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创新飞地是地区之间通过构建合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发展共赢的一种新的区域创新合作模式。创新飞地是飞出地与飞入地之间的一种“反向”创新联系,即创新能力较低的飞出地城市通过创新飞地向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飞入地城市汲取创新要素,以实现产业和技术的转型升级。下图是我国城际创新飞地联系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创新飞地合作对象选择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 地理邻近B. 技术邻近
C. 制度邻近D. 层次均衡
2. 与西安、成都、武汉等省会城市相比,南京并未表现出与其创新能力相匹配的中心地位,主要因为江苏省( )
A.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 省内各城市的创新能力相对均衡
C. 交通通达性较低D.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对较少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联系材料“创新飞地是地区之间通过构建合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发展共赢的一种新的区域创新合作模式”可知,创新飞地合作对象选择具有地理邻近、技术邻近和制度邻近的特点,但不同辐射能力的城市分为三个层次且各层次的城市数目呈金字塔形,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题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平原地区,经济发达,交通通达性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较多,使得省内各城市的创新能力相对均衡,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982—2020年间中国小城镇的镇区人口规模由4740万人增长到32482万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比例由29.6%增长到36.1%,2020年中国小城镇数量高达2.2万个。人口向镇区集中的过程即人口“镇化”过程,人口“镇化”水平指镇区人口占镇域总人口的比重。完成下面小题。
3. 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近郊区的一些小城镇,人口“镇化”水平比远郊区的小城镇更低,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近郊区的小城镇( )
A. 人口密度更小B. 受中心城区辐射作用小
C. 交通可达性低D. 受中心城区虹吸作用强
4. 安徽省“镇化”水平较高的小城镇主要分布在远离县城或中心城市的地带,这些小城镇“镇化”水平较高主要因为( )
A. 对外交通便利B. 教育、医疗服务功能强
C. 乡镇企业发达D. 外出务工人口流失少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近郊区的小城镇与远郊区相比,人口密度更大、受中心城区辐射作用更大、交通可达性更高,ABC错误;但近郊区的小城镇受中心城区虹吸作用强,更多的人口迁往中心城区工作和居住,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与邻近县城或中心城市的小城镇相比,安徽省远离县城或中心城市的地带的小城镇对外交通不够便利,乡镇企业也欠发达,外出务工人口流失也较多,但周边农村人口会更多地趋向小城镇寻求教育、医疗服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航空货运的发展受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地面交通等因素影响。我国航空货运区域间差异显著,货运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下图示意2000—2019年我国航空货运重心位置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5. 2010—2019年,我国航空货运重心位置变化反映出( )
A. 东部航空货运增速快于中西部B. 航空货运空间集聚度提高
C. 中西部地区航空网络逐渐完善D. 航空货运枢纽多位于西部
6. 地区产业结构显著影响到航空货运量,研究表明,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发展能抑制航空运输量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批发零售业( )
A. 多依赖于低成本运输方式B. 产品多为短途运输
