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2份,原卷版+解析版)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7 哺乳动物的运动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7 哺乳动物的运动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7哺乳动物的运动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7哺乳动物的运动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A.骨骼肌B.肌腱C.关节D.肱二头肌
2.进行攀岩运动前若没有做好热身及防护,就很容易出现脱臼使关节受伤,脱臼是指( )
A.②关节囊破损B.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脱出
C.③关节腔中缺少滑液D.⑤关节软骨磨损
3.如图是长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长骨的结构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骨密质,其中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B.②为骨松质,是骨干的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C.③内红骨髓变成黄骨髓后便永远失去造血功能
D.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作用的是④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4.青少年长期不注意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容易引起骨骼变形,原因是( )
A.有机物含量不到13,硬脆,弹性小
B.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相等
C.有机物含量超过13,柔韧,弹性大
D.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
5.如图用哑铃练习,是一种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方法。下列关于运动系统各结构特点及运动产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屈肘时,[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
B.[①]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C.关节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使[③]具有牢固性
D.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着关节运动
6.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B.
C.D.
7.你做屈肘动作时,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
8. 《洛神水赋》的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舞蹈动作的动力来自( )
A.骨B.神经C.关节D.骨骼肌
9.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运动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
①蝗虫 ②章鱼 ③袋鼠 ④狗 ⑤飞蛾 ⑥大象 ⑦海龟 ⑧马
A.①③⑦B.②④⑤C.③④⑤D.④⑥⑧
10.当你看到袋鼠妈妈带着“肚兜”里的小袋鼠运动时,你会被其奇特的运动方式所折服。袋鼠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
A.跳跃、 四肢B.跳跃、后肢
C.跳跃、前肢D.奔跑、后肢
11.动物都有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
①寻觅食物②躲避敌害③繁殖后代④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
12.蝗虫、青蛙、兔子都有着发达的后肢。下列叙述与这一事实无关的是( )
A.发达的后肢不利于它们的存活
B.发达的后肢更适应它们的跳跃运动
C.运动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
D.发达的后肢利于扩大它们的活动空间
13.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
②有利于动物获得更多的食物
③有利于动物有效地逃避敌害
④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以下有关动物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鹦鹉学舌是建立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的学习行为
B.动物的行为使动物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D.产卵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15.对如下图几种鸟类的行为,判断错误的是( )
A.图①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是防御行为
B.图②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
C.图③蜂鸟采食花蜜是取食行为
D.图④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后天学习行为
16.一些昆虫能分泌化学物质击退“敌人”。如叶蜂幼虫受到敌害,尤其是蚂蚁的威胁时,能分泌挥发性化学物质击退捕食者。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蜂幼虫分泌挥发性物质击退捕食者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
B.蚂蚁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之分
C.蚂蚁通过头部的触角感知叶蜂幼虫分泌的挥发性物质
D.叶蜂幼虫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与一些蝶蛾类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作用相似
17.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刚出生的小猪吃奶B.马戏团里的猴子打篮球
C.老鼠生来会打洞D.鸟的筑巢和育雏
18.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B.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C.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D.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19.阿尔卑斯狒狒等级社会中的首领是( )
A.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B.一个最占优势的雌狒狒
C.一个幼狒狒D.一个下级雄狒狒
20.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B.草原上的狼群围猎黄羊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
21.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较为合理的推测是( )
A.四种动物中乙最高等
B.四种动物中丁最高等
C.无法判断哪种动物比较高等
D.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22.下列关于动物的“语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各种行为
B.动物之间传递信息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C.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D.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23.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猴子吃野果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C.蚜虫吮吸植物汁液,能有效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D.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4.仿生技术的含义是( )
A.利用生物体内的物质,应用到科学领域中
B.模仿动物的动作,研制高科技含量的科学设备
C.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
D.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25.2019年11月东非地区爆发了70年来最严重的蝗虫灾害,在蝗灾治理方面,他们通过飞机在空中喷洒药剂毒杀蝗虫,取得一定效果。在我国治蝗历史上,山东省利用蝗虫天敌——中华雏蜂虻(昆虫,可将卵产于蝗虫卵块中)灭蝗;新疆等地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分类上,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足和触角都分节,这些特征使它的运动灵活,活动
范围更加广泛
B.利用蝗虫天敌——中华雏蜂虻灭蝗的实例是生物防治的办法
