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操作或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如果发生氯气泄露,可用沾Na2CO3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向上风口或地势高的地方撤离
C.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实验中当有少量的过氧化钠或金属钠剩余时,用纸包裹好后将其放入垃圾桶中
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省略),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备Fe(OH)2
B.用图乙所示装置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CO2
C.用图丙所示装置验证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D.用图丁所示装置验证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
3.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及固定仪器任选)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AB.BC.CD.D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0.1ml FeCl3溶于沸水制成胶体,其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目为0.1NA
B.0.1ml/L NaHSO4溶液中含有0.1NA个
C.常温常压下,23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一定含有NA个氧原子
D.0.1ml Na2O2固体与足量的H2O充分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
5.纳米亚硫酸盐除二氧化氮气体的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阶段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1 ml参加反应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C.整个过程中NO2为反应的氧化剂
D.还原性:>HNO2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B.中投入固体:
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氢碘酸:
D.向溶液中滴入溶液使恰好完全沉淀:
7.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2+2FeCl2=2FeCl3;②2Fe3++2I-=2Fe2++I2;③C2O3+6HCl=2C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Fe3+、I2、CCl2
B.还原性: I->Fe2+>C2+
C.根据反应①②可以推测反应:Cl2+2KI=2KCl+I2 不能发生
D.在反应③中当HCl 做还原剂,在反应过程中全部被氧化
8.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于1L水中配成密度为ρg•cm-3的氨水,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l/L
B.1.5ml/L的Fe2(SO4)3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l/L
C.实验室需要配置100mL1.00ml/LNaCl溶液应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食盐5.85g
D.10g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mL18.4ml/L的硫酸浓度相同
9.已知反应:①2Fe2++Br2=2Fe3++2Br-,②S2-+I2=2I-+S↓,③2Br-+Cl2=Br2+2Cl-,④2Fe3++2I-=2Fe2++I2.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A.Cl2>Br2>Fe3+>I2>SB.S2->I->Fe2+>Br->Cl-
C.S>I2>Fe3+>Cl2>Br2D.S2->Fe2+>I->Br->Cl-
10.常温时在刚性容器内部有一个可滑动的活塞将容器分成左右两室。左室充入1 ml N2,右室充入H2和O2的混合气体,活塞恰好停留在容器左侧四分之一处(如图),然后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活塞恰好停在容器的中间,忽略水的体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右室充入H2与O2共3 ml
B.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原来温度,左室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
C.反应完毕后,右室剩余气体中含有1 ml原子
D.反应前,H2与O2的体积比是4∶5或7∶2
二、不定项选择(1-2个正确选项)
11.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Na+、Ba2+、Mg2+、Fe3+、SO、Cl-、CO、HCO等离子。某同学收集雾霾样品,经必要的预处理配成试样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中含有的离子。
①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同时得到无色气体。
②另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操作①中产生的无色气体为CO2B.可能含有CO
C.肯定含有 Mg2+、SO、HCOD.一定不存在 Ba2+、Fe3+、Cl-
12.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某种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l-B.H2→HClC.CaCl2→CaCO3D.Fe3+→Fe2+
13.实验室模拟工业处理含铬废水,操作、现象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表所示。(已知:为橙色,为黄色,为绿色,深蓝色溶液中生成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中,铬元素被氧化,中的氧为价
B.过程中,溶液中铬元素被氧化
C.过程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3H2O2+8H+=2Cr3++3O2+7H2O
D.过程中,元素被氧化,可能是溶解的氧气或剩余的所致
14.已知酸性H2CO3>HClO>HCO3-,氧化性HClO>Cl2>Br2>Fe3+>I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溴水褪色
B.能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 2HClO+CO32-
D.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 2Fe3++2Cl-
15.某化学实验小组为探究的氧化过程,进行如下实验:
利用如图装置制得后,将切换为空气,白色絮状浑浊逐渐变为灰绿色(绿锈:);继续通空气,绿锈逐渐变为黄色固体,停止通空气;补充适量并调整温度,黄色固体转化为黑色磁性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锈中二价铁与三价铁的个数比为
B.白色浑浊逐渐变为灰绿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绿锈变为黄色固体过程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黄色固体转化为黑色磁性物质的过程中,溶液碱性减弱
