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演练文综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演练文综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朝时期,中央王室与各族首领组成管理阶层;地方派遣的职官和归服方国诸侯,是形式上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未必有血缘关系。到西周时期,即使与地方上的诸侯无血缘关系也通过联姻与王室形成甥舅关系。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 宗法贵族政治影响力式微B. 统治方式出现根本变化
C. 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新体制D. 王政统治得到一定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统治。结合材料可知,商朝时期,中央和地方管理人员与商王室未必有血缘关系,而到了西周时期,通过联姻与王室形成甥舅关系,与商朝相比,周王与被分封到地方的诸侯的血缘关系更加紧密,西周分封制色彩更加浓厚,这有利于巩固周王的政治统治,并使王政统治得到一定的强化,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贵族宗法影响力是加强而不是式微,排除A项;商周均属于奴隶制国家,统治方式出现根本变化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秦朝时才正式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2.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
C.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 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是“公天下”的开端,主要依据是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打破贵族世袭的局面,C项正确;材料与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以及皇帝集权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3. 石榴树从安息国移植到中国,魏晋把石榴作为多子的象征,曹植的《弃妇诗》中以石榴树不结实起兴,感叹女子因不育而被遗弃。这反映出( )
A. 中原地区膳食结构发生剧变B. 传统农业注入新生产方式
C. 域外植物被赋予本土文化价值D. 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安息国传入中国的石榴被赋予了文化意义,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由此可知,域外植物被赋予了本土文化价值,C项正确;石榴并未引发中原地区膳食结构的剧变,排除A项;石榴属于植物,其并不属于新的生产方式,排除B项;石榴传入中国,并且被赋予文化内涵,并不能证明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
4. 宋代施行学田制,由朝廷赐予州县置办、民间捐献等方式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这些土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耕种。学田制的推行( )
A. 缓解政府财政困难B. 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C. 促进了教育平民化D. 推动租佃制的普及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学田制主要用于民间教育使用,有利于减少百姓的教育负担,促进教育平民化,C项正确;学田只是用于教育,并不会对政府财政产生影响,排除A项;学田只是可以租给农民耕种,并不会减轻农民赋税负担,排除B项;“推动租佃制的普及”夸大了学田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5. 明朝宣德年间,祁门县十西都故民李舒妻李阿谢,因为继子李景祥“不行奉养”,“以弟承兄不应’’为由,“经投里老及首告本县”,要求改正。徽州府根据永乐十年、二十年黄册记载做出判断,最终将户名改为“李阿谢”,同时户籍上开除李景祥的名字,并将田地准还其亲弟。这表明,黄册( )
A. 加速了社会的阶层流动B. 强化了民间基层的自治
C. 提供了人口变动的书证D. 减轻了民众的税收负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徽州府根据黄册记载做出判断,将户名改为“李阿谢”,户籍上开除李景祥的名字,表明黄册提供了人口变动的书证,C项正确;据材料,改户名没有加速阶层流动,排除A项;材料中是通过政府变动人口,不属于民间基层自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税收,排除D项。故选C项。
6. 著名经济史专家林文勋根据主要流通商品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秦汉“盐铁时代”唐宋茶盐时代”、明清“粮棉时代”几个不同的阶段。这一演变趋势反映了( )
A. 商品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B. 商品流通种类的逐渐增多
C. 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形成D. 农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由秦汉“盐铁时代”阶段到唐宋“茶盐时代”阶段,再到明清“粮棉时代”阶段,主要商品种类逐渐由生产生活类转向吃穿消费类,这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增强,即农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D项正确;这三个阶段体现的是主要商品种类的变化,反映不出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和商品流通种类的增多,排除AB项;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形态的变化没有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7. 下面是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刊登的宣传自己业务的广告。这可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A. 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B. 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C. 与世界联系日益加强D. 民族工业受到冲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1855年的上海。根据材料“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可知,1855年,西方商品面粉、火腿、奶酪、饼干等大量涌入上海市场,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C项正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排除A项;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排除B项;此时的中国还未出现民族工业,排除D项。故选C项。
8. 下列是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在华资本直接投资行业构成表。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前
A. 列强对华商品侵略的特点B. 民族资本在工业领域占优势
C. 航海业成为中外争夺重点D.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午战争前,列强对华直接投资中,贸易业占据比例最高,说明当时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A项正确;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并不占主导,排除B项;材料中的航运业主要是内河航运,其占据比例较低,排除C项;甲午战后,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9. 在古代雅典,尚未成年的男孩经常跟随自己的父亲参加各类宗教仪式、节日庆典,而且也被默许跟随大人旁听法庭的审判。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公民参政意识得到强化B. 司法审判体现民主原则
C. 人文精神冲击宗教迷信D. 集体意识渗透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尚未成年的男孩经常跟随自己的父亲参加各类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可知,雅典的男孩会跟着父亲参与宗教仪式等集体活动,可见人民集体意识较强,反映了集体意识渗透社会生活,D项正确;尚未成年的男孩不是公民,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司法审判体现民主原则,而且只有材料后半部分提到了法庭的审判,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人文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10. 15世纪末,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博物馆的建立( )