C. 主要分布于航空枢纽城市D. 产品多为自产自销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0—2019年,我国航空货运重心位置呈现出不断西移的趋势,说明中西部机场建设速度加快,中西部地区航空网络逐渐完善,C正确;中西部机场分担了更多的货运量,航空货运量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A错误;航空货运空间集聚度下降,B错误;主要航空货运枢纽依然在东部发达地区,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批发零售业需要依赖低成本的交通运输方式,对航空运输业的依赖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空货运量的增长,A正确;产品不一定以短途运输为主,B错误;一般城市都有批发零售业,C错误;产品不一定是自产自销,D错误。故选A。
口粮自给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口粮产量占其消费总量的比重,是衡量口粮绝对安全的最关键指标。下图表示2000—2020年我国省域口粮自给率。完成下面小题。
7. 2020年我国口粮自给率均值最高及最低的区域分别是( )
A. 中部、西部B. 东北、东部
C. 中部、东部D. 东北、西部
8. 与江苏相比,浙江、福建两省口粮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达,农业比重低B. 地形崎岖,耕地比重小
C. 人口密集,粮食消费大D. 台风频繁,粮食产量不稳定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2020年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口粮自给率较高,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西部省份口粮自给率较低,A正确;东北的辽宁、吉林口粮自给率较中部省份低;东部的江苏、山东口粮自给率较西部省份更高,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江苏大部分为平原,耕地面积广,口粮自给率高。福建、浙江两省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粮食播种面积小,口粮自给率较低,B正确;三省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农业比重低;人口密集、粮食消费大以及台风频繁等都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CD。故选B。
山体效应是由于山体或高原隆起影响地—气热量交换产生的热力效应,使得大型山地或高原普遍存在其内部温度高于外围同海拔自由大气温度(TI>T2)的地理现象。山体效应的强弱受纬度、海陆位置、降水、季节、下垫面性质等多种因素制约,一般而言,低纬大于高纬,干季大于湿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山体效应最强的地区。图1示意山体效应原理,图2示意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山体效应强度。完成下面小题。
9. 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山体效应最强地区,主要是由于其( )
①海拔高②面积大③纬度高④湿度大
A. ①②B. ③④
C. ②③D. ①④
10. 青藏高原6000~6700m之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山体效应减弱,主要是因为该高度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增加( )
A. 太阳辐射不断减弱B. 地表反射率不断增强
C. 植被覆盖不断减少D. 空气湿度不断减小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读图1联系材料“山体效应是由于山体或高原隆起影响地—气热量交换产生的热力效应”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且面积大,山体内部地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最为显著,①②对;由材料可知,山体效应的强弱一般而言,低纬大于高纬,干季大于湿季。纬度高及湿度大会降低山体效应强度,③④错。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6000m~6700m区域增温效应大幅减弱,主要由于极高山广泛分布冰川/冰雪,其反照率增强,地面辐射削弱,山体效应随之减弱,B正确;海拔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山体效应会增强,A错误;高海拔的植被覆盖率都低,因此植被覆盖的影响小,C错误;空气湿度减小,山体效应会增强,D错误。故选B。
三叠纪时期,奉节地区形成巨厚、广泛的碳酸盐岩沉积,第四纪快速的构造隆升使得奉节地区峰丛洼地等喀斯特地貌发育。下图所示剖面地壳整体隆升,喀斯特地貌同时发育,但分化出浅切割峰丛洼地、深切割峰丛洼地两类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1. 影响图中所示剖面喀斯特地貌呈现“同时异态”的主导因素是( )
A. 抬升速率B. 气候分异C. 汇水范围D. 岩性差异
12. 如保持地壳抬升的趋势不变,未来浅切割地区和深切割地区的溶蚀速率最符合( )
A. B.
