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生物不含有细胞壁的是( )
A. 酵母菌B. 蓝藻C. 小球藻D. 新冠病毒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有拟核,
【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含有细胞壁,A错误;
B、蓝藻即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细胞器,B错误;
C、小球藻属于植物,含有细胞壁,C错误;
D、新冠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壁,D正确。
故选D。
2.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蒿甲醚,与其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 核酸B. 糖原C. 叶绿素D. 甲状腺激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详解】A、图示为蒿甲醚的结构式,其组成元素只有C、H、O,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A错误;
B、糖原的组成元素与蒿甲醚相同,都是C、H、O,B正确;
C、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Mg,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I,D错误。
故选B。
3. 沙漠中的仙人掌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DNAB. 水C. 葡萄糖D. 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一般而言,细胞中水占85%~90%,蛋白质占7%~10%,糖类和核酸占1%~1.5%。
【详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同样也是水,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我国在第24届巴黎奥运会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这与运动员日常的高强度训练密不可分。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腿部抽搐,训练结束后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几天后酸痛感消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4.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突发腿部抽搐,最有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 )
A. K+B. Ca2+C. Mg2+D. Fe2+
5. 运动员们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缺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间的氢键使水具有调节温度作用
B. 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
C. 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 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兴奋性降低
6. 运动员需要大量摄取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淀粉、蛋白质、核酸是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B. 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还原糖
C. 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 纤维素是植物体的结构多糖和能源物质
【答案】4. B 5. C 6. D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4题详解】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可以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因此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突发腿部抽搐,最有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Ca2+,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题详解】
A、水分子间的氢键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因而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A正确;
B、水分子为极性分子,因而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B正确;
C、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错误;
D、如果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引发人体肌肉酸痛、无力等,D正确。
故选C。
【6题详解】
A、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而这些单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淀粉、蛋白质、核酸是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生物大分子,A正确;
B、葡萄糖、果糖是单糖,单糖都是还原糖,麦芽糖是二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糖,B正确;
C、脂肪中氢的含量相对较高,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而且脂肪在体内所占体积较小,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
D、纤维素是植物体的结构多糖,但是植物细胞不能将纤维素作为能源物质利用,D错误。
故选D。
7. 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 稀蛋清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一段时间后,加双缩脲试剂鉴定,溶液变紫色
B. 本尼迪特试剂试剂可检测出白萝卜汁中含有果糖
C. 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还原糖,是检测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D. 油脂鉴定实验时,3次用到吸水纸的作用是:一是吸去材料表面的水,二是吸去50%酒精,三是吸去多余染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A、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稀蛋清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一段时间后,虽然稀蛋清被分解,但蛋白酶的本质也是蛋白质,加双缩脲试剂鉴定,溶液还是会变紫色,A正确;
B、本尼迪特试剂可检测出白萝卜汁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检测出含有果糖,B错误;
C、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因其为红色,会干扰试验结果的观察,不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C错误;
D、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时,3次用到吸水纸,吸水纸的作用分别是:一是吸去材料表面的水,二是吸去多余染液,三是吸去酒精溶液,D错误。
故选A。
8. 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所有蛋白质都只含有C、H、O、N
B. ①过程一定发生在核糖体
C. 蛋白质中肽链的盘曲、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改变
D. 高温使蛋白质中的肽键断裂,导致变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详解】A、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有的还含有S、Fe等元素,A错误;
B、①过程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场所一定是核糖体,B正确;
C、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特定功能,蛋白质中肽链的盘曲折叠被解开时,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其特定功能也会改变,C错误;
D、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变性,但肽键并没有断裂,D错误。
故选B。
9. 胰岛素是人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由A、B两条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两条链之间通过3个二硫键连接在一起,二硫键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胰岛素分子中含有49个肽键
B. 51个氨基酸分子形成该胰岛素时,比原来减少了104个H
C. 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
D. 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详解】A、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形成51-2=49个肽键,A正确;
B、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脱去51-2=49个水分子,形成3个二硫键,共减少了49×2+3×2=104个氢原子,B正确;