C.蝗虫一起取食一起迁移说明成群的蝗虫具备社会行为
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二、读图理解题
26.动物之所以能够奔跑、跳跃,活动自如,与关节有密切的关系,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接。 请根据所给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某同学听到“揉天阴穴”后做相应动作,包括以下步骤: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 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用相关数字排序)。运动时,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它主要是由 和
组成,另外运动还需要 系统的调 节以及其他系统的配合。
(2)观察图乙,当做眼保健操时,[ ]收缩,[ ]舒张,完成屈肘运动。
(3)观察图丙,关节很灵活,是因为[ ]和关节腔内的 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同时关节又很牢固,这与[ ]及附着在两侧的韧带有关。如果剧烈运动,关节头有可能会从[ ]
中滑脱出来,称为脱臼。
27.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狮子在追捕斑马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图②蜘蛛的运动方式是 。
(2)从动物行为的功能看,图①狮子的行为属于 行为,对于斑马来说此行为属于 行为。
(3)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图中②的行为属于 行为,③的行为属于 行为。图②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 决定的。图③这种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积累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
三、资料分析题
2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以为是天意而自杀。
材料二: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司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材料三: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结果表明,小白鼠经过了5次尝试,就学会了走迷宫;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1)材料一中,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看,利用了蚂蚁的 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应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
(2)由材料二判断,白蚁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不同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形成了一定的 ,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3)材料三中,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蚯蚓和小白鼠经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蚯蚓与小白鼠获得此行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同,说明动物越高等 更强,其中 (填“蚯蚓”或“小白鼠”)的学习能力更强。
四、实验探究题
29.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骨的特性与骨的成分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并对探究
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1)先选用羊骨进行煅烧,被煅烧掉的物质是 ,剩下的灰白色的物质是 。
(2)人的一生中,骨的成分在不同发育阶段会出现一定的变化,骨的特性也有所不同,如图为人的不同年龄阶段骨中某物质的含量变化:
①你推断这类物质是 。
②骨柔韧、弹性大、易变形的年龄是图中所示 阶段(填字母),因此此年龄人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③取相等质量的A、B、C三个阶段的骨充分煅烧后,剩余物重量最多的是 阶段(填字母)的骨。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在公共汽车上提倡要给老年人让座的原因是 。
(4)再选用鱼骨进行“骨的脱钙”实验,
①实验前称质量为6克,实验后称质量为2克,证明了骨中含约占总质量 的是有机物。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浸泡过的骨易折断
B.盐酸的作用是去除骨中有机物
C.实验目的是检验骨具有柔韧性
D.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氧气
30.实验探究
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设计了“小鼠走迷宫”的实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在迷宫出口处放一些小鼠喜欢的食物。将小鼠放在迷宫入口,记录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分别用A、B、C三只大小相等、生长情况相同的小鼠做实验,每只小鼠做三次实验),实验装置及结果如下: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 法。
(2)在实验前应对小鼠进行 处理,实验时小鼠才会积极取食,方便观察;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更 (填“不利于”或“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该同学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4)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小鼠走迷宫的次数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要的时间逐渐 ,该实验数据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5)若小鼠在走完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作为奖励,则小鼠已经获得的走迷宫取食的行为 (填“会”或“不会”)消退。
(6)若把小鼠换成蚯蚓,发现蚯蚓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食物,则可得出结论:生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
五、综合应用题
31.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讲述了一只猫和一只老鼠的故事,十分有趣.那么猫和老鼠在自然界中的关系你又了解多少呢?请思考:
(1)猫吃老鼠,老鼠吃庄稼,它们之间构成 关系.假如猫、老鼠和庄稼构成的食物链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猫的数量大量减少,老鼠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 .
(2)猫和老鼠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 和 ,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动物
甲
乙
丙
丁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与错误”次数
75
158
32
6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小鼠
5分57秒
4分32秒
2分09秒
B小鼠
4分29秒
3分12秒
1分41秒
C小鼠
7分52秒
5分34秒
2分25秒
平均值
6分06秒
4分26秒
2分05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7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原卷版),共6页。
这是一份【2024会考】初中生物 专题17 哺乳动物的运动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练习(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7哺乳动物的运动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习题精练-省心备考2024年会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7哺乳动物的运动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习题精练-省心备考2024年会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7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精练,文件包含专题17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试卷版docx、专题17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