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388250/0-17316752778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388250/0-17316752779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388250/0-17316752779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388250/1-17316752809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388250/1-17316752809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388250/1-17316752809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 (2份,原卷版+解析版)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原卷版docx、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并了解各成分的用途;
2.了解空气的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3.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4.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氧气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5.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6.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
3、空气各成分的用途:
(1)分离液态空气:首先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利用各气体的沸点不同,使其在不同温度下气化,再冷凝,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法—— 物理变化。
(2)用途: 氮气 工业生产硝酸和氮肥,食品防腐,液态氮气用作制冷剂; O2供给呼吸,支持燃烧,钢铁冶炼,金属焊接;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制作多用途电光源;
4、空气质量:
(1)空气中的有害物:SO2、CO、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2)空气污染指数越高,污染越严重;
(3)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但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易错警示】
1.空气的各成分划分是按照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 【2023北京真题】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1. 【2023湖南永州真题】空气中能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
A. N2B. O2C. CO2D. Ne
【答案】B
【解析】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
故选B。
2. 【2023辽宁营口真题】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N2B. PM10C. HeD. H2O
【答案】B
【解析】A、空气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等。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气,错误;
B、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PM10属于空气污染物,正确;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气,错误;
D、水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气,错误。
故选B。
3. 【2023天津真题】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C. 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答案】D
【解析】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的,说法错误;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C、空气中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说法错误;
D、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均匀地混合在一起,说法正确。
故选D。
考点二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基本思路: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定混合物在反应前后的体积或质量的变化。
2、药品选择要求:生成物是固体,只与氧气反应。例如:红磷或铜等。
3、原理:4P+5O2 2P2O5。
4、装置:
5、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用止水夹夹紧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
6、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并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到约1/5处。
7、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1/5;
8、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红磷量不足;加热时间不够;装置漏气等;
【易错警示】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要过量,如果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氧气不能被耗尽,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小。
1. 【2023云南真题】仿照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
A. 铁丝B. 木炭C. 红磷D. 硫粉
【答案】C
【解析】A.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燃烧,故A错误;
B.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B错误;
C.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集气瓶中的液面会上升五分之一,故C正确;
D.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 【2023湖南衡阳真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 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 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 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答案】C
【解析】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23重庆A真题】下图是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他将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得到红色粉末(HgO),他又把红色粉末放在另外容器里加强热,最终得出了空气成分的结论。
(1)若用煤块作火炉燃料,该燃料属于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_____,剩余气体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_____。
(3)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可生成初始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不可
(2)加热时间足够长,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五分之四
(3)2HgO2Hg+O2↑
【解析】(1)煤炭随着使用不断减少,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补充,因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加热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少了约五分之一,剩余气体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
(3)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可生成初始物质,其反应为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
考点三 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的一瓶氧气,要正放在桌面上)。
2、化学性质:
(1)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助燃性质。
(2)氧气与硫反应
原理:S+O2SO2。
现象: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硫在氧气里燃烧,在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目的:溶解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环境。
(3)氧气与木炭反应;
原理:C+O2CO2。
现象:空气中:发红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注意:木炭伸入瓶中时,要自上而下,缓慢伸入(目的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4)与铁丝反应;
原理:3Fe+2O2Fe3O4。
现象:空气中:变红热,不燃烧;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产黑色物质
注意:铁丝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在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棒(引燃);铁丝绕成螺旋状(预热未燃烧的的铁丝);在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生成物使集气瓶炸裂);燃着的铁丝不能接触瓶壁(防止炸裂瓶壁)。
【易错警示】
1.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分:实验现象是能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直接感知的;实验结论则需要通过理性分析得出。如果在描述中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则该描述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例如: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实验现象),生成氧化镁(通过分析产物得出的实验结论)。
2.氧气可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燃料。
1. 【2023天津真题】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 【2023河南真题】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硫粉B. 铁丝C. 镁条D. 木炭
【答案】B
【解析】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A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B符合题意;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为白色固体。C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无色气体。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2. 【2023四川凉山真题】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 O2B. 2OC. OD. O2-
【答案】A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化学符号O2。
故选A。
3. 【2023陕西真题】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C. 家用制氧机有的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得到较纯的氧气,该过程氧分子未发生变化
D. 实验室电解水制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答案】D
【解析】A、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选项正确;
C、家用制氧机有的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得到较纯的氧气,该反应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氧分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D、实验室电解水制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不正确。
故选D。
考点四 实验室制取氧气
1、选药品的条件:必须含有氧元素。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或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
如: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原理:2H2O2 2H2O + O2↑;
