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88份)
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云贵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统一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云贵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统一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的进步性表现在
A.使用打制石器 B.用火烹饪食物 C.从事渔猎采集 D.从事原始农业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使用磨制石器,即人们已经按自己的意识制造工具,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D正确;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A与题意不符;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取火,B不符题意;从事渔猎采集发生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C错误。故选D项。
2.“周王给予地方诸侯的恩惠和优待明显高于在中央朝廷服务的王室官员,除了一些关系到王室利益的诸侯继位等事务外,没有证据显示中央朝廷曾试图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事务”。材料表明西周()
A.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 B.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诸侯的待遇较高,中央基本上不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事务等,表明西周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排除A 项;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与中央很少干预地方事务不符,排除C项;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是在秦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3.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除B项;诸侯国大夫的采邑不断增多,实力逐渐增强,将会危及诸侯国君权力,排除C项。故选D。
4.下图是河北平山三汲村中山王墓出土的战国银首人俑铜灯。铜人一派宽袖深衣的中原打扮,但高额扁脸,浓眉短须,是典型的古代北方狄人的“男子汉”。这件文物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
A.中山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各国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C.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民族交融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推广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山国”属于白狄建立的国家,根据材料“铜人一派宽袖深衣的中原打扮,但高额扁脸,浓眉短须,是典型的古代北方狄人”可知,战国时期少数民族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汉族服饰;此外,由图可知,少数民族器具在造型上也形似汉族器具,这表明周边少数民族与汉族间存在文化交融,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战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生产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
5.有学者认为,秦朝的第一个改变是为统治者设计了一个新制度,成为“大一统”所需的一种能够超越地域联系的制度和价值观,这种制度和价值观的绝对权威是半人半神的统治者。这种制度的特点是()
A.等级森严 B.皇权至上 C.垂直管理 D.分工明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朝的第一个改变是为统治者设计了一个新制度,成为“大一统”所需的一种能够超越地域联系的制度和价值观,这种制度和价值观的绝对权威是半人半神的统治者。”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半人半神的统治者指的是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权至上,B项正确;等级森严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并非皇帝制度的特点,排除A项;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与皇帝制度无关,排除C项;分工明显与皇帝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并接受大臣建议,以严法管理。这些举措导致
A.商人囤积居奇 B.私营工商业的没落
C.政府垄断生产 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盐和铁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资,国家将其收归国有进行垄断专营,能够大大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盐铁官营是国家进行垄断性经营,排斥商人,排除A项;材料并未显示出私营工商业的没落,排除B项;政府只是垄断了盐和铁的生产,并未垄断所有物资的生产,排除C项。故选D项。
7.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A.解释天人感应
B.劝君主行仁政
C.宣扬君权神授
D.强调教化民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董仲舒儒学思想。依据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王”字中的三道横分别代表了天、地、人,中间有一竖将三者相连,因此只有真正的王者才配使用这个字。董仲舒将君王与天地联系在一起,将君主的统治解释为上天的意志,借此强化君权。这体现了君权神授的观点,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天人感应”指的是上天能预示灾祥,君主要顺天而行,材料并未体现;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君主的要求和劝诫;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民众的教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虎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形。其产生的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难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末年(中国)。通过阅读李白的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动乱,引发了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北民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北民南迁促进而非破坏了南方农业发展,排除A项;人口南迁有利于南方开发,缩小南北差距,题干并未强调南北矛盾的激化与割据分裂,排除B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尚未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
9.下面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
A.东汉 B.东晋 C.唐朝 D.南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317年,西晋灭亡后,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对峙,B项正确;东汉早于三国鼎立,排除A项;唐朝晚于北周建立,排除C项;南宋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改革,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迁居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籍贯,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联姻通婚。这表明孝文帝意在()
A.消除民族之间的矛盾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开发
C.促进北方地区的统一 D.推动政治认同维护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孝文帝时期(中国)。根据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迁居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籍贯,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联姻通婚”可得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改汉姓,通汉姻,推动政治认同维护统治,D项正确;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与经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北魏已经统一北方,排除C项。故选D项。
11.唐太宗对于降服或内附的少数民族,奉行“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开明理念,推行以羁縻府州为主的民族政策,不轻易用兵,且以诚相待。据此分析,羁縻府州政策的推行()
A.使寒门子弟可以加入统治阶级队伍中
