3)海岸线漫长,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海运便利,有利于和各国往来;(1分)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1分)
(4)制作小报、组织班会活动,积极参加相关知识讲座等。(合理即可,1分)
22.(8分)(1)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1分)
(2)①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平坦;②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③城镇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任答两点,2分)
(3)①劳动力短缺;②国防兵源不足;③养老负担加重。(3分)
(4)①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②开发和利用老龄人才资源;③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④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任答两点,2分)
23.(6分)(1)丙,(1分)丁。(1分)
(2)海口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且降水分旱雨两季,(1分)可以全年发展海上乐园旅游项目、冬季可以发展越冬旅游;(1分)漠河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低,(1分)可以作为避暑的旅游景区,冬季寒冷干燥,可以发展冰雪大世界。(1分)
24.(8分)(1)乙(1分)
(2)巴颜喀拉(1分) 半湿润(1分) 地上河(或“悬河”)(1分)
(3)位于阶梯交界处,(1分)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1分)
(4)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兴建水利枢纽工程、禁止过度放牧等(任答两点,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4年秋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地理试卷docx、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4年秋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地理试卷pdf、地理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地理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59,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地理试卷,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