(2)装置: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法)。
(3)步骤: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后液);
(4)收集法:
、排水法: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何时开始收集: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5)验满: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6)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7)注意事项: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目的:便于排净空气)。
如: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1)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2)装置:固固加热,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法)
(3)步骤: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 2 \* GB3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3 \* GB3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 = 4 \* GB3 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5 \* GB3 ⑤加热药品:先预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 6 \* GB3 ⑥收集气体; = 7 \* GB3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4)收集法:
、排水法: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何时开始收集: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5)验满: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6)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7)注意事项:
= 1 \* GB3 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 2 \* GB3 ②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 3 \* GB3 ③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 4 \* GB3 ④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2、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包括加快或减慢)
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1. 【2023辽宁营口真题】下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
(2)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出现 时开始收集;当实验结束时 ,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炸裂试管;
(3)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2) 连续、均匀的气泡;将导管移出水面
(3)形成液封,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解析】(1)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2)用D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当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炸裂试管;
(3)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形成液封,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1. 【2023山西真题】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 )
A. 试管口应该倾斜B. 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C. 气泡连续放出时开始收集D. 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
【答案】D
【解析】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此选项错误;
B. 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此选项错误;
C.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是纯净的氧气,开始收集,此选项错误;
D. 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中会混有空气,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 【2023吉林真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加热高锰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过氧化氢,在加热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氯酸钾。
(1)任选一种方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明在图1中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
(3)图2是学生制作的简易供氧器。在供氧使用时,左瓶中可放置的药品是_______;
A. 高锰酸钾B.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C. 大理石和稀盐酸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猛
(4)简易供氧器的右瓶中需加入适量的水,水的一种作用是_______。
【答案】(1)或
或
(2)AC##AE
(3)D
(4)湿润氧气或观察氧气流速
【解析】(1)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在图1中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C或AE;
(3)图2是学生制作的简易供氧器。由于不需要加热,在供氧使用时,左瓶中可放置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故选D;
(4)简易供氧器的右瓶中需加入适量的水,水的一种作用是湿润氧气或观察氧气流速(根据气泡产生的速率)。
3. 【2023湖南长沙真题】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
(2)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可以选择D装置进行收集;
(4)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__________________时(填“开始有气泡放出”或“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答案】(1)长颈漏斗
(2)A
(3)大
(4)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故填:A;
(3)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D装置进行收集,故填:大;
(4)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因为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中混有试管中的空气,故填: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
1. 【2023黑龙江牡丹江真题】如果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故选:A。
2. 【2023甘肃金昌真题】今年春天,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天气。沙尘天气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 )
A. 二氧化碳B. 稀有气体C. 氮气D. 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D
【解析】依据空气质量日报表可知:目前记入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可吸入固体颗粒和臭氧;
答案:D。
3. 【2023湖南湘潭真题】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木炭B. 硫粉C. 红磷D. 铁丝
【答案】C
【解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此项不符合题意;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项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此项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可燃,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2023江苏扬州真题】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A. N2B. O2C. CO2D. H2O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符合题意;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是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含量较少,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2023云南真题】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无味B. 难溶于水C. 密度略小于空气D. 不支持燃烧
【答案】D
【解析】A、氮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氮气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氮气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6.【2023湖南长沙真题】 2023 年 5 月 30 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将三名航天员成功送入空间站。下列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硫D. 氦气
【答案】A
【解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符合题意;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D、氦气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2023湖北荆州真题】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
B. 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
D.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B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与大多数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氮气和镁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氮化镁,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氧气和有机物,故二氧化碳可以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2023广西壮族真题】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并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故选D。
9. 【2023北京真题】下图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1)①. 集气瓶 ②. (2)火星四射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为集气瓶;
制取氧气的反应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0. 【2023辽宁铁岭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到下列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可以选择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室制气体时,选择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
(3)实验时,装置B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_____。
(4)实验室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
【答案】(1) ①. (或) ②.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或液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合理即可)
(3)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4)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解析】(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要求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符合要求的药品有,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或)。