B.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唐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推行以羁縻府州为主的民族政策,不轻易用兵,且以诚相待”可知,这一政策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为唐代贞观之治的出现创造了稳定的环境,B项正确;A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排除A项;羁縻府州政策与中央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排除C项;羁縻府州政策是统治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管理政策,不属于国际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2.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驳正违失,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使诏敕“务求至当”,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已从人”,故行之不久,相互之间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太宗初年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说明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监督宰相执政
C.明确三省分工 D.完善中枢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初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掌管诏令的草拟颁发和对诏令的审核封驳,目的是使两个机构相互监督和协调,从而减少决策失误。但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各自不能舍已从人”,运行不久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唐太宗又增设政事堂,让中书、门下两省先于政事堂共同议定,然后再去实行。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进而使中枢体制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未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中书、门下两省,未反映三省分工,故C项错误。
13.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这种现象从文明史的角度()
A.反映了佛、道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B.体现了时局动荡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C.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
D.反映了儒家思想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儒、佛、道三教相互碰撞与交流融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学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时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儒家思想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14.唐代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执主义。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的祆教、景教、摩尼教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这说明
A.佛教的政治地位有了提高
B.统一多民族国家 发展巩固
C.唐代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D.统治者重视艺术的多元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由于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南亚、中亚、西亚等各地的文化传入中国,反映了唐代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C项正确;唐代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奉行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并行政策,由“决不推行文化偏执主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无关,排除B项;D项“艺术的多元发展”与宗教政策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宋代的路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司都有财权。这表明()
A.行政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中央集权
B.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地方行政区划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路”,即地方行政区域。结合材料中的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可知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散,从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司都有财权”可知,地方各行政机构权责交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机构分散、权责交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路、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明清地方行政制度受元朝的行省制度影响很大,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排除B项;行政机构互相牵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扩大行政区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16.元朝的行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酒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反映了元朝的行省制()
A.因地方权力过大而致分裂割据 B.继承和发展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C.开创了中央对地方 垂直管理 D.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可知,行省与中央的中书省互为表里,管理地方的军政大事,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行省制度与南北面官制无关,排除B项;秦朝的郡县制度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五帝时期是中国从原始时代到上古时代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尚未形成国家,也不是部落联盟,而是“部落联合体”或“酋邦”,并产生了一个超然于各部族之上的部族,它代表整个部落联合体的利益和秩序,其首领被称为帝或后。部族对部族的统治是血缘对血缘的统治,但是各部族往往相对地居住在一个固定的区域之内,因而这种统治也具有一定的地缘成分。相传,颛顼时期“绝地天通”,禁止民间的通灵者随意与天神沟通,改为由专门的祭祀官员负责与天神的沟通。
-摘编自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
材料二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西周继承了夏商的基本制度并加以改善和创新,初期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以宗法制为根本,多数诸侯国都分封给同姓的家人,少数分给功臣和其他诸侯国的后人,由此形成了周天子家天下的政策局面,更好地统治了西周初期的王室体系,实行井田制以促进奴隶社会的发展,创造礼乐制来维系阶级礼仪规范。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帝时期作为过渡阶段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对夏商制度继承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这种继承与发展的意义。【答案】(1)特征:国家尚未形成;部族地位不平等;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神权色彩浓厚。
(2)表现: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礼乐制。
意义:推动了早期国家制度的发展;延续并巩固了家天下的局面;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促进了奴隶社会经济发展;维系了奴隶制等级观念,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尚未形成国家”“产生了一个超然于各部族之上的部族“部族对部族的统治是血缘对血缘的统治”“由专门的祭祀官员负责与天神的沟通”,可以概括出国家尚未形成、部族地位不平等、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神权色彩浓厚。
