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农业专题部分练习题鲁教版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97217/0-1731838118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地理农业专题部分练习题鲁教版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97217/0-17318381187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地理农业专题部分练习题鲁教版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农业专题部分练习题鲁教版必修2,共5页。
①当地草原广布,适宜发展乳畜业 ②城市和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范围波及全国,主要是因为 ( )
①之前品牌知名度高,销售量大 ②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回答3—5题。
3.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 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为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4.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5.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下图为鲜花、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充
7.阶段Ⅱ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8.图甲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图乙中的( )
9.图乙中b区域是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 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B.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居住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成下列问题。
10.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1.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12.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出两地农业生产特点。
(2)乙图中,c、d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说出a、b、d三地的气候类型。
(4)说出b地农业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农业练习题(二)
1、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的特点,它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季节性 B.周期性 C.随意性 D.地域性
2、亚洲水稻种植的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政策( )
3、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耕作业
C.在北京郊区建温室生产蔬菜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近年来,北京市和天津市政府相继做出决定,停止两市的水稻种植,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4—5题。
4、政府做出此项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稻米生产过剩,价格太低 B.水稻产量低于玉米和小麦
C.北方居民习惯吃面食 D.为了节约水资源
图乙 中国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类型
图甲 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d
a
b
c
图例
①
草场
②
③
④
旱地
水田
水田
5、上述材料所体现出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交通运输 D.政府政策
读图1和图2,完成6—7题
6.图2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1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A.a B.b C.c D. d
7.图1中b处的粮食生产与图2中的哪处相似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葡萄种植分布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葡萄适生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的耐寒能力比较强
B.适合在有灌溉水源、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C.雨热同期有利于葡萄生长
D.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提高葡萄的甜度
9.渤海湾沿岸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该地发展葡萄酒酿造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原料产地 B.靠近能源基地 C.技术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丰富
读某国国情简表,回答10~12题。
10.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劳动力 B.水源 C.市场 D.农业科技
11.该国盐碱地面积广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 B.不合理的灌溉 C.种植业发达 D.围海造田
12.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
A.广阔的市场 B.发达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农业科技D.传统的耕作经验
13、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
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14、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生产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政策④地形
15、 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16~18题
16、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生物多样性
17、在东京花卉市场上,有云南和荷兰的鲜花,云南的竞争优势有 ( )
①运费少 ②科技含量高 ③劳动力成本低 ④生产资料投入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1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3)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
(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
20.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三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2)说明图中①、②、③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3)上述地区发展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与图示地区发展条件相比最具劣势的是什么?
21.下图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26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示意图,分析后回答问题。
(1)若城市T:计划布局乳肉家禽饲养业、水果园艺业、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图中A、B、C三地如何安排比较合理?为什么?
A地发展________;B地发展________;C地发________展。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城市T1发展到T2过程中,由于____逐渐扩大和______不断增多等原因,B、C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有力地说明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______的影响。
(3)假如该城市位于东北三江平原,发展种植业将受到哪些自然条件的限制?
地形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业,主要种植原产于南方的各种蔬菜,以供应市场,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采用大棚种植可将南方的蔬菜引种到该地的原因。
2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地区与图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
(2)图中C所在区域为何农业地域类型?试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
(3)图中D所在地区为何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农业练习题(一)
【答案】1.B 2.D3.C 4.A 5.B 6 C 7 D 8 B 9 D 10 C 11 B
12(1)甲为水稻种植业,生产靠传统经验,机械化程度低,属于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乙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属于商品经济。
(2)小麦,玉米
(3)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4)自然因素:地形比较平坦,高温多雨的气候,灌溉水源丰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低,商品率低。
农业练习题(二)
【答案】1、D 2、B 3、C 4、D 5、D 6、A 7、B
8.B 图中葡萄主要产地在西北干旱地区、环渤海地区、云南等地,这些地区共同条件是地势较高,光照充足。
9.A 渤海湾沿岸是我国主要葡萄产地。
10.B 该国家沙漠面积广大,说明降水少,水源缺乏。
11.B 干旱地区如果灌溉不合理,地下水蒸发导致盐份在地表积聚。
12.C 通过人口、民族、国土特征,可以判断该国家为以色列,由于有先进的农业灌溉措施,使种植业得以发展。13 D 14 A 15 D 16A 17 B 18 B
19【答案】
(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2)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3)水资源缺乏。
(4)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 寿光发展蔬菜大棚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
20.【答案】(l)玉米 春小麦 冬小麦
(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我国东北地区的劣势条件:科技落后。
21.【答案】
(1)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 乳肉家禽饲养业 水果园艺业 B地距城区较近,有较大市场;水果园艺业占地面积较大,不宜离城区太近;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更大的土地面积和充足的灌溉水源
(2)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 市场需求量
(3)三江平原地势低平,地下永冻层厚,导致地表沼泽化,地下水位偏高,易造成内涝和土壤水分过多等问题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冬季漫长,生长期短,保温不足,农作物易受早霜等威胁(4)大棚具有温室功能。白天,阳光可通过薄膜照人棚内,使蔬菜获得充足的光照,并使大棚内升温;夜晚,由于大棚薄膜的阻挡,近地面热量不易散失,棚内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使大棚内形成一种比较温暖的小环境。
22.【答案】
(1)A所在地区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干旱,形成热带沙漠景观;B所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叶阔叶景观。
(2)混合农业 ①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地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③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3)水稻种植业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水稻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312《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2原卷docx、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312《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2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优秀练习,文件包含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311《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2原卷docx、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311《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2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