三、填空题
16.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在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 ,还原产物是 ;当3.2gS参与反应时,生成的气体质量为 g。
(2)K2FeO4是高效、绿色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从物质的类别来看,高铁酸钾(K2FeO4)属于 (“酸”“碱”“盐”或“氧化物”)。
②从元素的化合价角度来看,K2FeO4中铁的化合价为 价,则过程a中K2FeO4体现了 (填“氧化”或“还原”)性,活细菌发生了 反应。
(3)纯碱和小苏打是日常家庭厨房中的常见用品,从物质的类别来看,均属于盐类。若取适量小苏打加水溶解,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7..某小组同学制备碘酸盐()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①可与溶液反应生成和。
②碘酸钙 []为难溶于水、能溶于硝酸的白色固体。
③的氧化性,的还原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与氧化性随溶液酸性增强而增强(X为、或I)。
实验装置如图(加热与夹持装置略)
步骤: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固底烧瓶;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II.将B中棕黄色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加入溶液,烧杯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1)A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C装置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取少量步骤Ⅱ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过量盐酸和,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浅黄色,下层呈紫色。甲同学得出结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为。
①乙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合理,可能原因如下:
原因一:空气中在酸性条件下将溶液中的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
原因二:____(填化学式)在酸性条件下将溶液中的氧化。
②为了进一步证明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为,完成如下实验:
ⅰ.另取与(3)等量的步骤Ⅱ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稍过量固体,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X和沉淀Y。
ⅱ.向无色溶液X,加入与(3)等量的盐酸和,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下层均几乎无色。
ⅲ.取少量洗涤后的沉淀Y加入稀,固体溶解,继续加入少量KI溶液,溶液呈黄色。
ⅳ.……
a.由实验ⅰ、ⅱ得出结论:____。
b.由实验ⅲ和ⅳ得出结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为。补全实验ⅳ的操作和现象____。
(4)根据实验ⅲ得出:氧化性____(填>或<),而实验ⅰ表明和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
(5)查阅资料发现,与相应的(,)均有类似上述反应。浓度相同时,氧化性,但浓度均为的和开始发生反应时的pH为1,而浓度均为的和开始发生反应的pH为5。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两个反应开始发生时pH不同的原因____。
18.现有一定量含有杂质的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固体、盐酸、稀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3)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该条件下此气体密度为。则试样的纯度为 。
(4)为了较准确地用E装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还应注意___________。
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反应结束即可立刻读数,以免氧气溶解到水中影响实验结果
C.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D.实验结束读数时若甲管中液面高于乙管时,所测气体体积偏小
(5)a克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气体(、120℃)通过足量的充分反应后增重b克,符合b>a的选项有___________。
A.B.C.D.
19.Ⅰ.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多种用途。
(1)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请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将一定量的固体投入到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反应完毕后,溶液中上述离子数目几乎不变的有 (填离子符号)。
(3)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与H2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然后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在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的硬质玻璃管的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3: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
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①步骤1组装好仪器之后,装入药品之前,应 。
②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吸收A装置中挥发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③由上述实验可推出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装置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含量。取g白色固体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加热蒸干,冷却至室温,得到g固体,则白色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和的式子表示)。
Ⅱ.查阅资料知: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是一种工业盐,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吸热。
(4)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例是 。
(5)某厂废液中含有3%—6%的,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的是___________。
A.浓硫酸B.C.D.
