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1前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有着200年历史的法国某香水公司,为西安量身打造了“西安味道”。“西安味道”沉淀了西安古都文化、现代气息和顶级工艺,形成“国际品牌+香料种植(鄠邑区)+产业扶贫+社会公益”的乡村振兴新模板。西安又添“香水之都”新名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西安能成为香水第一城,其依靠的独特区位因素是( )
A. 广阔的消费市场B. 先进的现代技术
C. 优质的原材料D. 深厚的文化底蕴
2. 西安市打造“香水之都”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生产香水的原料充足B. 制作香水的技术成熟
C. 香水产品的附加值高D. 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
3. 西安市乡村振兴采取的新模板,对西安鄠邑区乡村的有利影响有( )
①提高第一产业比重②推动农业产业升级③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增加农民收入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D正确,西安在消费市场、技术、原材料方面和我国其他城市相比,并不具备特殊优势,排除ABC。故选D。
【2题详解】
西安市打造“香水之都”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水产品的附加值高,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C正确。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赚取利润,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原料、技术、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故选C。
【3题详解】
西安市乡村振兴采取的新模板能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升级,使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如花卉)有了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总体经济实力的增长有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②③④正确,香水生产属于第二产业,可以促进第一产业农业发展,但未必能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①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西安成为国际时尚界第一个拥有自己香氛的中国城市,被誉为中国香水之都。
2023年6月22日晚,成都市民抓拍到的视频显示,一颗明亮、带“尾”的蓝绿色飞行物划过夜空,持续了几秒钟。根据运动高度、速度、亮度,判断其是一颗火流星(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这颗火流星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前属于( )
A. 行星B. 小行星C. 卫星D. 矮行星
5. 火流星坠落地面可能会形成( )
A. 火山岩B. 陨石C. 变质岩D. 新天体
6. 火流星发光的原因是( )
A 流星体受太阳照射而燃烧B. 流星体内部核反应生热而燃烧
C. 流星体与氮气反应而燃烧D. 流星体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
【答案】4. B 5. B 6. D
【解析】
【4题详解】
流星一般来自小行星带或彗星。由材料判断,这颗火流星应该来自小行星带,因为来自彗星的火流星很小,一闪即逝,不会持续几秒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火流星坠地后一般形成陨石,B正确。火山岩和变质岩是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的产物,AC错误;陨石没有确定的运行轨迹,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速度非常快,与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其燃烧而发光,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陨石,也称“陨星”,指流星体从行星际空间穿越过大气层而陨落到行星、卫星或小行星表面后残存的固态天然物体。
地层是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上图中岩层形成的顺序最可能为( )
A. 先有甲,后断层B. 丁乙后C. 先断层,后侵入D. 丁在丙前
8. 据图判断该区域发生褶皱的次数为( )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
9. 此区域经历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海相沉积—张裂拉伸一海相沉积—岩浆侵入—岩层倾斜
B. 陆相沉积—水平挤压—岩浆喷发—陆相沉积一岩层倾斜
C. 陆相沉积—水平挤压—岩层倾斜—岩浆喷发一陆相沉积
D. 海相沉积—张裂拉伸—岩层倾斜—海相沉积—岩浆侵入
【答案】7. C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甲岩层位于断层之上,说明甲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后,A错误;而侵入岩穿过了甲岩层,说明侵入作用发生在甲岩层形成之后,由此可知,侵入作用发生在断层之后,B错误,C正确;丁切穿丙,丙在丁之前,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由图可知,岩层发生了两次倾斜,说明有过两次褶皱运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该区域先经历海相沉积,后经张裂拉伸形成正断层,岩层倾斜、侵蚀,再经海相沉积,后岩浆侵入,侵蚀,再海相沉积。地质过程为:海相沉积—张裂拉伸—岩层倾斜—海相沉积—岩浆侵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岩石新老判断:(1)沉积岩是由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岩浆喷出通道所切穿的岩石,侵入岩的形成晚于被侵入岩石。(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育其相邻的岩浆岩或侵入岩。
下图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km。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容易出现冰冻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此次影响瑞士中部高原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A. 高压脊B. 低压槽C. 冷锋D. 暖锋
11. 受此天气系统的影响,瑞士中部高原地区盛行( )
A. 西南风B. 偏北风C. 山谷风D. 海陆风
12. 莱芒湖畔局地容易出现冰冻现象的条件有( )
