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漳州十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5漳州十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漳州十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第四次战役,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很长时间里,象可以说是弥补语言局限性的一个替代方式。所谓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有一个逻辑环节,就是“立象以尽意”,是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缺陷难以克服,故采用此道。那么象就是超越语言的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形式,或者说象是为了超越语言而存在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王弼的意、象、言结构中,意是表达的对象,意自身无法显现,须借象来表达;而象又是需要语言的帮助作用得以显现的。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
要表意,为何不直接以言去表达,在言和意之间插入一个象的层次?虽然它是就特殊的对象——意象而言的,但在中国哲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象的特殊媒介地位因此被突出了出来。和语言相比,语言是界定的,但象却可以象征,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如钱钟书所说:“象虽一著,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就像《系辞传》所说的“象也者,像此者也”,以极简单的符号,希图在极其有限的符号形式中,概括天下一切可见的事、不可见的事、可感的理、不可感的理,而中国美学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也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的特殊功能。
(摘编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材料二: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这是明代诗美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对“古诗”美学特点的概括。最初的“意象”是在“立象以尽意”中产生的。它既不同于自然物理的“物象”概念,也不同于文学理论的“形象”概念,而是一个审美概念。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来自《易》。“易”学作为中国文化学之一,被不断地张扬和传播着,“易”学已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因子,因其内核和推演方式,使得它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胡适《先秦名学史》说:“‘意象’是古代圣人设想并且试图用各种活动、器物和制度来表现的理想形式。”“象”的个体能够代表、规范、表征群体或无数的类似个体,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学象征,而不限于一般的技巧象征手段,以某种特定符号来表示普遍物象,应该视作后来文学美学“以小见大”说的文化张本及南朝梁代刘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论的审美渊源。刘勰也是把文化意义上的“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
“意”“象”是一种联结体,合成为“意象”这一文化学范畴。“象”是物象模拟体,“取象”不是终极,其功能是以“象”而尽“意”。所谓“意”是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孔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对“象”的功能作出了说明。“象”为了尽“意”,把握了“象”就能把握到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魏晋玄学的开创者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样,“意”“象”之间就构成了关系,即体认和对象的统一体。中国文化学的“意象”论,便在关系上强调二者的结合、统一,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分解的概念。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说:“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它是相应相合,而不是互悖互离。意象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它是比物象更高了一个层次或者说是更推进了一步的范畴。
“意象”是一个文化范畴,它何以会被“引渡”到文学美学领域,成为文学美学的重要审美原则和批评标准,产生胡应麟所作出的“古诗之妙,专求意象”的评价呢?
不了解中国文化学就不能或无法了解中国文学美学。中国的文体在最初,是作为文化范畴存在的。诗歌一开始的功能是认知功能,约束在兴、观、群、怨范围内,是文化智慧甚或知识来源之一。其审美功能是在后来被确定,这种确定包含着对原初的文化意义的摆脱。作为诗美学的一个细胞的“意象”建构,也在这样的总趋向中被裹挟而下作同一个走向。文学美学的意象建构和文化学的意象在建构方式上也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后者的胎记。
(摘编自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具备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B.“意象”来自《易》,它不同于“物象”概念,是比“物象”更高了一个层次的范畴。
C.作为捕鱼之筌的“言”和“象”,是必须抛弃的媒介,这个观点与“立象以尽意”有些矛盾。
D.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认为南朝梁代的刘勰是把“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意象”是审美概念,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因此最能体现诗的美学特点。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王弼在《周易略例》中的文字,不过两者论证的观点并不相同。
C.了解中国文化学对于了解中国文学美学至关重要,两者的意象在建构方式上存在关联性。
D.“象”具有象征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确立了象的特殊功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象”的“暗示性”特征的一项是( )(3分)
A.指事造形,穷情写物。(钟嵘)B.体物杂撰,言辞各殊。(何景明)
C.若尽和同之意,忘其天火之象。(王弼)D.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刘勰)
4.两则材料均以“意象”为核心展开,试比较它们探讨的共同点和侧重点。(6分)
5.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请简析闻一多诗歌《红烛》“意、象、言”的特点。(4分)
红烛
闻一多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江血[注]
叶雨蒙
直到后半夜冯子恩苏醒了,那时寒风刮得更紧了。向荒坡四周寻望,只见灌丛的暗影在疾风中索索抖动,不见一丝人迹。敌人早已不见了;那么掩护自己的古建禄呢?他怎么样了?狂风的间歇中,他微微抬起头来,忽见距他十几米外地面上有一团暗影,好似一个倒伏的人,他一怔,便挪动着向前爬……真的是古建禄!他扑上去抱住他的歪着的头颅,双手感到了他脸部肌肉的僵硬和冰凉!他走了,这样匆匆忙忙,甚至没来得及与战友说一声再见……
冯子恩向四周望了一下,之后爬到一处土质稍显松软的地段,用手抠挖地面,却有如摸到一块满是锈砂的生铁。他发愁了。但是必须尽快办好这件事呵,他回转头眺望茫茫的汉江,汉江灰蒙蒙的,岸边蒿草在寒风中唰唰抖动着干枯的茎叶。要是把战友的遗体沉到江里倒不错,等于是水葬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冯子恩终于将古建禄运到了封冻的汉江冰面上。他趴在冰上喘息了一阵,之后从右肩取下冲锋枪,检查了一下准星和击发处,还行。好啦,这一回成功在枪!