C、每条多肽链的两端含一个游离的氨基、羧基,R基中也可能含有氨基、羧基,因此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胰岛素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C正确;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故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不是有由氨基酸空间结构决定,D错误。
故选D。
10. 下列中学实验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花生植株根尖细胞时,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清晰可见
B. 观察花生种子细胞中的油脂时,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红色
C. 观察叶绿体时,花生植株叶肉细胞需撕下来制成临时装片
D.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不能选花生叶肉细胞观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2、亚显微结构能看到所有细胞器,显微结构只能看到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细胞壁、染色体。相比之下,亚显微结构下对细胞观察更加仔细。
【详解】A、核糖体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错误;
B、观察花生种子细胞中的油脂时,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
C、花生植株叶肉具有多层细胞组成,观察叶绿体时,花生植株叶肉细胞需撕下来制成临时装片,C正确;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花生叶肉细胞观察是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选花生叶肉细胞观察,D错误。
故选C。
11. 细胞学说提出后的十几年中,其影响迅速渗透到许多领域,对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将细胞分为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B. 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C.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以及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为达尔文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没有提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这一概念,A错误;
B、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但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B错误;
C、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C错误;
D、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动植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打破了动植物学之间的壁垒,将多种多样的生物联系起来,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为以后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D正确。
故选D。
12. 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后,可与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带来了福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
C. 细胞膜上受体与内皮素拮抗剂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D.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有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传递)和高等植物之间的胞间连丝。
【详解】A、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是与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这体现的是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而不是选择透过性,A错误;
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能够进行的生理功能也就越多,其功能也就越复杂,B正确;
C、内皮素拮抗剂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
D、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正确。
故选A。
13.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关于该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所在的位置可代表细胞膜内外侧,参与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B. 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 胆固醇对动物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的活动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D. ②可表示膜蛋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A、①是糖蛋白,所在位置代表细胞膜的外侧,作为受体,参与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A错误;
B、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重要成分,对动物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的活动具有双重调节作用,C正确;
D、②是蛋白质,可表示膜蛋白,和磷脂一样,也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D正确。
故选A。
14. 图中①-⑤表示某细胞中部分细胞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可能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B. ②通过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加膜面积
C. 核糖体分布在①、②、③细胞器的内部和表面
D. 结构③的膜向内与⑤的膜直接相连,向外与④的膜间接相连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分析:①是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③是内质网,是脂质、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④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蛋白质加工、分泌等有关;⑤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
B、线粒体通过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加膜面积,②是叶绿体,是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来增加膜面积,B错误;
C、核糖体可以分布在细胞器的表面或内部,如有的附着在内质网的表面,有的分布在线粒体、叶绿体内部,C错误;
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相连的,如内质网③的与细胞核⑤的膜直接相连,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④的膜是通过囊泡间接相连的,D错误。
故选D。
15. 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中几种细胞器的三种有机物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可表示线粒体或叶绿体
B. 丙与该细胞内的中心体都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C. 乙可能是溶酶体,它可以消化外来的细菌和病毒,但不能水解自身结构
D. 乙可能是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质进行合成、分类、包装、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甲含有蛋白质、脂质、核酸,推测甲有膜结构以及核酸,可能为线粒体或叶绿体;乙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乙有膜结构,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丙含有蛋白质和核酸,说明丙没有膜结构,推测丙为核糖体。
【详解】A、甲含有蛋白质、脂质说明甲有膜结构,且含有核酸,可能表示线粒体或者叶绿体,该图中的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因此甲为线粒体,A错误;
B、丙不含脂质,说明丙无膜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则丙为核糖体,核糖体和中心体都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B正确;
C、乙含有脂质和蛋白质,但是不含核酸,说明乙有膜结构,可能是溶酶体,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能水解自身结构,C错误;
