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2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出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75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和Ⅱ卷答案应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一、单选题
    1.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与台湾岛距离较近,岛上风景优美,岛屿沿海海岸地貌广布。下图为平潭岛西北部海域的花岗岩石柱“半洋石帆”景观。平潭岛“半洋石帆”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地壳抬升—岩浆活动—冷却凝固—海水侵蚀
    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一海水侵蚀
    C.地壳抬升—海水侵蚀—岩浆活动—冷却凝固
    D.岩浆活动—冷却凝固—海水侵蚀—地壳抬升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是我国温带干旱区中位置最偏东的一片区域,降水较少,乌兰布和沙漠东临黄河,在沿河地区,由于沙漠密集、地形平坦,强劲的冬季风挟带流沙进入黄河,致使河床淤积抬升,流速减慢。下图为乌兰布和沙漠沿河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上图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有( )
    A.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风力侵蚀D.冰川堆积 流水堆积
    3.河床抬高速度最快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雅典娜神庙(Temple f Athena Nike)又名雅典娜胜利神庙,也称为无翼胜利女神庙,位于卫城山上。神庙呈长方形,全部用晶莹洁白的大理石砌成。左图:雅典娜神庙。右图:岩石圆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按照岩石的成因,与大理石属于同一类型的岩石是( )
    A.石灰岩 B.片麻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岩浆只能来源于地壳B.变质岩不能转化为沉积岩
    C.石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D.沉积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属于内力作用
    6.云南腾冲地质年代史曾发生过激烈的火山活动。这里到外可见多孔而轻的浮岩,浮岩属于( )
    A.甲B.乙C.丙D.丁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正确的是( )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②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在所有数字中②形成最晚D.岩层⑤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③
    8.下列有关图中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正确的是( )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D.d地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开发
    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9.图示河道的演化顺序应该是( )
    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丁 C.丁甲丙乙 D.丁丙甲乙
    10.河流截弯取直后有利于( )
    A.减小河流流速B.减弱洪水泛滥
    C.增加航运距离D.扩大河流面积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日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B.6日冷暖气团相遇,产生连续性降水
    C.8日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D.9日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
    根据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以了解大气运动和天气状况。下图为某日新西兰及附近海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日控制新西兰中北部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
    14.图示时刻,新西兰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是( )
    A.寒潮天气B.阴雨天气C.台风天气D.晴朗天气
    15.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M、N为脊线或槽线。根据M、N两侧气流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 )
    A.M为槽线、冷锋B.N为槽线、冷锋
    C.M为脊线、暖锋D.N为脊线、暖锋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想要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合作完成平面图绘制和模型构建。下图示意该小组成员绘制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半球是( )
    A.东半球B.西半球 C.南半球D.北半球
    17.该成员绘制的风带及其风向正确的是( )
    A.东北信风带对应A-是东北风B.盛行西风带对应B-是西南风
    C.极地东风带对应C-是东南风D.盛行西风带对应A-是西北风
    18.图中气压带( )
    A.甲和乙控制下多晴朗天气B.乙和丙的成因是动力因素
    C.甲和丙附近海域风力强劲D.在各纬度位置始终不变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布图,商丘古城即坐落于此。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图
    (1)简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6分)。
    (2)描述从洛阳北至商丘一线黄河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和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8分)。
    (3)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河流冲积平原为古城的建立提供的有利条件(8分)。
    20.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中①、②处气候类型名称及特征,说出②地气候的成因。(6分)
    (2)指出③处气候类型名称,说明气压带、风带对③地气候的影响。(6分)
    (3)说出非洲南、北半球地中海气候类型分布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6分)
    (4)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大规模减少,这对全球气候有何影响?请为保护热带雨林提出具体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半洋石帆”景观由花岗岩石柱组成,花岗岩和岩浆活动有关,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坚硬的花岗岩,后经历地壳抬升,表层岩石接受侵蚀,花岗岩坚硬不易被侵蚀,出露地表,海水不断的侵蚀周边岩石,最后剩下花岗岩。故其形成过程为岩浆活动—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一海水侵蚀,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A 3.D