C. D.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中部地势较低,汇水范围大,河流流量大,溶蚀强,从而呈现“同时异态”,C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地壳整体隆升,抬升速率没有明显差别,A错误;局地气候类型没有差别,B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形成广泛、巨厚的碳酸盐岩,故岩性差别不大,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随着深切割地区可溶性岩体逐步侵蚀殆尽,其可供侵蚀的物质减少,溶蚀速率就会减慢,排除CD;而浅切割地区由于残留的可溶性物质多,随着时间推移,裂隙扩大,暴露面增加,溶蚀还会加快,但最终随着残留物质减少,溶蚀速率也会减慢;又由于浅切割地区汇水面积有限,其溶蚀速率最大值应低于深切割地区,B正确,A错误。故选B。
美国东部海岸线多发育由水下沙坝出露海面而成的堰洲岛。在弗吉尼亚州某堰洲岛的长期观测表明,成陆前50年,灌木丛拦截沙粒形成的局部低洼地为其自身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促进灌木丛扩张;该岛始终难以演替出乔木,后期出现灌木丛衰退、再生。完成下面小题。
13. 年轻堰洲岛上的灌木不能连续分布,而是集中在一些低洼地,主要为了( )
①增加热量②接受光照③吸收水分④降低风速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
14. 该岛始终难以演替出乔木,根本上受制于( )
A. 土壤结构B. 土壤温度
C. 土壤有机质D. 土壤矿物质
【答案】13. D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灌木丛拦截沙粒形成的局部低洼地为其自身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可知,灌木拦截沙粒,在灌木丛外围堆高,形成局部低洼地,有利于汇水,补充局部土壤水分,③对;增加地表摩擦力,降低风速,拦截来自海上的大风、风暴潮,④对;灌木集中在低洼地,不能增加热量,与接受光照无关,①②错。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堰洲岛由水下沙坝出露海面而成,受成土母质限制,土壤结构松散,保水保肥能力不足,土层浅薄,难以发育乔木,A正确;与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矿物质关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
柬埔寨吴哥窟修筑于公元9~13世纪,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温湿度的变化,吴哥窟外围的砂岩廊柱受损严重。自2006年起,我国文物保护有关部门与柬埔寨合作,利用国产先进设备监测吴哥窟外围廊柱温湿度变化,为设计修复方案提供支撑。下图示意吴哥窟外围南侧、东侧的廊柱在干季和雨季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分布频率。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乙、丙、丁四条曲线分别代表( )
A. 雨季东廊、雨季南廊、干季南廊、干季东廊
B. 干季东廊、干季南廊、雨季南廊、雨季东廊
C. 干季南廊、干季东廊、雨季东廊、雨季南廊
D. 雨季南廊、雨季东廊、干季东廊、干季南廊
16. 甲曲线和丁曲线气温分布差异不大,主要因为( )
A. 太阳高度和盛行风向因素起相同作用
B. 白昼时长和盛行风向因素起相同作用
C. 白昼时长和太阳方位因素起相反作用
D. 太阳高度和太阳方位因素起相反作用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四条曲线气温分布差异不大,而相对湿度差异显著。读图b可知,甲曲线相对湿度最低,应为干季,柬埔寨为热带季风气候,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南廊在干季时朝阳,蒸发旺盛,因此湿度最低的为干季南廊,其次是干季东廊。雨季(5月-10月),由于太阳多在吴哥窟以北,南廊地处阴面,蒸发较弱,又能迎接夏季风带来的水汽,相对湿度最大。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6题详解】
由上一题分析可知,甲曲线和丁曲线分别代表干季南廊和雨季南廊,读图a可知,南廊在干季和雨季温度差别不大。干季,吴哥窟太阳高度角较低,整体气温较低,但太阳多在南面;雨季,太阳高度角较大,整体气温较高,但太阳多在北面,太阳高度和太阳方位因素起相反作用,D正确;纬度较低,白昼时长的年变化有限,该地纬度低,基本不受冬季风降温的影响,AB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数字经济的推进,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数字创意产业——短视频产业快速崛起。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观众通过移动设备和在片段化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时长较短的视频。截至2022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95亿,人均当日使用时长近3小时,短视频市场规模高达2928.3亿元,成为带动消费的互联网第一大应用。短视频的生产组织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普通个体生产者(UGC)、达人(PGC)、专业媒体机构生产者(PUGC);3T因素(技术、人才、宽容环境)是影响数字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下图表示中国短视频产业链的环节构成。
