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378724/0-17315589081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378724/0-17315589081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378724/0-17315589081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图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与轻轻拨动橡皮筋相比,用力拨动橡皮筋后,它的振动幅度( )
A.变小了B.没有变化C.变大了
2.(3分)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 )的作用。
A.鼓膜B.耳道C.耳郭
3.(3分)下列关于耳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
A.耳郭收集声波
B.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听小骨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4.(3分)如图,轻轻敲击杯口,声音最高的是( )
A.AB.BC.C
5.(3分)按人们生活习惯,食物可以分为( )
A.生食 熟食 植物类食物 动物类食物
B.粮食 蔬菜 水果 调味品
C.荤食 素食 主食 副食
6.(3分)吸气时,空气依次经过呼吸器官是( )
A.肺→气管→鼻子或口腔B.鼻子或口腔→气管→肺
C.气管→鼻子或口腔→肺
7.(3分)下列有关声音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只朝着一个方向传播
8.(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C.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9.(3分)把手放在胸部肋骨上感受“吸气、呼气”,吸气时胸腔( )
A.不变B.扩张C.收缩
10.(3分)如图中把泡沫小球紧贴音叉,敲击音叉后,泡沫小球会( )
A.紧贴音叉
B.反复跳动
C.跳动一次后马上紧贴音叉
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B.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12.(3分)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发声物体在( )
A.振动B.拉伸
C.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13.(3分)下面的音符中,( )是最高音。
A.6B.7C.1
14.(3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V,人感染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等。严重时,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①公众场合佩戴口罩。②勤洗手。③多通风。以上措施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
15.(3分)声音我们可以( )
A.看到的B.摸得到
C.感受到(听到)
16.(3分)把一盆清水摆在桌上,用两块石头在水中互相撞击,我们能听到石头互相撞击的声音,声音是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A.空气和石头B.水和石头
C.空气和水
17.(3分)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抓挠桌面,这样听到的声音与不贴近桌面的( )
A.声音更强B.声音更弱
C.没什么变化
18.(3分)弹奏小提琴,首先要定弦,也就是调节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强弱B.振幅C.高低
19.(3分)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
20.(3分)以下声音中,( )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
A.雷声B.老师的讲课声
C.雨声
二、填空题
21.(3分)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同一把尺子时,发出声音的 不同(强弱/高低);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短不同的尺子时,发出声音的 不同(强弱/高低)。
22.(3分)人体的运动量越大,需要消耗掉氧气 ,人的呼吸就会 。
23.(3分)通过分析探讨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运动都会我们的呼吸次数 ,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是有 的。
24.(3分)小强在远处朝着小明喊“喂”,“喂”是由喉咙里的 振动发出的。小明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他听到的声音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
25.(3分)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即便两个人离得很近说话,也听不见彼此说话的声音(不借助其他设备)。
26.(3分)如图人体呼吸系统模型,气球皮往下拉时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气球皮往上推时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
27.(3分)音高的单位是 ,它表示 。
28.(3分) 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 的一个指标。
29.(3分)人的耳朵可以分为 、 和 三个部分。
30.(3分)“隔墙有耳”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
三、判断题
31.(3分)我们能不时地听到外界发出的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32.(3分)我们拍球时,虽然能听见声音,但看不见球面或地面的振动,因此拍球发声时不振动。
33.(3分)调松二胡的弦能使它的音量增大。
34.(3分)—呼一吸算两次呼吸。
35.(3分)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是一样的。
36.(3分)西红柿既可生吃也可熟吃,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37.(3分)振动的橡皮筋能产生声音,如果橡皮筋停止振动,则不再发出声音。
38.(3分)氧气既是维持我们生命必需的物质,也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
39.(3分)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40.(3分)耳郭能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
四、图示题
41.观察如图,完成下面各题。
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通过实验得知,声音能在 和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五、实验题
42.下面是一根橡皮筋的音量变化实验数据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各题。
(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幅度就越 ,听到的声音就越 。
(2)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持续的时间就越 ,听到的声音持续的时间就越 。
43.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变化规律。
(1)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的规律是低→高。
(2)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的规律是低→高。
(3)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空气的振动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按照音调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
(4)通过以上实验,总结发现:
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越 ,发出声音越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越 ,发出的声音越 。
44.模拟呼吸运动。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图中对应的括号里填入模拟的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名称(填序号)
A.肺
B.气管
C.膈肌
D.胸廓
(2)如图1,当用手往上顶橡皮膜时,小气球的状态是 ;如图2,拉下橡皮膜时,小气球的状态是 。
A.膨胀
B.变瘪
C.没有变化
(3)图1模拟的是 过程,图2表示的是 过程。
A.消化
B.呼气
C.吸气
(4)呼吸时空气进入人体的起始部位是 ,空气不经过的部位是 。
A.鼻腔或口腔
B.气管
C.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四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与轻轻拨动橡皮筋相比,用力拨动橡皮筋后,它的振动幅度( )
A.变小了B.没有变化C.变大了
【解答】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的振动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的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所以,与轻轻拨动橡皮筋相比,用力拨动橡皮筋后,它的振动幅度变大了。
故选:C。
2.(3分)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 )的作用。
A.鼓膜B.耳道C.耳郭
【解答】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变大,因为声音传播时声波撞击手后会发生漫反射之类的,从而增大到达耳朵时声音的响度,道理和回声一样(在短距离内),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耳郭的作用。
故选:C。
3.(3分)下列关于耳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
A.耳郭收集声波
B.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听小骨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解答】A、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A的说法正确。
B、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将外界的声波传入内耳。鼓膜的作用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的说法正确。
C、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C的说法错误。
故选:C。
4.(3分)如图,轻轻敲击杯口,声音最高的是( )
A.AB.BC.C
【解答】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图中杯子中的水量不同,敲击时,水量越多的杯子,振动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水量越少的杯子,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因此,图中杯子A声音最低,杯子C声音最高。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故选:C。
5.(3分)按人们生活习惯,食物可以分为( )
A.生食 熟食 植物类食物 动物类食物
B.粮食 蔬菜 水果 调味品
C.荤食 素食 主食 副食
【解答】生活中我们常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也可按食物来源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根据食用方法分为生食食物和熟食食物。按照人们的生活习惯,通常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荤食和素食。
故选:C。
6.(3分)吸气时,空气依次经过呼吸器官是( )
A.肺→气管→鼻子或口腔B.鼻子或口腔→气管→肺
C.气管→鼻子或口腔→肺
【解答】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吸气时,气体经过的器官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故选:B。
7.(3分)下列有关声音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只朝着一个方向传播
【解答】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如果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不能听到声音。A的说法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的说法正确。
C、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C的说法错误。
故选:B。
8.(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C.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解答】A.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并不是所有声音人都能听到,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立即停止,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只要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故C正确。
故选:C。
9.(3分)把手放在胸部肋骨上感受“吸气、呼气”,吸气时胸腔( )
A.不变B.扩张C.收缩
【解答】我们吸气时,胸廓上下径增大,胸腔舒张,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完成吸气。我们呼气时,胸廓上下径减小,胸腔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完成呼气。
故选:B。
10.(3分)如图中把泡沫小球紧贴音叉,敲击音叉后,泡沫小球会( )
A.紧贴音叉
B.反复跳动
C.跳动一次后马上紧贴音叉
【解答】敲击音叉后,音叉会发生振动,产生声音,如图中把泡沫小球紧贴音叉,泡沫小球会因音叉的振动击打,而反复跳动。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故选:B。
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B.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解答】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故选:C。
12.(3分)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发声物体在( )
A.振动B.拉伸
C.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发声物体在振动。
故选:A。
13.(3分)下面的音符中,( )是最高音。
A.6B.7C.1
【解答】音符中1234567的音调是越来越高,7是最高音,
故选:B。
14.(3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V,人感染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等。严重时,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①公众场合佩戴口罩。②勤洗手。③多通风。以上措施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
【解答】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交叉感染等方式来实现。疫情期间,我们要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勤洗手,室内常开窗通风,居家不外出,出门戴口罩,外出回来要洗手消毒,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少聚集等。故A①②③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15.(3分)声音我们可以( )
A.看到的B.摸得到
C.感受到(听到)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
故选:C。
