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文件包含湖南省娄底市名校联考11月信息卷月考一语文pdf、湖南省娄底市名校联考11月信息卷月考一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一)·语文
参考答案
1.D 【解析】D项,“也为那些被严重边缘化的语言保留了国际应用的空间”理解错误。从材料二可以发现,广播、电视的普及,使得“其他语言几乎失去了竞争能力”,且“网络与语言智能的发展……也只为少数语言保留了国际应用的空间”,并不是为所有被严重边缘化的语言保留了国际应用的空间。A、B和C表述合乎情理,没有错误,故选D。
2.B 【解析】A项,“材料二谈到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犯了无中生有的错。C项,由材料一第四段可知,“现有的差别……都是社会、文化的原因造成的。只要社会条件具备, 每种语言本身所拥有的能量即它的表达和应用功能都是相同的”, 这个表述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只要社会条件具备”。撇开前提条件作结论显然不对。D项,“我国的外语研究水平必须提高,外语使用能力也亟待增强”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到含中文在内的有影响力的语言从第二语言方阵获得更多利益, 并未提到要增强和提高我国的外语使用能力和研究水平。另外,外语也不等于英语。故选B。
3.D 【解析】首先要明确材料二的主要观点:以英语为代表的强势语言对其他语言及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形成了对其他语言的压力。A项, 说明了英语凭借强势的地位对其他国家的学术、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威胁;可支撑。B项,说明了当前英语一语独大的生态情况;可支撑。C项,说明了英语的影响力大,构成了威胁;可支撑。D项,是中国某985大学对英语带来的语言压力做出的正面应对,不能支持材料二的观点。故选D。
4.①来自英语等大语言的压力引发了各个层面的语言竞争和语言矛盾。②印刷术的出现使一些没有文字的语言被严重边缘化。③网络与语言智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进一步助长了大语言的强势,从而让弱势语言更弱。④广播、电视的普及加速了国际大语言的传播,其他语言几乎失去了竞争能力。
【评分标准】每点1分,总分4分。根据材料内容分条整理即可。
5.①由原文“没有众多语言的并存, 几种强势语言也难以形成和发展”可以看出, 强势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离不开从弱势语言中汲取优秀的因子;同样, 弱势语言要发展, 也要从强势语言中学习优秀的部分,实行强弱互动,这是“协同进化”规律的体现。②尤其是弱势语言,如果“只懂得自己母语的人,眼界必将受到限制”,所以应“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文、阿拉伯语、俄语、日语等,一方面更加重视国际语言传播, 希望在第二语言方阵中获得更多利益,另一方面也在自己本社团内加强语言规范和语言统一,以稳住后方”,即更加重视国际语言传播,加强自身的语言规范和语言统一。③弱势语言应学习和掌握强势语言, 因为“英语在国际交流、新闻舆论、教育、学术等诸多领域都独占整头,在语言技术和互联网上的垄断力更为强盛”,以丰富本民族的知识和智慧。
2025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一)·语文参考答案
综上所述,强势语言与弱势语言之间的“协同进化”是一种规律,是可行的。
【评分标准】每点2分,总分6分。主要意思正确到位即可。
6.B 【解析】B项,“因地震机缘受到提拔重用,却不愿意去祭奠因地震而死的母亲”错误,原文交代了阿巴要去看妹妹, 也代替仁钦祭奠母亲,不可能是“不愿意去祭奠因地震而死的母亲”。其余各项,表述合乎情理,故选B。
7.B 【解析】A项,“做铺垫”理解错误,文章开头内容不是铺垫, 而是与后面地震后的风景相呼应;C项,“以乐景衬哀情”理解错误,选项中的景物并非乐景,所以也并非乐景衬哀情;D项,“阿巴为此欣慰”理解错误, 根据原文“她刚用梳子蘸着清水梳理过头发。梳好后, 还抹了头油。不是商店里卖的头油, 带着隐约的香气。她抹的是用动物油脂自制的头油”“在云中村人的鼻子闻来,这是好闻的气味”可知,“阿巴为此欣慰”不对,“并对妹妹不能享受超市的头油而遗憾”错得更离谱。故选B。
8.①作为文章的线索串联阿巴的行踪, 也展示了云中村的过往与风俗;②表现了阿巴对于云中村的熟悉和无限的留恋;③为阿巴的所思所想做铺垫。
【评分标准】答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
9.①作者借“告诉”的方式回忆了地震以来云中村发生的变化,娓娓道来,舒缓自然;②“告诉”是人与人之间的传统的交流方式, 表现了作者对这种人情美的怀念, 对云中村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少数民族传统风俗的怀念;③“告诉”的对象只是一张照片,阿巴却事无巨细,言无不尽, 期待妹妹回应, 体现了地震中活下来的人们内心的伤痛。
【评分标准】答一点得2分,三点得6分,意思正确到位即可,语言可以灵活处理。
10.BDG 【解析】“荀息伐虢克之”意思是“荀息领兵攻打虢国,消灭了虢国”,是一个整体;“还反处三年”,意为“回来之后过了三年”, 这是经典的时间状语前置, 需要单独断开;“与兵伐虞”和“又克之”都是单独的谓语句,主语蒙前省。
11.C 【解析】乘,在文中含义并非“四马一车”之类的车马,“乘”属于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文中指骑乘的马匹。