(1)说明短视频生产主体主要集聚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核心城市群的原因。
(2)广州、杭州超过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国短视频产业最为集聚的城市。分析广州、杭州共有的独特优势。
(3)“短视频+直播电商”带来了生产营销方式由“先生产再销售”到“先销售再生产”的快速转变。简述短视频生产者靠近产品的生产基地或专业性市场分布的益处。
【答案】(1)高超的数字技术水平;专业人才密集;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包容开放的环境;良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丰沛的资本、强大的经济实力(制造业发达)、便捷的交通。
(2)民营经济都高度发达、制造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基础雄厚;市井生活丰富;休闲娱乐业高度发达,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更高。
(3)生产基地及其衍生出的专业性市场集聚了大量的批发零售商(丰富的产品供给);在商品种类、数量、价格及物流配送等方面具有完备的产业链配套,能为短视频生产者降低找货、理货、选货的信息成本,以及各种交易成本。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联系材料“3T因素(技术、人才、宽容环境)是影响数字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可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核心城市群经济、教育水平高,数字技术先进;网络通信技术先进,有良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专业人才密集;思想开放,接受新潮事物能力强,同时历史悠久、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包容开放的环境;轻工业发达,制造业基础良好,产品丰富,资金充足、经济水平高;水陆空交通便利、物流发达。
【小问2详解】
由材料“短视频的生产组织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普通个体生产者(UGC)、达人(PGC)、专业媒体机构生产者(PUGC)”可知,短视频的生产组织以个人及私营为主。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和杭州的民营经济都高度发达;轻工业发达,尤其是消费品工业基础雄厚,工业产品丰富,为短视频提供了丰富的货源;市井生活丰富,为短视频提供丰富的素材;由材料“片段化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时长较短的视频”说明,广州和杭州的休闲娱乐业高度发达,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更高。
【小问3详解】
由题干“先销售再生产”可知,产品的生产基地或专业性市场集聚了大量的批发零售商,短视频生产者靠近生产基地或专业性市场,丰富了短视频的产品供给;产品的生产基地或专业性市场提供商品的种类多、数量大、价格低及物流配送,提供完备的产业链配套,能为短视频生产者降低找货、理货、选货的信息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各种交易成本。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显示,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冬季水库滞热明显,水库冬季水温平均高于气温10℃,由于下泄热量巨大,下泄潜在热量3.16亿千瓦,水库散发和下泄热量相当于全国平均用电功率,下泄热量使得三峡下游河段水温平均提高5.32℃,影响范围一直延伸至汉口段,库区及下游河段水温升高对区域水质和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示意长江流域干支流水系。
(1)说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冬季下游水温升高的原因。
(2)分析三峡大坝下游水温升高以后对当地水质及降水的影响。
(3)为降低水库蓄水后冬季下游水温升高的危害提出缓解措施。
【答案】(1)水库蓄水后形成大面积水体,水体比热容大于陆地,冬季水库水体降温慢,水温高;上游流经干热河谷,高温水体随支流及干流流入库区,提高了库区水温;大坝建成后,上游水体流动性减弱,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水温升高。
(2)对水质影响:溶解氧含量下降,水体缺氧;水温升高,水华严重,水质下降。
对降水影响:气温升高,受地形影响,热量难以扩散,水汽难以凝结,冬季降水减少。
(3)在大坝设置高低孔口选择性放水;根据水温变化合理调控库区水体下泄量,水温相对偏低时(如寒潮后)加大下泄量;在干热河谷梯级水库区大规模发展水面光伏发电,阻挡短波辐射,抑制水温升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冬季水库滞热明显”可知,水库蓄水后形成大面积水体,水体比热容大于陆地,冬季水库水体降温慢,水温高;读图可知,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经干热河谷,高温水体随支流及干流流入库区,提高了库区水温;大坝建成后,受水库的顶托作用,上游河流流速减慢,水体的流动性减弱,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水温升高。
