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1页
    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2页
    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 )
    A.草履虫B.珊瑚虫C.血吸虫D.蛔虫
    2.(2分)下列属于日本血吸虫寄主的是( )
    A.猪和钉螺B.钉螺和人
    C.人D.很多种哺乳动物
    3.(2分)蛔虫是蛔虫病的病原体,下列属于蛔虫的特征是( )
    A.身体扁平,有口有肛门
    B.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C.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D.体表有许多刺细胞
    4.(2分)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力较弱,有一对单眼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5.(2分)“鱼戏莲叶间”描写了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下列关于鱼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色背深腹浅,不易被敌害发现
    B.身体呈流线型,可增大水的阻力
    C.体表有黏液和鳞片,起保护作用
    D.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呼吸
    6.(2分)下列水生动物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
    A.B.
    C.D.
    7.(2分)在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 )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
    D.鲤鱼、青鱼、带鱼、鲢鱼
    8.(2分)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端是蚯蚓的前端
    B.①是蚯蚓的环带
    C.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组成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9.(2分)下列有关脊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栖动物的皮肤可辅助呼吸
    B.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C.爬行动物为卵生且体温恒定
    D.鸟类主要依赖气囊辅助肺呼吸
    10.(2分)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海龟是变温动物
    B.蝗虫体内没有脊柱
    C.蝗虫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D.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11.(2分)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是因为爬行动物具有(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④生殖和发育过程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2分)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有人称其呼吸是“双重呼吸”
    13.(2分)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主要意义是( )
    A.增强氧气的运输能力
    B.使体内产生的热量多
    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
    14.(2分)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5.(2分)下列关于骨骼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C.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16.(2分)小明为了帮妈妈减轻负担,主动帮妈妈提水,这一时刻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舒张、舒张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D.收缩、收缩
    17.(2分)2021年12月9日,“天空课堂”正式开启,航天员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做了有趣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关节和骨骼肌分别起的作用是( )
    A.支点、杠杆B.杠杆、动力C.支点、动力D.动力、支点
    18.(2分)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①蜘蛛结网 ②海豚表演节目 ③动物园的猴子拉车
    ④母鸡孵蛋 ⑤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⑥黑猩猩钓取食物
    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⑤⑥D.②③⑥
    19.(2分)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20.(2分)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
    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1.(2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但对于一些动物如:老鼠等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如何处理( )
    A.想尽办法赶尽杀绝。
    B.顺其自然不加控制。
    C.大力保护并减少其天敌的数量。
    D.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
    22.(2分)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蜜蜂主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动作B.气味C.声音D.表情
    23.(2分)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器官是足
    B.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C.柔软的体表有外套膜
    D.都具有贝壳
    24.(2分)雷达的研制所依据的仿生学原理是( )
    A.蚂蚁的触角B.蜘蛛结的网
    C.苍蝇的复眼D.蝙蝠的回声定位
    25.(2分)观察关节模式图(如图),标注①﹣③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A.关节头、关节囊、关节窝
    B.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C.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
    D.关节面、韧带、关节囊
    26.(2分)大鲵又叫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鳄鱼B.蟾蜍C.青蛙D.蝾螈
    27.(2分)下面描述的生物现象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成群的蚂蚁结成“圆球“过河
    B.黑猩猩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C.养鸡厂内成群的母鸡在“咯咯“地叫
    D.乌贼受到威胁时会释放墨汁
    28.(2分)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在_____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物质循环
    C.维持碳一氧平衡D.扩大植物分布
    29.(2分)白居易在《燕诗示刘叟》中写道“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此诗句描绘的是家燕的( )
    A.领域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
    30.(2分)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 )
    A.昆虫的学习行为B.昆虫的趋光性
    C.昆虫之间的通讯D.昆虫的取食行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生物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坚硬的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生物B的呼吸器官是 ,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2)生物C和生物D都用肺呼吸,但C需要 辅助呼吸,而D有 辅助呼吸。
    (3)生物E和生物D都属于恒温动物,但生物E比生物D高等,是因为生物E的生殖发育是 。
    32.(10分)如图甲是关节结构,图乙是屈肘动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乙中7所处的状态是 (收缩/舒张)。完成图乙动作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
    (2)经常体育锻炼可以使图甲中[ ] 增厚,从而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