【小问2详解】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以宗法制为根本“实行井田制”“创造礼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西周对夏商制度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有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礼乐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形成了周天子家天下的政策局面,更好地统治了西周初期的王室体系”“促进奴隶社会的发展”“维系阶级礼仪规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推动早期国家制度发展、延续家天下局面、加强周天子的政治统治、促进奴隶社会经济发展、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等方面分析。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主持仪式的赞礼人,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锻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社会地位转变的原因。指出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为代表的“士”追求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促使儒家信徒的国家理念发生变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答案】(1)原因: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独立性增强,分封制渐趋瓦解,士人阶层兴起并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文化上,私学出现,学术下移。目标:希望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等级分明的社会。
(2)措施:设置太学;重用儒生,表彰六经;推行以德行和才能为选官标准的察举制;强调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促进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巩固了统一;促进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
【详解】(1)原因:可从当时 政治、经济、阶级及教育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士”追求的目标是希望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等级分明的社会。
(2)措施:结合汉武帝时期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的表现进行作答即可。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独尊的影响主要有促进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巩固了统一;促进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承秦制,负责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少府”内设有“尚书”一职。汉武帝设尚书在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分曹办事。东汉形成“尚书台”,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曹魏设尚书五人:殿中、兵部、驾部、南部、北部。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
-摘编自钱玉林《中华传统文化辞典》
材料二唐初、自隋代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得到完善,中书“出命”、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政务运行机制比较规范。唐玄宗及以后,唐初的政务运行机制逐渐遭到破坏。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掣肘,已起不到封驳作用。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需要拟定,命翰林院随侍自己左右的翰林学士代拟。面对“财政枯竭,国用不给”的局面,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使得“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尚书省“旧章多废”。
-摘编自吴枫《中唐时期三省制度的削弱与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至魏晋南北朝尚书职位变迁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政务运行机制的变化,并谈谈你对汉唐中枢机构演变的认识。
【答案】(1)主要因素:“尚书”在皇帝身边工作,便于皇帝随时掌控朝政;“尚书”文化素养较高,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皇帝有意削弱相权。
(2)变化:三省六部制逐渐名存实亡;门下省逐渐失去封驳作用;中书省的职权逐渐被翰林学士取代;尚书省和六部受到各种使职的冲击。
认识:汉唐中枢机构变化服务于皇权专制的需要,皇帝一般通过转移或分散辅政权力的办法来达到集权目的。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至魏晋南北朝(中国)。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一“汉武帝设尚书在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分曹办事。”可知,“尚书”在皇帝身边工作,便于皇帝随时掌控朝政;根据材料一“东汉形成尚书台”,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可知,“尚书”文化素养较高,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可知,皇帝有意削弱相权。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唐玄宗及以后,唐初的政务运行机制逐渐遭到破坏。”可知,三省六部制逐渐名存实亡;根据材料二“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掣肘,已起不到封驳作用。”可知,门下省逐渐失去封驳作用;根据材料二“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需要拟定,命翰林院随侍自己左右的翰林学士代拟。”可知,中书省的职权逐渐被翰林学士取代;根据材料二“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可知,尚书省和六部受到各种使职的冲击。认识:根据材料一“曹魏设尚书五人:殿中、兵部、驾部、南部、北部。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和材料二“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中枢机构变化服务于皇权专制的需要,皇帝一般通过转移或分散辅政权力的办法来达到集权目的。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历来是雾里看花,莫衷一是。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相反的责难却更多,宋应星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康有为怒斥: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李光耀更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评价科举制度的正反两个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只要对其中一方观点进行探讨就行;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1:同意赞赏科举制度观点。论证: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不断更新,提高了国家官员队伍的素质,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由此可见,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示例2:同意责难科举制度观点
论证: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科举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导致中国社会发展缓慢,扼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外差距越拉越大,使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体制中的一种文官选拔制度,其考试内容、形式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其弊端非常明显。
由此可见,明清以来的科举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它的终结是历史的必然。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唐太宗、孙中山等人强烈肯定科举制,而宋应星、康有为等人则明确责难科举制,对任何一种观点进行探讨都可,关键是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观点来答。如果肯定科举制,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打破贵族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社会阶层流动等角度回答;如果否定科举制,则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禁锢思想、遏制科技发展、维护专制统治等角度回答。回答问题时观点要明确,必须史论结合。
点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探讨类开放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们样。肯定或否定科举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原因(为什么),科举制带来的结果(怎么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蓝天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高一历史docx、高一历史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云贵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