12.A 【解析】“虞国和虢国”并不是表亲同宗关系,后文提到“虞国和晋国”才是同宗关系。另通过因果逻辑可知,正因为虢国在外围,所以才有“唇亡齿寒”的推理, 故可以推测“表”是“外表”“外围”的意思。
13.(1)晋国(的野心)不能让它开启, 这群强盗不可轻视。一次借道已经过分了, 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玩”,1分;其……乎,反问句式1分;整体句意2分。)
(2)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年龄稍微增长了一点。(“是”1分,“马齿”1分,整体句意2分。)
14.①贪图小利:虞公贪图美玉和宝马, 因小失大;②宗族观念:晋国和虞国同宗, 虞公认为晋国不会迫害同宗;③神权思想:虞公认为他的祭品丰盛洁净,能得到神灵的庇佑。
【评分标准】答一点得1分,三点得3分,意思正确到位即可,语言可以灵活处理。
【参考译文】
材料一:2025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一)·语文参考答案
晋侯又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如果)虢国灭亡了, 虞国也一定会跟着(灭亡)。晋国(的野心)不能让它开启, 这群强盗不可轻视。一次借道已经很过分了, 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的‘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 嘴唇(如果)没有了, 牙齿就会寒冷', 就如同虞国和虢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2
会加害我吗?”(宫之奇)回答说:“大伯和虞伸, 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大伯没有跟随在(大王)身边, 因此没有继承王位。虢伸和虢叔, 都是王季的第二代, 是文王的执政近臣, 为王室建立功勋,(受封的典策)还收藏在主持盟会的宫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 还会怜惜虞国吗?再说(对于晋献公来说)虞国能比桓、庄(两族)更亲吗?能比爱桓、庄两族更甚吗?桓、庄两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 不就是因为近亲(对他)有威胁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 尚且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虚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灵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 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 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帮助有德行的人。’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算芳香。’又说:‘百姓并没有更换祭祀物品,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如果)没有德行, 百姓就不和, 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靠依从的, 就只有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 崇尚德行, 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 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谏), 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 说:“虞国(灭亡)不要等到腊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材料二:
从前, 晋献公想要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荀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 (这样去)要求借道, 一定会借道给我们。”晋献公说:“垂棘之壁,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 是我的骏马。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却不借给(我们)道路, 那将怎么办呢?”荀息说:“他们(如果)不借道给我们, 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们)接受我们(的礼物), 而借道给我们, 这就好比我们把垂棘之璧从内府转藏到外府, 把屈地产的良马从内厩牵出来关到外厩里。您不需要忧虑。”晋献公说:“好。”于是就派荀息把垂棘之璧和屈地出产的良马作为礼物送给虞国来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公贪图宝玉和骏马,就想答应荀息。宫之奇劝谏说:“不可以答应呀!虞国有了虢国, 就像牙床有颊骨, 颊骨依靠牙床, 牙床也依靠颊骨, 虞国和虢国的形势正是这样。如果(我们)借道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虚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不可(借路给晋国), 希望(您)不要答应。”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话), 于是把道路借给了晋国。荀息领兵攻打虢国, 消灭了虢国, 回来之后又过了三年, 率军攻打虞国,又消灭了虞国。荀息拿着玉壁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报告。晋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 只是马的年龄稍微增长了一点。”所以虞公的军队陷入险境而国土惨遭割让, 为什么呢?贪图小利却不考虑它的危害。所以说:只考虑小利,那么大利必将受损。