    (3)脱臼是生活中常发生的意外伤害,其病因是关节头从 中滑脱出来,需找医生复位。
    (4)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33.(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设计了一个迷宫如图所示,图A和图B中的小鼠正在通过相同的迷宫。图B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取食行为是一种 行为,是由 所决定的行为。
    (2)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 状态。
    (3)小鼠是用 (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学会怎样通过迷宫的。
    (4)本实验增加C组与D组,分别用小鸡、壁虎代替小鼠,实验结果为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说明 。
    34.(10分)根据摘选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森林地面以下的土地中充满了由小型哺乳动物开掘的隧道和通路,形成了一个蜂巢状的世界,这些小动物中有白脚鼠、鼷鼠和各种地鼠。贪吃的地鼠能发现和吃掉大量的锯齿蝇蛹。而它一不小心也会成为猫头鹰的盘中餐。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发现蚁群会不知所措,找不到食物。
    (1)资料一事实说明:在自然界中,动物在 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2)海豚的表演属于 行为,原因是这种行为是由 而获得的。
    (3)在蚂蚁的社会行为中,蚂蚁的通讯是依靠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2分)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 )
    A.草履虫B.珊瑚虫C.血吸虫D.蛔虫
    【答案】B
    【解答】解:A、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
    B、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体内有消化腔。B正确;
    C、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
    故选:B。
    2.(2分)下列属于日本血吸虫寄主的是( )
    A.猪和钉螺B.钉螺和人
    C.人D.很多种哺乳动物
    【答案】B
    【解答】解: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血吸虫的幼虫(毛蚴)必须先感染钉螺,当尾蚴接触人畜时,到人畜体内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并产卵,从而造成新的传染性。
    故选:B。
    3.(2分)蛔虫是蛔虫病的病原体,下列属于蛔虫的特征是( )
    A.身体扁平,有口有肛门
    B.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C.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D.体表有许多刺细胞
    【答案】C
    【解答】解: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选项C正确。
    故选:C。
    4.(2分)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力较弱,有一对单眼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B
    【解答】解: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其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①蝗虫是通过气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气体进出的一个门户;
    ②蝗虫有三对足,前足和中足爬行;还有两对翅、狭长,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陆地生活。
    ③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
    ④有一对复眼,对昆虫的取食、繁殖等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视觉还不能算是发达,蝗虫有三个单眼。
    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B。
    5.(2分)“鱼戏莲叶间”描写了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下列关于鱼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色背深腹浅,不易被敌害发现
    B.身体呈流线型,可增大水的阻力
    C.体表有黏液和鳞片,起保护作用
    D.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呼吸
    【答案】B
    【解答】解:A、鱼身体的颜色背深腹浅属于鱼的保护色,适应水中生活。
    B、鱼身体呈流线型,B错误。
    C、鱼类体表覆盖着鳞片,起保护作用,C正确。
    D、鱼类用鳃呼吸,鳃丝呈鲜红色,适于呼吸。
    故选:B。
    6.(2分)下列水生动物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
    A.B.
    C.D.
    【答案】B
    【解答】解:常见的腔肠动物有A海葵、D海蜇。图中的B对虾属于节肢动物。
    故选:B。
    7.(2分)在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 )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
    D.鲤鱼、青鱼、带鱼、鲢鱼
    【答案】B
    【解答】解:四大家鱼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吃绿藻等浮游植物,俗称“胖头鱼”,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水蚤等浮游动物,以水草为食物,吃螺蛳,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分)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端是蚯蚓的前端
    B.①是蚯蚓的环带
    C.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组成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答案】A
    【解答】解:A、靠近环带的一段为前端,所以A为前端。
    B、图中①为环带。
    C、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②体节构成。
    D、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A。
    9.(2分)下列有关脊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栖动物的皮肤可辅助呼吸
    B.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C.爬行动物为卵生且体温恒定
    D.鸟类主要依赖气囊辅助肺呼吸
    【答案】C
    【解答】解:A、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湿润可辅助呼吸;
    B、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C、爬行动物为卵生但是体温不恒定而不是体温恒定;
    D、鸟类主要依赖气囊辅助肺呼吸。
    故选:C。
    10.(2分)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海龟是变温动物
    B.蝗虫体内没有脊柱
    C.蝗虫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D.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答案】D
    【解答】解:A、鱼和海龟二者体温都不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都是变温动物。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以适应陆地生活。
    D、家鸽属于鸟类,气囊只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
    故选:D。
    11.(2分)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是因为爬行动物具有(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④生殖和发育过程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答】解: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爬行类雌雄异体,陆地产卵,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两栖类用肺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故选:D。
    12.(2分)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有人称其呼吸是“双重呼吸”
    【答案】D
    【解答】解:A、图中①气管,③肺。