【小问2详解】
对水质的影响:水温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下降,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导致水体缺氧;水温升高,水生植物繁殖速度快,水华严重,水质下降。 对降水影响:水温升高,导致气温随之升高,受河谷地形的影响,热量难以扩散,大气中的水汽难以降温凝结,故冬季降水减少。
【小问3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水库水温由表层向底部垂直递减,因此可以在大坝设置高低孔口选择性放水;根据库区水温变化合理调控库区水体下泄量,如水温偏高时减少下泄量,而寒潮后水温相对偏低时可加大下泄量;在干热河谷梯级水库区大规模发展水面光伏发电,利用光伏集热板阻挡太阳短波辐射,抑制水温升高,减少上游高温水体的输入。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更新世以后,燕山南麓发生河流连环袭夺,此过程伴随海平面阶段性上升。滦河原先通过还乡河入海,沙河、今滦河下游河段为独流入海的河流;沙河率先完成对滦河的袭夺,使得滦河通过沙河入海,滦河故道成为还乡河;随后再次被东侧的今滦河下游袭夺,形成现代水系格局。研究表明,燕山南麓冲积扇的规模差异是导致河流连环袭夺的关键因素。还乡河冲积扇扇顶附近的甲处地表为晚更新世砂层,砂石排列混乱、棱角分明,下层为中更新世砾石层。下图示意现代燕山南麓水系格局。
(1)根据冲积扇的规模差异说明燕山南麓河流连环袭夺的过程。
(2)还乡河冲积扇甲地自地表向下,依次为晚更新世砂层—中更新世砾石层,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专家预测饮马河袭夺滦河的可能性较低,试简述理由。
【答案】(1)滦河通过还乡河入海,因干流流程长,携带大量物质,在燕山南麓发育比东侧河流规模更大的冲积扇;随着冲积扇的增长,扇顶抬高,其上河段落差减小;沙河冲积扇顶以上河段落差更大,溯源侵蚀能力更强,逐渐袭夺滦河;随着沙河成为滦河干流,来水来沙增多,冲积扇快速发育,扇顶抬高,随即被今滦河下游河道袭夺。
(2)中更新世尚未发生袭夺,滦河携带物质在出山口堆积,形成平均粒径较大的砾石层;晚更新世刚发生袭夺,滦河一部分向东流入沙河,在洪水期仍有洪水沿故道流入还乡河,在扇顶附近形成洪积砂层;随后滦河彻底东流,甲处河段干涸,不再接受河相沉积,原沉积层暴露在地表。
(3)饮马河流程短,水量小,侵蚀能力较弱;饮马河源头与滦河支流较近,袭夺将导致滦河沿支流倒流较长的流程,可能性较低;饮马河短,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大,溯源侵蚀能力减弱。
【解析】
【小问1详解】
低海拔、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高海拔、侵蚀力弱的河流。设问要求从冲积扇的规模差异的角度分析其过程,结合材料可知,“滦河原先通过还乡河入海”。读图可知,还乡河冲积扇规模最大,向东冲积扇规模减少,说明当时还乡河干流流程长,流量大,携带大量物质,在燕山南麓发育比东侧河流规模更大的冲积扇;随着沉积物的积累,冲积扇的增长,扇顶抬高,其上河段落差减小,河流的侵蚀力下降;而沙河冲积扇顶以上河段落差更大,溯源侵蚀能力更强,逐渐袭夺滦河;沙河袭夺滦河后,沙河成为滦河干流,河流径流增加,侵蚀搬动能力增强,携带更多的泥沙在冲积扇堆积,导致冲积扇快速发育,扇顶抬高,河流侵蚀力逐渐减小;今滦河下游河道落差大,溯源侵蚀能力更强,沙河再次被今滦河下游河道袭夺。
【小问2详解】
流水沉积为有序沉积,当河流流速更快时,沉积物的颗粒更大。由材料“中更新世以后,燕山南麓发生河流连环袭夺”可知,中更新世尚未发生袭夺,滦河干流流程长,流量大,流速快,携带能力强,携带物质在出山口堆积,形成平均粒径较大的砾石层;晚更新世刚发生袭夺,滦河一部分向东流入沙河,还乡河干流水量减少,在洪水期仍有洪水沿故道流入还乡河,但河流的搬运能力较袭夺前更弱,故在扇顶附近形成洪积砂层;随后滦河彻底东流,还乡河成为断头河,甲处河段干涸,不再接受新的河相沉积,原沉积层的砂层暴露在地表。
【小问3详解】
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流速、流量等有关。读图可知,饮马河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河流水量小,侵蚀能力较弱;饮马河流程短,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大,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河流的流速减缓,溯源侵蚀能力减弱;饮马河源头与滦河支流较近、干流较远,袭夺导致滦河沿支流倒流较长的流程,缺乏足够的水动力,其可能性较低。
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共8页。
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共8页。
[地理]广东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地理]广东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