先安葬战友,再为他复仇!
他望了望江岸开阔地,那条灰白的道路以及那条路后面向坡上缓缓升起的稀疏的灌木丛,此刻显得静悄悄的。风减弱了,灰暗的晨雾在四处弥漫。奇怪,那些兔崽子们都缩到哪儿去了?他愤愤地想。好吧,现在先不管他们,一会他们会来的,一定会叫他们来!他从后腰上取下那颗手榴弹,小心翼翼地拧开弹柄后的盖帽,几秒钟后,手榴弹咝咝冒着青烟划一个弧形落到不远处的江面上。随即便轰然一响,碎冰块和弹片一阵雨似的哗哗落下来。爆炸过后,前方冰面上出现一个窟窿,好像有缕缕水汽向天空升浮着。冯子恩盯着那袅袅飘升的水汽,一点点把战友的遗体推到冰窟窿前。①水很洁净,呈钢蓝色,汩汩地从冰层下流过。他伸手向冰窟窿里撩了些江水,擦拭着死者脸上的血迹,同时感到冰凉的江水渐渐漫透了自己的衣服。然后他将古建禄遗体头朝下,一点点送往水中……
白蒙蒙的晨雾里,那帮端着卡宾枪的美国兵一路跑步奔到江边,一个瘦高个儿的士兵向江面指了指,大概是发现了卧倒的冯子恩吧,呼啦一下,全部卧倒了。
冯子恩没有开枪。他纹丝不动地卧在冰面上,脸贴冰面,忍受着极度的虚弱和伤痛以及冰面上浸漫过来的冰凉的江水。
②这样过去好一阵,双方都没有动静。
敌兵们不能断定江面上趴卧的是死人还是活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果那是个志愿军,刚才的手榴弹爆炸又是怎么一回事?③谁投的?志愿军不会自己炸自己吧?