    【解析】2.图中景观为乌兰布和沙漠沿河景观,沙漠中的沙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而河床的堆积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A正确。图中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而非侵蚀作用,排除B;图中没有冰川侵蚀的迹象,排除C;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没有冰川堆积作用,排除D。故选A。
    3.由题中信息获知,由于沙漠密集、地形平坦,强劲的冬季风挟带流沙进入黄河,致使河床淤积抬升,流速减慢。说明冬季风的风力堆积是促使河床抬升的重要原因,D正确。春季虽然也有风沙,但风力相对冬季较弱,且河流水量开始增加,对河床的淤积作用不如冬季明显,排除A;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对河床有一定的冲刷作用,不利于河床抬高,排除B;秋季风力相对减弱,河流水量也较大,河床抬高速度不如冬季快,排除C。故选D。
    【点睛】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主要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4.B 5.C 6.C
    【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理石、片麻岩为变质岩。玄武岩、花岗岩为岩浆岩。石灰岩为沉积岩。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可以转化为沉积岩,B错误;沉积物经固结成岩过程变成沉积岩,属于外力作用,D错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由珊瑚虫等遗体堆积形成的,一般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C正确。故选C。
    6.浮岩属于岩浆岩。图中丁位于上地幔上部,丁应为岩浆,岩浆指向丙,则丙为岩浆岩,C正确,D错误;固结成岩作用指向甲,甲为沉积岩,A错误;沉积岩和岩浆岩均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因此乙为变质岩,B错误。故选C。
    【点睛】不同类型岩石的特征岩浆岩:①构造特征: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水分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②冷凝特征: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沉积岩:①层理构造显著;②常含古代生物遗迹,即生物化石。变质岩:①有的具有片理(片状)构造,如片岩;②有的呈片麻构造(未形成片状),岩石断面上可看到各种矿物成带状或条状等,如花岗片麻岩;③有的呈板状构造,颗粒极小,肉眼难辨,如板岩。
    7.D 8.D
    【解析】7.地层②出现了错位,说明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②,A错误。③为变质岩,受变质作用形成,④为岩浆岩,是岩浆上升冷凝作用形成,因此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B错误。⑤的形成时间比④③②⑥晚,因此,在所有数字中②形成不是最晚的,C错误,D正确,故选D。
    8.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向斜才是良好的储水构造,A错误;b地为喷出型岩浆岩,而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B错误;c地为断层,不稳定且漏水,不适宜建坝蓄水,C错误;d地为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丰富,可供开发,D正确。故选D。
    【点睛】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9.D 10.B
    【解析】9.在平直的河道上发育河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凹岸更凹,凸岸更凸,形成丁;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丙右侧率先形成牛轭湖;重复上述过程,有更多的河道相连,形成甲图;最终形成多处牛轭湖,形成乙图。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水流速度增加,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泛滥,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C不符合题意;河流截弯取直后,与天然河道相比,河流面积缩小,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牛轭湖的形成过程:1、河流摆动形成弯曲;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3、河曲愈来愈弯;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11.A 12.C
    【解析】1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5日),天气晴朗、气温较高;过境时(6、7日);天气转阴、气温降低;过境后(8、9日),天气转晴,气温降低,因而可判断出该天气系统为冷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冷锋过境前(5日),该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A错误;过境时(6、7日)气压升高,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B错误;过境后(8、9日)该地由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转晴,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冷锋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降水主要在锋后;过境后,往往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的寒潮、沙尘暴天气。
    13.B 14.D
    【解析】13.读图,新西兰中北部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为高压中心,应为反气旋,A错误,B正确;控制其中北部的反气旋向外辐散气流,不易形成锋面系统,CD错误。故选B。
    14.读图,新西兰中部和北部在高压控制下,南部受高压脊影响,以晴朗天气为主,D正确,B错误;寒潮一般由冷锋造成,台风由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热带低压)发展而来,AC错误。故选D。
    【点睛】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是受不同天气系统控制或处于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部位。锋面系统和低压过境一般会带来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过境天气晴朗。
    15.A
    【详解】从图中风向标可知,风大体吹向虚线,说明虚线为气压低值区,M、N都应该为槽线,若是脊线,风向应背离虚线,CD错误;从风向可推知该地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位于北半球,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锋面气旋,西侧槽线为偏北风冷空气主动移向偏南风暖空气,为冷锋;东侧槽线为偏南风暖空气主动移向偏北风冷空气,为暖锋,A正确,B错误。故选A。
    16.C 17.C 18.B