D、乙含有脂质和蛋白质,但是不含核酸,说明乙有膜结构,可能为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B。
16. 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肌肉细胞的收缩依赖于细胞骨架
B.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沿细胞骨架移动
C. 细胞骨架由微丝和微管等蛋白纤维构成
D. 中心体、细胞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等结构都是由微丝构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肌肉细胞的收缩依赖于细胞骨架,A正确;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沿细胞骨架间的细胞质基质移动,B正确;
C、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由微丝和微管等蛋白纤维构成,C正确;
D、中心体、细胞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等结构都是由微管构成的,D错误。
故选D。
17. 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其致病机制是核孔的运输障碍,影响细胞核的正常生命活动。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内,核仁大小会变、数目是不变的
B. 核孔是蛋白质、RNA、DNA等大分子自由出入的通道
C. 心房颤动的成因可能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D. 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2)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核仁的大小、形状和数目随生物的种类、细胞类型和细胞代谢状态而变化,一般地,蛋白质合成较旺盛的细胞核仁数目多、体积大,A错误;
B、核孔复合体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如RNA和蛋白质等,但DNA不可以,B错误;
C、核孔是核质之间实现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而心房颤动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因而导致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进而发病,C正确;
D、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但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C。
18. 下列对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但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B.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C. 囊泡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 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详解】A、原核细胞有细胞膜,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因此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但不具有生物膜系统,A正确;
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各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B正确;
C、囊泡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都属于细胞生物膜系统,小肠黏膜不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C错误;
D、分泌蛋白是以胞吐的方式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这一结构特点,D正确。
故选C。
19. 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含氮、磷的污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绿藻均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 氮、磷被绿藻吸收后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核糖等化合物
C. 蓝细菌、绿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可用纤维素酶破坏绿藻和蓝细菌的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详解】A、叶绿体是真核生物中特有的细胞器,而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和酶直接分布在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的结构。绿藻则属于真核生物,含有叶绿体,A错误;
B、氮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绿藻(真核生物)可以利用氮来合成蛋白质。然而,核糖是由C、H、O组成的单糖,不含有氮或磷元素,因此氮、磷不能用于合成核糖,B错误;
C、蓝细菌、绿藻都是细胞结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
D、绿藻属于植物,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能破坏绿藻的细胞壁,蓝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用纤维素酶不能破坏蓝细菌的细胞壁,D错误。
故选C。
20.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菠菜根尖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 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都是高能磷酸键
C. 肌肉细胞中ATP含量因大量消耗而明显降低
D. ATP是细胞中能量的唯一载体,也是能量的直接来源
【答案】A
【解析】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详解】A、合成ATP 的生理过程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菠菜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其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正确;
B、一个ATP含1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和2个高能磷酸键,1个普通磷酸键,即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有2个是高能磷酸键,B错误;
C、肌肉细胞中ATP含量大量消耗同时也会产生,不会降低,处于动态平衡之中,C错误;
D、细胞中能量的载体不止ATP 一种(如还有GTP等),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A。
21. 萤火虫细胞的能量“通货”是ATP,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为腺苷,组成元素为C、H、O、N和P
B. 图2中进行①过程时,图1中的b键和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往往伴随着图2中的②过程
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正常生活的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详解】A、图中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和P,A错误;
B、图2中进行①ATP的水解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错误;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产生ATP,即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往往伴随着图2中的②ATP合成过程,C正确;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之间时刻不停地发生相互转化,以保证细胞对能量的需求,即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水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D错误。
故选C。
22.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在酶的催化下才能正常进行。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酶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性都不相同
B.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 酶在发挥作用时会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但一般可以多次使用
D. 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故酶一般放在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下保存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A、每种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这个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偏离这个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会降低,因此同种酶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性可能相同,A错误;