后来,那个瘦高个子敌兵试探着朝冯子恩打过来一梭子弹,“叭叭叭……”却不见反应。他们放心了,可能是具死尸。敌兵接着又乱放一阵枪,估计即便是活的也让这一阵乱枪打死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从地上爬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到江面上。
冯子恩右肩中了一弹,大概锁骨被击碎了,鲜血急速流淌下来,在冰面上聚了一滩。其余的子弹都打在他四周的冰面上,打得冰屑四溅。他很瞧不起这帮美国兵,枪法太差啦!他依旧一动不动地趴在冰上,双手在怀里抱紧冲锋枪。其实不用他装死,他也差不多就要死了,血液将要流尽,体力早已耗完,唯有一颗心脏还在跳动……
敌人成散兵线向他走来,皮靴踩踏着冰面,发出橐橐的响声……近些,再近些……冯子恩用顽强的毅力又坚持了最后几秒钟,之后他缓缓地从怀中向前伸出冲锋枪。
“哒哒哒……”一梭子复仇的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敌兵们惊叫着翻滚倒地。冯子恩痛楚地闭上双眼,知道自己没有射中一个敌人,他的右肩负了伤,几乎无法握枪瞄准了,手指也冻得僵硬难以弯曲。④冲锋枪在他的怀中乱跳,一串子弹打飞了。
一颗子弹也没有了,他拖过冲锋枪在冰上一推,送入冰窟窿,之后他挣扎着翻了两个滚,到了冰窟窿前。敌人开始还击了,子弹刮风似的从他四周掠过,他先将双脚和两条小腿探入江水中,上半身留在冰面上,顿时他感到江流向下拽动他双腿的力量,刺骨的江水浸透了他的腿骨……他知道,这已是他最后的痛苦了,再过一小会儿,他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他两手按着冰面,使自己的身体继续向江水里下沉。江水浸过了他的臀部,接着又浸过他的腰腹……就在他的头颅入水的一霎间,他抬头向天空望了最后一眼。
那时初升的阳光已从东山泻过来,碧蓝而辽阔的天空中有一只雄鹰在静静地盘旋。江岸高耸的山峰上,树林被阳光照亮了……
[注]节选自叶雨蒙长篇纪实小说《汉江血》,作品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战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苏醒后的冯子恩寻找战友古建禄开篇,“寒风”“歪着的头颅”“僵硬和冰凉”的遗体共同勾勒出战场的惨烈景象。
B.不同于《百合花》精心描绘日常生活片段,从侧面表现战争,本文主要通过正面描写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来表现主题。
C.小说结尾笔意突转,与前文惨烈战斗形成反差,为读者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
D.运送古建禄遗体到距离并不远的汉江冰面上,花费了冯子恩不少时间,这主要是因为他心中对古建禄充满了不舍,不想加快速度。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富有画面感,极具感染力,“汩汩”写出了静水深流的美感。用“钢蓝色”“洁净”
的江水“擦拭”死者的血迹,这一细节饱含着冯子恩的深情。
B.句子②富有张力,描述的是战场上的短暂平静,为了展现战争中的紧张氛围和等待的煎熬。
C.句子③描写了敌人的心理活动,是全知视角下对前文双方僵持情节的补充交代。
D.句子④用拟人手法描摹冲锋枪不受冯子恩控制的状态,与上文“成功在枪”遥相呼应,“打飞了”暗含着主人公报仇失败的遗憾。
8.小说标题《汉江血》的“血”字,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说:“战争意味着血和铁。”同是战争题材小说,本文与茹志鹃的《百合花》有许多不同之处,请结合文本谈谈有哪些不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①,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②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注】①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②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鹘,鹰的一种。③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羽衣A蹁跹B过C临皋之下D揖予E而言曰F赤壁之G游H乐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藏之久矣”中的“之”与《诗经·静女》中“美人之贻”中的“之”含义相同。
B.文中“曾日月之几何”中的“几何”与曹操《短歌行》“人生几何”意思相同。
C.“道士”指道教徒。道教发源于中国,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奉老子为教祖。
D.“樯橹灰飞烟灭”中的“灰”和成语“雷厉风行”中的“雷”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赤壁赋》中作者幡然醒悟鹤为道士所化,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作者借此传达出济世扶危的宏大的人生抱负。
B.《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通过刻画周瑜的英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C.苏轼赋通过“霜露”、“落叶”、“明月”等景象营造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加上冬季水落石出的景象,给人以孤独之感。苏轼词通过“大江奔腾”、“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等景象展现出宏大的气势和壮丽的画面,给人以力量感。
D.两则文本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苏轼赋侧重现实与梦境的交织,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怅然;苏轼词侧重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苏轼对英雄豪杰的仰慕以及对于自己年岁将老、仕途失意的感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3分)
(2)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5分)
14.有人说《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体现了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分析论证。(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江州司马。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叙述了去年诗人在皇家街园曲江杏园边赏月,今年就被贬到江州,令人唏嘘。
B.前两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场景,抒发了今非昔比的感慨。
C.颈联对仗工整,“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
D.尾联表现出诗人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耐人寻味。