16.(3分)把一盆清水摆在桌上,用两块石头在水中互相撞击,我们能听到石头互相撞击的声音,声音是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A.空气和石头B.水和石头
C.空气和水
【解答】根据声音传播的认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所以能够听到水里石块相击的声音,声音是通过空气和水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故选:C。
17.(3分)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抓挠桌面,这样听到的声音与不贴近桌面的( )
A.声音更强B.声音更弱
C.没什么变化
【解答】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抓挠桌面,这样听到的声音与不贴近桌面的声音更强。因为贴在桌面上是通过固体传播声音,不贴近桌面是通过气体传播声音,所以用手抓挠桌面,这样听到的声音与不贴近桌面的声音更强。
故选:A。
18.(3分)弹奏小提琴,首先要定弦,也就是调节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强弱B.振幅C.高低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快慢有关。小提琴在使用前,乐师常会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琴弦越紧,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定弦”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高低。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19.(3分)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
【解答】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棉线传播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20.(3分)以下声音中,( )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
A.雷声B.老师的讲课声
C.雨声
【解答】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周围的声音根据产生途径的不同,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老师的讲课声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AC属于来自自然界的声音。
故选:B。
二、填空题
21.(3分)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同一把尺子时,发出声音的 强弱 不同(强弱/高低);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短不同的尺子时,发出声音的 高低 不同(强弱/高低)。
【解答】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同一把尺子时,发出声音的强弱不同。用大力拨动,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用小力拨动,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短不同的尺子时,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
故答案为:强弱;高低。
22.(3分)人体的运动量越大,需要消耗掉氧气 多 ,人的呼吸就会 急促 。
【解答】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氧气越多,肺的呼吸就会急促。
故答案为:多;急促。
23.(3分)通过分析探讨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运动都会我们的呼吸次数 增加 ,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是有 益 的。
【解答】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运动都会使我们的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益的。
故答案为:增加;益。
24.(3分)小强在远处朝着小明喊“喂”,“喂”是由喉咙里的 声带 振动发出的。小明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他听到的声音会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一种波,向四面八方传播。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小强在远处朝着小明喊“喂”,“喂”是由喉咙里的声带振动发出的。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小明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他听到的声音会增大,这是因为手掌增强耳郭的作用,收集更多的声波。
故答案为:声带;增大。
25.(3分) 空气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即便两个人离得很近说话,也听不见彼此说话的声音(不借助其他设备)。
【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即便两个人离得很近说话,也听不见彼此说话的声音。
故答案为:空气。
26.(3分)如图人体呼吸系统模型,气球皮往下拉时模拟的是 吸气 (填“吸气”或“呼气”);气球皮往上推时模拟的是 呼气 (填“吸气”或“呼气”)。
【解答】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当我们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制作肺的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实验中,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把“膈肌”往下拉时“胸腔”扩张,气球会变大,模拟的是吸气动作;把“膈肌”往上按时“胸腔”收缩,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呼气动作。
故答案为:吸气;呼气。
27.(3分)音高的单位是 Hz ,它表示 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
【解答】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高越小。音高的单位符号是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故答案为:Hz;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28.(3分) 肺活量 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 健康 的一个指标。
【解答】肺活量是指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故答案为:肺活量;健康。
29.(3分)人的耳朵可以分为 外耳 、 中耳 和 内耳 三个部分。
【解答】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外耳的作用是收集声波,中耳和内耳在人的头里面。
故答案为:外耳;中耳,内耳。
30.(3分)“隔墙有耳”是因为 固体 能传播声音。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 固体 能传播声音。
【解答】“隔墙有耳”是因为固体能传播声音。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固体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固体;固体。
三、判断题
31.(3分)我们能不时地听到外界发出的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
【解答】根据对声音的认识,我们能不时地听到外界发出的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32.(3分)我们拍球时,虽然能听见声音,但看不见球面或地面的振动,因此拍球发声时不振动。 ×
【解答】我们拍球时,虽然能听见声音,但看不见球面或地面的振动,因此拍球发声时不振动。这种说法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些振动人眼很难看出来。
故答案为:×。
33.(3分)调松二胡的弦能使它的音量增大。 ×