    B、在飞行时,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正确。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气囊可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③肺能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D。
    13.(2分)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主要意义是( )
    A.增强氧气的运输能力
    B.使体内产生的热量多
    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
    【答案】C
    【解答】解: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故选:C。
    14.(2分)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答案】C
    【解答】解:AC、甲图表示兔牙齿示意图,没有犬齿。乙图表示狼牙齿示意图,尖锐锋利,这是与食肉生活相适应的,C错误。
    B、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门齿,适于撕裂食物。
    D、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其中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故选:C。
    15.(2分)下列关于骨骼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C.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答案】A
    【解答】解:A、一块骨骼肌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才能牵引所附着的骨。故符合题意。
    B、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肌肉的收缩。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C、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故C正确。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共同完成的。
    故选:A。
    16.(2分)小明为了帮妈妈减轻负担,主动帮妈妈提水,这一时刻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舒张、舒张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D.收缩、收缩
    【答案】D
    【解答】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骨、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例如。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提水时需要足够的拉力。
    故选:D。
    17.(2分)2021年12月9日,“天空课堂”正式开启,航天员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做了有趣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关节和骨骼肌分别起的作用是( )
    A.支点、杠杆B.杠杆、动力C.支点、动力D.动力、支点
    【答案】C
    【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绕着关节活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航天员叶光富表演太空转身,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2分)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①蜘蛛结网 ②海豚表演节目 ③动物园的猴子拉车
    ④母鸡孵蛋 ⑤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⑥黑猩猩钓取食物
    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⑤⑥D.②③⑥
    【答案】D
    【解答】解:①刚孵化的蜘蛛就会结网、④母鸡孵卵,都是生来就有的;
    ②海豚表演节日、③动物园的猴子拉车,都是动物出生后。
    因此属于学习行为的是②海豚表演节日、⑥黑猩猩钓取食物。
    故选:D。
    19.(2分)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答案】D
    【解答】解: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150万种,其中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就有100万种以上(即占2/3),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数量最多。
    故选:D。
    20.(2分)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
    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答案】C
    【解答】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A正确;
    B、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消化和吸收。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可见,B正确;
    C、专供人类使用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依存的关系,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故选:C。
    21.(2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但对于一些动物如:老鼠等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如何处理( )
    A.想尽办法赶尽杀绝。
    B.顺其自然不加控制。
    C.大力保护并减少其天敌的数量。
    D.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
    【答案】D
    【解答】解:老鼠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
    故选:D。
    22.(2分)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蜜蜂主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动作B.气味C.声音D.表情
    【答案】A
    【解答】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语言”(动物的活动,工蜂外出觅食,会跳8字舞或圆圈舞,这是群体中不同动物个体之间的通讯和合作。
    故选:A。
    23.(2分)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器官是足
    B.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C.柔软的体表有外套膜
    D.都具有贝壳
    【答案】D
    【解答】解:A、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如河蚌的斧足,乌贼的腕足等;
    B、软体动物约10万种左右,故B正确;
    C、软体动物柔软的体表都有外套膜;
    D、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例如乌贼;
    故选:D。
    24.(2分)雷达的研制所依据的仿生学原理是( )
    A.蚂蚁的触角B.蜘蛛结的网
    C.苍蝇的复眼D.蝙蝠的回声定位
    【答案】D
    【解答】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植物,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称为回声定位,科学家发明了雷达。
    故选:D。
    25.(2分)观察关节模式图(如图),标注①﹣③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A.关节头、关节囊、关节窝
    B.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C.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
    D.关节面、韧带、关节囊
    【答案】A
    【解答】解: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
    由关节模式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故选:A。
    26.(2分)大鲵又叫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鳄鱼B.蟾蜍C.青蛙D.蝾螈
    【答案】A
    【解答】解:鳄鱼体表有角质的鳞,用肺呼吸,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蟾蜍、蝾螈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能够辅助呼吸。
    故选:A。
    27.(2分)下面描述的生物现象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成群的蚂蚁结成“圆球“过河
    B.黑猩猩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C.养鸡厂内成群的母鸡在“咯咯“地叫
    D.乌贼受到威胁时会释放墨汁
    【答案】A
    【解答】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