15.B 【解析】B项,表述的内容不符合诗人原意。这句意思是: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独有我衰老不堪,而这万里天涯,一些风俗和人情却是各自相亲。这里前后两句是对比关系。
16.我认同他的观点。“长为客”三个字, 确实是全诗的纲领。(1分)首联既紧扣问题谈冬至该归而未归的失落,更总领全诗,描写“长为客”的羁旅之愁,漂泊之苦和思乡之痛。(2分)颔联对比他乡人的相亲,更现漂泊天涯之苦。(1分)颈联也是以回想的昔日做臣的散朝之乐,反衬今日为客的独望之苦。(1分)尾联直抒胸臆,还是表达常年为客,却无法回乡(回朝)的苦楚。(1分)
解析:既然谈全诗纲领,当然要逐一赏析。紧扣观点和诗文,充分论述即可。
17.(1)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3)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注意结合原文,分清情境;落实课本,默写名句。2025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一)·语文参考答案
18.答案示例:他, 真正地懂得了—-与走南闯北的很多文人一样, 懂得了生命的艰辛, 懂得了人心复杂,懂得了世态炎凉,懂得了几乎没有事情可以阻止他奋然前行的道理。(每句话]分,一共5分。第一句话要对应原句讲人,第二句起, 要用排比的修辞, 要有层次分明的内容,要有最后长句的明显变化。)
19.A.脱胎换骨 B.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解析】A.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 思想得到彻底改造。B.大有可为:事情有发展前途,很值得做。大有作为也行。
20.语句②,“不只是”改成“不是”。语句⑤,“剥夺”改成“剥除”“剥去”“剥掉”等均可。语句⑥,“荣誉、官职和名声”改成“官职、荣誉和名声”。
【解析】句②错在关联词语对应不当;句⑤错在动宾搭配不当;句⑥错在语序排列不当。
21.文中的表述恰到好处。(不单独记分)“明亮而不刺眼”以亮度合适的光线设喻,(1分)“圆润而不腻耳”以音色合适的声音设喻,(1分)两者都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历经困厄的苏东坡成熟到可以细腻而精准地拿捏自己的人生。(1分)
【解析】答案必须讲清光线和音色的微妙精准,也必须说明实指苏东坡的成熟。
22.破折号在文中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 在铺叙了原因之后, 用结果配破折号的方式承上启下,并对下段内容进行充分强调,以凸显苏东坡突围主旨。
【解析】答案要体现“解释说明”“充分强调”。
23.【文题解析】
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得关注中心人物和主要事件。中心人物当然是列车长和男乘客,中心矛盾是能不能让男乘客的妹妹长久停留在卧铺,当然,依据购票实名制维持秩序是否合情合理, 也是值得探讨的。有两个问题不能回避,一是现实问题如何解决;二是由此引发的个人见解。也就是既要就事论事解决问题, 也要由此及彼升华价值。就其焦点争议而言,列车长讲的是规定,是法则,是理性,是公共秩序;而男乘客说的是变通,是便利,是人情,是个人需求。理论上列车长做得没错,现实中男乘客做得也行,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
这就倒逼考生细化问题,并分步解决。比如讲清规则和道理,态度坚定,但语气和善,理解兄妹感情, 但也要照顾其他旅客的利益, 更需要考虑执法的示范性影响。不妨试问男乘客,一个两个的逗留问题不大, 会不会引出八个十个的效仿?几分钟的停留问题不大, 会不会扩大到整天整夜的留宿?你们兄妹可能觉得没什么问题, 周边的旅客是不是受到了影响呢?如果心疼妹妹, 能否调换座位, 妹妹坐卧铺, 你去坐硬座?(这个在后来的官方回复了,应该是可行的。)
选定作者身份, 其实非常重要。因为观点是由角色定位决定的!男乘客主导照顾人情,列车长主导遵守规则,女乘客更多地维护兄长,其他旅客也许多少有些不满,网友则是一个可以客观看待事件的角色……
至于由此引发的个人见解, 也是文章的重头戏, 前边的就事论事, 只是个典型案例的探讨,还需要通过举证和论述,进行纵向深挖和横向广拓。相关理论框架,前边已有说明。
2025 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一)·语文参考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11月信息卷(月考一)语文,文件包含湖南省娄底市名校联考11月信息卷月考一语文pdf、湖南省娄底市名校联考11月信息卷月考一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普通高中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附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