16.同是写月,《琵琶行》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与本诗相比,作用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诗善用青色,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将下雨时的黑沉阴郁,又用“_________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阔无际。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回到乡下外婆家,只见桃花盛开,油然而生愉悦之情,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把智能系统比作人,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的感官。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并把数据传递给系统进行计算,对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和应对。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传感器的①________________大为拓宽,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发挥着巨大作用。
传感器是信息系统的“慧眼”。它就像人类的眼睛、耳朵、皮肤等感官一样,能感知周围环境,帮助我们认识②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A ,传感器比人的感官更敏锐、更强大。客观世界所包含的信息之多样,远远超出我们感官的能力范围。人的眼睛无法观察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耳朵听不见次声波和超声波,对于“不见踪影”却时刻产生影响的磁场也无法感知。这些超出感官的能力范围的信息,B 。
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信息领域高端器件的研究前沿,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5G通信、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领域均发挥着③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比如一辆汽车会安装感知压力、温度、位置、声音、光、电等的超过100种传感器,由车载电脑进行处理,帮助驾驶员做出判断。对数据的智能化分析降低了驾驶汽车的难度,让汽车变得更安全、更好开。更进一步,无人驾驶汽车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道路信息,一旦发现障碍物,便可通过智慧分析及时避让。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波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夜幕降临,天空繁星闪烁,鸟鸣声悄然消失,青蛙也不再歌唱,民宿的红灯笼却在闪亮,村前的小溪流却在轻声歌吟。此时,在田溪村民宿里居住的游客,或泡上一杯花茶,或端起一碗米酒,或在品味瓜果香甜,或在回味磐石大峡谷留在心里的雄伟、粗犷之美。然后,游客会枕着“山味儿”“土味儿”“村味儿”沉沉睡去,在甜梦中享受大山深处的安宁和静谧。
②当天边浮起层层红霞,一抹余晖镀亮了民宿,我走进一栋已有50年历史的干打垒泥土老屋。这是田溪村出了名的农家菜馆。摆在桌上的有清炖土鸡、笋干炒腊肉、蒸芋头等家常菜肴,都是在城里难以尝到的美味。让我感到新鲜的,是那碗清蒸扁豆。碗里的扁豆如铜钱般大小,呈青黄色,有浅浅的花纹,吃在口里柔软而清甜,口感、味道极佳。农家菜馆的主人介绍,这种扁豆只在浏阳一带生长,特别受外地游客的喜爱。
③田溪村的民宿有70多家,到了暑假与国庆假期期间,一次能住进1700多人。2018年以来,田溪村已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带动村民创收一亿多元。春节前,开设田溪村民宿的村民正在打扫卫生,清洁门庭,准备着米酒、鞭炮、春联、灯笼,以迎接从四面八方来田溪村过节的游客。看着村民脸上浮起的甜美笑容,望着山寨里红火的景象,听着这些喜人的情况介绍,我胸中涌动着幸福的浪潮。
20.文中在写游览体验时,有时用“游客”,有时又用“我”,这样安排有何用意?(3分)
21.第三段多处运用数字,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对于生命的意义,“时代楷模”钟扬教授这样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漳州市2024-2025学年十校联盟高一期中语文参考答案
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意象’……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易’学已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学……使得它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可见“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的不是“意象”,而是“易学”。
C.“这个观点与‘立象以尽意’有些矛盾”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末“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可知,二者并不矛盾。
D.“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认为”错误。由材料二第二段末“刘勰也是把文化意义上的‘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可知,这并不是胡适观点,而是作者观点。
2.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因此最能体现诗的美学特点”错误。由材料二第三段末“意象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可知,“象的具体性”“意的观念性”是“意象”的特征,而不是体现诗的美学特点的原因,属于强加因果,并且“最能”说法过于绝对。
3.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意思:指明事理,创造形象,穷尽情性,描摹事物,指诗歌的写作手法。B.意思:体察万物,言辞各不相同。C.是指“得意忘象”。D.“隐之为体,义生文外”是指“暗示性”。
4.(6分)(1)共同点:两则材料都分析了“意”和“象”的关系。(2分)(2)侧重点:材料一侧重论述意、象、言三者的关系及“象”的独特意义;(2分)材料二侧重论述“意象”的含义、与文化学的关系及被引进文学美学的原因。(2分)
5.(4分)①“意”:闻一多看到民众受着桎梏,尚未觉醒,故有无私奉献以唤醒民众、点亮世界之意。②“象”:“红烛”燃烧自己,最终成为灰烬,但创造了光明。③“言”:诗歌用炽热的文字刻画出红烛的形象,将红烛的属性和自己无私奉献的追求关联起来。④“言”的形式和红烛形象共同支撑起诗人无私奉献以点亮世界之意。
6.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再判断选择。