【解答】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调松二胡的弦使得振动幅度变小,声音是变弱。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4.(3分)—呼一吸算两次呼吸。 ×
【解答】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5.(3分)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是一样的。 ×
【解答】本题考查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进入人体的气体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主要吸收其中氧气,呼出来的气体明显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而其他气体比重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人体主要吸收氧气。
故答案为:×。
36.(3分)西红柿既可生吃也可熟吃,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
【解答】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肉食类适合熟食,水果类适合生食。西红柿既可生吃也可熟吃,题目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37.(3分)振动的橡皮筋能产生声音,如果橡皮筋停止振动,则不再发出声音。 √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所以振动的橡皮筋能产生声音,如果橡皮筋停止振动,则不再发出声音。故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8.(3分)氧气既是维持我们生命必需的物质,也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 ×
【解答】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9.(3分)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
【解答】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吸气时,胸廓扩大,肺也扩张,腹部收缩,外界的气体被吸入;呼气时,胸廓缩小,肺便收缩,腹部扩大,体内的气体被呼出。
故答案为:√。
40.(3分)耳郭能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 √
【解答】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根据对耳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耳郭属于外耳,它就像一个“喇叭”,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四、图示题
41.观察如图,完成下面各题。
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1、3 号;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2 号;通过实验得知,声音能在 空气 和 水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
【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读图可知,1号闹钟放在充满空气的玻璃罩内,2号闹钟放在真空的玻璃罩中,3号闹钟放在水中,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1号和3号;2号是真空,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由此可以判断,声音能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1、3;2;空气;水;真空。
五、实验题
42.下面是一根橡皮筋的音量变化实验数据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各题。
(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幅度就越 大 ,听到的声音就越 强 。
(2)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持续的时间就越 长 ,听到的声音持续的时间就越 长 。
【解答】(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幅度就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强。
(2)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持续的时间就越长,听到的声音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故答案为:大;强;长;长。
43.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变化规律。
(1)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的规律是低→高。
(2)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的规律是低→高。
(3)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空气的振动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按照音调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丙﹣乙﹣甲﹣丁 。
(4)通过以上实验,总结发现:
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越 慢 ,发出声音越 低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越 快 ,发出的声音越 高 。
【解答】(3)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用嘴向瓶口吹气,那么就是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瓶内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所以按照音调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丙﹣乙、甲﹣丁。
(4)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故答案为:(3)丙﹣乙﹣甲﹣丁。
(4)慢;低;快;高。
44.模拟呼吸运动。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图中对应的括号里填入模拟的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名称(填序号)
A.肺
B.气管
C.膈肌
D.胸廓
(2)如图1,当用手往上顶橡皮膜时,小气球的状态是 B ;如图2,拉下橡皮膜时,小气球的状态是 A 。
A.膨胀
B.变瘪
C.没有变化
(3)图1模拟的是 B 过程,图2表示的是 C 过程。
A.消化
B.呼气
C.吸气
(4)呼吸时空气进入人体的起始部位是 A ,空气不经过的部位是 C 。
A.鼻腔或口腔
B.气管
C.膈
【解答】(1)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图中吸管模拟气管;气球模拟肺;瓶子模拟胸廓;橡胶皮膜模拟膈肌。
(2)如图1,当用手往上顶橡皮膜时,小气球的状态是变瘪,模拟的呼气过程;如图2,拉下橡皮膜时,小气球的状态是膨胀,模拟吸气。
(3)图1模拟的是吸气过程,图2表示的是呼气过程。
(4)呼吸时空气进入人体的起始部位是鼻腔或口腔,空气不经过的部位是膈。
故答案为:(1);(2)B;A;(3)B;C;(4)A;C。
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
听到的声音强弱
声音持续的时间
50厘米
强
10秒
40厘米
较强
9秒
30厘米
较弱
8秒
20厘米
弱
7秒
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
听到的声音强弱
声音持续的时间
50厘米
强
10秒
40厘米
较强
9秒
30厘米
较弱
8秒
20厘米
弱
7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研室提供)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文件包含教研室提供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pdf、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参考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