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
    • 试卷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pdf
    • 答案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docx
    • 答案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pdf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1页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2页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3页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1页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2页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3页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第1页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第2页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第1页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第2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文件包含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pdf、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docx、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市朝,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了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茕茕孑立。但经过了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达到了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独脚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殷周之际,中华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人道主义思潮从而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构建“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秉持“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儒、道两家在“人本”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也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汉以后,儒、道吸收法、阴阳、名三家的基本思想,不再成为独立学派。
    B. 儒、道两家的人生观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
    C.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清净自守、超然自得属于道家气象。
    D. 儒、道两家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的主张是不同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后,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
    B. 儒家、道家和佛教经过不断的融合,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
    C. 儒道能够形成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所以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才具有博大的包容性。
    D. “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因此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一家之言是有重大偏颇的。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道家”思想的一项是( )(3分)
    A.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D.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呈现百家争鸣之象,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只有儒家和道家不断发扬光大。请结合材料,阐述其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小题。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还有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着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在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道。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中的“我”感情抒发真挚、感人,通过与老人的谈话以及他催促老人离开等细节可以看出,“我”既同情老人,又厌恶战争。
    B. 从“我”的“劝离”与老人的“不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老人难以动身的原因在于对与“我”交谈的格格不入的失落和对家园的留恋。
    C. 本文旨在反映战争的罪恶,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正面描写和一个孤苦的老人流离失所、外出逃难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D. 老人最后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只是”二字交织着一种既“怨”又“冤”的情感: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则力图展现面对困难时“人的精神的尊严”。
    B. 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自己照看的小动物,他对动物充满了爱心,其形象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 文中老人多次说猫会照顾自己,经两次劝告始终没有挪动离开,表现出他的老迈唠叨,对外界反应麻木的精神状态,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与罪恶。
    D. 小说的结尾说“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淡淡几笔写景,烘托出一个疲惫不堪的孤老头在战火纷飞、人们竞相逃命时那孤独而悲凉的内心世界。
    7. 小说一开头便描绘了人群、车队蜂拥过河的场景以及那个坐在桥边的老人,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8. 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创作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上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试探究小说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创作原则。(6分)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小题。
    文本一: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促,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文本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亲后能静,静亲后能安,安亲后能虑,虑亲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9.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跛鳖A千里B累土C而不辍D丘山E崇成F彼人G之才性之相县也
    10.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贤、不才,又是用于表示自谦。
    B.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古代先哲,子不是他们名字,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用来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C. 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为我国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曾向孔子问礼。老子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
    D.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后代指车轮或车。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荀子对“见善”与“见不善”所持的态度,与《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
    B. 一个人喜欢善的事物,从不厌烦,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又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劝诫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每天都有进步。
    C. 品德修养高的人不会太在意富贵,不会被外物主宰心灵,而一般人就不同,他们可能受到名利等外物的役使。
    D. 《礼记》阐述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之间的关系时,用了顶真的手法,语言回环往复,富有音乐美。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13. 两则材料都讲了修身的意义,其侧重点有何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少年行(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①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②,纷纷射杀五单于③。
    【注】①擘(bò):张,分开。②白羽:箭。以白色羽毛做箭羽,故云“白羽”。③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新丰出产的美酒十分名贵,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斗十千”使用了夸张手法,目的在于强调酒的名贵,表现了少年游侠的奢费。
    B. 少年游侠偶然相逢,为彼此的意气所感动,便相聚买酒豪饮,这一场景将他们的精神世界揭示得十分鲜明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C. “偏坐金鞍”这一细节,生动地写出了少年游侠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面对强敌,他们毫不畏惧,潇洒自如。
    D. (其三),借助四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从“技”“胆”“姿”“绩”等方面塑造了一个威风凛凛、驰骋沙场的少年英雄形象。
    15. 清代有人评价此组诗“摹写少年游侠,情景如画”。请结合(一)(三)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摹写少年游侠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为历代名家所称颂。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2)《〈论语〉十二章》中,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常常说“防患于未然”,《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意思相近。
    (4)在《礼记》中《大学之道》一篇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小题。
    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为什么会对人们的饮食行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
    从内在机制的角度,有研究者提出了饮食的奖赏模型。当处于消极情绪中时,为了逃避这种情绪,食欲刺激带给人的奖励价值往往会被放大,从而引发人对食物的渴望以及注意力的偏向。在人们想要转移注意力、消除自身的消极情绪时, ① ,其诱惑力会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食物的评价和敏感程度也可能有所提高。比如,平时吃起来索然无味的食物,此时会显得更加美味,从而导致食物的摄入量大幅增加。
    从外在环境因素看, ② 。情绪和饮食行为之间可能存在一种联想学习机制,会导致积极情绪与“进食量增加”之间的联系增强。无论在哪种文化下,食物都毫无争议地与许多特殊的庆祝场合有关。比如,生日时,人们会一边说着祝福语,一边享用生日蛋糕。①在这种场合下,②不仅人们享受着美食,③往往也处于积极的、幸福的情绪中。④因此,⑤当在平常生活中感受到积极快乐的情绪时,⑥人们很容易产生庆祝的念头,⑦而是联想到食物,⑧增加进食的欲望。
    17.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8. 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有“动态相册”“生活之镜”之称。探访特色美食,展现地域文化;航拍万里山河,带来诗意之旅;聚焦稀世文物,诠释工匠精神……
    移动传播时代,纪录片主动拥抱数字科技,微纪录片、交互式纪录片等新形式① ,以节奏明快、信息密集、细节突出等特点打动观众。此外,纪录片还与其他视听节目融合,出现“纪录片+剧情演绎”“纪录片+综艺”等跨界类型。无论哪一种纪录片,真实始终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相较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纪录片带来的感受更加丰富,也更具美学价值。画面细节考究,旁白精炼恰当,精心设置的影音元素,往往能给观众带来② 的体验。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注重用声音营造现场感,电锯的声音、吸尘器的声音与影像结合,将文物修复的现场环境、修复师的工作状态传达给观众。
    纪录片的情节不能预先编排,人物角色不能提前设计,生活情境难以预测,有价值的素材③ 。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录片呈现什么样的情境、选取什么样的素材,传递出创作者的深刻思考,绝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搬运工”。
    纪录片让人们更好观察世界,理解自己。记录者的镜头收近一些,能感受一草一木的盛衰荣枯;镜头拉远一些,可阐释历史大势的潮落潮起。纪录片带我们穿过时光,跨越山河,也鼓励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拥抱人生。
    19.请在文中横线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0.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四个句子构成整句。(4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请结合文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所谓垃圾,是因为被放错了地方,换一个地方,垃圾就成了资源。
    《庄子·逍遥游》中讲述惠子家中有一个特别大的葫芦,惠子把它剖开做瓢,他认为这个瓢因太大而没什么用处,就把它击破了。日常生活中,“有用”常被用来指事物能够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人们习惯用功利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事物,如果只关注事物眼前的价值和作用,就会忽略该事物其他层面的价值和作用;如果只计较事物此时此地的“无用”,就会忽视事物彼时彼地的“有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小说中多次提到一箱子手枪,请分析本篇小说的叙述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