A. 源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 推动了启蒙运动不断深入
C. 反映了科学革命迅猛发展D. 折射出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17-18世纪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欧洲国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主要和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从世界各地带回陈列品有关,D项正确;博物馆的建立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才是博物馆建立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博物馆建立与启蒙运动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博物馆展现科学革命成果,排除C项。故选D项。
11.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这种分布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B. 地区方言发音的差异
C. 海陆丝绸之路的推动D. 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古代和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中的图例及传播路线可知,cha的发音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欧、葡萄牙。tea 的发音主要分布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欧和北欧等。结合所学,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达,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了新的海上茶叶贸易商路。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形成了cha的发音。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tea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综上,材料所述“茶”的发音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A项正确;方言发音只能解释中国境内“茶”的发音差异,不能解释中国以外地区“茶”的发音差异,排除B项;tea的发音主要是通过近代以后开辟的新航路传播的,排除C项;cha的发音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排除D项。故选A项。
12. 卢梭认为,“如果有了派系存在的话,那就必须增殖它们的数目并防止它们之间的不平等……这种防范办法是使公意能够发扬光大而且人民也绝不会犯错误的唯一好方法”。据此可知,在现实制度实践中,卢梭( )
A. 提倡直接民主B. 反对政党政治C. 主张财产平等D. 支持分权制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法国)。根据材料“有了派系存在的话,那就必须增殖它们的数目并防止它们之间的不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梭认为权力不能集中在一个派系中,要增加派系的数量,分散权力,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分权,没有体现直接民主,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卢梭对政党政治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财产的词语,不涉及财产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实行量入为出的定额化税收政策,财政收入和支出都有较为固定的数额和程式,收支相抵,略有盈余。由于清初统一战争频繁,加之其后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的影响,军费支出和岁入之间形成较大差额,造成财政困难。顺治时,重新开征曾谕令废止的“辽响”和“练响”,康熙年间,加征“官宦地亩银”。一方面朝廷直接出卖官位或晋升资格,另一方面,鼓励富有者主动捐献,以应要需。清廷入关后,沿袭明代的“起运”、“存留”制度,但由于解决“非常时期”财政困难,多次削减地方“存留”经费,保证“起运”中央的财政经费。总之,清前期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在传统财政格局基础上的局部调整。
材料二 太平天国军兴期间, 特别是甲午战争,庚子之变以后,清代社会的总体格局处于非常时期,随着军费额骤增、以及赔款支出、外债偿付和开办新政,财政日益困窘。迫于形势,清政府谕令各地方大员“权其轻重缓急,设法筹措,期于库款、地方两有裨益”,逐渐形成了“就地筹响”政策。各种名目的税捐由地方官员自行决定,除了传统的举办捐纳、发行内债等外,开征了米捐、酒捐、烟捐、茶捐等新的税捐,商业税比例大为增加。这一系列措施影响下,逐渐形成了“量出制入”的财政范式,具有近代意义的“地方财政”渐次形成。但也导致了税捐的乱征、财政的外销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
——摘编自陈锋《财政与国家治理:清代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更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财政政策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和近代以来清政府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并评价近代以来清政府的财政政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财政政策认识。
【答案】(1)原因: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镇压地方分裂势力和人民起义,造成财政危机。
(2)不同:清前期,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范式,近代以来,形成“量出制入”的财政范式;清前期,财政政策体现中央集权,近代以来,地方财政权逐渐扩大,中央集权削弱;清前期,以农业税为主,近代以来,工商业税的比重增加;清前期,在传统财政基础上局部调整,近代以来,近代意义的“地方财政”渐次形成。
评价:有利于抵御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促使地方权力增加,中央集权削弱;为洋务运动提供了资金,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推动财政格局的变化和财政体系的近代化;导致了税捐乱征,财政经费外销等弊端。
(3)财政政策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注重“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以解决社会问题;财政政策制定上要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根据清朝的社会特征可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根据材料“由于清初统一战争频繁,加之其后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的影响,军费支出和岁入之间形成较大差额,造成财政困难”可知镇压地方分裂势力和人民起义,造成财政危机。
【小问2详解】
不同:根据材料“清朝前期,实行量入为出的定额化税收政策”“逐渐形成了‘量出制入’的财政范式”可知清前期,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范式,近代以来,形成“量出制入”的财政范式;根据材料“保证‘起运’中央的财政经费”“但也导致了税捐的乱征、财政的外销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可知清前期,财政政策体现中央集权,近代以来,地方财政权逐渐扩大,中央集权削弱;根据材料“除了传统的举办捐纳、发行内债等外,开征了米捐、酒捐、烟捐、茶捐等新的税捐,商业税比例大为增加”可知清前期,以农业税为主,近代以来,工商业税的比重增加;根据材料“清前期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在传统财政格局基础上的局部调整”“具有近代意义的‘地方财政’渐次形成”可知清前期,在传统财政基础上局部调整,近代以来,近代意义的“地方财政”渐次形成。
评价:根据材料“权其轻重缓急,设法筹措,期于库款、地方两有裨益”可知有利于抵御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根据材料“但也导致了税捐的乱征、财政的外销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可知促使地方权力增加,中央集权削弱;导致了税捐乱征,财政经费外销等弊端;结合所学可知为洋务运动提供了资金,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根据材料“具有近代意义的‘地方财政’渐次形成”可知推动财政格局的变化和财政体系的近代化。