B、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因此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者核糖核苷酸,B错误;
C、酶在发挥作用时会因为与底物结合而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但由于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故一般可以多次使用,C正确;
D、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升高温度后,酶活性可以恢复,因此酶一般放在低温下保存,D错误。
故选C。
23. 淀粉酶有多种类型,如α-淀粉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下图为对两种淀粉酶的研究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需要先混合再调节相应的pH
B. 淀粉经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分别水解后的产物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C. 二者催化的产物都与本尼迪特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
D. 在人的胃内α-淀粉酶活性低于β-淀粉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1、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收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
②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③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也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2、图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适宜的pH不同,曲线中看出分别为6和4.5。
【详解】A、该实验中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需要先调节相应的pH,再分别加入两种酶,A错误;
B、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淀粉经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分别水解后的产物可能都不是单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B错误;
C、两种酶水解的产物可能都具有还原性,与本尼迪特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都会生成红黄色沉淀,C正确;
D、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最适的pH分别为6和4.5,但是在人的胃内pH约1.5左右,两种酶在胃里都会变形失活,D错误。
故选C。
24. 某同学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和2,然后按照下表中序号①到③的要求操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用于验证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B. “?”处注入蔗糖溶液的量应为2mL
C. 两支试管内的液体混匀后,应置于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
D. 该实验可用碘液对结果进行检测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的专一性指的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者少部分相似底物。
【详解】A、试管1中加入可溶性淀粉和淀粉酶,试管2中加入蔗糖和淀粉酶,目的是验证淀粉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不同,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处注入蔗糖溶液的量应为2mL,B正确;
C、温度、时间为本实验无关变量,应相同适宜,因此两支试管内的液体混匀后,应置于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C正确;
D、该实验不能用碘液,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D错误。
故选D。
25. 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出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酒精、葡萄糖等物质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出入细胞
B. 将人的红细胞放在0.9%NaCl溶液中,水分子不会进出细胞
C. 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 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失水速率逐渐加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1、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如水、氧气、酒精等。
2、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蛋白质的协助,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3、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如无机盐、氨基酸等进出细胞。
【详解】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通过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A错误;
B、将人的红细胞置于0.9%生理盐水中,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数量相等,B错误;
C、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而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正确;
D、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中水分越来越少,失水速率逐渐减慢,D错误。
故选C。
26. 将一个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依次发生如图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发生过程中,图像出现顺序依次是③-②-①
B. 细胞液浓度关系是①>②>③
C. 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的颜色是逐渐加深的
D. 若延长实验时间,最终细胞内外无浓度差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AB、题图①→②→③细胞中液泡越来越大,发生的是吸水过程,细胞吸水越多,细胞液的浓度越小,故细胞液浓度关系是①>②>③,质壁分离复原也是细胞吸水过程,因此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发生过程中,图像出现顺序依次是①→②→③,A错误,B正确;
C、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液泡的颜色是逐渐变浅的,C错误;
D、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会维持一个基本形态而不会吸水涨破,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与实验时间的延长与否无关,D错误。
故选B。
27. 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运输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叙述错误的是( )
A. H+通过质子泵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
B. 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转运,消耗ATP
C. 结构①可以利用线粒体基质与膜间隙的H+浓度差,保证ATP的顺利合成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1、需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需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需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需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产生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图中结构①能够驱动ATP的合成,说明结构①具有ATP合成酶活性。
【详解】A、据图可知,H+通过质子泵运输是逆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转运,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H+由线粒体间隙向膜基质跨膜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结构①可以利用线粒体基质与膜间隙的H+浓度差,保证ATP的顺利合成,因此是一种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载体蛋白,C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D正确。
故选B。