(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的性质,实验操作如表所示,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已知遇淀粉变蓝)。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0.二氧化铈可用作玻璃工业添加剂和有机反应催化剂。以氟碳铈矿(含等)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能与结合成。
②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滤渣”的成分是 。
(2)“氧化焙烧”过程中生成固体产物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分离2”中,在稀硫酸和的作用下,转化为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与下列反应中的作用相同的是 (填序号)。
A.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B.处理含酸性重铬酸钾的废水
C.与氧化钙制过氧化钙
(4)“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用20吨含(相对分子质量219)的矿石,按上述生产工艺,制得8.6吨(相对分子质量172),则的产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高一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B【详解】A.浓硫酸稀释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为防止液体飞溅,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A错误;
B.氯气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可被碱液吸收,Na2CO3溶液呈碱性能吸收氯气,可用沾Na2CO3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向上风口或地势高的地方撤离,故B正确;
C.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遇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开灯,故C错误;
D.金属钠以及过氧化钠性质活泼,实验中当有少量的过氧化钠或金属钠剩余时,应回收或放回原瓶,不能用纸包裹好后将其放入垃圾桶中,故D错误;
2.D【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排除空气,但无法使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则不能制备氢氧化亚铁,A错误;
B.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应使用长导管进气收集气体,B错误;
C.碳酸氢钠受热温度低,可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气体,对比二者稳定性,小试管中应为碳酸氢钠,C错误;
D.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溶于水使气球的变化不明显,则挤压胶头滴管,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气球变大可验证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正确;
3.B【详解】A.蒸发食盐水获得NaCl晶体,蒸发时还需要玻璃棒,A错误;
B.泥沙不能透过滤纸,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泥沙,使用的仪器有漏斗(带滤纸)、烧杯、玻璃棒,B正确;
C.称取氯化钠固体时还需要用到药匙,定容时还需要用到胶头滴管,C错误;
D.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氯气,还需要用洗气瓶除杂质气体氯化氢、水,最后还需要集气瓶收集气体,D错误;
4.C【详解】A.将0.1ml FeCl3溶于沸水制成胶体,其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1NA,A错误;
B.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数目,B错误;
C.常温常压下,23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一定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l=1ml,氧原子的个数为NA个,C正确;
D.根据2Na2O2+2H2O=4NaOH+O2↑ ,所以0.1ml Na2O2固体与足量的H2O充分反应,生成0.05ml氧气,转移0.05×2NA=0.1NA个电子,D错误;
5.B【详解】A.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图示可知:在阶段Ⅰ中与NO2反应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在中S元素化合价为+5价,在中S元素化合价为+6价,所以1 ml参加反应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在整个过程中NO2得到电子,最终被还原为HNO2,失去电子最终被氧化变为,故整个过程中NO2为反应的氧化剂,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在整个过程中NO2得到电子,最终被还原为HNO2,HNO2是还原产物;失去电子最终被氧化变为,是还原剂。根据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则还原性:>HNO2,D正
6.D【详解】A.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离子方程式:+H+═CO2↑+H2O,A错误;
B.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水中的O元素生成氢氧根离子,部分过氧化钠中的O元素转化为氢氧根离子的氧,所以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氢碘酸,碘离子有还原性,发生反应:2Fe(OH)3+ 2H+ + 2 I- = 2H2O + I2 + 2Fe(OH)2,C错误;
D.二者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D正确;
7.B【详解】A.反应③中HCl中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至0价,HCl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Cl2,A错误;
B.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根据反应②可知,还原性:I->Fe2+,根据反应①可知,还原性:Fe2+>Cl-,根据反应③可知,还原性:Cl->C2+,B正确;
C.根据反应①②可知,氧化性:Cl2>Fe3+>I2,说明反应:Cl2+2KI=2KCl+I2 能发生,C错误;
D.在反应③中当HCl 做还原剂,6mlHCl中只有2mlHCl作还原剂,生成1ml氧化产物氯气,D错误;
8.D【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于1L水中配成密度为ρg•cm-3的氨水,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A错误;