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可以选择装置D收集氧气。
(2)选择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所以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依据为: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或液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加热。
(3)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实验时,装置B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下。
(4)实验室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11. 【2023广西壮族真题】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时,表示氧气已收集满。
(4)选用装置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_(填字母序号)端通入。
【答案】(1)试管
(2)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
(3)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4)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b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
(3)装置A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加热的发生装置,制氧气所用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示氧气已收集满;
(4)选用装置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做出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试管内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b端通入。
1. 【2023湖南岳阳真题】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O2B. CO2C. HeD. N2
【答案】D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其中氮气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选D。
2. 【2023吉林真题】吉林雾凇,北国盛景。空气成分中与雾凇形成有关的是( )
A. 水蒸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
【答案】A
【解析】空气成分中与雾凇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固体的现象。
故选A。
3. 【2023重庆B真题】下列各组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之和最大的是( )
A. O2、H2OB. O2、CO2C. O2、N2D. N2、CO2
【答案】C
【解析】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则结合各选项,可知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之和最大,故选C。
4. 【2023湖南衡阳真题】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此气体可能是( )
A. 氧气B. 氮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则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氮气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2023湖南益阳真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各成分都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氮气的用途的是( )
A. 人工降雨B. 冷冻麻醉
C. 食品防腐D. 制造氮肥
【答案】A
【解析】A、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属于氮气的用途;
B、液态氮可用于冷冻麻醉,属于氮气的用途;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属于氮气的用途;
D、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制造氮肥,属于氮气的用途;
答案:A。
6.【2022河北中考】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 开发利用新能源B. 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 提高森林覆盖率D. 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答案】D
【解析】A、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A错误;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B错误;
C、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C错误;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能造成空气的污染,不能改善空气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7. 【2023湖南湘潭真题】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不符合题意;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符合题意。
故选D。
8. 【2023四川乐山真题】科学家通过“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器测得火星表面大气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星大气中的含量最高B. 火星大气中的含量高于空气
C. 火星大气不含稀有气体D. 火星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B
【解析】A、据图可知,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为2.7%,CO2的体积分数为95.3%。所以火星大气中CO2的含量最高。A不正确;
B、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03%,据图可知,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95.3%。所以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即火星大气中CO2的含量高于空气。B正确;
C、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等气体,据图可知,火星大气中氩气的体积分数为1.6%。所以火星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C不正确;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图可知,火星大气中不含有氧气,所以火星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9. 【2023广东广州真题】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D
【解析】A、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正确;
B、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正确;
C、二氧化硫和水、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随降水落下形成酸雨,二氧化硫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正确;
D、PM2.5是空气污染物,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错误;
故选D。
10.【2023广东真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及性质检验
i.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ii.用高锰酸钾制取O2,应选择上图中的发生装置__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iii.收集一瓶O2并进行性质检验。
【答案】(1)①. 锥形瓶 ②. A ③. ④. c ⑤.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1)i.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ii.用高锰酸钾制取O2,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i.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选c;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11. 【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某同学选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向装置中添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
(3)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用F装置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在燃烧停止后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_____,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1)A;
(2)气密性
(3)E
(4)澄清石灰水
【解析】(1)选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制取气体的装置中,在向装置中添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避免因更换仪器造成的药品浪费;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排空气法纯净,故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
(4)用F装置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在燃烧停止后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12. 【2023辽宁锦州真题】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选取B装置制取氧气,使用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C装置收集氧气,若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若选取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导管口______(选填“m”或“n”)端通入。
(3)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1) ①. 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②.
(2)①. 集气瓶未装满水(或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等合理即可) ②. n
(3)A
【解析】(1)B装置中用长颈漏斗加液时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用B装置为反应的发生装置时,需要反应药品为固体与液体的组合,且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则适合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刚出来的气体为装置中空气,不能收集,需要等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氧气,若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会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若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其中残留有空气,也会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装置为正放的万用瓶,则收集时CO2从n端进入,空气从m端排出;
(3)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则适合用A为反应的发生装置。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其它成分
体积分数
78%
21%
0.934%
0.034%
0.02%
操作
现象
结论
硫燃烧时,_____(填字母),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产生大量白烟
b.生成黑色固体
c.发出蓝紫色火焰
O2具有氧化性
集气瓶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原卷版docx、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原卷版docx、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十单元 酸和碱(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十单元酸和碱原卷版docx、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讲义第十单元酸和碱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