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02170/0-17319369956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02170/0-17319369957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02170/0-17319369957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02170/0-173193699577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02170/0-173193699578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02170/0-173193699579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02170/0-17319369958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备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诵读诗歌,同“哪”,赏析文本,临安春雨初霁,“不霁何虹”放晴,赏析诗歌,“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年轻时意气风发,“塞上长城空自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联读
任务一:齐读《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比喻,收复失地的豪情如山
列锦:诗人以前参与的战事
不相上下/谁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概括:题目是《书愤》,概括作者所愤之事。
一愤“世事艰”。“愤”于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阻挠北伐。二愤“空自许”。诗人年轻时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壮志难酬、请缨无路。三愤“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四愤“千载谁堪伯仲间”。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将帅三军,北定中原”,苟且偷安、无人领军。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比喻:人世情味近年来薄得好像一块纱
不要有白衣被京城的风尘染黑的感叹
任务二:自读课文,概括从 读到了诗人 的形象。
野心勃勃、充满豪情壮志
依旧渴望作战、恢复中原
从《书愤》中我们读出了一个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诗人,年老体衰但依旧坚定地抒发着早年恢复中原之志的陆游。
从《临安春雨初霁》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被迫待在临安悠闲无聊、迫切想要归家的诗人。
任务二:自读课文,概括从 读到了诗人 的形象。
思考:两首诗都是诗人62岁时所作, 同年的作品塑造出不同的形象,两首诗传达出的情感一样吗?
这两首诗的情感表面不同:《书愤》是郁愤之情,《临安春雨初霁》是闲适之情。但是本质却相似:都表达不能报国立功,收复中原的忧愤之情。
细读《临安春雨初霁》,概括诗歌哪处体现了作者的忧愤之情。
①人情淡薄,客居京华为后文的惆怅怨愤奠定了情感基调。②以乐景衬哀情。杏花、春雨构成明媚的春光图景,反衬了诗人旅居京城时的郁闷惆怅、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无奈。③陆游有为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宏愿,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自己却在做草、品茶消磨时光,诗句中“闲情”背后的怨愤之情已溢于言表。④京都春光正好,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现了他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62岁时所作,罢官六年后诗人重新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在西湖边的客栈里等候孝宗召见。孝宗召见时说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可见,诗人就算被起用也不被重用,内心苦闷愤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作诗。
陆游出生在靖康之变前夕1125年,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陆游不仅“年十二能诗文”,还学习骑马射箭和兵法。恢复山河的壮志理想也在他心底扎下了根。28岁参加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名列第一,压了秦桧之孙一头,引来秦桧“特别关注”。次年,他参加礼部复试,为秦桧所嫉,最终名落孙山。1158年,秦桧死去,陆游的仕途开始出现转机,最初担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一职。然而,陆游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坚决主张抗击金兵,这一立场与当朝主和派产生了尖锐而激烈的冲突。主和派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屡屡对他进行打压和排斥。
先是因他整饬吏治军纪的建议存在不妥之处,被主和派借机弹劾,被贬任镇江府通判。接着又因他向枢密使张焘进言“罢除广结私党的龙大渊之辈奸佞小人”而受到责难,再次被贬任建康府通判。随后,主和派更是捏造罪名导致他被免去官职,无奈之下只好回到老家山阴,过起了赋闲待命的生活。乾道七年(1171年),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干办公事。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这段军旅生活虽只有八个月,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晚年陆游长期蛰居山阴,但仍心系国家,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国诗篇。嘉定二年(1209年),陆游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秋兴① 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②,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③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①1180年,江西水灾,陆游开仓放粮,被小人借机弹劾。陆游愤而辞官,回到山阴。这首诗就是闲居山阴后所作。②迮(zé):狭窄。③桐江:在浙江桐庐县。汉代严光曾隐居在此地,在桐江垂钓。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写自己头上长满白发,中年以后疾病缠身,流露出人生易老、岁月将尽的感伤。B.诗人想起以前历经沙场难以入眠,五更时起床吹响画角,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C.尾联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在烟雨中把小船系在桐江岸边的“枫树”上去垂钓。D.诗中情景虚实相生,结构对仗工整,语言风格沉郁顿挫,诗人的爱国热忱可窥一斑。2.尾联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临安春雨初霁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模拟训练,研读赏析,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临安春雨初霁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回顾,人生经历,写作背景,题目解读,临安春雨初霁,点明时节和天气,雨雪停止天气放晴,初读明意,诗句赏析,结构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