28. 显微镜是观测微观物体和结构最常用的工具。下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1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
B. 100倍下视野中被64个细胞所充满,则400倍下可看到4个细胞
C. 图3从左到右,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图2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在高倍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答案】B
【解析】
【分析】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操作流程: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详解】A、图1视野中看到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上细胞质流动方向一致,都是逆时针,细胞质流动对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具有重要作用,A错误;
B、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100倍下视野中被64个细胞所充满,则400倍下可看到64/42=4个细胞,B正确;
C、图3从左到右换成高倍镜,正确的调节顺序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图2是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该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高倍显微镜最多可以看到染色的染色体,不能看到DNA,D错误。
故选B。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4分)
29. 图1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示意图,图中X、Y、Z、Q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2为核酸部分结构示意图。
(1)图1中X表示______,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______,V储藏在人的______中。相同质量的Ⅴ和Ⅰ彻底氧化分解,Ⅰ释放的能量更多,理由是______。
(2)DNA和RNA在组成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图2中______(填序号)上。人体神经细胞含碱基A、T、C、G的核苷酸有______种。
(3)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图1中的______(选填Ⅰ~Ⅴ)。脂质中除Ⅰ外,还包括______。
【答案】(1) ①. 葡萄糖(单糖) ②. 能源物质 ③. 肌肉和肝脏 ④. 油脂氢原子较糖类多、氧原子较糖类少,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多,释放更多能量
(2) ①. 2和3 ②. 7
(3) ①. Ⅱ和Ⅳ ②. 磷脂、固醇类物质(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1中I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Ⅱ、Ⅲ携带遗传信息,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所以Ⅱ是DNA,Ⅲ 是RNA,Y是脱氧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 Ⅳ 承担生命活动,所以Ⅳ是蛋白质,Q为氨基酸;V是糖原,X是葡萄糖。图2为核酸的部分结构示意图,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③是含氮碱基,④是胞嘧啶脱氧核苷或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小问1详解】
V是生物大分子,元素组成为CHO,与淀粉、纤维素一起都是多糖,因此V是糖原,它是动物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V糖原存在于人体的肝脏和肌肉,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I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油脂,糖类中的C、H含量低于油脂而氧的含量高,故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Ⅰ油脂消耗的氧气多,所释放的能量更多。
【小问2详解】
DNA和RNA在组成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五碳糖(图2中的②)不同(脱氧核苷酸中含有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含有核糖)、含氮碱基(图2中的③)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特有的碱基是T、核糖核苷酸中特有的碱基是U)。人体神经细胞含有DNA和RNA,含碱基A、C、G的核苷酸各有2种(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含T的核苷酸只有脱氧核苷酸,因此人体神经细胞含碱基A、T、C、G的核苷酸有7种。
【小问3详解】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图1中的Ⅳ 承担生命活动,所以Ⅳ是蛋白质,Ⅱ、Ⅲ携带遗传信息,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所以Ⅱ是DNA,Ⅲ 是RNA,即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图1中的Ⅱ和Ⅳ。脂质中除Ⅰ油脂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类,固醇类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30. 科研人员将某动物组织研磨得到匀浆,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获得不同的细胞结构,每次离心都可将溶液分为上清液和沉淀物两部分。取细胞匀浆或离心后的上清液依次离心,其过程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低速离心可以分离出细胞核结构,说明该材料来自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所有细胞生物都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上述离心结果中,试管沉淀物中的线粒体是______的主要场所。
(2)图1中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试管(填编号),DNA存在于______试管(填编号)。
(3)图2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示意图,用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该细胞,在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分泌过程中,放射线物质在细胞中依次出现的顺序是______(填编号)。
(4)分泌蛋白被包裹在______里,并被运至特定部位,运输过程共穿过______层膜。这个过程中______在细胞器和物质的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______。
【答案】(1) ①. 真核 ②. 核糖体 ③. 需氧呼吸/有氧呼吸
(2) ①. 甲、乙、丙、丁 ②. 甲、乙、丙
(3)⑥→①→⑤→⑦(顺序不可调换)
(4) ①. 囊泡 ②. 0 ③. 细胞骨架 ④. 生物膜系统
【解析】
【分析】1、细胞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大小、质量都不相同,所以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
2、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构成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小问1详解】
组织匀浆经过低速离心后可以分离出细胞的细胞核,说明该材料来自真核细胞,因为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所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上述离心结果中,丙试管沉淀物中的线粒体是需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小问2详解】
核糖体可合成蛋白质,试管的含有核糖体即可合成蛋白质,据图可知,试管甲、试管乙、试管丙和试管丁都存在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核糖体。细胞核,线粒体都含DNA,据上述离心结果中,不含DNA的是丁试管,所以DNA存在于甲、乙、丙试管。
【小问3详解】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放射线物质在细胞中依次出现的顺序是⑥核糖体→①内质网→⑤高尔基体→⑦。
【小问4详解】
分泌蛋白在相关细胞器内合成或加工后,不能直接穿过生物膜,而是被包裹在囊泡里,并被运至特定部位,不直接穿过生物膜,运输过程共穿过0层膜。这个过程中细胞骨架在细胞器和物质的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31. 图1是某同学通过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观察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显微照片。图2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等物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1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则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充满了______;图1中细胞液浓度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或“不确定”)外界溶液浓度。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没有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可能的原因有______(答出两种原因)。
