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ml⋅L⁻¹、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仪器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不会用到的是
A. 温度计 B. 玻璃搅拌器 C. 秒表 D. 量筒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量热计直接测定
C. 物质的内能与温度和压强无关
D. 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3. 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铁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1表示
B. 图1 表示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C. 图1、图2中化学反应的焓变 △H=E₂-E₁kJ⋅ml⁻¹=b-akJ⋅ml⁻¹
D. 图2可以表示反应 2N₂O₅g=4NO₂g+O₂g△H>0的能量变化
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表示燃烧热的是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发进行的反应均是熵增反应
B. 蔗糖在水中溶解是一个自发过程
C. NaHCO₃受热分解过程: △S<0
D. 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6.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反应 NOg+O₃g⇌O₂g+NO₂gΔH<0,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的颜色变浅
B. 新制氯水应放在阴暗低温处保存
C. 合成氨的过程中及时分离出氨气
D. 反应 COg+NO₂g⇌CO₂g+NOg△H<0,达到化学平衡后,减小容器体积,体系的颜色加深
7.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4NH₃g+5O₂g⇌4NOg+6H₂Og
已知NH₃(g)、O₂(g)、NO(g)、H₂O(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 0.4ml⋅L⁻¹、0.8ml⋅L⁻¹、 0.2ml⋅L⁻¹,0.8ml⋅L⁻¹,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为
A.cNH₃=0.5ml⋅L⁻¹ B.cH₂O=1.3ml⋅L⁻¹
C.cNH₃+cNO=0.6ml⋅L⁻¹ D.cO₂=1.05ml⋅L⁻¹
8. 下列措施能增大氨水中NH₃·H₂O 电离程度的是
A. 加入NH₄Cl固体 B. 通入一定量的NH₃
C. 加入少量冰醋酸 D. 加入少量NaOH固体
9. 在SO₂的饱和溶液中H₂SO₃达到电离平衡的标志是
A.cHSO3-=cSO32- B. 溶液中无H₂SO₃分子
C. c(HSO₃)不再变化 D. 溶液中 H2SO3、HSO3-=SO32-共存
10. 已知H₂与ICl的反应分两步完成:
H₂(g)+ICl(g)⇌HCl(g)+HI(g) ΔH₁<0
HIg+IClg⇌I₂g+HClg△H₂<0
且 △H₁>△H₂, 下列图像最符合上述反应历程的是
11.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Fe³⁺ + 3SCN⁻ ⇌ Fe(SCN)₃)
(浅黄色) (无色) (红色)
B. 探究温度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解速率的影响
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2NO₂(g)(红棕色)═N₂O₄(g)(无色))
D.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₂(g)(红棕色)═N₂O₄(g)(无色))
12.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g) 和H₂O(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ΔH。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随着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点: v(正)>v(逆)
B. 该反应的△H >0
C. c点时CO的转化率最大
D. a、b、 c、d四点对应的压强: c>d>b>a
13. 在硫酸工业中,通过如下反应使SO₂转化为SO₃:
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₂的转化率如下表所示。则: SO₂发生催化氧化反应适宜的温度和压强分别是
A. 450℃5 MPa B. 550℃5MPa
C. 550℃10 MPa D. 450℃0.1 MPa
14. 已知在25℃、1.01×10⁵Pa下, 1ml NH₃生成H₂(g)和N₂(g)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气态氨,乙为液态氨
B. 甲、 乙、丙、丁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丙>丁>乙>甲
C. 由图中数据可得出: N₂g+3H₂g=2NH₃l△H=-90kJ⋅ml⁻¹
D. 形成1ml NH₃(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 1172kJ的能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15分)
羰基硫(COS)是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害虫和真菌的危害。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O与H₂S发生反应:
COg+H₂Sg⇐COSg+H₂g
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平衡移动情况和物理量变化情况如何变化? 请分别用“向正反应方向” “向逆反应方向” “不”分析判断平衡移动情况;用“增大” “减小” “不变”分析判断物理量变化情况:
(1) 保持容器温度和体积不变,增加H₂S的浓度,平衡 移动; 加入少量 He,平衡 移动。
(2) 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加入少量 He,平衡 移动,H₂S(g)的化学反应速率 。
(3)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 移动,平衡常数 K ,反应热△H 。
(4) 在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 ,CO的转化率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 。
(5) 保持容器温度和体积不变, 再加入2mlCO和2mlH₂S, 平衡 移动,H₂(g)的化学反应速率 ,平衡后COS的体积分数 。
(6) 加入适量的正催化剂,逆反应速率 ,平衡 移动。
16.(15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原理及方案为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₃)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
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已知:IO₃的氧化性随着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 V₁=,V₂=。