【小问3详解】
认识:根据所学可知财政政策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注重“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以解决社会问题;财政政策制定上要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4. “自写真”。
15-17世纪,伴随着中、西方社会的变化,传统绘画有了新突破。
中国古代自画像称为“自写真”,最早记载于《后汉书》。宋元始有零星作品传世,但多将人物融入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时期,部分士人挣脱“无我”枷锁,画中人物也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赞、题记表达自我。苏州人沈周的自画像呈现了眼睛、额头、皱纹和老年斑等更为个性的面部特征。绍兴人徐渭在自画像上写道,“吾年十岁手植青藤”“流光荏苒,两鬓如霜”“合作此图,寿藤亦寿吾”。江南画家唐寅、陈洪绶等也有自画像传世。
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出现少量自画像。15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罗马人定形象。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镜技术,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分析了数学、几何学与绘画的关系,推动了自画写道:“我,丢勒,在28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16、17世纪后,欧洲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伦勃朗一人就创作了70余幅自画像,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则收藏了79幅自画像。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5-17世纪自画像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中、西方自画像的发展都折射出商品经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明清时期,自画像数量增多,写实风格明显,画中人物独立呈现,画家追求表达自我。这折射出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出现了冲破传统束缚、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思潮。
15-17世纪的西方,自画像数量增加,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画中人物独立呈现,写实风格突出,借助签名强调自我。这与制镜技术和绘画理论进步密切相关,折射出意大利等地工商业城市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长,及文艺复兴解放思想,肯定人的价值的时代特征。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5-17世纪中、西方。
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拟定论题。题目要求“阐释15-17世纪自画像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找出中、西方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思考。结合所学知识,15-17世纪,中、西经济方面都有商品经济发展,据材料“人物也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赞、题记表达自我”“个性的面部特征”“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等信息可知自我意识的觉醒,得出论题:中、西方自画像的发展都折射出商品经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其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阐述。据材料可知,自画像数量增多,写实风格明显,画中人物独立呈现,画家追求表达自我。结合所学明清时期经济和思想的史实分析时代背景,这折射出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出现了冲破传统束缚、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思潮。据材料可知,15-17世纪的西方,自画像数量增加,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画中人物独立呈现,写实风格突出,借助签名强调自我。这与制镜技术和绘画理论进步密切相关。结合所学这一时期经济和思想的史实分析时代背景,折射出意大利等地工商业城市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长,及文艺复兴解放思想,肯定人的价值的时代特征。
最后,总结归纳,中、西方自画像的发展都折射出商品经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完成表述。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曰;“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曰:“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国用之饶,不取於民,将焉取之?果如所言,武帝末年安得群盗逢起,遣绣衣使者追捕之乎?非民疲极而为盗贼邪?此言岂可据以为实?”
——据《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二 王安石希望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希望用增加生产和夺兼并之力来改善财政状况。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他的变法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走向近代的朦胧探索。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分别指出司马光和马克垚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
【答案】(1)材料一态度:否定。理由:认为变法缺乏历史依据;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统治。(任答两点)
材料二态度:肯定。理由:认为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具有前瞻性和进步性;影响后世。(任答两点)
(2)因素:时代背景;历史认识的角度;研究者的立场;占有的材料。(任答三点)
【解析】
【详解】(1)材料一态度:根据材料一可知,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否定。理由:根据材料“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此言岂可据以为实”可知,认为变法缺乏历史依据;根据材料“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国用之饶,不取於民,将焉取之?”可知,加重人民负担;根据材料“果如所言,武帝末年安得群盗逢起,遣绣衣使者追捕之乎?非民疲极而为盗贼邪?”可知,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统治。材料二态度:根据材料二可知,马克垚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肯定。理由:根据材料“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可知,认为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根据材料“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他的变法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走向近代的朦胧探索”可知,具有前瞻性和进步性;影响后世。
估计投资额(美元)
占合计百分比
贸易业
41949911
38.47
银行业
28094940
25.76
保险业
5992800
5.50
航运业
13342549
12.23
工业
14245128
1306
其他商业
5428016
498
总计
109053340
100.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试题含解析,共10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演练文综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是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