(2)大麦、甜菜和番茄等能耐受较高盐浓度的环境,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主要通过______方式吸收盐离子然后将其积累在______(填细胞器)中,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通过产生可溶性糖、甜菜碱等物质,增加细胞质的浓度,从而防止细胞______失水。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2中细胞膜的厚度会变大,体现了细胞膜______的结构特点,在提取动物细胞膜时最好选用______做材料。
(4)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_的数量,从而高效地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图2转运过程中膜蛋白A、B、C均会发生形状变化,但B形状改变与A、C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_____。微绒毛表面的膜蛋白D能水解二糖,该二糖为______。结合图2信息判断,膜蛋白C除了可以转运Na+外,还具有______功能。
【答案】(1) ①. 外界溶液/蔗糖溶液/清水 ②. 不确定 ③. 该细胞是死细胞/该细胞没有大液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外界溶液的浓度不够大,细胞失水较少等
(2) ①.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②. 液泡 ③. 渗透/渗透作用
(3) ①. 具有一定流动性/流动性 ②.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4) ①. 载体蛋白/转运蛋白 ②. 不需要消耗能量 ③. 麦芽糖 ④. 催化ATP的水解/催化/催化水解
【解析】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小问1详解】
图1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后,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则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图1中的细胞可能处于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的最大程度,或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所以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大于、等于或小于三种可能,即不确定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可能的原因是:该细胞可能是死细胞;也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还有可能是在硝酸钾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后随着离子进入细胞,细胞吸水后自动复原了。
【小问2详解】
大麦、甜菜和番茄等能耐受较高盐浓度的环境,细胞吸收盐离子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吸收的离子主要储存在液泡内,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另外细胞通过产生可溶性糖、甜菜碱等物质,使细胞质的渗透压升高,从而防止细胞渗透失水。
【小问3详解】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2中细胞膜的厚度会变大,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体现了其结构特点;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因此常用做提取纯净细胞膜的材料。
【小问4详解】
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图2转运过程中膜蛋白A、B、C均会发生形状变化,但B形状改变与A、C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不需要消耗能量;据图可知,膜蛋白D可以将二糖水解为葡萄糖,故该二糖是麦芽糖;结合图2信息判断,膜蛋白C除了可以转运Na+外,还具有催化功能,即催化ATP水解。
32. 市场腊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可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
I.①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②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③测算出细菌数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荧光素接受______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发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腊肉上活菌细胞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______(正比/反比),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可能是:______。
(2)ATP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其中的A代表______,由______结合而成。
(3)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高浓度盐溶液经稀释后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高温或Hg2+处理后酶活性不可恢复。
若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可以使用______处理;高温和Hg2+处理后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
(4)“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中涉及的能量转换是______。生物细胞中ATP的合成一般与_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Ⅱ.研究人员用不同pH处理荧光素酶,在最适温度时,添加足量荧光素、一定量ATP溶液的条件下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5)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在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6上升至7.5过程中,该酶的活性______,A点之前发光强度的限制因素主要是______,pH7.5时增强酶促反应速率,还可以______。
【答案】(1) ①. ATP ②. 正比 ③. 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写出含量相同即可)
(2) ①. A-P~P~P ②. 腺苷 ③. 核糖和腺嘌呤
(3) ①. Mg2+ ②. Hg2+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Hg2+使酶变性
(4) ①. 化学能转变成光能 ②. 放能反应
(5) ①. 荧光素酶浓度/酶浓度、pH ②. 不变 ③. 荧光素酶浓度/酶浓度 ④. 增加ATP含量
【解析】
【分析】ATP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化学键。
【小问1详解】
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ATP数量越多,提供能量越多,发光强度越大,即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正比;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故可以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
【小问2详解】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的A代表腺苷,由核糖和腺嘌呤结合而成。
【小问3详解】
据图分析,用Mg2+处理荧光素酶后,在较低荧光素酶浓度下就能达到较高发光强度,故若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可以使用Mg2+处理;酶活性的维持需要适宜的温度,高温和Hg2+处理后会破坏荧光素酶(蛋白质)空间结构,导致酶活性下降。
【小问4详解】
“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中涉及的能量转换是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生物细胞中ATP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小问5详解】
据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荧光素酶浓度(横坐标表示的)和pH;pH为6时酶已经变性失活,故将溶液pH由6上升至7.5过程中,该酶的活性不变;A点之前随荧光素酶浓度增加,发光强度增加,故发光强度的限制因素主要是荧光素酶浓度/酶浓度;pH7.5时酶活性较高,增强酶促反应速率,还可以增加ATP含量。序号
项目
试管1
试管2
①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
②
注入蔗糖溶液
-
?
③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2mL
2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台州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高一生物答题纸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