①风速大②气温低③有逆温层④湖水盐度高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10. C 11. B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受高压控制,来自北方的偏北冷气流沿瑞士高原南下,与低纬的暖气流相遇,由于冷气团势力强,形成冷锋,因此,影响瑞士中部高原地区的天气系统是冷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判断,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右偏,因此为偏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湖水盐度高会使湖水冰点降低,不容易出现冰冻现象,④错误;风速大易破坏冰层,不利于结冰,①错误;气温低是出现冰冻现象的必要条件,②正确;有逆温层时,下方空气稳定,利于寒冷空气在近地面聚集,易导致冰冻现象出现,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要想发生冰冻现象,首先气温应下降到0℃以下;同时天气晴朗,便于夜晚快速降温;而冰冻现象需要近地面水汽相对较为充足,故需要近地面相对湿度较大;同时出现逆温现象会减弱对流发生,增强冰冻现象的发生。
在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40°S—60°S附近),常年盛行五六级的西风,出现四五米高的涌浪,全年各月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都在7天以上。航海家对这个区域还进行了具体区分(如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为减轻40°S—60°S附近涌浪的影响,在该海域航海时间最好选择在( )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
14. “咆哮40°”与“尖叫60°”的巨大差异表现在( )
①洋流性质方面②海水盐度方面③气流冷暖性质方面④风向方面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1月份处于南半球夏季,南北温差较小,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可以减轻涌浪的影响,A正确;4月、7月、10月的温差大于1月,风力较大,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咆哮40°”属于西风带,盛行西北风,西北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属于暖性气流;“尖叫60°”属于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东南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属于冷性气流,故“咆哮40°”与“尖叫60°”的巨大差异表现在气流冷暖性质方面和风向方面,③④正确;两者均属于气流,不是洋流,①错误;涌浪大小与盐度无关,②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西风带,又称暴风圈、盛行西风带,是行星风带之一,它位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是赤道上空受热上升的热空气与极地上空的冷空气交汇的地带。南半球西风带位于南纬约40度至60度之间,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由于西风环流在广阔的南大洋上空畅通无阻,常年平均有六、七个气旋自西向东移动,致使西风带海域波涛汹涌,被称为“咆哮的西风带”。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沙漠地区的巴彦浩特镇,东临贺兰山,蒸发量近3000mm,年降水量约150mm。该地区内沙漠中的低洼地发育了面积小、深度小的众多湖泊,冬季易结冰。如图示意该地区湖泊总面积的年内变化。据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地区湖泊水体补给的主要形式是( )
A. 地下水补给B. 河流水补给C. 大气降水补给D. 冰川融水补给
16. 导致4月湖泊面积比7月大的原因有( )
①气温较低,蒸发量小②湖泊结冰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量大④大风天气多
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巴彦浩特镇位于沙漠地区,大气降水少,河流水更加稀少,BC错误;内蒙古地区没有冰川融水,D错误;沙漠地区空气水汽凝结,凝结水形成地下水,湖泊通常依靠地下水补给维持,A正确。故选A。
【16题详解】
导致4月份湖泊面积比7月份大的原因主要是4月份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①正确;加上此时为春季,冬季的季节性积雪融化,对湖泊有补给作用,③正确;4月不是冬季,湖泊不会结冰,②错误,大风天气多会加速蒸发,使湖泊面积减小,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下水补给:它是河流水量可靠、经常的来源。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变化更为平缓,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南岛山脉纵贯,多火山、地震,岛上河流众多,沿海有冲积平原。如图示竞新西兰南乌地理事物及附近板块界线分布。
(1)新西兰南岛主体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并分析形成原因。
(2)新西兰南岛多火山、地震,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据图比较新西兰南岛东、西两岸平原面积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1)新西兰南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东南部,其边缘是与太平洋板块的分界线,分界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2)新西兰南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当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其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引发地震;软流层的岩浆沿边界上涌,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3)比较:东岸平原面积大于西岸。理由:根据图中多条河流起点位置,可以确定山脉的主脊线偏向岛屿的西侧,所以东岸形成平原的空间较大;山脉东侧的河流较长,说明山脊向东距海较远,陆地面积较大,形成平原的空间较大;山脉东侧的河流较长,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冲积平原。
【解析】
【分析】本题目以新西兰为背景材料,考查板块运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新西兰南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东南部,其边缘是与太平洋板块的分界线,新西兰南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分界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岩层受到挤压隆起,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新西兰南岛东侧有板块边界,新西兰南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当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其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进而引发地震;地幔的软流层中的岩浆沿边界裂隙上涌,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因此新西兰南岛多火山、地震。