    A、成群的蚂蚁结成“圆球“过河、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黑猩猩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是通过学习,属于后天性行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养鸡厂内成群的母鸡在“咯咯“地叫,没有组织,不属于社会行为;
    D、乌贼的肚子里有一个“墨囊”。乌贼墨囊里的墨汁。乌贼还可以改变体色。乌贼受到威胁时,将周围海水染黑。为了保护自己。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8.(2分)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在_____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物质循环
    C.维持碳一氧平衡D.扩大植物分布
    【答案】A
    【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29.(2分)白居易在《燕诗示刘叟》中写道“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此诗句描绘的是家燕的( )
    A.领域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
    【答案】B
    【解答】解: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求偶、筑巢、孵卵。“须臾十来往。辛勤三十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
    故选:B。
    30.(2分)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 )
    A.昆虫的学习行为B.昆虫的趋光性
    C.昆虫之间的通讯D.昆虫的取食行为
    【答案】C
    【解答】解:动物通过动作、声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声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交配后。性外激素具有专一性,不会引来其他种类的生物,吸引雄性昆虫前来。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生物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坚硬的 外骨骼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生物B的呼吸器官是 鳃 ,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2)生物C和生物D都用肺呼吸,但C需要 皮肤 辅助呼吸,而D有 气囊 辅助呼吸。
    (3)生物E和生物D都属于恒温动物,但生物E比生物D高等,是因为生物E的生殖发育是 胎生、哺乳 。
    【答案】(1)外骨骼;鳃。
    (2)皮肤;气囊。
    (3)胎生、哺乳。
    【解答】解:(1)A蝗虫属于昆虫,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用鳃呼吸。
    (2)C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由于肺不发达,D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
    (3)E家兔是哺乳动物,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
    (1)外骨骼;鳃。
    (2)皮肤;气囊。
    (3)胎生、哺乳。
    32.(10分)如图甲是关节结构,图乙是屈肘动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乙中7所处的状态是 收缩 (收缩/舒张)。完成图乙动作还需要 神经 系统的调节。
    (2)经常体育锻炼可以使图甲中[ 4 ] 关节囊 增厚,从而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
    (3)脱臼是生活中常发生的意外伤害,其病因是关节头从 关节窝 中滑脱出来,需找医生复位。
    (4)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A 。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答案】(1)收缩;神经;
    (2)4关节囊;
    (3)关节窝;
    (4)A。
    【解答】解:(1)图乙表示屈肘,7肱二头肌收缩。完成图乙动作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2)关节的结构与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特性相适应,其中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
    (3)脱臼是生活中常发生的意外伤害,其病因是关节头从3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4)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①骨骼肌收缩。
    故选:A。
    故答案为:(1)收缩;神经;
    (2)4关节囊;
    (3)关节窝;
    (4)A。
    33.(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设计了一个迷宫如图所示,图A和图B中的小鼠正在通过相同的迷宫。图B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取食行为是一种 先天性 行为,是由 遗传物质 所决定的行为。
    (2)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 饥饿 状态。
    (3)小鼠是用 反复尝试 (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学会怎样通过迷宫的。
    (4)本实验增加C组与D组,分别用小鸡、壁虎代替小鼠,实验结果为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说明 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并且生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 。
    【答案】(1)先天性;遗传物质。
    (2)饥饿。
    (3)反复尝试。
    (4)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并且生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
    【解答】解:(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饥饿状态。
    (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老鼠是用反复尝试的方法、再尝试。
    (4)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壁虎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并且生物越低等。
    故答案为:
    (1)先天性;遗传物质。
    (2)饥饿。
    (3)反复尝试。
    (4)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并且生物越低等。
    34.(10分)根据摘选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森林地面以下的土地中充满了由小型哺乳动物开掘的隧道和通路,形成了一个蜂巢状的世界,这些小动物中有白脚鼠、鼷鼠和各种地鼠。贪吃的地鼠能发现和吃掉大量的锯齿蝇蛹。而它一不小心也会成为猫头鹰的盘中餐。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发现蚁群会不知所措,找不到食物。
    (1)资料一事实说明:在自然界中,动物在 维持生态平衡 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
    (2)海豚的表演属于 学习 行为,原因是这种行为是由 生活经验和学习 而获得的。
    (3)在蚂蚁的社会行为中,蚂蚁的通讯是依靠 气味 。
    【答案】(1)维持生态平衡;自动调节。
    (2)学习;生活经验和学习。
    (3)气味。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因此资料一事实说明:在自然界中。自然状态下。
    (2)海豚表演节目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属于学习行为。
    (3)蚂蚁之间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它们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故答案为:
    (1)维持生态平衡;自动调节。
    (2)学习;生活经验和学习。
    (3)气味。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1/16 12:24:32;用户:物色里;邮箱:17680465072;学号:48039009

    相关试卷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星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星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3页。

    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重庆市秀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重庆市秀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