D.“这主要是因为他心中对古建禄充满了不舍,不想加快速度”错误。根据第二段“他回转头眺望茫茫的汉江,汉江灰蒙蒙的,岸边蒿草在寒风中唰唰抖动着干枯的茎叶”和第三段“冯子恩终于将古建禄运到了封冻的汉江冰面上。他趴在冰上喘息了一阵”等可知,运送古建禄遗体的过程艰难且费时,并非因为冯子恩心中对古建禄的不舍而不愿加快速度,而是因为战场环境恶劣,冯子恩自身受伤,体力耗尽,以及需要处理战友遗体遭遇的现实困难。
7.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再判断选择。
A.“‘汩汩’写出了静水深流的美感”有误,“汩汩”是水急流的样子,应该是富有动态感。
8.(4分)①表层看,指主人公在汉江战斗中流血牺牲,“血”字体现战斗的惨烈。②深层看,表现出我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铁血精神”。
9.①从主旨看,本文表现的是战友情和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百合花》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②从手法看,本文正面描写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百合花》精心描绘日常生活片段,从侧面表现战争场景。③从选材看,本文选取了战争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表现主题,《百合花》通过几件平凡小事对主题深入开掘。④从语言看,本文似英雄诗篇,语言生动、朴直、真挚,呈现出“悲壮”之美,《百合花》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每点2分,满分6分)
10.答案:BDF【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原文:(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11.A【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以及了解相关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第一个“之”是代词,它。第二个“之”是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2.A【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抒发了诗人济世扶危的宏大的人生抱负”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对“羽化”为道士的孤鹤与梦境的描写可知,作者更多表现的是一种超脱尘世、逍遥物外、旷达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13.(8分)【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过了一会儿,(我)叹息道:“有了客人却没有酒,有了酒却没有菜肴。月色皎洁,晚风清凉,怎样度过这样美好的夜晚呢?”(译出大意给1分;“已而”1分;“如……何”1分。)
(2)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如车轮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戛然长鸣一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译出大意给1分;“适”:刚好、恰巧,1分;“玄”:黑;“缟”:白,1分;“掠”:擦过,1分;“西”,往西飞,1分。)
14.(5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以及分析论证能力。
示例:同意这种观点。
①在《后赤壁赋》中,苏轼描绘了冬季赤壁的清冷景色,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结尾处梦到道士和孤鹤,虽带有神秘虚幻色彩,但也表现出苏轼在困境中对超脱现实的渴望,体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开篇以大江奔腾的壮阔景象展现出宏大的气势,面对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他虽感慨自己壮志未酬,羡慕周瑜的英雄风采,但并未陷入消极情绪中。而是在对历史的思考中,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人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超脱感悟,把人生的起伏看作如梦一般,以洒脱的态度面对现实的不如意。
示例2:不同意这种观点。
①在《后赤壁赋》中,虽然结尾处有孤鹤、道士等看似超脱的意象,但在此之前的实景描写充满了清冷孤寂之感。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等,这种环境的渲染更多地透露出苏轼在贬谪困境中的孤独与迷茫。梦到道士和孤鹤更像是一种无奈的精神寄托,而非真正的豁达超脱。文中苏轼对自然变化的感受也显示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敏感与不安,这与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存在一定差距。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对周瑜的敬仰和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等词句流露出他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未成的惆怅与失落。尽管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样看似洒脱的话语,但这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而非真正的豁达超脱。整首词中,苏轼对历史和自身命运的思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难以完全体现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出来,准备回到临皋。有两位客人跟随我,经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人影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主客相顾而笑,边走边唱和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息道:“有了客人却没有酒,有了酒却没有菜肴。月色皎洁,晚风清凉,怎样度过这样美好的夜晚呢?”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这鱼)大嘴细鳞,形状就像松江的鲈鱼。可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以待你不时之需。”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下游玩。奔流的江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有千尺高。山势很高,月亮显得很小,江水退落,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时日啊,(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便再也认不出来了!