(2) 实验①、②、③中出现蓝色的时间t₁、t₂、t₃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 实验①②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③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 该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发生以下四个反应:
I.IO3-+SO32-=IO2-+SO42- (反应速率慢) II.IO2-+2SO32-=I-+2SO42- (反应速率快)
III.5I-+IO3-+6H+=3I2+3H2O (反应速率较快)
IV.I2+SO32-+H2O=2I-+SO42-+2H+ (反应速率快)
根据上述反应推测该反应总的反应速率由反应 (填序号) 决定。从上述四个反应可以看出必须在 (填离子符号)消耗完时才会有淀粉变蓝的现象产生。理论上实验④最终 (填“能”或“不能”) 看到溶液显蓝色,判断理由是 。
(5) 若将碘酸钾(KIO₃)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合,也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原理为 2IO3-+5HSO3-=I2+5SO42-+3H++H2O。 实验发现开始时反应缓慢,随后反应速率“急增”,最后又逐渐减慢,则关于该化学反应速率“急增”的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
17. (15分)
现有下列物质:
① Ba(OH)₂② BaCO₃③蔗糖④ Na2S ⑤H₂C₂O₄⑥镁条⑦盐酸 ⑧KOH溶液⑨ HClO⑩NH₃⋅H₂O
部分物质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物质中是强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下同) ,能导电的有 。
2H₂C₂O₄,是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3) 已知25℃时, 溶质为HClO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 cHClO=cClO⁻, 则溶液中 cH⁺=将 0.01ml⋅L⁻¹的HClO 溶液加水稀释 10 倍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氢离子的浓度 , cClO-cHClO的值 , 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 。
(4) 25℃, 101kPa时用⑦和⑩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lH₂O时,放出的热量 (填“>” “<”或“=”) 57.3kJ, 理由是 。
18. (13分)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如CO₂、 CO、CH₄等) 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忽略其他副反应) :
①CO₂g+H₂g⇌COg+H₂Og △H₁=+41.2kJ·ml⁻¹ K₁
②COg+2H₂g⇌CH₃OHg △H₂=-90.6kJ⋅ml⁻¹ K₂
③CO₂g+BH₂g⇐CH₃OHg+H₂Og△H₃ K₃
则 △H₃=,,平衡常数. K₃=(用K₁、K₂表示) 。反应③△S 0(填“>”或“<”) ,反应②的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 K₂=。
(2)100 bar(1MPa=10 bar)时, 将2ml CO₂和6ml H₂投入5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CO₂的转化率、CO及CH₃OH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Ⅰ,使用活性镓镍催化剂时CH₃OH的时空收率(CH₃OH的时空收率表示在1ml催化剂表面生成CH₃OH的平均速率)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Ⅱ:
i . 从反应开始到B 点用时t min, 则0-t min 时间内CO₂的消耗速率t
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
A. H₂的平衡转化率始终低于 CO₂
B. 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工业生产CH₃OH
C.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为提高CH₃OH的生成速率可加入选择性高的催化剂
D. 在200℃-400℃范围内, 温度升高, H₂O的平衡产量一直增大
iii. 图Ⅰ中在100℃-320℃范围内, CO₂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 图Ⅱ中温度高于300℃时,CH₃OH的时空收率迅速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CACDB 6-10DDCCA 11-14BAD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注意:1. 本试卷中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此评分标准酌情给分。
2. 方程式未写条件或条件不完全、不写“↓”或“↑”均扣一分,不配平不得分。
15. (每空1分, 共15分)
(1) 向正反应方向 不
(2)不 减小
(3) 向逆反应方向 减小 不变
(4) 不变 不变 增大
(5) 向正反应方向 增大 不变
(6) 增大 不
16. (除标注外, 每空2分, 共15分)
(1)40(1分) 10 (1分)
2t₁>t₂>t₃
(3) 温度 (1分) 浓度 (1分)
(4) I (1分) SO32- 不能
过量的SO²⁻刚好将生成的碘单质反应完全
(5) 氢离子浓度增大,使IO₃氧化性增强,加快了反应速率
17. (除标注外, 每空2分, 共15分)
(1) ①②④ ⑥⑦⑧(以上两空答全给2分,答对2个给1分,见错不给分)
2H2C2O4⇌HC2O4-+H++H+、HC2O4-⇌C2O42-+H+( 1个1分)
34.0×10⁻⁸ml⋅L⁻¹(无单位扣1分)
增大 (1分) 减小 (1分) 增大(1分) 不变(1分)
(4) < (1分) NH₃·H₂O为弱碱, 电离吸热
18. (除标注外, 每空2分, 共13分)
1-49.4kJ⋅ml⁻¹ (无单位扣1分) K₁·K₂(1分) <(1分)
cCH3OHcCO⋅c2H2 (1分)
⋅L-1⋅min-1 (无单位扣1分)
ii. AC (答对1个给1分, 见错不给分)
iii.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 反应③是放热反应, 温度升高反应①正向移动的程度小于反应③逆向移动的程度,使CO₂平衡转化率减小的程度大于反应使CO₂平衡转化率增大的程度温度高于 300℃时,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温度/℃
不同压强下的转化率/%
0.1 MPa
0.5MPa
l MPa
5 MPa
10 MPa
450
97.5
98.9
99.2
99.6
99.7
550
85.6
92.9
94.9
97.7
98.3
实验编号
0.01 ml·L⁻¹ KIO₃酸性溶液 (含淀粉) 的体积/mL
0.01 ml·L⁻¹ Na₂SO₃溶液的体积/mL
水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出现蓝色的时间/s
①
5
5
V₁
5
t₁
②
5
5
40
25
t₂
③
5
V₂
35
25
t₃
④
5
15
30
25
t₄
Kal
Ka2
H₂C₂O₄
5.9×10⁻²
6.4×10⁻⁵
HClO
4.0×10⁻⁸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已知, 如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3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3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