【小问3详解】
东岸平原面积大于西岸。理由:根据图中多条河流起点位置,可以确定山脉的主脊线偏向岛屿的西侧,所以东岸形成平原的空间较大,据图可知,山脉东侧的河流较长,说明山脊向东距海较远,东岸河流长度长,地形平缓,陆地面积较大,形成平原的空间较大;山脉东侧的河流较长,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冲积平原。南岛的西海岸是新西兰最大的山区,被称为南阿尔卑斯山脉,据图可知,西岸河流长度短,地形坡度陡,平原面积小。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位于40°N—50°N之间,俄罗斯的索契、我国的哈尔滨、美国的落基山等坐落于此。索契冬季空气相对湿度最大,平均达77.3%,我国的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仅29%。索契还是亚热带气候分布最北的城市。下图为索契及亚布力地理位置、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对比图。
(1)分析索契形成亚热带气候的原因。
(2)分析索契冬季空气相对湿度大的原因。
(3)对比两大滑雪场气候类型及特点的差异。
【答案】(1)索契北侧是大高加索山脉,海拔高,冬季可阻挡南下的冷空气;冷空气越过山脉下沉增温;索契位于黑海沿岸,海域面积大,冬季降温慢,使索契气温高于0℃,形成亚热带气候。
(2)黑海面积广,夏季储存大量热量,冬季暖湿气流量大;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湿润水汽,平均相对湿度大。
(3)亚布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亚布力冬季气温较索契低,二者夏季气温相近;亚布力降水较索契少,雨热同期,索契雨热不同期;亚布力降水的季节变化更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索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索契北侧是高大的大高加索山脉,海拔高,冬季可阻挡南下的冷空气,使索契受到冷空气影响小;冷空气越过山脉后,会随着山坡下沉增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索契位于黑海沿岸,黑海海域面积大,水的比热容较大,冬季降温慢,使索契气温高于0℃,形成亚热带气候。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海面积广,水的比热容大,夏季能够储存大量热量,冬季暖湿气流量大;该地位于40°N以北,盛行风为西南风,盛行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湿润水汽,故平均相对湿度大。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亚布力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漫长而寒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索契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读图可知,亚布力冬季气温低于0°,较索契低,二者夏季气温相近,在20°左右;亚布力年降水较索契少,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降水的季节变化更大,索契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雨热不同期,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小。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泛亚铁路深刻影响着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区域开发水平。下图示意泛亚铁路开通对区域开发结构的影响。
(1)指出泛亚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2)简述建设泛亚铁路对东南亚地区交通的影响。
(3)简述建设泛亚铁路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
【答案】(1)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流众多,多地水网密集或水流湍急;高温多雨,气候恶劣。
(2)泛亚铁路将东南亚地区城市紧密连接起来,提升了区域交通的连接强度;打破了东南亚地区城市间的地理阻隔,实现了区域交通的网络化;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3)优化交通运输网络,加强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经贸联系,促进商品出口;带动物流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西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交通运输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泛亚铁路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交通运输对区域影响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沿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地表崎岖;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河流众多,多地水网密集或水流湍急,增加建设成本和难度;该区域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气候恶劣。
【小问2详解】
泛亚铁路将东南亚地区城市紧密连接起来,使区域内交通根更加的便捷,提升了区域交通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区域可达性,降低了交通成本;打破了东南亚地区城市间的地理阻隔,实现了区域交通的网络化,完善了当地的铁路网;方便区域内合作和协调发展,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小问3详解】
优化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我国的铁路网;提高了区域间的连接性,加强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经贸联系,利于企业拓展市场,促进商品出口;带动物流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就业;方便与外界进行技术合作交流,引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西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运输效率,提升整体交通运输水平,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位置
名称
特点
40°—50°之间
“咆哮40°”
几乎每天都是狂风怒号
50°—60°之间
“狂暴50°”
比“咆哮40°”更强烈的风暴与大浪,
过往的船只强烈摇晃,航行困难
60°—70°之间
“尖叫60°”
风暴浪潮比“咆哮40°”“狂暴50°”更为强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2026届高二地理试卷docx、高2026届高二期中试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二11月考试地理试卷docx、高二11月考试地理118B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