我于是撩起衣衫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茂密的乱草,蹲坐在形如虎豹的怪石上,登上状如虬龙的古木,攀扶着鹘栖宿的高巢,俯瞰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没能跟着我到这里。(我)撮口长啸一声,草木被震动,高山共鸣,深谷回应,大风刮起,波涛汹涌。我也暗自悲哀,毛骨悚然而感到恐惧,(觉得这里)气氛恐怖不可久留。返回(岸边)登上小船,纵船到江心,听任小船漂到哪儿,就在哪儿歇息。这时快到半夜,(我)环顾四周,寂静无声。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如车轮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戛然长鸣一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衣,步履飘然,走过临皋亭下,向我拱手作揖说:“在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哎呀!我知道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您吗?”道士回头笑了,我也忽然惊醒。开门看去,已经看不到他的位置。
15.A【详解】昔年:往年。不是去年。
16.①本诗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之苦;(1分)将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2分)②《琵琶行》则借“月”写环境的静寂寥廓,点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1分)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的效果(2分)。
17.(1)云青青兮欲雨 青冥浩荡不见底
(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3)示例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示例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符合“桃花”“愉悦”“陶渊明”的限制要求即可)
18.①用武之地②丰富多彩③举足轻重
【详解】补写成语时,应先把握文本大意,再结合语境推断横线处所填成语的意思,最后确定补写的成语。
①处,所填成语形容传感器的用处,故可填“用武之地”。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②处,所填成语修饰“世界”,下文提到“客观世界所包含的信息之多样”,故可填“丰富多彩”。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
③处,所填成语形容传感器技术在多个前沿领域发挥的作用,故可填“举足轻重”。举足轻重: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对全局有重大影响。
19.(3分)A不同之处在于B传感器都能感知到(意思对即可。)
【详解】补写语句时,应综观全文,并结合上下文。A处,上文说传感器就像人的感官一样,下文又说传感器比人的感官更敏锐、更强大。故此处应填写具有过渡性的语句,强调传感器与人的感官的区别。B处,波浪线前为“这些超出感官的能力范围的信息”,结合上文中对于传感器比人的感官更敏锐、更强大的描述,可以推知这些信息是传感器可以感知到的。
20.(3分)①“游客”是第三人称,是叙事者“我”和读者之外的人。以“游客”的视角描述美好的游览体验,显得客观、中立,说服力强。②“我”是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描述游览体验,真实、感染力强,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③交替使用“游客”和“我”,人称的转换带来叙事视角的转换,对游览体验的呈现更全面、更深入、更立体。
【详解】分析人称的用法时,应结合语境,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这样写的表达效果。第三人称视角下,叙事者是冷静旁观的局外人,体现内容的客观性;第一人称视角下,叙事者是亲历者,能够直观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感。
21.(4分)通过数字表明田溪村的民宿、游客和收入之多,突出开民宿对促进田溪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详解】分析运用数字的作用时,应结合语境,分析数字表达的具体内容和效果。
22.(4分)①排比。“看”“望”“听”三个动词引领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概述了“我”在田溪村的所见所闻,节奏感强,突出了田溪村的喜人景象,表达了“我”内心的欣喜与幸福。
②比喻。将“我”内心的幸福感受比作浪潮,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的兴奋感和幸福感,从侧面表现出田溪村旅游业的兴旺。
【详解】赏析修辞手法时,应先明确相关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相关句,分析表达效果。
23.【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写作指导]
作文试题材料出自必修上册课文《“探界者”钟扬》,体现了新高考教考结合的理念。
材料引述钟扬的一段话,表达他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这段话是一个因果复句:先陈述生命终将结束的事实,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毫不畏惧”;再揭示“毫不畏惧”的原因,一是学生会将自己的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二是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生根发芽,完成很多人的梦想。
提示语要求考生根据以上材料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毫无疑问,这种“联想和思考”同样是关于生命意义的。
在作文时,考生可以认同钟扬的看法,也可以表达自己关于生命意义的独到的“联想和思考”。
[参考立意]
1.生命有限,意义无穷;
2.勇于直面生命的终点;
3.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未知世界;
4.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梦想;
5.活在当下,惠及未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深圳盟校联盟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吉黑十校联考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茅盾曾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第四次战役,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