B.1.5ml/L的Fe2(SO4)3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5ml/L,B错误;
C.托盘天平的分度值为0.1g,故不能准确称取5.85g,C错误;
D.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正确;
9.A【详解】反应Br2+2Fe2+=2Fe3++2Br-中,氧化剂是Br2,氧化产物是Fe3+,所以氧化性:Br2>Fe3+,反应S2-+I2=2I-+S↓中,氧化剂为I2,氧化产物为S,所以氧化性I2>S,反应Cl2+2Br-=2Cl-+Br2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Br2,所以氧化性:Cl2>Br2,反应2Fe3++2I-=2Fe2++I2中,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I2,所以氧化性:Fe3+>I2,综上,氧化性顺序为Cl2>Br2>Fe3+>I2>S,故选A。
10.C【详解】A.温度、压强相等时,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室充入1mlN2,则右室充入H2与O2的混合气体为3ml,A正确;
B.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原来温度,左室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二倍,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B正确;
C.反应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活塞恰好停在中间,说明反应后氮气和右室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右室剩余1ml氢气或氧气,两者均为双原子分子,右室剩余气体中含有2 ml原子,C错误;
D.所以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l,;假设氢气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知,氢气物质的量为×2=ml,则氧气物质的量为3ml-ml=m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氢气和氧气体积之比=ml∶ml=4∶5;假设氧气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知,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l-ml=m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ml∶ml=7∶2;反应前H2与O2的体积比为4∶5或7∶2,D正确;
11.BD【详解】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或者BaCO3,继续滴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是BaSO4,没有BaCO3,则原溶液中有,没有,因为有,则原溶液中没有Ba2+,滴加足量盐酸还得到无色气体,因为没有,一定有,产生的无色气体是CO2,则原溶液中没有Fe3+(双水解);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切加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是Mg(OH)2,则原溶液中有Mg2+,综之,原溶液中一定有、、Mg2+、一定没有、Ba2+、Fe3+,可能有Na+、Cl-
【点睛】离子共存问题要遵循:肯定性原则,否定性原则,进出性原则,电中性原则
12.D【详解】A. Cl2→Cl-,化合价降低,但氯气和水发生歧化反应,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不需要加入还原剂,A错误;
B .H2→HCl,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B错误;
C .CaCl2→CaCO3,钙离子化合价未变,未发生氧化还原,C错误;
D. Fe3+→Fe2+,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D正确;
13.CD【详解】A.0~5s过程中,溶液中Cr元素的化合价都呈+6价,发生的离子反应为:,中的氧为价和-1价,A错误;
B.实验开始至30s,溶液中铬元素降低,被还原,B错误;
C.过程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3H2O2+8H+=2Cr3++3O2+7H2O,C正确;
D.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3价升高到+6价,失电子被氧化,由Cr3+转化为,可能是溶解的氧气或剩余的所致,D正确;
14.A 因为氧化性:Br2>Fe3+,所以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Fe2+与Br2反应使溴水褪色,故A正确;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OH-与Fe3+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小于次氯酸,所以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 HClO+HCO3-,故C错误;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先氧化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 I2+2Cl-,故D错误。
15.BC【详解】A.设绿锈中二价铁与三价铁的个数分别为a、6-a,根据化合价可知,2a+3×(6-a)=12×1+2,a=4,则二价铁与三价铁的个数比为,A正确;
B.结合A分析,白色浑浊逐渐变为灰绿色时反应为被氧气氧化为,且中的6个铁中2个三价铁为氧化产物,结合电子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中的6个铁中2个三价铁、4个二价铁,氧气氧化其生成,氧气为氧化剂、为氧化产物,结合电子守恒,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错误;
D.黄色固体转化为黑色磁性物质的过程中转化为四氧化三铁,反应过程中亚铁离子、氢氧根离子被消耗:,溶液碱性减弱,D正确;
16.(1) CO2 K2S 和 16
(2) 盐 +6 氧化 氧化反应 (3)
【详解】(2)①从物质的类别来看,高铁酸钾()由K+、构成,属于盐。
②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中铁的化合价为+6价,过程a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体现了氧化性,活细菌发生了氧化反应;
17.答案:(1)
(2)
(3);HClO;酸性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或次氯酸未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继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很少白色沉淀
(4)<;碘酸根离子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溶液酸性越强,碘酸根离子氧化性越强
(5)氯离子的还原性弱与溴离子,所以氯酸根离子氧化氯离子需要酸性更强才能氧化
18.(1) (2)吸收装置C中反应剩余的
(3)78% (4)AC (5)B