    【解析】16.根据图中各风带所处纬度高低判断,图中A、B、C分别表示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其中中纬西风带的风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图中中纬西风带中的风呈顺时针方向,表明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则该半球为南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根据前一题分析可知,图中A、B、C分别表示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图示半球为南半球,则它们的风向分别是东南风、西北风、东南风,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根据图中各气压带所处纬度位置判断,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甲)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易形成云雨天气,A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丙)分别是重力下沉和辐合上升形成,两者的成因均是动力因素,B正确;赤道低气压带(甲)控制下,垂直上升气流为主,水平气流较弱,多无风带,因此甲附近海域风力并不强劲,C错误;图中气压带会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而南北移动,并不是纬度位置始终不变化,D错误。故选B。
    【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30°附近、60°附近、90°附近分别分布着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低纬度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相应风带风向关于赤道对称,如南、北半球低纬信风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西南风,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
    19.(1)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水中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沉积厚度逐渐变薄。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搬运能力逐渐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越靠近冲积扇外缘,沉积物质越少。
    (3)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分析】本题以黄河冲积扇以及冲积扇剖面图为材料,主要涉及冲积扇的成因、冲积扇颗粒物特征以及城市区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图片信息提取、区域分析以及地理知识整合分析调用的能力,主要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河水的搬运能力较强,水中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河道变得开阔,河水水流速度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从洛阳北至商丘一线为黄河冲积扇,所以其沉积物颗粒从洛阳北至商丘越来越小,沉积厚度逐渐变薄。原因:当黄河水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河道变得开阔,河水水流速度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越靠近扇顶,沉积物越多,沉积厚度越大,越靠近扇顶,沉积物越少,沉积厚度越小。
    (3)河流冲积平原,靠近河流且地下水水位较高,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冲积扇平原靠近河道,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便于耕作,农产品丰富;冲积平原靠近河流,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水产品等。
    20.(1)①、②两处均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地气候的成因:纬度位置较低,全年高温;位于岛屿的东部,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位置,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风在大陆东岸,为迎岸风,携带丰富水汽。
    (2)③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式气候。南半球的夏半年(1月)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南半球的冬季(7月)该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差异:北半球沿地中海南岸呈条状分布,跨越经度较多,面积较大;南半球主要集中分布在非洲南端,面积较小。 原因:非洲在30°N—40°N陆地面积较大,而南半球在该纬度范围面积较小。
    (4)全球变暖。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分析】本题目以非洲为背景材料,考查气候类型、热带雨林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①处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地处刚果盆地,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处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地气候的成因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位置较低,全年高温;位于岛屿的东部,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位置,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沛水汽;风沿着地形抬升的过程中,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③地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南半球的夏半年(1月)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南半球的冬季(7月)该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带来充沛水汽,降水较多,气候温和多雨。
    (3)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形成了地中海气候。非洲南、北半球地中海气候类型分布差异明显。据图可知,非洲在30°N~ 40°N陆地面积较大,东西较长,因此地中海气候在北半球沿地中海南岸呈条状分布,跨越经度较多,气候分布面积较大;而南半球在该纬度范围面积较小,东西较窄,所以地中海气候在南半球主要集中分布在非洲南端,气候分布的面积较小。
    (4)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大规模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导致全球变暖。保护热带雨林具体措施:要适当控制雨林的砍伐;对当地的热带雨林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这样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B
    C
    C
    D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B
    D
    A
    C
    C
    B


    相关试卷

    内蒙古霍林通辽市郭勒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霍林通辽市郭勒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图中地物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地构造地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附参考答案),文件包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pdf、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