【详解】(3)测得气体体积为250mL,气体密度为,则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试样中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则试样纯度为;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①读数时要调节E中甲乙的液面使其同一高度;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③恢复到室温;故选AC;
19.(1) (2)
(3) 检查装置气密性 碱石灰 Na2O2+H22NaOH ×100%
(4) (5)B (6) 溶液变蓝 还原性
【详解】(1)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故的数目减少,的数目增多,由于Na2O2加入导致Na+数目增多,则离子数目几乎不变的为Cl-;
(3)①步骤1中组装好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得的氢气中含氯化氢气体、水蒸气,氯化氢气体、水蒸气都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氢气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则装置B中盛有的碱石灰用于氢气中含氯化氢气体、水蒸气,防止干扰实验;
③由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可知,硬质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钠与氢气共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O2+H22NaOH;
④与水反应,质量会增大,利用差量法列式如下:
有,解得x=39(m2-m1)g;白色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为×100%;
(4)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所以NaNO2是氧化剂,有2个HI中I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比例是1:1;
(5)NaN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2,需要加入还原剂,NH4Cl中N元素为-3价,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浓硫酸、HNO3和KMnO4作氧化剂,答案为B;
(6)①NaNO2具有氧化性,将KI氧化为I2,遇淀粉变蓝,故现象为溶液变蓝;
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则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被NaNO2还原为Mn2+,说明NaNO2具有还原性;
③根据实验1的现象知,反应中有I2生成,则该反应中KI失电子作还原剂,则NaNO2作氧化剂,氧化性:NaNO2>I2;NaNO2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则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被NaNO2还原为Mn2+,氧化性KMnO4>NaNO2,则氧化性KMnO4>NaNO2>I2。
20.(1) +3 (2)
(3)B (4) (5)78.2%
【分析】氟碳铈矿通过氧气氧化焙烧发生4CeFCO3+O23CeO2+CeF4+4CO2,获得CeO2和CeF4,再加入硫酸酸浸,形成CeF3+,反应为3CeO2+CeF4+12H+=4CeF3++6H2O,BaO焙烧后与稀硫酸生成难溶性的BaSO4,SiO2不溶于硫酸,故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BaSO4。过滤后得到的滤液随后进行分离和洗氟操作得到CeO2,在稀硫酸和H2O2的作用下,CeO2转化为Ce3+。通过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使Ce3+沉淀完全,再加次氯酸钠氧化发生,形成Ce(OH)4,最后煅烧生成CeO2。
【详解】(1)CeFCO3中C元素+4价,O元素-2价,F元素-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得出铈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据分析,BaO焙烧后与稀硫酸生成难溶性的BaSO4,SiO2不溶于硫酸,故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BaSO4。
(2)“氧化焙烧”后,Ce元素转化为CeO2和CeF4。“氧化焙烧”时CeFCO3转化为CeO2和CeF4、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CeFCO3+O23CeO2+CeF4+4CO2。
(3)“分离2”中,在稀硫酸和的作用下,转化为。在该反应中为还原剂,A.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发生歧化反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B.H2O2和酸性重铬酸钾反应,H2O2为还原剂,B正确; C.与氧化钙制过氧化钙,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故选B。
(4)Ce(OH)3中加入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将Ce(OH)3氧化成Ce(OH)4,离子方程式为2Ce(OH)3+ClO-+H2O=2Ce(OH)4+Cl-。
(5)20吨70%的矿石由原子守恒可知,理论上生成的质量为,实际得到的质量为,故的产率为.。
实验
仪器
A
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
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
B
除去胶体中的泥沙
漏斗(带滤纸)、烧杯、玻璃棒
C
配制1L 0.1ml·L−1的NaCl溶液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1000mL容量瓶
D
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氯气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导管、石棉网
时间
0
5
30
80
化合价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或结果
结论
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具有氧化性
取溶液(先酸化好)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溶液,溶液褪色
具有
固体于硫酸反应生成NO和NO2两种气体
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B
D
B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D
D
CD
A
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2docx、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2docx、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卷docx、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2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